后腹腔鏡下腹膜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13例臨床觀察_第1頁
后腹腔鏡下腹膜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13例臨床觀察_第2頁
后腹腔鏡下腹膜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13例臨床觀察_第3頁
后腹腔鏡下腹膜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13例臨床觀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后腹腔鏡下腹膜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13例臨床觀察鄒華偉作者簡介:鄒華偉,男,河南周口人,在讀碩士研究生,醫師,主要從事微創泌尿外科方面的研究。Tel訊作者:鄒華偉E-mail:zouhuawei2006@163.com作者簡介:鄒華偉,男,河南周口人,在讀碩士研究生,醫師,主要從事微創泌尿外科方面的研究。Tel訊作者:鄒華偉E-mail:zouhuawei2006@163.com(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鄭州450052)摘要:目的探討腹膜后腔鏡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3例采用后腹腔鏡手術,采用離斷輸尿管,移至下腔靜脈腹側端端吻合,恢復正常解剖關系。結果其中12例手術成功,無漏尿,腰痛消失,3個月后復查B超,IVU右腎積水消失,吻合口無狹窄。下腔靜脈損傷1例,中轉開放手術,無后遺癥。結論在下腔靜脈腹側恢復輸尿管正常解剖,不切除下腔靜脈后段輸尿管,具有安全、有效、技術難度降低、吻合口狹窄概率減少的優點。后腹腔鏡手術具有美觀、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優點,有望成為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治療的首選方法。關鍵詞:后腹腔鏡;下腔靜脈后輸尿管中圖分類號:R737.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腹腔鏡手術已逐漸成為泌尿外科常規手術,主要包括經腹腔、經后腹膜腔和經腹膜外恥骨后路徑。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們共實施后腹腔鏡下腹膜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13例,其中12例獲成功,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本組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齡9~43歲,平均32歲。病程1個月至2年。主要臨床表現腰部酸脹不適并逐漸加重。2例有典型腎絞痛發作,4例伴發血尿。彩超發現右腎有不同程度積水,輸尿管上段擴張。7例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IVU)示右腎積水,輸尿管上段擴張,并在第2~4腰椎水平向內跨越中線。然后再向外恢復正常走行,呈橫S或倒J形圖像。報告為下腔靜脈后輸尿管(低袢型)。4例行右側逆行造影提示輸尿管中下段正常。1例輸尿管導管無法通過,行MRU(磁共振尿路成像)確診。根據腎盂擴張程度,本組重度積水6例,中度4例,無積水及輕度積水3例。術前抽血檢查總腎功能基本正常,腎動態掃描(ECT)提示患側分腎功能減退。1.2手術方法全麻,健側臥位,墊高腰部。于腋中線髂嵴上2cm、肋緣下腋后線、肋緣下腋前線分別做10、10、5mm切口置入Trocar。水囊擴張腹膜后間隙,充入CO2氣體,維持后腹腔內壓為12~15mmHg。打開腎周筋膜,分離輸尿管與下腔靜脈的粘連,于下腔靜脈壓迫輸尿管處上方離斷輸尿管,將遠段輸尿管從下腔靜脈后游離,若游離困難,視情況切除部分輸尿管狹窄段。切除狹窄輸尿管約2cm左右,至管徑基本正常位置,將近段擴張的輸尿管斜形修整,遠端在輸尿管外側緣無血管區縱行切開,使之成球拍狀,兩端呈斜面對齊并使吻合口直徑基本相等。端端吻合采用6~8cm長的5-0可吸收線間斷全層縫合,針距約0.4cm長,先縫合后側壁,腔鏡下置入雙J管后同法縫合前壁。術野充分止血、沖洗后放置橡皮引流管,退出套管,固定腹膜后引流管,關閉切口。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治療5~7天。2結果12例手術成功。手術時間為120~210min,平均180min,出血量20~40ml,平均30ml。1例術中損傷下腔靜脈,中轉改為開放手術,無繼發大出血。術后無尿瘺,術后第2天下床活動,4天拔除尿管,5天拔除引流管,于術后1周出院,4周后拔除體內留置雙J管。切除段病理示:12例輸尿管肌層有慢性炎性細胞浸潤,1例輸尿管平滑肌結構紊亂伴間質內膠原組織增生。分段隨訪4、8、12個月,IVU示7例腎積水好轉,5例腎積水消失。3討論在臨床上下腔靜脈后輸尿管較少見,男女比例約為4︰1,為下腔靜脈胚胎發育異常所致,又稱為輸尿管前下腔靜脈(Preureteralvenacava),。在胚胎時期有3對靜脈(即后主靜脈、下主靜脈及上主靜脈)與下腔靜脈的發生有關,3對靜脈的分支互相吻合,在兩側形成靜脈環。胚胎發育至第12周時,后腎從骨盆上升并穿過靜脈環,此時的靜脈環稱為腎環。腎環分前后兩個部分.輸尿管從中經過。正常狀態下,主靜脈萎縮.其血液循環由下主靜脈及其分支承擔,下腔靜脈由腎環后面形成,故輸尿管的位置在下腔靜脈前方。如果主靜脈不萎縮,代替了腎環后面的部分,腎環前部即形成了下腔靜脈,輸尿管的位置位于下腔靜脈后方,成為下腔靜脈后輸尿管[1]。在解剖學上輸尿管上1/3環行于下腔靜脈之后,在腔靜脈與腹主動脈之間繞行于腔靜脈之前,然后再按正常通路進入膀胱[2],故也可稱為環繞腔靜脈輸尿管(Circumcanaluretes)。本病源于輸尿管受下腔靜脈壓迫梗阻,逐漸出現腎積水。發病隱蔽,病程長。臨床癥狀不典型,可表現為右腰脹痛、血尿,伴發結石及尿路感染,最終致腎功能損害。另有約25%的病例無癥狀,本組13例之外另發現2例無癥狀,未作任何處理。由于臨床癥狀的非特異性,下腔靜脈后輸尿管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傳統超聲,IVU及逆行上尿路造影檢查,只能顯示輸尿管的畸形走向,但不能明確和腔靜脈的解剖關系,只有起到初步診斷作用。目前,64排螺旋CT和3.0MRI水成像是最好的臨床診斷工具,不但可以清楚的顯示輸尿管和下腔靜脈的解剖關系,而且是無創的檢查方法。本組13例通過64排螺旋CT三維成像明確診斷。腎積水不明顯且無癥狀的腔靜脈后輸尿管患者無需手術,只需定期隨訪。傳統開放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大,切口長、不美觀及術后康復時間長等缺點。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普及推廣,國內外學者嘗試在腹腔鏡下行手術治療。1994年BabaS[6]首次報道腹腔鏡手術治療腔靜脈后輸尿管,手術耗時9h余,其中吻合輸尿管耗時2.5h。國內張大宏[7]等人于2003年首次成功實施1例腹腔鏡手術治療腔靜脈后輸尿管。此后陸續有報道采用后腹腔鏡[3]及手助腹腔鏡治療腔靜脈后輸尿管。2005年Tobias-MachadoM[8]報道采用后腹腔鏡途徑分離腔靜脈和輸尿管,將輸尿管拉出Trocar行體外輸尿管端端吻合,手術耗時2.2h,吻合輸尿管耗時40min,并查閱文獻比較之前的手術時間,稱此手術方式能顯著縮短手術時間,長期隨訪術后恢復等同于單純腹腔鏡手術。經腹膜后途徑的腹腔鏡手術中,腎盂和下腔靜脈的暴露更容易,并可避免尿液漏入腹腔。我院自2004年以來,我們共實施后腹腔鏡下腹膜后腔靜脈后輸尿管成形術13例,成功12例,隨著腹腔鏡手術熟練程度逐步提高,行第13例時手術時間縮短至160min。尿漏、吻合口狹窄常常是手術失敗主要原因,我們發現,縫合時始終保持雙J管正確位置防止扭曲、吻合口縫線不能太密及線結不宜打的太緊,這對手術成功很重要。總之,采用后腹腔鏡腹膜后通路治療腔靜脈后輸尿管創傷小、痛苦小、并發癥少等優點,且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美觀,術后疼痛少,恢復快。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利用后腹腔鏡技術治療下腔靜脈后輸尿管畸形,將會不斷增加。通過嚴格訓練,在技術上不斷總結提高,手術時間會接近開放手術,后腹腔鏡技術有望成為治療下腔靜脈后輸尿管畸形的首選方法。參考文獻:[1]莊乾元.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統疾病[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社,2001,174-176[2]梅驊.泌尿外科手術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93-194.[3]SalomonL,HoznekA,BalianC,etal.Retroperitoneallaparoscopyofaretrocavalureter[J].BJUInt,1999,84:181-182[4]袁琳,張煒,錢立新,等.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腔靜脈后輸尿管二例報[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26(8):522[5]王小祥,殷長軍,田明祥,等.后腹腔鏡手術治療下腔靜脈后輸尿管三例報[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3):212[6]BabaS,OyaM,MiyaharaM,etal.Laparoscopicsurgicalcorrectionofcircumcavalureter[J].Urology.1994:44(1):122-126.[7]張大宏、陳岳兵、余大敏等.腹腔鏡治療腔靜脈后輸尿管一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24(10):689.[8]Tobias-M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