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預防與控制(馬冠生)幻燈片_第1頁
肥胖的預防與控制(馬冠生)幻燈片_第2頁
肥胖的預防與控制(馬冠生)幻燈片_第3頁
肥胖的預防與控制(馬冠生)幻燈片_第4頁
肥胖的預防與控制(馬冠生)幻燈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肥胖的預防與控制馬冠生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概念分類原因危害判斷預防一、概念是體內脂肪過多的狀態,是一種多因素慢性代謝性疾病。

高脂膳食、身體活動過少和遺傳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一般用體重指數(BMI)或腰圍(WC)來表示肥胖的程度。

資料來源:WHO.1998二、肥胖的分類單純性肥胖體質性肥胖(遺傳性肥胖)過食性肥胖(獲得性肥胖)繼發性肥胖(1)丘腦性肥胖;

(2)內分泌肥胖;肥胖者胰島素分泌偏多,且又存在胰島素抵抗,脂肪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較不敏感,脂肪細胞上單位面積的胰島素受體密度減少,也促進脂肪合成。肥胖在世界各國流行廣泛

歐美等國家一般在20%左右。

我國的流行情況

WGOC對20世紀90年代的20-70歲24萬人的調查材料分析,BMI在25-29.9者為22.4%,BMI≥30者占3.01%。

全球增長迅速

無論在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經濟發達國家和經濟迅速增長的國家中的增長更為突出。

城鄉不同性別居民超重標化患病率(%)資料來源: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城鄉不同性別居民肥胖標化患病率資料來源: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兒童肥胖率Ref:T.Lobsteinetal.ObeseReview2004,5(Suppl):5;Source:IOTF肥胖定義:IOTF全世界1/10的兒童超重或肥胖(155Million),其中1/13在中國(12Million)不同地區7-17歲人群超重率資料來源: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三、肥胖發病原因1、遺傳因素2、社會經濟文化因素3、環境因素(1)膳食結構和能量密度(2)飲食行為(3)身體活動

1、遺傳因素

單純性肥胖具有遺傳傾向,肥胖者的基因可能存在多種變化或缺陷。遺傳變異是非常緩慢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近年來肥胖癥發生率的快速增長,并主要是遺傳基因發生顯著變化的結果,而主要是生活環境轉變所致。

1、遺傳因素

父母均為肥胖者,其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現為肥胖。雙親之一(特別是母親)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較胖。遺傳因素對肥胖形成的作用約占20%-40%。2、社會經濟與文化因素交通方式的便利可選擇的食物品種日益豐富在外就餐、購買現成的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的情況增多,其中不少食品的脂肪含量過多。經常參加“宴會”和“聚餐”者常常進食過量電視廣告對兒童飲食模式的影響,廣告中所宣傳的食品多是高脂肪、高能量和高鹽的方便食品和快餐食品。社會經濟因素文化因素文化對食物攝入,挑選和烹制的影響對健康和身體活動的態度體型3、環境因素膳食結構和能量密度飲食行為身體活動(1)膳食結構和能量密度

能量攝入對能量平衡狀態有很大影響,與肥胖危險性密切相關。嬰幼兒喂養宏量營養素和能量密度軟飲料嬰幼兒喂養與肥胖母乳喂養對兒童肥胖及兒童少年2型糖尿病的發生有保護作用母乳喂養時間與其對肥胖保護作用呈劑量反應關系固體食物引入早的兒童,其體重增加速度比繼續母乳喂養或流質喂養的兒童體重快嬰幼兒膳食中蛋白質含量高可造成兒童期脂肪蓄積宏量營養素和能量密度與肥胖能量密度:指單位重量食物的能量含量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往往營養素密度較低膳食脂肪供能比與體重顯著正相關

特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提供能量(千卡/克)449產生飽感的能力高中等低抵抗饑餓的能力高高低在能量攝入中所占份額低高高能量密度低低高機體儲存量低低高將過量能量轉移到其他區室的代謝旁路有有無自我調節(刺激攝入自我氧化的能力)強強差宏量營養素的能量含量和特征軟飲料與肥胖軟飲料與固體食物在消化吸收后對食欲的影響作用不同軟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的消費量越來越高,已成為我國城市兒童少年飲料消費的主流。軟飲料已經成為青年人飲食中除牛奶以外的最大的糖來源。(2)飲食行為城市兒童消費零食或加餐的頻率越來越高正餐時間越來越不規律飲食頻率影響進食食物和飲料的數量及種類零食對促進能量正平衡及脂肪蓄積有顯著作用零食的類型影響體重的增長不吃早餐增加了兒童肥胖的危險性食用快餐頻率不同的兒童少年肥胖率資料來源:1998年《我國4城市兒童少年飲食行為調查報告》(3)身體活動

人們處于靜態生活的時間增加。大多數肥胖者相對不愛活動,坐著看電視是許多人在業余時間的主要休閑消遣方式,成為發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以車代步看電視玩電子游戲長期不參加戶外身體活動

我國居民健身活動參加率(%)農村城市我國居民經常參加健身活動的比例百分比(%)農村城市我國居民身體活動充分率資料來源:馬冠生等.營養學報.2007;29(4):319-323.

身體活動水平對超重肥胖的影響TotalMaleFemaleSedentary36.940.527.5Lowactive31.732.730.6Active29.227.831.4Veryactive25.524.126.9P(Waldχ2)<0.0001*<0.0001*<0.0004*資料來源:馬冠生等.營養學報.2007;29(5):426-430.

我國居民平均看電視時間

2小時/天及以上的比例

農村城市總計(%)資料來源:馬冠生等.中國健康教育.2006;22(3):167-170.不同年齡非農業職業人群

上下班交通方式的比例(%)不同性別、不同地區

非農業職業人群上下班交通方式的比例

(%)(%)不同收入非農業職業人群

上下班交通方式的比例

(%)四、肥胖的危害

根據WHO的報告,與肥胖相關疾病的相對危險度見下表:來源:1

WHO.ObesityPreventingandManaging.TheGlobalEpidemic-ReportofaWHOConsultationonObesity.Geneva:WHO,1997.9-43.2WorldHealthOrganization.Obesity:Preventingandmanagingtheglobalepidemic.ReportofaWHOConsultation.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0(TechnicalReportSeries,No.894).

代謝綜合征成人代謝綜合征的因素也在肥胖兒童中聚集;50%少年的高血壓歸因于肥胖;肥胖兒童與同齡正常兒童比不但血壓增高,而且左心室相對肥大,三頭肌皮褶厚度與血清LDL-膽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以及HDL-膽固醇的降低相關。肥胖兒童胰島素功能異常和葡萄糖代謝紊亂可能是造成兒童少年中II型糖尿病增多內分泌與呼吸系統肥胖可使月經初潮提早,而月經初潮早又是成年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肥胖少女容易出現多囊卵巢綜合征。嚴重肥胖兒童中可見與睡眠有關的呼吸障礙。兒童睡眠阻塞性呼吸暫停可以影響兒童的學習和記憶功能。肥胖成人的呼吸阻塞性呼吸暫停出現的上氣道的軟組織結構的變大可能在兒童肥胖時已發生。1、社會和心理問題

厭食癥自卑感暴飲暴食超重和肥胖體型與兒童不良社會功能、學習成績差、對體型不滿意程度高、社會適應能力差有關,也與性格缺陷有關,還嚴重影響青少年自信心。哈佛大學進行的55年的跟蹤調查更表明,無論兒童青少年肥胖體型是否持續到成年期,肥胖兒童青少男性和女性中均呈現其成年后的疾病發生率和早死率增加的現象。肥胖讓青少年不得不長期忍受伙伴們的揶揄、戲弄,他們的情緒明顯容易低落,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度降低,自尊心受損,進一步導致飲食失調。假如肥胖者被別人嘲笑了,頭腦里形成自殺念頭及付諸行動的可能性比正常情況下要高2~3倍。在學校或者家庭受到嘲笑的肥胖者有26%曾經“有過自殺的想法”,9%曾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被嘲笑之后,36%的女孩子情緒會十分低落,男孩子中這一比例為19%。2、對身體的影響BMI和死亡率之間是有線性相關關系的肥胖持續時間越長,健康危險就越大過度的腹部脂肪蓄積是發生Ⅱ型糖尿病、充血性心臟病、高血壓、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青年時期體脂過度增加,可增加健康的風險兒童少年時期的肥胖,常常持續到成年期3、對經濟的影響可歸因于肥胖的經濟負擔

年度直接開支(百萬)占全國衛生事業開支的(%)

美國US$45800 6.8澳大利亞 A$366 2.0芬蘭 Fim190荷蘭 1000guilders 4.0超重和肥胖能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據估計,我國由超重和肥胖造成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四種疾病的直接經濟負擔合計高達211.1億元人民幣,占四病合計直接疾病負擔的25.5%,占2003年國家衛生總費用的3.2%,占2003年國家醫療總費用的3.7%,而理論上這部分的費用可以通過控制超重和肥胖而節省下來。由超重和肥胖造成的四種疾病的

直接經濟負擔病種直接經濟負擔(億元)合計超重肥胖高血壓45.444.389.7(37.4)糖尿病15.210.325.5(34.2)冠心病13.39.322.6(11.3)腦卒中56.516.873.3(23.3)合計130.480.7211.1(25.5)五、怎樣判斷

體重指數腰圍體重指數——BMI

體重指數(BodyMassIndex)簡稱BMI。計算方法BMI=體重/身高/身高(kg/m2)。大多數個體的體重指數與身體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顯的相關性,能較好地反映機體的肥胖程度。

是衡量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簡單、實用的指標。脂肪在身體內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積的程度,與肥胖相關性疾病有更強的關聯。同時使用腰圍和體重指數,可以更好地估計與多種相關慢性疾病的關系。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為腹部脂肪蓄積的界限。腰圍WHO對成人BMI的劃分分類體重指數(BMI,千克/平方米)合并癥危險性低體重(營養不良)<18.5低(但其他臨床問題增加)正常范圍18.5~24.9在平均范圍超重≥25.0肥胖前狀態25.0~29.9增加一級肥胖30.0~34.9中等嚴重二級肥胖35.0~39.9嚴重三級肥胖≥40.0極嚴重資料來源:WHO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的體重指數和腰圍界限值與相關疾病*危險的關系分類體重指數(BMI,千克/平方米)腰圍(厘米)男:<85男:85~95男:≥95女:<80女:80~90女:≥90體重過低**<18.5………體重正常18.5~23.9…增加高超重24.0~27.9增加高極高肥胖≥28高極高極高資料來源: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據匯總分析協作組

六、預防

原則預防為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不健康膳食模式及飲食習慣控制膳食和適量運動相結合持之以恒同時防治與肥胖相關的疾病走出減肥誤區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預群體預防,進行定期監測抽樣人群的體重變化,了解變化趨勢。積極做好宣傳教育

膳食平衡,減少脂肪攝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工作和休閑時有意識地多進行中、低強度的身體活動。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和限鹽。定期檢查與肥胖有關疾病危險的指標,盡早發現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和糖尿病等隱患,并及時治療。

高危人群的選擇性干預重點對有肥胖癥高危險因素的個體和人群進行預防,防止出現與肥胖相關的并發癥。高危險因素指存在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關性疾病、膳食不平衡、體力活動少等因素。預防措施改變高危人群的知識、觀念、態度和行為;讓他/她們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改變膳食、加強身體活動對預防肥胖是有效的。肥胖和伴有并發癥患者的針對性干預預防體重進一步增長,最好使體重有所降低。對已出現并發癥者進行疾病管理,如自我監測體重,制定減輕體重目標,指導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