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2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考試題庫250題(重點題)一、單選題1.災情直報:當發生《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第二條所涉及的氣象災害,且預估災情達到小型氣象災害及以上標準(見本規定第五條),或造成了較大的社會影響時,縣級、地市級氣象部門應當在災害發生的()小時內及時進行災情數據收集和初報:按照災情直報系統終端要求認真填寫災情初步情況。對于需要更新或者修訂的數據應在()小時內及時更正并經過確認審核后上報。A、12,24B、12,48C、24,48D、12,36答案:B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氣象災害()能力和水平大幅躍升,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制度體系更加成熟定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A、監測、預報、預警、防災減災B、監測、預報、預警C、監測、預報、防災減災D、監測、預報、預警、防災減災答案:B3.《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將氣象災害劃分為()A、21B、22C、18D、28答案:C4.《氣象農害防御條例》是()起施行。A、2011年4月1日B、2010年4月1日C、2010年6月1日D、2011年6月1日答案:B5.《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個有關部門按照相關預案,做好氣象災害應急防御和保障工作。A、11B、12C、13D、10答案:D6.以下不屬于《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編制目的的是()A、建立健全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B、提高氣象災害防范、處置能力C、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避免氣象災害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D、規范氣象災害應急工作E、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保障答案:D7.《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明顯提升,建成新一代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以上。A、90B、95C、80D、85答案:B8.《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中,凡“災情不祥”、“災情無法統計”、“不計其數”等無法確定具體數值的描述,可在相應欄目中以()填報。A、文字說明B、模糊數據C、字段D、折中數答案:A9.2017年汛期,江西出現持續強降水,贛北多地受災嚴重。6月20日以來,全省共有10設區市89縣市、區)1109個鄉鎮452萬人受災,7人死亡,2人失蹤,55.59萬余人緊急轉移安置,農作物受災348千公頻,9775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93.94億元。按照氣象災害評估分級處置標準,此次氣象災情屬于()氣象災害。A、特大型B、大型C、中型D、小型答案:A1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氣象部門建立以()為基礎的氣象災害調查收集網絡,組織氣象災害普查、風險評估和風險區劃工作,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A、社區B、村鎮C、鄉鎮D、社區、村鎮E、社區、鄉鎮答案:D11.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等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氣象災害的種類、次數、強度和造成的損失等情況開展氣象災害普查,建立氣象災害數據庫,按照氣象災害的()進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并根據氣象災害分布情況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結果,劃定氣象災害風險區域A、性質B、強度C、級別D、種類答案:D12.2016年7月20日6時左右,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境內突降單點式暴雨,勐永、耿馬2鎮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18.3公頃,成災12.8公頃,絕收2.1公頃,堅果苗沖毀4.5萬株。請問按照《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中災情填報規范,該案例中“農作物成災12.8公頃”約占當地農作物播種面積的()以上。A、1成(含1成)B、3成(含3成)C、5成(含5成)D、8成(含8成)答案:B13.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準部門定位,明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職能作用A、監測預報B、預警發布C、風險管理D、應急救援E、統籌管理F、國際減災答案:E14.《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氣象災害得到有效處置后,經評估,短期內災害影響不再擴大或已減輕,氣象部門發布災害預警降低或解除信息,啟動應急響應的機構或部門降低應急響應級別或終止響應。國家應急指揮機制終止響應須經()同意。A、國務院B、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C、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答案:A15.《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以II級、III級、IV級發布預警的氣象災害有()個。A、1B、2C、3D、4答案:C1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結果和氣象災害風險區域,編制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報國務院批準后組織實施。A、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B、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C、當地氣象主管機構D、當地人民政府答案:A17.《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減輕氣象災害的影響。A、各級人民政府B、各級氣象主管機構C、各級地方人民政府D、各級地方氣象主管機答案:B18.“農作物成災面積”指因災減產3成(含3成)以上的農作物播種面積。2016年4月21日以來,云南曲靖、玉溪、保山等11市(自治州)24個縣(市、區)遭受風雹災害,12.6萬人受災,31人死亡,1000余人緊急轉移安置;近19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近2.3億元。按照氣象災害評估分級處置標準,此次氣象災情屬于()氣象災害。A、特大型B、大型C、中型D、小型答案:B19.《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中,“倒塌房屋數”指因災導致房屋()墻壁坍塌,或房頂坍塌,或房屋結構瀕于崩潰、倒毀,必須進行拆除重建的房屋數量。A、一面B、兩面C、兩面以上D、三面答案:C20.《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找準部門定位,明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先導作用A、監測預報B、預警發布C、風險管理D、應急救援E、統籌管理F、國際減災答案:A21.《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起執行。A、2016年10月8日B、2018年10月8日C、2008年5月27日D、2018年10月1日答案:B22.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由()負責制作并按預警級別分級發布其他任何組織、個人不得制作和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A、氣象主管機構B、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D、氣象部門E、各級氣象部門答案:D2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以I級、II級、III級、IV級發布預警的氣象災害有()個。A、1B、2C、3D、4答案:D24.《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建立氣象災情調查評估制度。()省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立即赴現場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A、當發生因災死亡1(含)到3人,或者傷亡總數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B、當發生因災死亡4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C、當發生因災死亡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100人(含)以上300人以下,或造成本省重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D、當發生因災死亡100人(含)以上或者傷亡總數300人(含)以上氣象災害后答案:C2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對氣象災害類別進行了劃分,以下災害名稱不屬于大風災害類型是()。A、雷雨大風B、龍卷C、颮線D、沙塵暴答案:D26.《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求氣象部門在工作目標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戰略安排,著力提高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水平,全而提升全社會抵御氣象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A、法治化、規范化、自動化B、法治化、規范化、現代化C、法治化、標準化、現代化D、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答案:B27.《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前由相關業務人員將上一年的歷史氣象災情數據通過相關系統的錄入、審核上報給國家氣候中心。A、6月30日B、1月10日C、2月10日D、3月30日答案:A28.某地在開展災情調查時,發現因災遭受嚴重損壞,需進行較大規模修復的牧區帳篷共計30頂,應記房屋()間。A、10B、30C、60D、90答案:D29.《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據災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對氣象災害實施分級管理。災害發生地()負責本地區氣象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A、氣象主管機構B、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答案:B30.《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中,由系統自動產生的記錄唯一性標識是()A、記錄編號B、上報所在地編碼C、上報單位所在地名稱D、填報人答案:A31.《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求氣象部門在重點任務上,重點做好()能力提升和應用。A、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B、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C、重要天氣預報預測系統D、氣象防災減災系統答案:A3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的需要,建設應急移動氣象災害監測設施,健全應急監測隊伍,完善氣象災害監測體系。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B、當地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D、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答案:A33.《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找準部門定位,明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保障作用A、監測預報B、預警發布C、風險管理D、應急救援E、統籌管理F、國際減災答案:D34.《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的需要,在交通樞紐、公共活動場所等人口密集區域和氣象災害易發區域建立災害性天氣警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接收和播發設施,并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轉。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D、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答案:B35.《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建設基于()的新一代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A、云平臺B、云架構C、云計算D、大數據答案:B36.《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以II級、III級發布預警的氣象災害是()。A、高溫B、大霧C、海上大風D、冰凍答案:D37.《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冰凍II級預警是指過去48小時()個及以上省(區、市)大部地區出現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上述地區仍將出現冰凍天氣。A、1B、2C、3D、4答案:C3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是氣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是()的重要組成部分。A、國家公共服務體系B、國家國防體系C、國家防災救災體系D、國家公共安全體系答案:D39.()要根據《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制訂本地區、本部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A、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B、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內D、氣象主管機構答案:A40.《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要求,當災害在全縣(B)以上地區發生時,可以填寫‘全縣范圍’或‘所有鄉鎮',否則按實際發生災害的鄉鎮名稱填寫。A、1/3B、2/3C、1/2D、3/4答案:B4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向社會宣傳普及氣象災害防御知識,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地方各級人民政府C、各級氣象主管機構D、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答案:A42.《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起執行。A、2016年10月8日B、2018年10月8日C、2008年5月27日D、2018年10月8日答案:B43.《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氣象災情月報和年報,于每月()日通過災情直報系統月、年報界面上報。A、1B、3C、5D、7答案:D44.以下不屬于《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作原則的是()A、以人為本、減少危害B、預防為主、科學高效C、完善制度、提高效能D、依法規范、協調有序E、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答案:C45.《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發生跨省級行政區域大范圍的氣象災害,并造成較大危害時,由()決定啟動相應的國家應急指揮機制,統一領導和指揮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A、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B、省級以上人民政府C、國務院D、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答案:C46.《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個以上省(區、市)大部地區達到氣象干早,屬于干早I級預警。A、2B、3C、4D、5答案:D47.《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中,月、年和歷史災情(災情普查)上報基本信息以()為時間單元。A、分鐘B、日C、小時D、災害性天氣過程答案:D48.《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為保證氣象災情年報實時性,每年()省級氣象部門上報上一年的災情。A、6月10日B、1月10日C、2月10日D、3月10日答案:B49.《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對氣象災害類別進行了劃分,以下災害名稱不屬于低溫冷害災害類型的是()。A、春季倒春寒B、夏季低溫C、秋李寒露風D、凍雨答案:D50.《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每年(B)前,報送全年度突發事件報告,年度突發事件發生發展趨勢,提出對策建議。A、6月30日B、1月10日C、2月10日D、3月30日答案:B51.《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建立氣象災情調查評估制度。()縣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立即赴現場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或委托當地氣象信息員、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等調查獲得具體災情及其他情況A、當發生因災死亡1(含)到3人,或者傷亡總數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B、當發生因災死亡4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C、當發生因災死亡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100人(含)以上300人以下,或造成本省重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D、當發生因災死亡100人(含)以上或者傷亡總數300人(含)以上氣象災害后答案:A5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找準部門定位,明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示范作用A、監測預報B、預警發布C、風險管理D、應急救援E、統籌管理F、國際減災答案:F5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以III級、IV級發布預警的氣象災害有()個。A、1B、2C、3D、4答案:C54.《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氣象災害發生情況,依照()的規定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情況緊急時,及時動員、組織受到災害威脅的人員轉移、疏散,開展自救互救。A、氣象法B、氣象災害防御條例C、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D、行政許可法答案:C5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建立氣象災情調查評估制度。(B)地市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立即赴現場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A、當發生因災死亡1含)到3人,或者傷亡總數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B、當發生因災死亡4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C、當發生因災死亡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100人(含)以上300人以下,或造成本省重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D、當發生因災死亡100人(含)以上或者傷亡總數300人(含)以上氣象災害后答案:B5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指出,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有關()應當建立聯防制度,加強信息溝通和監督檢查。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各級氣象主管機構D、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答案:B57.《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應的應急工作。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D、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答案:A58.《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結合本地氣象災害的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備案。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D、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答案:A59.《氣象災害防御條例》中,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實行的原則以下不正確的是()A、以人為本B、科學防御C、準確及時D、部門聯動E、社會參與答案:C60.《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與()個部門的合作,聯合開展災害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建立完善災害信息共享機制。A、8B、9C、10D、11答案:A6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根據氣象災害發生情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情況緊急時,及時動員、組織受到災害威脅的人員轉移、疏散,開展自救互救。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D、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答案:B6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根據災害性天氣警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啟動標準,及時作出啟動相應應急預案的決定,向社會公布,并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并向當地駐軍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鄰地區的人民政府通報。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D、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答案:B6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督促指導港口、碼頭加固有關設施,督促所有船舶到安全場所避風,防止船只走錨造成碰撞和擱淺;督促運營單位暫停運營、妥善安置滯留旅客。A、國土資源B、交通運輸C、農業部門D、交通運輸、農業部答案:C解析:此題答案有誤64.《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建立氣象災情調查評估制度。()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立即赴現場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A、當發生因災死亡1(含)到3人,或者傷亡總數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B、當發生因災死亡4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造成當地較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C、當發生因災死亡3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100人(含)以上300人以下,或造成本省重大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后D、當發生因災死亡100人(含)以上或者傷亡總數300人(含)以上氣象災害后答案:D65.《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氣象部門及時發布氣象災害監測預報信息,并與()個相關部門建立相應的氣象及氣象次生、衍生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聯動機制,實現相關災情、險情等信息的實時共享。A、11B、12C、13D、14答案:C66.《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暴雨丨級預警是指過去48小時()個及以上省(區、市)大部地區出現特大暴雨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上述地區仍將出現大暴雨天氣。A、2B、3C、4D、5答案:A67.《氣象災害防御條例》中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災害性天氣影響范圍、強度,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著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臨時確定為(),并及時予以公告。A、氣象災害高風險區B、地質滅害脆弱區C、氣象火害危險區D、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區答案:C6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構建以數值模式為基礎、以()應用技術為支撐的客觀化精準化預報技術體系,發展基于位置的全球格點化天氣預報技術,提高氣象災害預報精準度。A、資料同化B、數值預報解釋C、資料同化和數值預報解釋D、數值預報答案:C69.《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根據災害性天氣影響范圍、強度,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臨時確定為氣象災害危險區,并及時予以公告。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B、當地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D、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答案:A7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個省(區、市)大部地區達到氣象干早,屬于干旱II級預警。A、2B、3C、4D、3-5答案:D71.《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以IV級發布預警的氣象災害有()個。A、1B、2C、3D、4答案:B72.《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個部門做好相關行業領域協調、配合工作。A、11B、12C、9D、10答案:C7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有關部門按職責收集和提供氣象災害發生、發展、損失以及防御等情況,及時向()或相應的應急指揮機構報告。A、當地氣象主管機構B、地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D、氣象主管機構答案:B74.《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加強對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將氣象災害的防御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B、當地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D、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答案:A7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縣級過程災情上報字段共包含()項,分屬()類A、96,3B、32,3C、96,16D、32,16答案:C解析:此題答案有誤76.《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對氣象災害類別進行了劃分,以下災害名稱不屬于大風災害類型的是()。A、雷雨大風B、龍卷C、颮線D、臺風答案:D77.《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找準部門定位,明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樞紐作用A、監測預報B、預警發布C、風險管理D、應急救援E、國際減災F、統籌管理答案:B7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找準部門定位,明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支撐作用A、監測預報B、預警發布C、風險管理D、應急救援E、統籌管理F、國際減災答案:C79.《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將氣象災害劃分為()類。A、21B、22C、18D、28答案:C8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以I級、II級、III級發布預警的氣象災害是()。A、高溫B、大霧C、海上大風D、冰凍E、干早答案:E多選題1.《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升行動包括()A、提升空地一體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B、發展新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體系C、推動人工影響天氣科研創新D、推動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創新答案:ACD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求氣象部門在體制機制上,以“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為指導,突出完善()的體制機制。A、統籌協調B、屬地管理C、綜合減災D、社會力量E、分級管理F、市場參與答案:ABCDF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發布II級、III級、IV級預警的有()A、寒潮B、干旱C、高溫D、大霧答案:AB4.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等。A、權威發布B、提供新聞稿C、組織報道D、接受記者采訪E、舉行新聞發布會F、電子媒體答案:ABCDE5.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完善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制度包括()A、預警信息社會再傳播機制B、與新聞廣電、工信、移動通信運營部門的預警信息傳播機制C、重大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短信全網發布機制。D、建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部際協調溝通機制E、以預警信號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F、重點地區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叫應”機制。答案:ABCDEF6.《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推進國際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合作,開展(),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參與全球氣象災害治理。A、全球監測B、全球預報C、全球服務D、全球預警答案:ABC7.《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基層網格化組織體系。A、網格化管理B、直通式服務C、多元化參與D、社會參與答案:ABC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堅持的基本原則()A、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協調發展B、堅持預防優先,綜合減災C、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D、堅持依法履職,科學減災E、堅持開放合作,共建共享答案:ABCDE9.《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縣級過程災情上報字段共包含32項,分屬()等A、基本信息B、災情信息C、附加信息D、損失信息答案:ABC10.《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專門從事雷電防護裝置設計、施工、檢測的單位應當具備()條件,取得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A、有法人資格B、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設備、設施C、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D、有完備的技術和質量管理制度E、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答案:ABCDE11.《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災害發生地人民政府或應急指揮機構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及氣象災害的()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與總結,分析氣象災害應對處置工作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A、起因B、.強度C、性質D、影響答案:ACD12.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應當包括()等內容。A、氣象災害發生發展規律和現狀B、易發區和易發時段C、防御設施建設和管理D、防御措施E、防御規劃實施方案F、防御原則和目標答案:ABCDF1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等災害由地方人民政府啟動相應的應急指揮機制或建立應急指揮機制負責處置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指導。A、高溫B、沙塵暴C、雷電D、干旱E、大風F、霜凍G、大霧H、霾答案:ABCDEFGH14.《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暴雨災害發生后,()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A、地質B、財政C、民政D、防汛E、氣象答案:DE15.《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求氣象部門在保障措施上,()A、加強組織領導B、強化法治保障C、加大經費投入D、強化人才保障答案:ABCD1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在高溫來臨前做好供電、供水和防暑醫藥供應的準備工作,并合理調整工作時間。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各級氣象主管機構D、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E、單位F、組織答案:AE17.《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根據本地降雨情況,定期組織開展各種排水設施檢查,及時疏通河道和排水管網,加固病險水庫,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堤防等重要險段的巡查。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各級氣象主管機構D、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以單位E、單位F、組織答案:AE1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實施七大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行動包括()A、實施城市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行動B、實施鄉村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行動C、實施海洋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行動D、實施重點區域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示范計劃E、實施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能力提升行動F、實施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升行動G、實施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宣傳能力提升行動答案:ABCDEFG19.《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求氣象部門在能力建設上,強化()能力,提高科技支撐水平,深化國際交流合作。A、災害監測預報B、突發災害預警C、災害風險防范D、災后救援保障和災害依法管理答案:ABCD2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暴雪、低溫、冰凍發生后,()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A、民政B、防汛C、氣象D、農業E、國土答案:AC21.《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能力提升行動包括()A、強化預警信息匯集與發布B、強化預警信息傳播與應用C、強化預警信息發布綜合管理D、強化預警信息發布社會管理答案:ABC2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要求,統籌()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提高全社會抵御氣象災害綜合能力。A、城市B、鄉村C、海洋D、重點區域答案:ABCD23.《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應當根據本地降雪、冰凍發生情況,加強電力、通信線路的巡查,做好交通疏導、積雪(冰)清除、線路維護等準備工作。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各級氣象主管機構D、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以單位E、單位F、組織答案:AE24.《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沙塵匆包含()等。A、浮塵B、揚沙C、沙塵暴D、強沙塵暴E、黑風答案:ABCDE25.《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建設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組織責任體系包括()A、構建與綜合減災相適應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組織體系B、構建與屬地責任相適應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責任體系C、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統籌協調機制D、完善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E、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長效發展機制答案:ABCDE26.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應當包括()等內容。A、應急預案啟動標準B、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C、預防與預警機制D、應急預案工作制度E、應急處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答案:ABCE27.《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社區()的氣象災害分區預警、快速發布和聯動響應體系。A、網格化管理B、直通式服務C、針對性響應D、社會參與答案:ABC28.《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以下()屬于雪災A、積雪B、雪淞C、結冰D、吹雪答案:ABD29.《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工作原則()A、以人為本、減少危害B、預防為主、科學高效C、依法規范、協調有序D、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答案:ABCD30.《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有義務參與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在氣象災害發生后開展自救互救。A、公民B、法人C、氣象部門D、其他組織答案:ABD31.《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找準部門定位,明確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A、監測預報先導作用B、預警發布樞紐作用C、風險管理支撐作用D、應急救援保障作用E、統籌管理職能作用F、國際減災示范作用答案:ABCDEF3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建設氣象災害風險防范體系包括()A、提高氣象災風險防范能力B、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風險防范制度C、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風險防范機制D、強化氣象災害風險防范意識答案:ABD33.《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大霧、霾多發區域的()應當加強對機場、港口、高速公路、航道、漁場等重要場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霧、霸的監測設施建設,做好交通疏導、調度和防護等準備工作。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B、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C、各級氣象主管機構D、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有關部門E、單位F、組織答案:AE34.《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風險防范制度包括()A、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和風險區劃制度B、重大災害性天氣停工停課停業制度C、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D、氣象災害風險分擔和轉移機制答案:ABCD35.《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開展國家重點城市群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示范建設包括()A、開展雄安新區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示范,建設雄安新區防災減災救災氣象中心B、加強京津冀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C、加強長江中下流城市群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D、圍繞城市群規劃布局建立協同立體觀測網,提升數值預報等技術支撐能力和大城市群精細化預報預測水平。答案:ACD36.《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快()等建設,優化加密觀測網站,完善國家與地方監測網絡,提高對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綜合監測能力。A、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B、氣象衛星工程C、高性能計算機系統D、水文監測預報答案:ABD37.《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發布IV級預警的有()A、霜凍B、干早C、霾D、大霧答案:AC3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等生命線安全運行影響和防災減災救災安排調度著手A、基礎設施B、能源供應C、航運交通D、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答案:ABCD39.《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建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包括()A、建設立體化全覆蓋的監測網絡B、發展無縫隙智能化的網格預報C、發展基于影響的預報預警D、發展面向決策的智慧服務E、提高面向全球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答案:ABCDE4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教育部門根據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做好停課準備;避免在突發大風時段上學放學。A、幼兒園B、托兒所C、中小學D、中等職業學校E、大學答案:ABCD4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指出,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的需要組織開展跨地區、跨部門的氣象災害聯合監測,并將()重要江河流域、森林、草原、漁場作為氣象災害監測的重點區域A、人口密集區B、農業主產區C、地質災害易發區域D、氣象災害易發區域答案:ABC4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開展長江經濟帶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示范建設包括()A、建設水上航運安全保障支撐服務系統B、搭建航運交通氣象數據信息匯聚共享平臺C、完成長江航道、大型湖泊氣象災害普查D、構建航道安全運行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開展基于風險等級的長江航道氣象預警業務。答案:ABCD43.《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實現預警信息第一時間精準直達()A、政府決策者B、部門應急負責人C、企事業負責人D、社會公眾答案:ABCD44.《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信息公布內容主要包括()等。A、氣象災害種類及其次生B、衍生災害的監測和預警C、因災傷亡人員D、經濟損失E、應采取的措施F、救援情況答案:ABCDF4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零度以下的低溫危害,包含()A、春季倒春寒B、夏季低溫C、秋季寒露風D、冬季寒害E、冷雨F、濕雪答案:ABCDEF46.《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城市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行動包括()A、提高社區天氣應急準備能力B、提高城市天氣風險防范能力C、提高城市氣候風險防范能力D、提高城市雷電風險防范能力答案:ABC47.《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暴雨災害發生后,()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A、民政B、防汛C、氣象D、農業E、國土答案:ABC4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求氣象部門在重點任務上,強化()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統籌謀劃城市、鄉村、海洋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A、重點地區B、重點項目C、重要行業D、重大工程答案:ACD49.《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提出,()行為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A、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許可范圍從事雷電防護裝置設計、施工、檢測的B、在雷電防護裝置設計、施工、檢測中弄虛作假的。C、擅自向社會發布災害性天氣警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D、廣播、電視、報紙、電信等媒體未按照要求播發、刊登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E、傳播虛假的或者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的災害性天氣信息和氣象災害災情的。答案:ABCDE50.《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以下()屬于雪災A、暴風雪B、綠雪C、固(冰)崩和雪害D、霧凇E、白雪答案:ABCE51.2016年9月30日云南某地上如表所示的災情信息,按照《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中規定,所報信息涉及到了氣象災害的()等方面的影響。A、社會影響B、農業影響C、畜牧業影響D、水利影響E、交通影響答案:ABCDE52.《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預警發布情況描述”指發生災害前發布的()。A、預警情況B、包括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警C、預警信號、警報D、及發布的手段E、受眾情況答案:ABCDE53.《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要求,高度重視減輕氣象災害風險,充分發揮()等工作在減輕氣象災害風險中的作用。A、監測B、預報C、預警D、風險評估E、科普宣傳答案:ABCDE54.《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探索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團隊標準、行為準則,鼓勵支持、引導規范社會力量參與氣象防災減災救災。A、行業標準B、團隊標準C、行為規范D、行為準則答案:ABD5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災害過程結束后,對()做出全面評估。A、災害情況B、災害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C、氣象預報服務工作D、采取的措施答案:ABC56.《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提高()氣象災害監測能力。A、氣象災害高發區和易發區B、資料稀疏區C、西部地區D、國家重要基礎設施沿線答案:ABCD57.《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保障措施包括()A、強化組織領導B、強化科技支撐C、強化政策保障D、強化開放合作答案:ABCD58.《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ABDE)中,應當統籌考慮氣候可行性和氣象災害的風險性,避免、減輕氣象災害的影響A、國家重大建設工程B、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項目C、國家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項目D、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E、城鄉規劃編制答案:ABDE59.《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包括()A、監測預報預警體系B、預警信息發布C、風險防范體系D、組織責任體系E、法規標準體系答案:ABCDE6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僅發布III級、IV級預警的有()A、沙塵堡B、低溫C、冰凍D、大霧答案:ABD61.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中規定,“受災人口"指災害過程中遭受影響的總人口情況,包括因災()人口和因災使生產、生活受到破壞以及家庭財產受到損害的人口。A、致死B、致傷C、緊急安置D、致病E、失聯答案:ABD6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宣傳能力提升行動包括()A、提高科普宣傳業務服務能力B、開展科普宣傳品牌示范C、加強科普宣傳影響力定量評估D、開展科普宣傳基地建設答案:ABC63.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內容包括()等A、氣象災害的類別B、預警級別C、起始時間D、可能影響范圍E、警示事項F、決策建議G、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答案:ABCDEG64.《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做好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要以提升()等能力為重點A、監測預報預警B、預警信息發布C、風險防范D、統籌管理E、依法履職答案:ABCDE6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開展全程氣象災害評估工作。在災害出現前,根據氣象預報預測的()等,對可能造成的災害進行預評估。A、災害強度B、災害類型C、影響范圍D、對象答案:ACD66.《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中,調查評估內容應當包括(ABCDE)A、災情及其等級B、氣象災害情況及其強度C、出現災害的原因(包括對氣象條件的科學估計D、預報服務的效益和存在的問題E、災后恢復生產的氣象建議答案:ABCDE67.《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鄉村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行動包括()A、實現鄉村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組織責任體系全覆蓋B、實現鄉村氣象預警信息精準到人C、提高鄉村氣象風險防控能力D、實現鄉村氣象預警信息精準到戶答案:ABC68.《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建設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法規標準體系主要內容包括()A、健全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法律法規B、建立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標準體系C、強化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預案的制修訂D、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長效發展機制答案:ABC69.《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發展目標要求,建成適應國家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要求的新時代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體系,()能力顯著提高A、氣象災害監測預報B、預警信息發布C、風險防范D、災后救援保障E、依法管理答案:ABCDE7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暴雪、低溫、冰凍災害發生后,()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災情調、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A、地質B、財政C、民政D、防汛E、氣象答案:CE判斷題1.《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凡帶“多”或“余”等表述的災情數值,直接記入數據。如“經濟損失20多萬元’、‘受災人口1000余人’,記為‘經濟損失20萬元’、“受災人口1000人’。A、正確B、錯誤答案:A2.《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國家級負責氣象災情收集、整理的部門建立全國重大災害性事件庫,按照本規定第五條將特大型災害及時整理入庫。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還有大型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在35攝氏度以上的天氣現象,會對農牧業、電力、人體健康等造成危害。A、正確B、錯誤答案:A4.《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推動社區、企事業單位、學校、人員密集場所普遍開展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群眾性應急演練。A、正確B、錯誤答案:A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國家氣象中心負責實時災情監測分析,突發公共事件報告上報,災情綜合管理系統中災情直報系統運行維護管理。A、正確B、錯誤答案:A6.《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牧區冬季發生的黑災,實際上就是干早災害。A、正確B、錯誤答案:A7.《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雷電是指發展旺盛的積雨云中伴有閃電和雷鳴的放電現象,會對人身安全、建筑、電力和通信設施等造成危害。A、正確B、錯誤答案:A8.《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氣象災害的信息公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災情公布由有關部門按規定辦理。A、正確B、錯誤答案:A9.《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公共服務中心負責重大過程服務效益評估牽頭組織編寫工作。A、正確B、錯誤答案:A10.《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企業、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責任與義務。A、正確B、錯誤答案:A11.《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信息公布內容主要包括氣象災害種類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監測和預警,因災傷亡人員、經濟損失、救援情況等。A、正確B、錯誤答案:A12.《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低溫是指氣溫較常年異常偏低的天氣現象,會對農牧業、能源供應、人體健康等造成危害。A、正確B、錯誤答案:A13.《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凡帶不確定量值的數據,如‘受災人口數百人’、‘受災面積數千公頃’,直接填寫到其它具體災情一欄中。A、正確B、錯誤答案:A14.《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對于一些影響時間比較長的災害,如干早、臺風、連續性暴雨等,應當滾動進行災中評估。A、正確B、錯誤答案:A15.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氣象等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氣象災害的種類、次數、強度和造成的損失等情況開展氣象災害普查,建立氣象災害數據庫,按照氣象災害的種類進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并根據氣象災害分布情況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結果,劃定氣象災害風險區域。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地方人民政府16.《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對一些特殊的單位,如受災人口出現“戶”、倒塌或損壞房屋出現“幢”等,按1對3的關系換算。1戶為3人,1幢房屋為3間。A、正確B、錯誤答案:A17.《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基于致災閾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預警以及城市內澇氣象風險預警業務能力建設。A、正確B、錯誤答案:A18.《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建立健全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提高氣象災害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避免氣象災害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保障。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處置19.《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災情調查評估報告,除了形成文字材料外,還應當照相或攝像,提供能形象反映現場真實情況的信息。A、正確B、錯誤答案:A2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遵循“歸口管理、統一發布、快速傳播”原則。A、正確B、錯誤答案:A21.《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要求,建成由地基、空基、天基觀測系統組成的多尺度、無縫隙、全覆蓋的氣象災害綜合監測網,實現對重點區域主要氣象災害的全天候、高時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綜合立體連續監測。A、正確B、錯誤答案:A22.《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各省級氣象部門應當及時、全面地收集、整理、審核災情數據,形成以災害性天氣過程為時間單元、以鄉為地域單元的規范的氣象災情月報和年報,于每月7日通過災情直報系統月、年報界面上報。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縣23.《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推進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機構建設,實現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專門機構在省級的全覆蓋,落實機構人員編制及運行費用。A、正確B、錯誤答案:B24.《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受傷人口”指以氣象災害為直接原因導致的受傷人口數量(含非常住人口)。A、正確B、錯誤答案:A2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受災人口”指災害過程中遭受影響的總人口情況,包括因災致死、致傷、致病人口和因災使生產、生活受到破壞以及家庭財產受到損害的人口。A、正確B、錯誤答案:A26.《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在學校、機場、港口、車站、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重要道路和易受氣象災害影響的橋梁、涵洞、彎道、坡路等重點路段,以及農牧區、山區等建立起暢通、有效的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渠道,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A、正確B、錯誤答案:A27.從事電力、通信雷電防護裝置檢測的單位的資質證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和國務院電力共同頒發。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少或者國務院通信主管部門28.建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全業務、全流程的監控與可視化展示系統。建設預警信息發布效果評估系統,健全預警信息發布標準規范體系,制訂預警系統平臺技術類標準、應用對接類標準、安全管理類規范。A、正確B、錯誤答案:A29.《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霾是指空氣中懸浮的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使能見度顯著降低的天氣現象,會對交通、環境、人體健康等造成危害。A、正確B、錯誤答案:A30.《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有關部門按職責收集和提供氣象災害發生、發展、損失以及防御等情況,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或相應的相關部門報告。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應急指揮機構31.《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發展基于影響的專業氣象預報業務,強化支撐航空氣象、海洋象災害、海陸交通運輸以及氣候災害風險評估等領域的分析預警預報。A、正確B、錯誤答案:A32.、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的需要,在交通樞紐、公共活動場所等人口密集區域和氣象災害易發區域建立災害性天氣警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接收和播發設施,并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轉。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地方人民政府33.《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中國氣象災害年鑒》由國家氣候中心負責組織各有關單位編寫。1月底各省級氣象部門及中國氣象局院內相關單位上報初稿,月初召開“全國氣象災情核災會暨中國氣象災害年鑒編寫研討會”,于12月之前出版。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234.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結果和氣象災害風險區域,編制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報國務院批準后組織實施。A、正確B、錯誤答案:A35.《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干早是指長期無雨或少雨導致土壤和空氣干燥的天氣現象,會對農牧業、林業、水利以及人畜飲水等造成危害。A、正確B、錯誤答案:A36.《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黑風屬于大風災害。A、正確B、錯誤答案:B37.《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臺風、沙塵暴屬于大風災害。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不屬于38.《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冰凍是指雨、雪、霧在物體上凍結成冰的天氣現象,會對農牧業、林業、交通和電力、通信設施等造成危害。A、正確B、錯誤答案:A39.《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的意見》要求,到2035年,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全球氣象災害治理的中國貢獻力和影響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A、正確B、錯誤答案:A40.《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A、正確B、錯誤答案:A41.《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凡地名或地名所屬關系發生變化的,統一按最新的地名及所屬關系進行填寫。A、正確B、錯誤答案:A42.《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計劃、條件預報、監測預警、指揮實施、效果評估“五段式”業務流程。A、正確B、錯誤答案:A43.《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新技術、新媒體在預警信息發布中的應用,提高預警信息發布核心技術能力。A、正確B、錯誤答案:A44.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情況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和有關部門報告45.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結合本地氣象災害的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備案。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應為縣級以上46.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A、正確B、錯誤答案:A47.《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指出,氣象災害得到有效處置后,經評估,短期內災害影響不再擴大或已減輕,氣象部門發布災害預警降低或解除信息,啟動應急響應的機構或部門降低應急響應級別或終止響應。國家應急指揮機制終止響應須經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同意。A、正確B、錯誤答案:B48.《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月、年、歷史災情(情普查)、災情直報上報基本信息以災害性天氣過程為時間單元、以縣為地域單元。A、正確B、錯誤答案:A49.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氣象災害發生情況,加強農村地區氣象災害預防、監測、信息傳播等基礎設施建設,采取綜合措施,做好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少有關部門50.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結合本地氣象災害的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備案。A、正確B、錯誤答案:A51.《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國家氣候中心負責災情月報、災情年報統計分析,重大災害天氣過程預評估,影響評估,參與突發公共事件報告編寫,災害綜合管理系統牽頭開發及運行維護管理。A、正確B、錯誤答案:A52.《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連陰雨包含春季連陰雨、秋季連陰雨、華西秋雨等。A、正確B、錯誤答案:B53.《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做好預警信息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目救、互救能力。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和相關部門54.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加強氣象災害防御設施建設,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A、正確B、錯誤答案:A55.《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農作物受災面積”、“農作物成災面積”和“農作物絕收面積”三者之間的關系是“農作物受災面積”包含“農作物成災面積”,“農作物成災面積”包含“農作物絕收面積”。A、正確B、錯誤答案:A56.《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各級黨委和政府在氣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的領導地位。加強政府與社會力量、市場機制等各領域的協同配合,加強氣象部門與防災減災救災各部門的聯動,形成全社會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合力。A、正確B、錯誤答案:B57.《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伴隨災害”指本次災害性天氣過程中除主要致災災種以外的其他同時發生的災害類別。A、正確B、錯誤答案:A58.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氣象災害防御需要,編制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報國務院批準。A、正確B、錯誤答案:A59.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實行以人為本、科學防御、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A、正確B、錯誤答案:A60.氣象、水利、國土資源、農業、林業、地質、海洋等部門應當根據氣象災害發生的情況,加強對氣象因素引發的衍生、次生災害的聯合監測,并根據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多地質61.《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緊急轉移安置人口”指因受到災害威脅、襲擊,應對災害期間離開其住所轉移到其他地方的人口數量。A、正確B、錯誤答案:A62.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種類和級別,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A、正確B、錯誤答案:A63.《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要求,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完善氣象災害監測信息網絡,實現信息資源共享。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應為縣級64.《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災害開始日期”、“災害結束日期”一般指本次災害性天氣過程發生的起止時間,兩個時間可以相同。A、正確B、錯誤答案:A65.《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統籌建設“多員合一"的基層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氣象信息員服務和管理平臺,建立氣象災害防御責任人備查制度。A、正確B、錯誤答案:B解析:備案66.《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一次災害性天氣過程中暴雨、雷電、大風、冰雹同時出現,并明確主要致災災種為‘暴雨’,本記錄“災害類別”字段中則填“暴雨洪澇”,本記錄中即填報‘暴雨’造成的各項損失數據。A、正確B、錯誤答案:A67.《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氣(象滅害現場應急處置由災害發生地人民政府或相應應急指揮機構統一組織,各部門依職貴參與應急處置工作。A、正確B、錯誤答案:A68.《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規定》要求,災情上報采取分級負責制。A、正確B、錯誤答案:A69.《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當災情數據為多種災害類型共同造成,且災情數據無法細分至各災種時,則將災情數據填報至造成損失最大或影響最大的災害類別中。A、正確B、錯誤答案:A70.《全國氣象災情收集上報技術規范》規定,農業經濟損失”指本次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包括牧業、林業、漁業損失)。A、正確B、錯誤答案:B71.《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指出,探索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即P模式、政府購買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6月聯考試卷含答案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看拼音寫詞語復習田字格
- 山西省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一診”模擬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2024-2025學年數學五下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答案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英語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江蘇省大豐市萬盈初級中學2025屆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國際校2025屆初三最后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婺源縣2025屆四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古代詩人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智能輔具在康復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選擇題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
- 深基坑開挖及支護施工方案
- 2025屆江蘇省南通市、宿遷、連云港、泰州、揚州、徐州、淮安蘇北七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英語試卷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安全教育車間級
- 對照品管理規范
- 光伏電站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蘇省徐州中考練習卷(1)英語試題(含答案)
- 信息科技開學第一課課件 哪吒 人工智能 機器人 信息科技
- 智能電網負荷預測-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