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古道第一驛橋頭驛_第1頁
湖廣古道第一驛橋頭驛_第2頁
湖廣古道第一驛橋頭驛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湖廣古道第一驛橋頭驛戰國時期的湖廣驛道自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經蒲圻(屬湖北)、巴陵(今岳陽)、長沙,接郴州、永州通兩廣。而橋頭驛是長沙北上的第一個驛站。隨著歷史變遷,眾多驛站早已無影無蹤,唯橋頭驛古驛站舊址尚在。

橋頭驛靠近從汨羅發源的沙河,沙河邊有一座青竹橋,驛站設在青竹橋邊,所以稱為橋頭驛。古代驛站有車傳、轎傳、人傳,最常見的是馬傳,過路驛使或官員有時換馬不換人,有時人馬都換,當年橋頭驛還管理和飼養不少馬匹,在驛站附近有一個“馬號〞(馬場)。史書記載“康熙二十四年乙丑,撫部院丁思孔請減驛遞馬匹,以省糜費,奉文裁去站馬十匹〞,留“橋頭驛站馬五十匹,馬夫二十五名,獸醫一名〞。距離橋頭驛馬號嶺半里處有一黃泥堆,上砌望官樓,白天可登高遠眺,看出差官員是否從驛道上遠遠而來,黑夜則以干松樹為燃料,燃起熊熊大火,以示官員從這里經過。

古代驛站的功能好多,傳遞公文消息、傳送地方貢品、迎送往來官員,并為他們提供食宿,飼養、管理和更換驛馬、整修車轎等。

從秦漢時期一直到近代兩千多年,盡管全國驛站不斷變化,但橋頭驛這一站從未撤銷或降級。清末民初,郵電和鐵路開通,驛站漸漸消失,橋頭驛又設立了火車站、汽車站和電報局,仍舊是長沙北鄉的交通樞紐和政治、經濟重鎮。

交通要道加上驛站,對于橋頭驛人的生活和觀念都會產生極其重要影響。那些在官道上來來往往、在驛站住宿停息的朝廷官吏、四方客人和各地商賈,每日帶來希奇、異樣、豐富的外來信息、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雖然只是過路,或者只是一餐、一宿而去,卻總會讓本地人增加見識、拓寬眼界、接觸和接受新的事物和觀念。

有了路,有了驛站,逐漸就會有短期和長期從事商業的民戶,于是便形成商業人群和集市。清代嘉慶年間《長沙縣志》載:橋頭驛“居民百余家,已成市矣〞,人口和物資的滾動,給橋頭驛人帶來經濟利益和商業意識。

不過,南來北往的道路和驛站也給橋頭驛人帶來過深重的災難,特別是戰爭的災難。從民國初年到1949年,數十年間,兵馬擾攘,特別是1939年9月,英勇的中國軍隊在此與日寇在橋頭驛至福臨、金井一線苦戰數日,死傷無數,這便是有名的“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被迫撤退,但數十年后,橋頭驛一些水塘淤泥中仍埋藏不少日軍飛機投下卻沒有爆炸的炸彈,不禁使人想起當年炮火連天、彈痕遍地的災難歲月。

橋驛鎮的文物古跡有湖南和平起義機要電臺舊址和清末湖南省咨議局副議長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