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標本,從時間“鐮刀”下奪回美_第1頁
做標本,從時間“鐮刀”下奪回美_第2頁
做標本,從時間“鐮刀”下奪回美_第3頁
做標本,從時間“鐮刀”下奪回美_第4頁
做標本,從時間“鐮刀”下奪回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做標本,,從時間“鐮刀”下奪回美劉思奇董爽

標本制作是從時間的鐮刀下奪回美的藝術。

狼毒

植物中的水分每時每刻都在流失,當把草本植物連根挖起或將木本植物枝條剪下時,就要盡快完成壓制,不然原本鮮活立體的植物神態將“萬劫不復〞。

壓制整理標本時,我們盡可能地忠于其原本的形態,要求花、果、枝、葉俱全,由物候差異造成的花果不同期必要時應分期采摘,葉片鋪平日既要有正面也要有后面,根據植株大小擺放為原形、V形或N形,粗大的植株可以剪取有代表性的幾段壓制。整理平整后的植株應盡快壓上另一張吸水紙和瓦楞紙,注意通風枯燥,及時更換吸水紙。壓制后,可以將充分枯燥的植物標本固定在臺紙上制成永久標本,植物的神態應盡量維持自然。

現在,我的標本冊中已有不少生動的珍藏了:

狼毒是瑞香科狼毒屬的一種草原常見毒害草,它還有個洪亮的別名:斷腸草,也有人稱它為饅頭花、燕子花、火柴頭花等。狼毒根莖粗大,莖叢生,葉披針或橢圓形,頂生的花序呈圓球形,花白色、黃色或下部至帶紫色。

草業科學的同學尋常對狼毒倍感親切,一是由于它的中文名洪亮易記,二是由于它是退化草原的標志,三是用它制成的紙張不被咬不被蛀。

在一次專業實習中,我在一個低起伏小山的草坡上見到了狼毒的真身。未開花的它因蓬勃飽滿的叢生株形惹人注目,又因沒有其他色調的點綴隱沒于綠色,支持其多年生命力的是粗大的根莖,我未曾注意它的地下形態,但標本采集時,狼毒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在距植物根部一定距離處踩入鐵鍬,一般根系淺的植物將在踩入一兩次后就能被翹起,但是對狼毒,我足足沿根部圓周挖了兩三圈,才吃力地把它從土壤中奪下(采挖時應盡量減小對土壤的擾動,采集后需及時將土壤回填并踩平)。拿起它細瞧時,同學們紛紛驚嘆,它竟有著直徑接近3厘米的粗大根莖!

《中華造紙兩千年》中對狼毒紙有“吐蕃650年開始生產紙張〞的記載,狼毒的根與莖中提取出的纖維含有毒素,造出的紙可以防蟲蛀鼠食。狼毒紙便是以這般巧妙的方式,保護藏傳佛教經典在時間的奔流中不被侵蝕。

紫花苜蓿是一種全國各地都有的,呈栽培或半野生狀態的豆科苜蓿屬植物,往往直接被稱為苜蓿,或紫苜蓿,也是歐亞大陸乃至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的飼料與牧草。相傳張騫出訪西域時將苜蓿與俊美的伊朗馬一并引進,漢武帝在種植苜蓿中發現很大好處,于是苜蓿從宮廷傳入民間。

與紫花苜蓿關系最近的是畜牧業,作為一種富含優質蛋白質、優質纖維的牧草,紫花苜蓿被牲畜食用后的消化率高,有著“牧草之王〞的美譽。

紫花苜蓿就像草業科學的旗艦物種,同學們自然都需要會制作其標本。這時,對家畜而言葉量豐厚、鮮嫩多汁的優點,對其越冬生長必不可少的物質儲存,和有著水土保持功能的巨大根系,都使它成為標本制作中“麻煩〞的代表。這種麻煩主要表達在三個方面:一是難挖,二是難展,三是難保存。

紫花苜蓿-蝶形花冠

墊狀點地梅

在挖取紫花苜蓿時,剛將鐵鍬往土中踩幾下便能看到粗大的根頸,根頸是苜蓿近地面的根冠部,是分枝的重要部位,也是運輸、吸收、儲存養分、水分的重要器官,其與苜蓿的再生性、耐寒性等密切相關。根頸之雄壯是苜蓿難挖的原因之一,還有一點便是苜蓿是典型的直根系植物,扎根深,主根發達,由主根生出側根,挖取時一不提防便會傷害側根,而又深又堅實的主根幾乎深不見底。有記錄說明,干旱地區苜蓿主根可達10米左右,雖然長那么深的根確定是生長多年的老苜蓿,但是根據我的經驗,有時看著不起眼的小苜蓿,挖取起來也絕不簡單。

耗盡九牛二虎之力挖取之后,便可開始壓制了。壓制的第一步是整姿平整,將每一個小葉鋪平展開在吸水紙上,并將其擺成近自然的神態,即使是剪取好的部分植株,這平整的工作也得花費好一陣工夫。由于苜蓿往往生長繁茂、小葉好多、水分充沛,一旦挖取后沒有立刻制作,便很簡單失水萎蔫,這時再一個個鋪平癱軟卷曲的小葉就需要相當強大的耐心和毅力了。

多汁的苜蓿標本一定得勤換吸水紙,多翻動,否則很簡單發霉。只有每一步都耐心操作才能換來美麗的苜蓿標本,雖然過程“麻煩〞了些,但為了枯燥后盡可能還原其自然生長狀態下的生命力,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行走在青藏高原,時常能看到地面鼓起一塊一塊的草丘,這些草丘在生長季有著鮮活可人的綠色,遠看好像毛茸茸的苔蘚,近看有些草丘有葉有花,與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的苔蘚完全不同,這些草丘便是墊狀植物。

墊狀點地梅是青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墊狀植物之一,屬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半球形墊狀體,由多數根出短枝緊湊排列而成。花單生,無梗或梗極短,花冠粉紅色,是青藏高原上開花最早的植物之一。

墊狀植物常見于報春花科點地梅屬、石竹科無心菜屬等,其生長貼伏地面,形成致密的墊狀體結構,如此特別的形態結構、組織構造和生理生化功能使得它們能夠抵御寒冷干旱,在極端環境生存幾十到上百年。墊狀植物通過自身的形態改變微環境,為自己和其他植物提供生長必要的條件,它們是高原臺地的先鋒植物,也常被稱為高寒生態系統的“工程師〞。

墊狀點地梅等高山植物的生長期短,一般從萌發到中止生長階段不會超過8周,4周左右最為常見,植物年生長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