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6.1概述參與工程驗收的人員:工程雙方單位的行政負責人;有關直管人員及項目主管;主要工程項目監理人員;建筑設計施工單位的相關技術人員;第三方驗收機構或相關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組6.1概述參與工程驗收的人員:綜合布線系統的驗收應遵循以下規定:(1)進行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時,應按設計文件及合同規定的內容進行。(2)進行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安裝、測試及驗收必須遵守相應的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及國家標準。(3)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執行有關施工質量檢查的規定。建設單位應通過工地代表或工程監理人員加強工地的隨工質量檢查,及時組織隱蔽工程的檢驗和簽證工作。(4)竣工驗收項目內容和方法應按有關規范辦理。(5)施工操作規程應貫徹執行有關規范要求。(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驗收,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規定綜合布線系統的驗收應遵循以下規定:6.2環境檢查⑴交接間、設備間、工作區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潔,門的高度和寬度應不妨礙設備和器材的搬運,門鎖和鑰匙齊全。⑵房屋預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豎井的位置、數量、尺寸均應符合設計要求。⑶鋪設活動地板的場所,活動地板防靜電措施的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⑷交接間、設備間應提供220V單相帶接地電源插座。⑸交接間、設備間應提供可靠的接地裝置,設置接地體時,檢查接地電阻值及接地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⑹交接間、設備間的面積、通風及環境溫、濕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2環境檢查6.3器材檢查1.器材檢驗一般要求⑴工程所用纜線器材型式、規格、數量、質量在施工前應進行檢查,無出廠檢驗證明材料或與設計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特別是使用國外器件,應有出廠檢驗證明及商檢證書。⑵經檢驗的器材應做好記錄,對不合格的器件應單獨存放,以備核查與處理。⑶工程中使用的纜線、器材應與訂貨合同或封存的產品在規格、型號、等級上相符。⑷備品、備件及各類資料應齊全。6.3器材檢查2.型材、管材與鐵件的檢查⑴各種型材的材質、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預埋金屬線槽、過線盒、接線盒及橋架表面涂覆或鍍層均勻、完整,不得變形、損壞。⑵管材采用鋼管(在潮濕處應用熱鍍鋅鋼管,干燥處可用冷鍍鋅鋼管)、硬質聚氯乙烯管時,其管身應光滑、無傷痕,管孔無變形,孔徑、壁厚應符合設計要求。⑶管道采用水泥管塊時,應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中相關規定進行檢驗。⑷各種鐵件的材質、規格均應符合質量標準,不得有歪斜、扭曲、飛刺、斷裂或破損。⑸鐵件的表面處理和鍍層應均勻、完整,表面光潔,無脫落、氣泡等缺陷。2.型材、管材與鐵件的檢查3.纜線的檢驗要求⑴工程使用的對絞電纜和光纜型式、規格應符合設計的規定和合同要求。⑵電纜所附標志、標簽內容應齊全、清晰。⑶電纜外護線套需完整無損,電纜應附有出廠質量檢驗合格證。如用戶要求,應附有本批量電纜的技術指標。⑷電纜的電氣性能抽驗應從本批量電纜中的任意三盤中各截出100m長度,加上工程中所選用的接插件進行抽樣測試,并作測試記錄。⑸光纜開盤后應先檢查光纜外表有無損傷,光纜端頭封裝是否良好。⑹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采用光纜時,應檢查光纜合格證及檢驗測試數據,在必要時,可測試光纖衰減和光纖長度。⑺光纖接插軟線(光跳線)檢驗應符合規定。3.纜線的檢驗要求4.接插件的檢驗要求⑴配線模塊和信息插座及其它接插件的部件應完整,檢查塑料材質是否滿足設計要求。⑵保安單元過壓、過流保護各項指標應符合有關規定。⑶光纖插座的連接器使用型式和數量、位置應與設計相符。⑷光纖插座面板應有表示發射(TX)或接收(RX)的明顯標志。4.接插件的檢驗要求5.配線設備的使用⑴光、電纜交接設備的型式、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⑵光、電纜交接設備的編排及標志名稱應與設計相符。各類標志應統一,標志位置正確、清晰。6.有關對絞電纜電氣性能、機械特性、光纜傳輸性能及接插件的具體技術指標和要求,應符合設計要求。5.配線設備的使用6.4設備安裝檢驗1.機柜、機架的安裝要求⑴機柜、機架安裝完畢后,垂直偏差度應不大于3mm。機柜、機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⑵機柜、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漆面如有脫落應予以補漆,各種標志應完整、清晰。⑶機柜、機架的安裝應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時,應按施工圖的抗震設計進行加固。2.各類配線部件的安裝要求⑴各部件應完整,安裝就位,標志齊全;⑵安裝螺絲必須擰緊,面板應保持在一個平面上。6.4設備安裝檢驗3.8位模塊通用插座的安裝要求⑴安裝在活動地板或地面上,應固定在接線盒內,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線盒蓋可開啟,并應具有防水、防塵、抗壓功能。接線盒蓋面應與地面齊平。安裝在墻體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動地板時,應加上活動地板內的凈高尺寸。⑵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多用戶信息插座或集合點配線模快,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的要求。⑶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現場條件而定,宜采用預置擴張螺絲釘固定等方式。⑷固定螺絲需擰緊,不應產生松動現象。⑸各種插座面板應有標識,以顏色、圖形、文字表示所接終端設備類型。3.8位模塊通用插座的安裝要求4.電纜橋架及線槽的安裝要求⑴橋架及線槽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應超過50mm;⑵橋架及線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應超過2mm;⑶垂直橋架及線槽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并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⑷線槽截斷處及兩線槽拼接處應平滑、無毛刺;⑸吊架和支架安裝應保持垂直,整齊牢固,無歪斜現象;⑹金屬橋架及線槽節與節間應接觸良好,安裝牢固。4.電纜橋架及線槽的安裝要求5.安裝機柜、機架、配線設備屏蔽層及金屬鋼管、線槽使用的接地體應符合設計要求,就近接地,并應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6.安裝機架面板,架前應留有1.5ml空間,機架背面離墻距離座大于0.8m,以便于安裝和施工。7.壁掛式機框底距地面宜為300mm—800mm。8.配線設備機架安裝要求:⑴采用下走線方式時,架底位置應與電纜上線孔相對應。⑵各直列垂直傾斜誤差不應大于3mm,底座水平誤差每㎡不應大于2mm。⑶接線端子各種標志應齊全。⑷交接箱或暗線箱宜暗設在墻體內。預留墻洞安裝,箱底高出地面宜為500mm-l000mm。5.安裝機柜、機架、配線設備屏蔽層及金屬鋼管、線槽使用的接地6.5纜線的敷設和保護方式檢驗7.5.1纜線的敷設1.纜線的敷設⑴纜線的型式、規格應與設計規定相符。⑵纜線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象,不應受外力的擠壓和損傷。⑶纜線兩端應貼有標簽,應標明編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標簽應選用不易損壞的材料。⑷纜線終接后,應有余量。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宜為0.5m--1m;工作區為10~30mm;光纜布放宜盤留,預留長度宜為3~5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⑸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規定。6.5纜線的敷設和保護方式檢驗1.纜線的敷設⑹纜線布放,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纜線的支點相隔間距不應大于1.5m。⑺布放纜線的牽引力,應小于纜線允許張力的80%,對光纜瞬間最大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允許的張力。以牽引方式敷設光纜時,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的加強芯上。⑻纜線布放過程中為避免受力和扭曲,應制作合格的牽引端頭。如采用機械牽引時,應根據牽引的長度、布放環境、牽引張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⑼布放光纜時,光纜盤轉動應與光纜布放同步,光纜牽引的速度一般為15m/min。光纜出盤處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緩沖的余量,又不宜過多,避免江纜出現背扣。⑽電源線、綜合布線系統纜線應分隔布放,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表7-1的規定。1.纜線的敷設單位范圍內容最小凈距(mm)380V<2kVA380V2.5-5kVA380V>5kVA對絞電纜與電力電纜平行敷設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70150300雙方均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80150表7-1對絞電纜與電力線最小凈距單位最小凈距(mm)380V380V3801.纜線的敷設⑾綜合布線系統光、電纜與電力線及其它管線間距為建筑物內纜線的敷設要求,建筑物群區域內電、光纜與各種設施之間的間距要求按《本地網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執行。建筑物內電、光纜暗管敷設與其它管線最小凈距見表7-2的規定。⑿在暗管或線槽中纜線敷設完畢后,宜在信道兩端口出口處用填充材料進行封堵。1.纜線的敷設7.5.2保護措施1.水平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⑴預埋金屬線槽保護要求如下:a在建筑物中預埋線槽,宜按單層設置,每一路由預埋線槽不應超過3根,線槽截面高度不宜超過25mm,總寬度不宜超過300mm。b線槽直埋長度超過30m或在線槽路由交叉、轉彎時,宜設置過線盒,以便于布放纜線和維修。c過線盒蓋能開啟,并與地面齊平,盒蓋處應具有防水功能。d過線盒和接線盒盒蓋應能抗壓。e從金屬線槽至信息插座接線盒間的纜線宜采用金屬軟管敷設。7.5.2保護措施⑵預埋暗管保護要求如下:a預埋在墻體中間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50mm,樓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25mm。b直線布管每30m處應設置過線盒裝置。c暗管的轉彎角度應大于90度,在路徑上每根暗管的轉彎角度不得多于2個,并不應有S彎出現,有彎頭的管段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管線過線盒裝置;在有2個彎時,不超過15m應設置過線盒。d暗管轉彎的曲率半徑不應小于該管外徑的6倍,如暗管外徑大于50mm時,不應小于10倍。e暗管管口應光滑,并加有護口保護,管口伸出部位宜為25~50mm。暗管管口伸出部位要求如圖7-2所示。⑵預埋暗管保護要求如下:2.工作區子系統的纜線敷設保護在工作區的信息點位置和纜線敷設方式未定的情況下,或在工作區采用地毯下布放纜線時,在工作區宜設置交接箱,每個交接箱的服務面積約為80㎡.(1)信息插座安裝于桌旁其距地面尺寸可為300mm或1200mm,(2)信息插座在辦公桌隔板架上的安裝,要注意與電源插座的位置不要太近。3.金屬線槽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4.金屬線槽、纜線橋架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有防火措施5.干線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1)纜線不得布放在電梯或供水、供汽、供曖管道豎井中,亦不應布放在強電豎井中。(2)干線通道間應溝通。(3)建筑群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4)光纜應裝于保護箱內。2.工作區子系統的纜線敷設保護6.6纜線終接1.纜線終接的一般要求纜線在終接前,必須核對纜線標識內容是否正確;纜線中間不允許有接頭;纜線終接處必須牢固、接觸良好;纜線終接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操作規程;對絞電纜與插接件連接應認準線號、線位色標,不得顛倒和錯接。6.6纜線終接2.對絞電纜芯線終接要求終接時,每對對絞線應保持扭絞狀態,扭絞松開長度對于5類線不應大于13mm。對絞線在與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相連時,必須按色標和線對順序進行卡接。插座類型、色標和編號應符合圖7-5的規定。在兩種連接圖中,首推B類連接方式,但在同一布線工程中兩種連接方式不應混合使用。屏蔽對絞電纜的屏蔽層與接插件終接處屏蔽罩必須可靠接觸,纜線屏蔽層應與接插件屏蔽罩360度圓周接觸,接觸長度不宜小于10mm。2.對絞電纜芯線終接要求3.光纜芯線終接要求采用光纖連接盒對光纖進行連接、保護,在連接盒中光纖的彎曲半徑應符合安裝工藝要求。光纖熔接處應加以保護和固定,使用連接器以便于光纖的跳接。光纖連接盒面板應有標志。光纖連接損耗值,應符合表7-4的規定。4.各類跳線的終接要求各類跳線纜線和接插件間接觸應良好,接線無誤,標志齊全。跳線選用類型應符合系統設計要求。各類跳線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對絞電纜跳線不應超過5m,光纜跳線不應超過10m。3.光纜芯線終接要求6.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電氣測試基本指標6.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電氣測試基本指標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在一個布線工程項目結束后,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往往容易被忽視,那就是“測試”。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不是僅對一段電纜的測試,而是對整個鏈路的測試,包括電纜、跳線和信息插座等。基
本
概
念
1.綜合布線鏈路
本節涉及到的綜合布線鏈路,系指在綜合布線系統中占90%比例的水平布線鏈路。下面分別對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和光纖布線鏈路分別進行介紹。垂直主干鏈路和建筑群之間的鏈路,在此不做介紹。
在一個布線工程項目結束后,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按照用戶對數據傳輸速率不同的需求,根據不同應用場合對鏈路分類如下:(a)3類水平鏈路使用3類雙絞數字電纜及同類別或更高類別的器材(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3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16MHz。(b)5類水平鏈路使用5類雙絞數字電纜及同類別或更高類別的器材(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5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100MHz。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c)增強型5類水平鏈路(TIA/EIA568B標準中的五類事實上就是增強型五類)使用超五類雙絞電纜及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增強5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100MHz。同時使用4對芯線時,支持1000Base-T以太網工作。(d)6類水平鏈路使用6類及同類別或更高類別的器件(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6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250MHz,同時使用2對芯線時,支持1000Base-T或更高速率的以太網工作。最高工作頻率,指鏈路傳輸的工作帶寬。(c)增強型5類水平鏈路(TIA/EIA568B標準中的
光纖水平布線鏈路水平布線長度超過100m;或傳輸速率在100Mbit/s以上應用;或有高質量傳輸數據要求;以及布線環境處于電磁干擾嚴重的情況,有上述情況之一時,可考慮采用光纖水平布線鏈路。樓宇內光纖水平布線一般使用多模光纖,也可使用單模光纖。根據不同需求可以選擇的多模光纖為62.5/125μm和50/125μm兩種。當使用1000Base-sx局域網進行數據傳輸時,它們分別可以支持最大220m和500m長度的水平鏈路的使用。
光纖水平布線鏈路
2綜合布線測試連接及定義(1)
雙絞線水平線連接方式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方式,根據測試的不同需求,定義了三種測試連接方式,供測試者選擇。(a)基本鏈路方式(BasicLink)該方式包括:最長90m的端間固定連接水平纜線和在兩端的接插件;一端為工作區信息插座,另一端為樓層配線架、跳線板插座及連接兩端接插件的兩條2m測試線。基本鏈路方式如下圖
2綜合布線測試連接及定義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b)信道鏈路方式(Channel)用戶連接方式用以驗證包括用戶終端連接線在內的整體通道的性能。通道連接包括:最長90m的水平線纜、一個信息插座、一個靠近工作區的可選的附屬轉接連接器、在樓層配線間跳線架上的兩處連接跳線和用戶終端連接線,總長不得長于100m。信道方式如圖。
(b)信道鏈路方式(Channe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c)永久鏈路方式(PermanentLink)永久鏈路又稱固定鏈路,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所制定的增強5類、6類標準及TIA/EIA568B中新的測試定義中,定義了永久鏈路測試方式,它將代替基本鏈路方式。永久鏈路連接方式由90m水平電纜和鏈路中相關接頭(必要時增加一個可選的轉接/匯接頭)組成,與基本鏈路方式不同的是,永久鏈路不包括現場測試儀插接線和插頭,以及兩端2m測試電纜,電纜總長度為90m,而基本鏈路包括兩端的2m測試電纜,電纜總計長度為94m。如圖所示。 (c)永久鏈路方式(PermanentLin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永久鏈路測量方式,排除了測量連線在測量過程本身帶來的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合理。當測試永久鏈路時,測試儀表應能自動扣除F、I和2m測試線的影響。在實際測試應用中,選擇哪一種測量連接方式應根據需求和實際情況決定。使用永久鏈路方式更符合使用的情況,但由于它包含了用戶的設備連線部分,測試較復雜,一般工程驗收測試建議選擇基本鏈路方式或永久鏈路方式進行。永久鏈路測量方式,排除了測量連線在測量過程 (2)
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式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式如圖所示。光纖鏈路方式
(2)
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6.1雙絞線的測試 1、布線鏈路長度布線鏈路長度系指布線鏈路端到端之間電纜芯線的實際物理長度,由于各芯線綜合布線連接方式的允許極限長度存在不同絞距,在布線鏈路長度測試時,要分別測試4對芯線的物理長度,測試結果會大于布線所用電纜長度。在綜合布線實際應用中,布線長度略超過標準,在不影響使用時,也是可以允許的。下表列出信道方式、基本鏈路方式和永久鏈路方式所允許的綜合布線極限長度。6.1雙絞線的測試 被測連接方式綜合布線極限長度信道方式100m基本鏈路方式94m永久鏈路方式90m綜合布線連接方式的允許極限長度被測連接方式綜合布線極限長度信道方式1004.各類跳線的終接要求ACR(dB)=NEXT(dB)-A(dB)11、綜合布線系統接地測量⑶管道采用水泥管塊時,應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中相關規定進行檢驗。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⑴交接間、設備間、工作區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衰減用“dB”作單位,表示源傳送端信號到接收端信號強度的比率。6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250MHz,同時使用2對芯線時,支持1000Base-T或更高速率的以太網工作。與NEXT定義相對應,在一條鏈路的另一側,發送信號的線對向其同側其他相鄰(接收)線對通過電磁感應耦合而造成的串擾,與NEXT同理定義為串擾損耗。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式如圖所示。(1)纜線不得布放在電梯或供水、供汽、供曖管道豎井中,亦不應布放在強電豎井中。樓宇內光纖水平布線一般使用多模光纖,也可使用單模光纖。4.電纜橋架及線槽的安裝要求允許將符合TIA-606A標準的電纜編號下載到DSP-4300,確保數據準確和節省時間6.安裝機架面板,架前應留有1.7、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允許將符合TIA-606A標準的電纜編號下載到DSP-4300,確保數據準確和節省時間P1--光信號發生器在光纖鏈路始端注入光纖光功率; 2、接線圖這是測試布線鏈路有無端接錯誤的一項基本檢查,測試的接線圖顯示出所測每條線纜的8條芯線與接線端子的連接實際狀態。正確的線對組合為:1/2,3/6,4/5,7/8。根據綜合布線的需求,可以使用以下兩種連接插座和布線排列方式,A型(T568A)和B型(T568B),二者有著固定的排列線序,不能混用和錯接。接線圖可能出現的情況:(1)正確連接(2)線對交叉(3)反向線對(4)交叉線對(5)短路(6)開路(7)串繞線對(8)其他接線錯誤4.各類跳線的終接要求 2、接線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3、衰減 衰減(Attenuation)是沿鏈路的信號損失度量,如下圖所示。衰減隨頻率而變化,所以應測量應用范圍內全部頻率上的衰減。衰減與線纜的長度有關系,隨著長度的增加,信號衰減也隨之增加。衰減用“dB”作單位,表示源傳送端信號到接收端信號強度的比率。6.1雙絞線的測試 3、衰減 6.1雙絞線的測試不同連接方式下允許的最大衰減值一覽表不同連接方式下允許的最大衰減值一覽表4.近端串擾NEXT損耗(Near-EndCrosstalkLoss)當信號在一個線對上傳輸時會同時將一小部信號感應到其他線對上,這種信號感應就是串擾近端串擾(NEXT)損耗是測量一條UTP鏈路中從一對線到另一對線的信號耦合。6.1雙絞線的測試4.近端串擾NEXT損耗(Near-EndCr5、遠方近端串擾損耗(RNEXT)與NEXT定義相對應,在一條鏈路的另一側,發送信號的線對向其同側其他相鄰(接收)線對通過電磁感應耦合而造成的串擾,與NEXT同理定義為串擾損耗。對一條鏈路來說,NEXT與RNEXT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值。測試需要分別進行。
6、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PSNEXT)在4對型雙絞線的一側,3個發送信號的線對向另一相鄰接收線對產生串擾的總和。5、遠方近端串擾損耗(RNEXT)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測試原理圖
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測試原理圖7、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串擾衰減比定義為:在受相鄰發信線對串擾的線對上其串擾損耗(NEXT)與本線對傳輸信號衰減值(A)的差值(單位為dB),即:ACR(dB)=NEXT(dB)-A(dB)一般情況下,鏈路的ACR通過分別測試NEXT(dB)和A(dB)可以由上面的公式直接計算出。7、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串擾損耗NEXT、衰減A和ACR關系曲線
串擾損耗NEXT、衰減A和ACR關系曲線 8、傳播時延(Delay)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12、
回波損耗(RL) 回波損耗是由線纜與接插件構成鏈路時,由于特性阻抗偏離標準值導致功率反射而引起的。
RL由輸出線對的信號幅度和該線對所構成的鏈路上反射回來的信號幅度的差值導出,下表列出不同鏈接方式下回波損耗限定范圍。
12、回波損耗(RL) 10、背景雜訊噪聲由一般用電器工作帶來的高頻干擾、電磁干擾和雜散寬頻低幅干擾。綜合布線鏈路在不連接有源器件及設備情況下,雜訊噪聲電平應≤30dB。該指標也應抽樣測試。
11、綜合布線系統接地測量綜合布線接地系統安全檢驗。接地自成系統,與樓宇地線系統接觸良好,并與樓內地線系統聯成一體,構成等壓接地網絡。接地導線電阻≤1Ω。(其中包括接地體和接地扁鋼,在接地匯流排上測量)。 10、背景雜訊噪聲6.2光纜的測試 1、光纖傳輸鏈路測試技術參數樓宇內布線使用的多模光纖,其主要的技術參數為:衰減、帶寬。多模光纖可工作在850nm,1300nm雙波長。在850nm下滿足工作帶寬160MHz·km(62.5μm),400MHz·km(50μm);在1300nm下滿足工作帶寬500MHz·km(62.5μm,50μm);6.2光纜的測試 1、光纖傳輸鏈路測試技術參數6.2光纜的測試在保證工作帶寬下傳輸衰減是光纖鏈路最重要的技術參數。A=aL=10logp1/p2式中:a--衰減系數; L--光纖光度; P1--光信號發生器在光纖鏈路始端注入光纖光功率; P2--光信號接收器在光纖鏈路末端接收到的光功率。6.2光纜的測試在保證工作帶寬下傳輸衰減是光纖鏈路最安裝在墻體上,宜高出地面300mm。(2)信息插座在辦公桌隔板架上的安裝,要注意與電源插座的位置不要太近。在850nm下滿足工作帶寬160MHz·km(62.Lm--余量:由用戶選定。報告在不同波長下不同方向的鏈路衰減測試結果。e從金屬線槽至信息插座接線盒間的纜線宜采用金屬軟管敷設。12(100BaseVG);(3)測試速度8.配線設備機架安裝要求:⑶垂直橋架及線槽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并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d過線盒和接線盒盒蓋應能抗壓。BP7217NiCD充電電池;報告在不同波長下不同方向的鏈路衰減測試結果。(2)進行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安裝、測試及驗收必須遵守相應的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及國家標準。樓宇內布線使用的多模光纖,其主要的技術參數為:衰減、帶寬。6.2光纜的測試光纖鏈路衰減計算:A(總)=Lc+Ls+Lf+Lm各環節衰減分配:式中Lc--連接器衰減:≤0.5dB×2;Ls--連接頭衰減:≤0.3dB×2; Lf--光纖衰減:850nm,≤3.5dB/km, 1300nm,≤1.2dB/km; Lm--余量:由用戶選定。安裝在墻體上,宜高出地面300mm。6.2光纜的測試光6.2光纜的測試2、光纖鏈路測試測量儀表設備主機:測試系統包含一個檢波器,光源模塊接口,發送和接收電路。光源模塊:它包含有發光二極管(LED),可在850nm,1300nm,1550nm波長上(通過切換)發出預選波長的光功率,發送功率可以預置。3、測試前校準工作:測試前需要對測試系統進行校準,校準可以排除測試系統帶來的偏差,因為在實際測試光鏈路衰減很小的情況下,系統本身的偏差可能導致測試結果出現數值不合理。6.2光纜的測試2、光纖鏈路測試測量儀表設備6.2光纜的測試4、光纖鏈路的測試測試光纖鏈路的目的是要了解光信號在光纖路徑上傳輸衰耗,該衰耗與光纖鏈路的長度、傳導特性、連接器的數目、接頭的多少有關。測試按下面框圖進行連接。測試連接前應對光連接的插頭、插座進行清潔處理,防止由于接頭不干凈帶來附加損耗,造成測試結果不準確。向主機輸入測量損耗標準值。操作測試儀,在所選擇的波長上分別進行AB,BA兩個方向的光傳輸衰耗測試。報告在不同波長下不同方向的鏈路衰減測試結果。6.2光纜的測試4、光纖鏈路的測試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6.3測試儀表的使用和測試1、測試環境要求1)
無環境干擾無電焊、電鉆和產生強磁干擾的設備作業。被測綜合布線系統必須是無源網絡,測試時應斷開與之相連的有源、無源通信設備。以避免測試受到干擾或損壞儀表。2)
測試溫度溫度:20~30°C,濕度:30%~80%。3)
防靜電措施6.3測試儀表的使用和測試1、測試環境要求2、測試程序(1)測試儀測試前自檢,確認儀表是正常的;(2)選擇測試連接方式;(3)選擇線纜類型及測試標準;(4)設置測試環境溫度;(5)根據要求選擇“自動測試”或“單項測試”;(6)測試后存儲數據并打印;(7)發生問題,修復鏈路后復測;(8)測試中出現“失敗”查找故障。6.3測試儀表的使用和測試2、測試程序6.3測試儀表的使用和測試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6.4常用測試儀表1、FlukeDSP-100測試儀6.4常用測試儀表1、FlukeDSP-100測試儀突出優點1)測量速度快。17秒內即可完成一條電纜的測試,包括雙向的NEXT測試。2)測量精度高。3)故障定位準。1、FlukeDSP-100測試儀突出優點1、FlukeDSP-100測主要技術指標(1)電纜種類UTP:Cat3,Cat4和Cat5;FTP(ScTP):Cat3,Cat4和Cat5;STP:IBMType1,6和9;Coax:10Base5,10Base2,RG-58,RG-58foam,RG-59,RG-59foam,RG-8,RG-8A/U,RG-621、FlukeDSP-100測試儀主要技術指標1、FlukeDSP-100測試(2)測試標準TIACat3,4,5;基本鏈路(BasicLink)或信道(Channel);TIATP-PMD;IEEE802.310Base5,10Base2,10Base-T;ISOClassA,B,C,D;IEEE802.5TokenRing4/16Mbps;IEEE100Base-TX,100Base-T4;IEEE802.12(100BaseVG);ANSITP-PMD1、FlukeDSP-100測試儀(2)測試標準1、FlukeDSP-100測(3)測試速度17秒內完成一條UTP5類線測試(含雙向NEXT)。(4)操作界面極易使用的旋鈕式操作界面。可選自動測試(按照所選標準一次完成),單步測試(每個指標單獨測試),以太網業務量監測,打印(可存儲500條測試結果),儀器設置(測試標準、電纜類型、長度單位、蜂鳴、數據格式等),特殊功能(校準、自檢,電池儲電情況,存儲結果刪除等)。1、FlukeDSP-100測試儀(3)測試速度1、FlukeDSP-100測(5)DSPLink軟件Windows環境的軟件可將存于DSP-100的結果傳至PC機(ASCII或CSV格式)。(6)一般指標輸入:RJ-45,BNC,可承受振鈴電壓。功耗:NICD充電池,連續工作10~12小時,遠端單元為9V堿性電池。接口:RS-232接口,DB9針(DTE陽),1200~38400波特率,8個數據位,1個停止位,無校驗可用儀器升級(FlashROM)。1、FlukeDSP-100測試儀(5)DSPLink軟件1、FlukeDS(7)隨機設備DSP-100的隨機設備包括:1個主機標準遠端單元,電源線,1條UTPRJ-45到RJ-45電纜(15cm),2條個UTPRJ-45到RJ-45電纜(2m),1條同軸電纜,1條背帶,1個軟包,DSPLink軟件。選件包括:DSP-R標準遠端單元;DSP-SR智能遠端單元;BP7217NiCD充電電池;N6580電纜套件;N6581STP電纜套件;N6703UTP套件。1、FlukeDSP-100測試儀(7)隨機設備1、FlukeDSP-100測1、FlukeDSP-100測試儀1、FlukeDSP-100測試儀(1)將測試儀旋鈕轉到SETUP。(2)根據測試纜線和屏幕顯示選擇測試參數,選擇后的參數將自動保存到測試儀中,直至下次修改。(3)將測試儀和遠端單元分別接入待測鏈路的兩端。(4)將旋鈕轉至AUTOTEST,按下TEST鍵,測試儀自動完成全部測試。(5)按下SAVE,輸入被測鏈路編號、存儲結果。FlukeDSP-100測試儀的使用(1)將測試儀旋鈕轉到SETUP。FlukeDSP-10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超過了5類、超5類和6類標準規范的III級精度要求并由UL和ETLSEMKO機構獨立進行了認證。使用新型永久鏈路適配器獲得更準確、更真實的測試結果(DSP-4300包含永久鏈路適配器)包含6類通道適配器和一個通道/流量適配器,使用DSP技術精確測試6類通道鏈路自動診斷電纜故障并顯示準確位置儀器內部存儲器擴展至16MB,可以存儲全天的測試結果允許將符合TIA-606A標準的電纜編號下載到DSP-4300,確保數據準確和節省時間包括多媒體存儲卡和先進的電纜測試管理軟件包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超過了5類、超5類和6類標準規范的III級精度要求并由UL和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可達350MHz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可達350MHz強大的故障診斷功能DSP-4000系列帶有強大的故障診斷功能,可以識別和定位被測試鏈路中的開路、短路和異常等問題,并能給出與測試儀之間的準確距離。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強大的故障診斷功能2、FlukeDSP-40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2、FlukeDSP-4000系列測試儀永久鏈路適配器永久鏈路適配器感謝觀看感謝觀看81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6.1概述參與工程驗收的人員:工程雙方單位的行政負責人;有關直管人員及項目主管;主要工程項目監理人員;建筑設計施工單位的相關技術人員;第三方驗收機構或相關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組6.1概述參與工程驗收的人員:綜合布線系統的驗收應遵循以下規定:(1)進行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時,應按設計文件及合同規定的內容進行。(2)進行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安裝、測試及驗收必須遵守相應的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及國家標準。(3)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執行有關施工質量檢查的規定。建設單位應通過工地代表或工程監理人員加強工地的隨工質量檢查,及時組織隱蔽工程的檢驗和簽證工作。(4)竣工驗收項目內容和方法應按有關規范辦理。(5)施工操作規程應貫徹執行有關規范要求。(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驗收,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規定綜合布線系統的驗收應遵循以下規定:6.2環境檢查⑴交接間、設備間、工作區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潔,門的高度和寬度應不妨礙設備和器材的搬運,門鎖和鑰匙齊全。⑵房屋預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豎井的位置、數量、尺寸均應符合設計要求。⑶鋪設活動地板的場所,活動地板防靜電措施的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⑷交接間、設備間應提供220V單相帶接地電源插座。⑸交接間、設備間應提供可靠的接地裝置,設置接地體時,檢查接地電阻值及接地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⑹交接間、設備間的面積、通風及環境溫、濕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2環境檢查6.3器材檢查1.器材檢驗一般要求⑴工程所用纜線器材型式、規格、數量、質量在施工前應進行檢查,無出廠檢驗證明材料或與設計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特別是使用國外器件,應有出廠檢驗證明及商檢證書。⑵經檢驗的器材應做好記錄,對不合格的器件應單獨存放,以備核查與處理。⑶工程中使用的纜線、器材應與訂貨合同或封存的產品在規格、型號、等級上相符。⑷備品、備件及各類資料應齊全。6.3器材檢查2.型材、管材與鐵件的檢查⑴各種型材的材質、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預埋金屬線槽、過線盒、接線盒及橋架表面涂覆或鍍層均勻、完整,不得變形、損壞。⑵管材采用鋼管(在潮濕處應用熱鍍鋅鋼管,干燥處可用冷鍍鋅鋼管)、硬質聚氯乙烯管時,其管身應光滑、無傷痕,管孔無變形,孔徑、壁厚應符合設計要求。⑶管道采用水泥管塊時,應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中相關規定進行檢驗。⑷各種鐵件的材質、規格均應符合質量標準,不得有歪斜、扭曲、飛刺、斷裂或破損。⑸鐵件的表面處理和鍍層應均勻、完整,表面光潔,無脫落、氣泡等缺陷。2.型材、管材與鐵件的檢查3.纜線的檢驗要求⑴工程使用的對絞電纜和光纜型式、規格應符合設計的規定和合同要求。⑵電纜所附標志、標簽內容應齊全、清晰。⑶電纜外護線套需完整無損,電纜應附有出廠質量檢驗合格證。如用戶要求,應附有本批量電纜的技術指標。⑷電纜的電氣性能抽驗應從本批量電纜中的任意三盤中各截出100m長度,加上工程中所選用的接插件進行抽樣測試,并作測試記錄。⑸光纜開盤后應先檢查光纜外表有無損傷,光纜端頭封裝是否良好。⑹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采用光纜時,應檢查光纜合格證及檢驗測試數據,在必要時,可測試光纖衰減和光纖長度。⑺光纖接插軟線(光跳線)檢驗應符合規定。3.纜線的檢驗要求4.接插件的檢驗要求⑴配線模塊和信息插座及其它接插件的部件應完整,檢查塑料材質是否滿足設計要求。⑵保安單元過壓、過流保護各項指標應符合有關規定。⑶光纖插座的連接器使用型式和數量、位置應與設計相符。⑷光纖插座面板應有表示發射(TX)或接收(RX)的明顯標志。4.接插件的檢驗要求5.配線設備的使用⑴光、電纜交接設備的型式、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⑵光、電纜交接設備的編排及標志名稱應與設計相符。各類標志應統一,標志位置正確、清晰。6.有關對絞電纜電氣性能、機械特性、光纜傳輸性能及接插件的具體技術指標和要求,應符合設計要求。5.配線設備的使用6.4設備安裝檢驗1.機柜、機架的安裝要求⑴機柜、機架安裝完畢后,垂直偏差度應不大于3mm。機柜、機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⑵機柜、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漆面如有脫落應予以補漆,各種標志應完整、清晰。⑶機柜、機架的安裝應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時,應按施工圖的抗震設計進行加固。2.各類配線部件的安裝要求⑴各部件應完整,安裝就位,標志齊全;⑵安裝螺絲必須擰緊,面板應保持在一個平面上。6.4設備安裝檢驗3.8位模塊通用插座的安裝要求⑴安裝在活動地板或地面上,應固定在接線盒內,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線盒蓋可開啟,并應具有防水、防塵、抗壓功能。接線盒蓋面應與地面齊平。安裝在墻體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動地板時,應加上活動地板內的凈高尺寸。⑵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多用戶信息插座或集合點配線模快,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的要求。⑶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現場條件而定,宜采用預置擴張螺絲釘固定等方式。⑷固定螺絲需擰緊,不應產生松動現象。⑸各種插座面板應有標識,以顏色、圖形、文字表示所接終端設備類型。3.8位模塊通用插座的安裝要求4.電纜橋架及線槽的安裝要求⑴橋架及線槽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應超過50mm;⑵橋架及線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應超過2mm;⑶垂直橋架及線槽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并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⑷線槽截斷處及兩線槽拼接處應平滑、無毛刺;⑸吊架和支架安裝應保持垂直,整齊牢固,無歪斜現象;⑹金屬橋架及線槽節與節間應接觸良好,安裝牢固。4.電纜橋架及線槽的安裝要求5.安裝機柜、機架、配線設備屏蔽層及金屬鋼管、線槽使用的接地體應符合設計要求,就近接地,并應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6.安裝機架面板,架前應留有1.5ml空間,機架背面離墻距離座大于0.8m,以便于安裝和施工。7.壁掛式機框底距地面宜為300mm—800mm。8.配線設備機架安裝要求:⑴采用下走線方式時,架底位置應與電纜上線孔相對應。⑵各直列垂直傾斜誤差不應大于3mm,底座水平誤差每㎡不應大于2mm。⑶接線端子各種標志應齊全。⑷交接箱或暗線箱宜暗設在墻體內。預留墻洞安裝,箱底高出地面宜為500mm-l000mm。5.安裝機柜、機架、配線設備屏蔽層及金屬鋼管、線槽使用的接地6.5纜線的敷設和保護方式檢驗7.5.1纜線的敷設1.纜線的敷設⑴纜線的型式、規格應與設計規定相符。⑵纜線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象,不應受外力的擠壓和損傷。⑶纜線兩端應貼有標簽,應標明編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標簽應選用不易損壞的材料。⑷纜線終接后,應有余量。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宜為0.5m--1m;工作區為10~30mm;光纜布放宜盤留,預留長度宜為3~5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⑸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規定。6.5纜線的敷設和保護方式檢驗1.纜線的敷設⑹纜線布放,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纜線的支點相隔間距不應大于1.5m。⑺布放纜線的牽引力,應小于纜線允許張力的80%,對光纜瞬間最大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允許的張力。以牽引方式敷設光纜時,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的加強芯上。⑻纜線布放過程中為避免受力和扭曲,應制作合格的牽引端頭。如采用機械牽引時,應根據牽引的長度、布放環境、牽引張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⑼布放光纜時,光纜盤轉動應與光纜布放同步,光纜牽引的速度一般為15m/min。光纜出盤處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緩沖的余量,又不宜過多,避免江纜出現背扣。⑽電源線、綜合布線系統纜線應分隔布放,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表7-1的規定。1.纜線的敷設單位范圍內容最小凈距(mm)380V<2kVA380V2.5-5kVA380V>5kVA對絞電纜與電力電纜平行敷設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70150300雙方均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80150表7-1對絞電纜與電力線最小凈距單位最小凈距(mm)380V380V3801.纜線的敷設⑾綜合布線系統光、電纜與電力線及其它管線間距為建筑物內纜線的敷設要求,建筑物群區域內電、光纜與各種設施之間的間距要求按《本地網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執行。建筑物內電、光纜暗管敷設與其它管線最小凈距見表7-2的規定。⑿在暗管或線槽中纜線敷設完畢后,宜在信道兩端口出口處用填充材料進行封堵。1.纜線的敷設7.5.2保護措施1.水平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⑴預埋金屬線槽保護要求如下:a在建筑物中預埋線槽,宜按單層設置,每一路由預埋線槽不應超過3根,線槽截面高度不宜超過25mm,總寬度不宜超過300mm。b線槽直埋長度超過30m或在線槽路由交叉、轉彎時,宜設置過線盒,以便于布放纜線和維修。c過線盒蓋能開啟,并與地面齊平,盒蓋處應具有防水功能。d過線盒和接線盒盒蓋應能抗壓。e從金屬線槽至信息插座接線盒間的纜線宜采用金屬軟管敷設。7.5.2保護措施⑵預埋暗管保護要求如下:a預埋在墻體中間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50mm,樓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25mm。b直線布管每30m處應設置過線盒裝置。c暗管的轉彎角度應大于90度,在路徑上每根暗管的轉彎角度不得多于2個,并不應有S彎出現,有彎頭的管段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管線過線盒裝置;在有2個彎時,不超過15m應設置過線盒。d暗管轉彎的曲率半徑不應小于該管外徑的6倍,如暗管外徑大于50mm時,不應小于10倍。e暗管管口應光滑,并加有護口保護,管口伸出部位宜為25~50mm。暗管管口伸出部位要求如圖7-2所示。⑵預埋暗管保護要求如下:2.工作區子系統的纜線敷設保護在工作區的信息點位置和纜線敷設方式未定的情況下,或在工作區采用地毯下布放纜線時,在工作區宜設置交接箱,每個交接箱的服務面積約為80㎡.(1)信息插座安裝于桌旁其距地面尺寸可為300mm或1200mm,(2)信息插座在辦公桌隔板架上的安裝,要注意與電源插座的位置不要太近。3.金屬線槽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4.金屬線槽、纜線橋架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有防火措施5.干線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1)纜線不得布放在電梯或供水、供汽、供曖管道豎井中,亦不應布放在強電豎井中。(2)干線通道間應溝通。(3)建筑群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4)光纜應裝于保護箱內。2.工作區子系統的纜線敷設保護6.6纜線終接1.纜線終接的一般要求纜線在終接前,必須核對纜線標識內容是否正確;纜線中間不允許有接頭;纜線終接處必須牢固、接觸良好;纜線終接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操作規程;對絞電纜與插接件連接應認準線號、線位色標,不得顛倒和錯接。6.6纜線終接2.對絞電纜芯線終接要求終接時,每對對絞線應保持扭絞狀態,扭絞松開長度對于5類線不應大于13mm。對絞線在與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相連時,必須按色標和線對順序進行卡接。插座類型、色標和編號應符合圖7-5的規定。在兩種連接圖中,首推B類連接方式,但在同一布線工程中兩種連接方式不應混合使用。屏蔽對絞電纜的屏蔽層與接插件終接處屏蔽罩必須可靠接觸,纜線屏蔽層應與接插件屏蔽罩360度圓周接觸,接觸長度不宜小于10mm。2.對絞電纜芯線終接要求3.光纜芯線終接要求采用光纖連接盒對光纖進行連接、保護,在連接盒中光纖的彎曲半徑應符合安裝工藝要求。光纖熔接處應加以保護和固定,使用連接器以便于光纖的跳接。光纖連接盒面板應有標志。光纖連接損耗值,應符合表7-4的規定。4.各類跳線的終接要求各類跳線纜線和接插件間接觸應良好,接線無誤,標志齊全。跳線選用類型應符合系統設計要求。各類跳線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對絞電纜跳線不應超過5m,光纜跳線不應超過10m。3.光纜芯線終接要求6.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電氣測試基本指標6.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電氣測試基本指標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在一個布線工程項目結束后,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往往容易被忽視,那就是“測試”。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不是僅對一段電纜的測試,而是對整個鏈路的測試,包括電纜、跳線和信息插座等。基
本
概
念
1.綜合布線鏈路
本節涉及到的綜合布線鏈路,系指在綜合布線系統中占90%比例的水平布線鏈路。下面分別對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和光纖布線鏈路分別進行介紹。垂直主干鏈路和建筑群之間的鏈路,在此不做介紹。
在一個布線工程項目結束后,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按照用戶對數據傳輸速率不同的需求,根據不同應用場合對鏈路分類如下:(a)3類水平鏈路使用3類雙絞數字電纜及同類別或更高類別的器材(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3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16MHz。(b)5類水平鏈路使用5類雙絞數字電纜及同類別或更高類別的器材(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5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100MHz。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c)增強型5類水平鏈路(TIA/EIA568B標準中的五類事實上就是增強型五類)使用超五類雙絞電纜及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增強5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100MHz。同時使用4對芯線時,支持1000Base-T以太網工作。(d)6類水平鏈路使用6類及同類別或更高類別的器件(接插硬件、跳線、連接插頭、插座)進行安裝的鏈路。6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250MHz,同時使用2對芯線時,支持1000Base-T或更高速率的以太網工作。最高工作頻率,指鏈路傳輸的工作帶寬。(c)增強型5類水平鏈路(TIA/EIA568B標準中的
光纖水平布線鏈路水平布線長度超過100m;或傳輸速率在100Mbit/s以上應用;或有高質量傳輸數據要求;以及布線環境處于電磁干擾嚴重的情況,有上述情況之一時,可考慮采用光纖水平布線鏈路。樓宇內光纖水平布線一般使用多模光纖,也可使用單模光纖。根據不同需求可以選擇的多模光纖為62.5/125μm和50/125μm兩種。當使用1000Base-sx局域網進行數據傳輸時,它們分別可以支持最大220m和500m長度的水平鏈路的使用。
光纖水平布線鏈路
2綜合布線測試連接及定義(1)
雙絞線水平線連接方式雙絞線水平布線鏈路方式,根據測試的不同需求,定義了三種測試連接方式,供測試者選擇。(a)基本鏈路方式(BasicLink)該方式包括:最長90m的端間固定連接水平纜線和在兩端的接插件;一端為工作區信息插座,另一端為樓層配線架、跳線板插座及連接兩端接插件的兩條2m測試線。基本鏈路方式如下圖
2綜合布線測試連接及定義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b)信道鏈路方式(Channel)用戶連接方式用以驗證包括用戶終端連接線在內的整體通道的性能。通道連接包括:最長90m的水平線纜、一個信息插座、一個靠近工作區的可選的附屬轉接連接器、在樓層配線間跳線架上的兩處連接跳線和用戶終端連接線,總長不得長于100m。信道方式如圖。
(b)信道鏈路方式(Channe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c)永久鏈路方式(PermanentLink)永久鏈路又稱固定鏈路,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所制定的增強5類、6類標準及TIA/EIA568B中新的測試定義中,定義了永久鏈路測試方式,它將代替基本鏈路方式。永久鏈路連接方式由90m水平電纜和鏈路中相關接頭(必要時增加一個可選的轉接/匯接頭)組成,與基本鏈路方式不同的是,永久鏈路不包括現場測試儀插接線和插頭,以及兩端2m測試電纜,電纜總長度為90m,而基本鏈路包括兩端的2m測試電纜,電纜總計長度為94m。如圖所示。 (c)永久鏈路方式(PermanentLin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永久鏈路測量方式,排除了測量連線在測量過程本身帶來的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合理。當測試永久鏈路時,測試儀表應能自動扣除F、I和2m測試線的影響。在實際測試應用中,選擇哪一種測量連接方式應根據需求和實際情況決定。使用永久鏈路方式更符合使用的情況,但由于它包含了用戶的設備連線部分,測試較復雜,一般工程驗收測試建議選擇基本鏈路方式或永久鏈路方式進行。永久鏈路測量方式,排除了測量連線在測量過程 (2)
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式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式如圖所示。光纖鏈路方式
(2)
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6.1雙絞線的測試 1、布線鏈路長度布線鏈路長度系指布線鏈路端到端之間電纜芯線的實際物理長度,由于各芯線綜合布線連接方式的允許極限長度存在不同絞距,在布線鏈路長度測試時,要分別測試4對芯線的物理長度,測試結果會大于布線所用電纜長度。在綜合布線實際應用中,布線長度略超過標準,在不影響使用時,也是可以允許的。下表列出信道方式、基本鏈路方式和永久鏈路方式所允許的綜合布線極限長度。6.1雙絞線的測試 被測連接方式綜合布線極限長度信道方式100m基本鏈路方式94m永久鏈路方式90m綜合布線連接方式的允許極限長度被測連接方式綜合布線極限長度信道方式1004.各類跳線的終接要求ACR(dB)=NEXT(dB)-A(dB)11、綜合布線系統接地測量⑶管道采用水泥管塊時,應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中相關規定進行檢驗。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⑴交接間、設備間、工作區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衰減用“dB”作單位,表示源傳送端信號到接收端信號強度的比率。6類鏈路的最高工作頻率為250MHz,同時使用2對芯線時,支持1000Base-T或更高速率的以太網工作。與NEXT定義相對應,在一條鏈路的另一側,發送信號的線對向其同側其他相鄰(接收)線對通過電磁感應耦合而造成的串擾,與NEXT同理定義為串擾損耗。水平光纜布線測試連接方式如圖所示。(1)纜線不得布放在電梯或供水、供汽、供曖管道豎井中,亦不應布放在強電豎井中。樓宇內光纖水平布線一般使用多模光纖,也可使用單模光纖。4.電纜橋架及線槽的安裝要求允許將符合TIA-606A標準的電纜編號下載到DSP-4300,確保數據準確和節省時間6.安裝機架面板,架前應留有1.7、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允許將符合TIA-606A標準的電纜編號下載到DSP-4300,確保數據準確和節省時間P1--光信號發生器在光纖鏈路始端注入光纖光功率; 2、接線圖這是測試布線鏈路有無端接錯誤的一項基本檢查,測試的接線圖顯示出所測每條線纜的8條芯線與接線端子的連接實際狀態。正確的線對組合為:1/2,3/6,4/5,7/8。根據綜合布線的需求,可以使用以下兩種連接插座和布線排列方式,A型(T568A)和B型(T568B),二者有著固定的排列線序,不能混用和錯接。接線圖可能出現的情況:(1)正確連接(2)線對交叉(3)反向線對(4)交叉線對(5)短路(6)開路(7)串繞線對(8)其他接線錯誤4.各類跳線的終接要求 2、接線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3、衰減 衰減(Attenuation)是沿鏈路的信號損失度量,如下圖所示。衰減隨頻率而變化,所以應測量應用范圍內全部頻率上的衰減。衰減與線纜的長度有關系,隨著長度的增加,信號衰減也隨之增加。衰減用“dB”作單位,表示源傳送端信號到接收端信號強度的比率。6.1雙絞線的測試 3、衰減 6.1雙絞線的測試不同連接方式下允許的最大衰減值一覽表不同連接方式下允許的最大衰減值一覽表4.近端串擾NEXT損耗(Near-EndCrosstalkLoss)當信號在一個線對上傳輸時會同時將一小部信號感應到其他線對上,這種信號感應就是串擾近端串擾(NEXT)損耗是測量一條UTP鏈路中從一對線到另一對線的信號耦合。6.1雙絞線的測試4.近端串擾NEXT損耗(Near-EndCr5、遠方近端串擾損耗(RNEXT)與NEXT定義相對應,在一條鏈路的另一側,發送信號的線對向其同側其他相鄰(接收)線對通過電磁感應耦合而造成的串擾,與NEXT同理定義為串擾損耗。對一條鏈路來說,NEXT與RNEXT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值。測試需要分別進行。
6、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PSNEXT)在4對型雙絞線的一側,3個發送信號的線對向另一相鄰接收線對產生串擾的總和。5、遠方近端串擾損耗(RNEXT)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測試原理圖
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測試原理圖7、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串擾衰減比定義為:在受相鄰發信線對串擾的線對上其串擾損耗(NEXT)與本線對傳輸信號衰減值(A)的差值(單位為dB),即:ACR(dB)=NEXT(dB)-A(dB)一般情況下,鏈路的ACR通過分別測試NEXT(dB)和A(dB)可以由上面的公式直接計算出。7、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串擾損耗NEXT、衰減A和ACR關系曲線
串擾損耗NEXT、衰減A和ACR關系曲線 8、傳播時延(Delay)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和測試授課用_課件
12、
回波損耗(RL) 回波損耗是由線纜與接插件構成鏈路時,由于特性阻抗偏離標準值導致功率反射而引起的。
RL由輸出線對的信號幅度和該線對所構成的鏈路上反射回來的信號幅度的差值導出,下表列出不同鏈接方式下回波損耗限定范圍。
12、回波損耗(RL) 10、背景雜訊噪聲由一般用電器工作帶來的高頻干擾、電磁干擾和雜散寬頻低幅干擾。綜合布線鏈路在不連接有源器件及設備情況下,雜訊噪聲電平應≤30dB。該指標也應抽樣測試。
11、綜合布線系統接地測量綜合布線接地系統安全檢驗。接地自成系統,與樓宇地線系統接觸良好,并與樓內地線系統聯成一體,構成等壓接地網絡。接地導線電阻≤1Ω。(其中包括接地體和接地扁鋼,在接地匯流排上測量)。 10、背景雜訊噪聲6.2光纜的測試 1、光纖傳輸鏈路測試技術參數樓宇內布線使用的多模光纖,其主要的技術參數為:衰減、帶寬。多模光纖可工作在850nm,1300nm雙波長。在850nm下滿足工作帶寬160MHz·km(62.5μm),400MHz·km(50μm);在1300nm下滿足工作帶寬500MHz·km(62.5μm,50μm);6.2光纜的測試 1、光纖傳輸鏈路測試技術參數6.2光纜的測試在保證工作帶寬下傳輸衰減是光纖鏈路最重要的技術參數。A=aL=10logp1/p2式中:a--衰減系數; L--光纖光度; P1--光信號發生器在光纖鏈路始端注入光纖光功率; P2--光信號接收器在光纖鏈路末端接收到的光功率。6.2光纜的測試在保證工作帶寬下傳輸衰減是光纖鏈路最安裝在墻體上,宜高出地面300mm。(2)信息插座在辦公桌隔板架上的安裝,要注意與電源插座的位置不要太近。在850nm下滿足工作帶寬160MHz·km(62.Lm--余量:由用戶選定。報告在不同波長下不同方向的鏈路衰減測試結果。e從金屬線槽至信息插座接線盒間的纜線宜采用金屬軟管敷設。12(100BaseVG);(3)測試速度8.配線設備機架安裝要求:⑶垂直橋架及線槽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并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d過線盒和接線盒盒蓋應能抗壓。BP7217NiCD充電電池;報告在不同波長下不同方向的鏈路衰減測試結果。(2)進行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安裝、測試及驗收必須遵守相應的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及國家標準。樓宇內布線使用的多模光纖,其主要的技術參數為:衰減、帶寬。6.2光纜的測試光纖鏈路衰減計算:A(總)=Lc+Ls+Lf+Lm各環節衰減分配:式中Lc--連接器衰減:≤0.5dB×2;Ls--連接頭衰減:≤0.3dB×2; Lf--光纖衰減:850nm,≤3.5dB/km, 1300nm,≤1.2dB/km; Lm--余量:由用戶選定。安裝在墻體上,宜高出地面300mm。6.2光纜的測試光6.2光纜的測試2、光纖鏈路測試測量儀表設備主機:測試系統包含一個檢波器,光源模塊接口,發送和接收電路。光源模塊:它包含有發光二極管(LED),可在850nm,1300nm,1550nm波長上(通過切換)發出預選波長的光功率,發送功率可以預置。3、測試前校準工作:測試前需要對測試系統進行校準,校準可以排除測試系統帶來的偏差,因為在實際測試光鏈路衰減很小的情況下,系統本身的偏差可能導致測試結果出現數值不合理。6.2光纜的測試2、光纖鏈路測試測量儀表設備6.2光纜的測試4、光纖鏈路的測試測試光纖鏈路的目的是要了解光信號在光纖路徑上傳輸衰耗,該衰耗與光纖鏈路的長度、傳導特性、連接器的數目、接頭的多少有關。測試按下面框圖進行連接。測試連接前應對光連接的插頭、插座進行清潔處理,防止由于接頭不干凈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三次適物理試題含解析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分子生物學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菏澤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零診”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即興伴奏(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石室教育集團2025年初三期末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師范大學《智能信息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井陘礦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大學體育(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電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教學課件匯總完整版電子教案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測驗考試題目(含答案)
- (精品)3D打印機畢業論文
- 暖氣管道安裝施工方案(實用資料)
- 森林防火安全責任書(施工隊用)
- 自卸車液壓系統安裝手冊
- 裝載機 維護保養檢查記錄表
- CIE1964_CIE1931_標準照明體_1nm間隔
- (完整word版)建筑工程公司員工證書管理辦法
- Oring美國國家標準(AS568)
- 教育因愛幸福井曉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