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完整版課件_第1頁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完整版課件_第2頁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完整版課件_第3頁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完整版課件_第4頁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完整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理解:⑴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原因及影響;⑵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性質、意義;⑶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響;⑷馬丁·路德的觀點。第6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作品欣賞文藝復興前的宗教壁畫。這些壁畫中的人物較刻板,毫無生氣。文藝復興作品欣賞《巖間圣母》達·芬奇畫于1483—1485年這些人物充分地體現了優美的人的概念,而絲毫沒有宗教氣味。以鐘乳石構成的巖窟作背景的世俗氣氛,烘托了作品的主題。拉斐爾的︽西斯廷圣母︾拉斐爾的︽圣母子︾

《紗罩圣母》《夜》《大衛》文藝復興作品欣賞《蒙娜麗莎》達·芬奇畫于1503—1506年在中世紀封建和基督教會的黑暗統治下西歐人失去了哭與笑的權利。畫家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是與他的人文主義世界觀密切相關的。這幅畫是被禁錮的思想感情得到了解放的表現。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各作品中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宗教色彩減淡。

塵世服從天國今生服從來世君權服從教權哲學服從神學理性服從信仰封建神學的各種傳統觀念占統治地位表現

中世紀——人們的主要精神狀態

禁欲苦行壓抑人性麻木順從愚昧迷信……文藝復興運動是……?

文藝復興是14—17世紀西歐學者們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表象,實際以文藝作品等形式宣揚資產階級思想(人文主義)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思考1:為什么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萌發?文藝復興果真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試結合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分析其實質。二、文藝復興經濟: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出現于此。(根本原因)政治:新興資產階級形成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文化:意大利有杰出的人才結構和豐富的文化遺產1、興起原因:2、實質:是公元14~17世紀歐洲發生的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表面上是思想文化界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復興;實質是歐洲新興資產階級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運動)新興的資產階級追求財富和現世的享樂,關注人的本身的發展,這與當時基督教宣揚的聽從上帝安排,祈求來世幸福的意旨產生了深刻的矛盾。思考2:為什么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意大利?一、意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14、15世紀)

1、萌芽原因(經濟)(政治)(地理)(政策)意大利的城市工商業繁榮;佛羅倫薩等地的工商業主掌握了城市的權力;意大利地處地中海航運中心,商業貿易繁榮;采取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政策【重商主義】,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資本主義萌芽的影響:(1)新興資產階級形成(2)要求新的社會意識形態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思想變革呢絨工場14世紀前半期佛羅倫薩的手工業就非常發達,全城1/3的人口從事手工業,僅制造呢絨的手工工場就有兩百家左右,每年生產近10萬匹呢絨,銷往歐洲各地和地中海沿岸。銀行家和妻子佛羅倫薩是歐洲最先產生銀行的地方。這里一度是歐洲的金融中心。銀行業與呢絨制造業是14世紀兩大支柱產業。人文主義與宗教神學的觀點對比分析宗教神學以神為中心禁欲和來世等級觀念蒙昧主義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現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學3、文藝復興的核心: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思考3:概括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成就,并歸納這些成就的共同點。領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地位或作用文學藝術文學三杰但丁《神曲》率先對教會的丑惡現象表達了憎惡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談》抨擊了…宣傳了…主張…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歌頌人的美及人的豐富的思想感情共同點:4、成就體現了人文主義風格。最早提出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人文主義之父”達·芬奇自畫像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如《最后的晚餐》等一掃中世紀的呆板拘謹的宗教氣息。達·芬奇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一起被譽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最后的晚餐》[學思之窗]結合欣賞的作品聯系教材P27-28提供的修士修女縱情聲色圖和拉斐兒的圣母和圣子的畫像,談談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對待宗教的態度?

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并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并未放棄天主教,而是表現為一種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義者樂于接受教皇和教會的豢養,對教會勢力抱和解的態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思考4:文藝復興運動是如何傳播開來的?又有何歷史意義?(領域上)從文學藝術領域向自然科學領域擴展(地域上)從意大利向歐洲其他國家發展〈16世紀達到高潮〉5、傳播:6、意義:A、越來越多的人從封建愚昧中被解放出來,天主教的權威受到了越來越強的挑戰;(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B、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和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發展。思考5:宗教改革運動為什么首先從德意志興起?三、宗教改革1、背景根本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日益腐朽的天主教會阻礙了歐洲(包括德意志在內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運動宣揚人文主義,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人們對教會精神禁錮和腐敗的批評日益激烈,要求改革教會的愿望漸趨強烈;四分五裂的德意志遭到了貪婪的教會最嚴重的搜刮,要求改革的不滿情緒最為強烈。腐朽的具體體現:“教皇權力好比太陽,國王權力猶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陽借來的”

——教皇英諾森三世出售免罪券

1517年,通過行賄當上大主教的亞爾伯特為了償還行賄欠下的巨款,自愿充當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銷“贖罪券”。他宣揚道,只要支付金錢,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親屬的罪孽,死者的靈魂就能升入天堂。森嚴的教階、繁瑣的儀式僵化的教規、貪婪的敲詐思考6:結合馬丁·路德的主張,分析宗教改革為什么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與人文主義思想又有什么關系?)

2、主張:第一,他認為信仰上帝靈魂就可得救,這實際上否認了教皇的權威。第二,堅持《圣經》高于教皇和教會,每個基督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第三,簡化宗教儀式。第四,君主的權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發德意志的民族意識,得到了很多封建諸侯的支持。3、得到支持的原因:路德新教容許個人在教義解釋上有更大的自由,蘊含著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因素,帶有資產階級傾向。思考:新教中廢除教階、簡化儀式的改革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什么樣的要求?提高自身社會地位、追求平等;加強資本積累、惜時如金思考7:結合馬丁·路德改革的內容,分析這場宗教改革運動帶來了哪些影響?影響:

首先,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并對后來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性質:宗教改革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神權統治的政治運動。其次,民眾開始打破教會迷信,人文主義進一步傳播和發展。最后,促進了新興的民族國家的發展。(知識拓展1)基督教的發展演變:

基督教

(誕生于公元一世紀的羅馬帝國)東正教(東派)公教(天主教)(西派)東正教天主教新教第一次分裂1054年第二次分裂16世紀路德派加爾文派英國國教(知識拓展2)對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異同點

異:(1)形式上,文藝復興借助復興古典文化之名宣揚資產階級革命世界觀,宗教改革采取宗教異端的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