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教案3篇_第1頁
《黃鶴樓送別》教案3篇_第2頁
《黃鶴樓送別》教案3篇_第3頁
《黃鶴樓送別》教案3篇_第4頁
《黃鶴樓送別》教案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黃鶴樓送別》教案3篇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1

教材分析

這是蘇教版教材五班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文包詩”體裁的課文,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古詩的擴展和闡釋,古詩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對比,情景同現,是培育同學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文本。

文章所描繪的場景,詩人所處的時代離同學的時空距離較遠,理解詩人之間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走進故事,走進古詩,走進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班級同學,他們已掌控了一些讀書方法,如:邊讀邊想,邊讀邊做批注,體會句子含義等。同學想象力較豐富,能通過自

己的感受性格化的閱讀。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還有所欠缺。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知目標:讓同學通過課文與詩的對比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

技能目標: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訓練同學自我感悟的技能。

情感目標:情感目標:體會詩人與伙伴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人與伙伴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輕輕走入離別之境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課,齊讀課題。

2、課文寫誰送別誰?板書:李白孟浩然

3、打開課本,快速閱覽全文,哪個詞最能表達他們此時的心情?

4、“依依惜別”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導讀。

〔二〕、抓文眼,初步感受惜別之情

1、現在,也讓我們一起來到長江邊,感受李白與孟浩然的離情別意。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2、看大屏幕,一起讀一讀紅色的字。“藏”的什么?既然是藏,情愿讓對方知道嗎?從哪個詞知道的?誰能讀出這種情感。

3、指導同學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三〕、品語言,深層理解深厚情意

1、不忍別,終須別。究竟,李白舉起了酒杯說——

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仰慕,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貫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日您就要順江東下,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指名讀。

2、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從李白的話中讀出哪些情感?

3、指導同學抓關鍵詞句體會李白對孟浩然的仰慕以及不舍離別之情。

4、指導同學有感情朗讀第三段。

5、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師背第四段〕指名生讀。

6、同學們,知道什么叫“佇立”嗎?“依舊佇立”呢?

7、指導同學體會友人離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感。

〔四〕、扣詩眼,升華感悟離情別意

李白按捺不住激昂的心情,隨即吟出了喜聞樂見的名詩——

出示詩。1、題目中“之”是什么意思?詩中的“孤”呢?

2、指導同學抓住詩眼,升華離別之情。

3、指導同學讀、背詩。

4、小結升華情感。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2

一、徑直揭題,自主定位

1、今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黃鶴樓送別

2、這節課的學習中你想學到什么呢?

二、詩文對應,初步感知

1、快讀課文,找出說明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情景的詞語。〔板:依依惜別〕

2、李白把這一情景寫成了一首詩:

〔1〕課件出示詩句〔靜止狀態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2〕配樂范讀。

〔3〕你喜愛這首詩嗎?自己讀讀看。你認為學習這首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詩句:

〔1〕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對理解詩句的句子并劃出來。

〔2〕讀:匯報學習體會,你找到了哪些語句。

課件:依據同學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詩句與語句,靜止狀態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3〕說:誰情愿說說詩句意思,會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

課件:依據同學回答突出相關詩句。

〔4〕議:相互爭論一下,試著把整首詩意思完整地說出來。

4、師生:讀通順并能說出意思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

三、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他們依依惜別的句子。

2、感悟一、二句: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仰慕……,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a.自由讀的'基礎上一生讀。

b.你已經知道這是表達“依依惜別”,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c.評讀激勵,再讀。

d.:體會“依依惜別”。

〔2〕出示“王勃說得好……像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a.生讀中說體會〔結合板書:友情永不絕〕

b.體會“依依惜別”。

[〔1〕、〔2〕兩部分依據同學回答相機引導,順次不固定]

〔3〕誰情愿分角色讀,請一對好伙伴讀。分角色表演。

〔4〕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品讀談體會。

3、感悟三、四句:請同學們繼續找出文中表達“依依惜別”的語句。

〔1〕讀:個別讀。

〔2〕看:課件:李白送別情景的動畫場面。

出示:“岸邊楊柳依依,……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涯……”

〔3〕悟:

a.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依依惜別”,〔指導“注視”說話〕并在說說感受的基礎上再讀這一句。

b.提問:能談談你讀得好的閱歷嗎?

c.配樂朗讀,再次體會“依依惜別”。

〔4〕品: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點拔同學品讀。

[〔2〕、〔3〕兩部分依據同學回答相機引導,學習順次不固定]

4、師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好古詩的第二步。

四、升華理解,嘗試背誦。

1、讓我們將“依依惜別”之情帶入全詩的朗讀之中。

課件出示全詩及送別動畫場景,同學挑戰朗讀,讀得好的老師給配上音樂。

2、盡快背下來,需要預備一下嗎?

3、生:會背誦是學好古詩的第三步。

五、自我,拓展延伸。

1、讀:動畫協作分角色朗讀全文:表達部分、李白、孟浩然、詩句。

你們情愿讀哪兒就挑哪兒的讀,剩下的我讀。〔配樂〕

2、問:〔小博士提問〕:同學們現在誰情愿告知大家今日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3、練:〔小博士挑戰〕:同學們,我這兒有一項以小組開展的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閱讀專題

〔1〕描寫送別情景的古詩,閱讀專題

〔2〕大詩人李白寫的詩,你預備怎么做呢?

《黃鶴樓送別》教案篇3

一、談話導入,初識古詩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親人啊,伙伴啊,經常由于各種緣由和我們離別,回想一下,你送過誰?當時你有什么感受?

過渡:是啊,不一樣的送別,但縈繞在心頭的離愁卻是一樣的,每一次的送別都是那樣的讓人戀戀不舍。

2、今日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送別”有關的課文。

〔齊讀課題〕黃鶴樓送別

3、通過課前的閱讀,你對黃鶴樓有哪些了解?

4、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墨客都登樓吟詩作賦,謳歌黃鶴樓的壯麗景觀,其中以崔顥的《黃鶴樓》一詩最妙,傳為千古絕唱。

5、讀拓展閱讀第160頁

6、看到“黃鶴樓送別”這五個字,很自然的我們就想到《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出示古詩,自由輕聲讀

〔2〕誰情愿來讀一讀這首古詩。留意作到字正腔圓,正確停頓。

〔3〕李白的這首詩和他的《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一樣,都是千古流傳的好詩,那么像這樣人人喜愛,人人贊揚的詩,我們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就是——喜聞樂見〔出示詞語〕

“膾炙”什么意思?看看部首,膾,月字旁,許多月字旁的字都和身體有關,與肉有關,比如“肚、腰、臂、肥、胖”等。

“膾”就是指切得很細的魚或肉。

“炙”就是用火烤。

“喜聞樂見”就是美味人人都愛吃,在文中指好的詩文人人都贊揚。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能簡要概括文章的只主要內容。

2、以《黃鶴樓送別》為題,從暮春三月開始講起,娓娓道來,給我們講了1300年前發生的這么一個動人的故事,那么圍繞課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二句話簡要說一說嗎?

〔暮春三月,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并在江邊目送他登船遠去的動人情景。〕

三、創設情境,學習新詞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

區分:“餞行”與“送行”〔餞行是備酒食為友人送行〕

2、出示插圖

認真看圖,再讀讀課文,你能否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描繪這幅畫面?

相機出示:煙霧迷茫繁花似錦

俯臨長江飛檐凌空

楊柳依依沙鷗點點

四、適度拓展

1、在文中還引用了王勃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假設比鄰”這句話什么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文中的“知己”指誰?

2、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他們怎么會成為知己的呢?〔老師講解〕

3、補充《贈孟浩然》

贈孟浩然

吾愛孟浩然,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老師朗讀。

〔2〕援助同學理解第一句:我鐘愛孟浩然,瀟灑的風度,超人的才華天下人都知道。

〔3〕課文中就有李白仰慕孟浩然的句子,找一找,讀一讀。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仰慕,您的詩篇譽滿天下〕

〔4〕兩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