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貌恢復及水工保護施工技術方案1地貌恢復1.1要盡可能地把作業帶、通行道路和其它土壤曾經被破壞的、與項目有關的地區恢復到其原來地貌和坡度,保護水資源和土壤,盡最大可能恢復受擾地區的原有狀況和使用情況。1.2在工程完成后,應當把所有灌溉溝渠以及供牲畜和野生動物用的人造的、或天然的水源加以修整、恢復到施工前的狀態。如在施工或恢復過程中一些設施遭到破壞,可根據具體需要,提供臨時性的措施(例如:水源、通路等)。1.3在水流穿越處要恢復原來的河道梯度和外形。1.4耕地:對于耕地,承包商應保留表層原土,施工完成后恢復原有表層土,恢復土地的使用功能。耕地恢復后應得到當地部門、使用者的簽字認可書面文件。1.5陡坡和山區:當回填完成后,作業帶區應重新平整到大體上接近原來的地形;在最終平整后,應讓土表保持留有大土塊的粗荒狀態以減輕土壤被沖刷的潛能和為種子發芽提供一個較好的條件。1.6沼澤:沼澤地在施工后應將活地被物回填于表面,進行植被自然恢復。1.7承包商要對管道沿線環境社會管理方案中,對不同土地類型和特殊地區所規定的棄土處理要求進行研究,編制棄土、棄渣處理方案,得到監理和業主批準后實施。1.8卸棄土、棄渣的位置一定要經過當地水土保持相關部門批準,并有書面材料準許在那個位置放置棄土、棄渣,堆放后須采取妥善措施加以攔護,避免產生新增水土流失。1.9棄土卸載地點的土壤應與所卸載的棄土的土壤大致相同,例如,巖石與巖石,砂土與砂土等1.10把管溝開挖的土盡量多地進行回填,并進行夯實、加壟處理,減少棄土量。1.11檢查員要對每個現場每天進行的地貌恢復情況進行報告,包括夯實、加壟,以及剩余棄土棄渣數量和堆放位置(取得書面許可)等。1/13水工保護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將該設計段的水工保護措施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結合,特別是掃線完成地形發生較大變化的地段,如發現圖紙設計水工保護措施與現場情況不符、不適宜或遺漏處,應及時與設計人員進行溝通確認。自然災害對水工保護工程的破壞也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都決定了線路水保工程不能一次完成,必須結合實際,逐步實施完善,主要經過三個階段:即施工圖上設計的水保工程量為第一階段;現場結合實際進行水保設計為第二階段;運行初期管道維護發生的水保工程量為第三階段,“三階段”分步實施是管道設計院等設計單位多年來的成功經驗。本工程水工保護分步實施,施工圖上設計的水保工程量為水工一期,只是整體水工保護的一部分;待作業帶掃線完畢或管道下溝回填后,根據變化后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形復雜段需要進行現場設計二期水工;運行初期管道維護發生的水保工程量為水工三期,本標段的水工量為一、二、三期水工量的總和。一般水工保護類型主要有:漿砌石護岸(坡)、漿砌截水墻、漿砌石護底、干砌石、素土草袋、石籠防護、混凝土過水路面、混凝土連續覆蓋和鋼筋砼壓重塊。施工過程中,將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監理、設計、業主要求增加其它形式的水工保護,施工方案將在施工前提交報審。2.1水工保護基本原則2/13充分利用已有基礎資料,借鑒當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經驗,確定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范圍,針對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從項目區的自然條件和水土流失特點出發,結合主體工程建設的總體布局、建設時序及特點,采用點、線、面相結合,全面防治與重點治理相結合,預防與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加強工程建設臨時性防護措施,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方針,把生態放在首位,抓住關鍵性的防治措施。修建過防沖墻等的消能措施,防止沖溝下切威脅管道安全運行;對管線經過的農地,以土地整治為主,進行恢復和保護利用;在丘陵溝壑區以支擋防護工程為主,達到上攔下保、減少水土流失;植被恢復充分考慮到主體工程的安全,水土保持綠化要以鄉土植物為主,盡可能使種植后的植物能夠自然生長,避免生長期投入的維護費用。通過以上措施的合理配置,解決好開發建設項目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真正建立起布局合理、措施得當、結構完備、設計精良、功效齊全的綜合防治體系,達到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2.2水工保護施工技術措施2.2.1一般施工工藝流程進場便道修筑
構筑物測量定位
基槽開挖
基槽排水
材料選點材料選點
材料化驗
驗槽施工備料
材料報驗
砌(夯)體施工場地清理恢復 隱蔽回填 隱蔽申請圖2.1-2施工工藝流程圖2.2.2施工準備2.2.2.1對施工地點地形、地貌及道路情況進行現場勘察,根據水工保護工程量確定施工臨時占地面積大小,及時辦理施工臨時占地手續,進行場地平整及道路修整。2.2.2.2組織施工技術人員結合現場勘察情況對施工圖進行審核,查找問題并做好記錄,在施工前及時解決。2.2.2.3依據設計圖紙并會同現場監理現場確定水工保護起點和終點的位置3/13。2.2.2.4根據水工保護工程量及現場情況,配備施工機具、設備并拉運進場?,F場配備柴油發電機解決施工用電,現場設置儲水箱及拉水車輛解決施工用水。在多水溝渠處施工時,及時配備抽水設備進行排水作業。2.2.2.5漿砌石的砌體材料的種類、規格及強度等符合設計要求。石材應質地堅硬、無風化剝落和裂紋,表面泥垢等雜質,在砌筑前清除干凈,水銹雜質不多于石塊一個平行面,毛石呈塊狀,中部厚度不小于20cm,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砂子應有進場復檢報告,并履行進場報驗手續。2.2.2.6拌制水泥土、灰土用土采取就近取土、現場機械拌制,取土前及時辦理征地及買土手續。2.2.2.7施工料場合理布置,各種材料分區堆放(碼放)整齊,并用苫布或塑料布覆蓋。施工用砂避免混入泥土。2.2.2.8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質量、安全和環保交底,明確各項要求。2.2.3測量放線依據設計圖紙并結合現場情況進行定位測量放線,報現場監理檢查、確認后,方可進行基槽開挖。河流護岸防護寬度為管溝開挖頂口寬度兩側各5-10米,且應大于施工松動岸坡寬度(設計規定的按設計執行),護岸兩側與原河岸自然銜接。截水墻及壓重塊等的間距按照圖紙要求設置。2.2.4基槽施工2.2.4.1截水墻、擋墻、護岸等的開槽尺寸按照通用圖的的相關要求執行。2.2.4.2截水墻、擋墻基礎須置于穩定老土層中,如基底為巖石層,可將墻身置于巖石上,但必須將表層風化層鑿除,如巖石為斜坡,須把巖石打成階梯形確保墻基穩定。2.2.4.3擋墻、護岸基槽開挖時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基槽邊坡放坡坡比,并注意坑壁的穩定。2.2.4.4河流穿越處擋墻、護岸等的基槽開挖應嚴格控制開挖深度,保證基礎頂面埋深不小于河流沖刷線深度。4/132.2.4.5在多水河、溝、渠處進行基槽開挖前,采取圍堰、導流、截流等措施疏導地表水,并在基底外圍設置排水溝、集水坑及潛水泵等排水措施,及時排除積水。2.2.4.6槽底遇到淤泥土質時應全部清除,換填粗砂。2.2.4.7基底標高不同時,基坑底面應挖成階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施工。2.2.4.8護坡施工后,護坡背后管溝回填土應夯實回填至原坡面,回填土壓實度不小于0.93,夯填范圍為岸坡邊緣向外5米。2.2.4.9基槽開挖施工完畢后,及時填寫檢查記錄并通知設計和監理進行驗槽,合格后及時進行主體施工。2.2.5漿砌石結構施工2.2.5.1施工材料選用的技術要求a)砌石石料:漿砌石的砌體材料種類、規格及強度等符合設計要求。使用的石材最小直徑不宜小于200mm,且不易風化、水蝕;砌筑前清除石材表面的泥、粉及水銹;對毛石上的不規則銳角、銳邊進行鑿切處理。b)砌筑砂漿:砌體一般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筑,砂漿的拌制必須嚴格按照配合比報告要求進行準確計量、配制和機械攪拌。砂、水泥進場后及時送經業主或監理確認的試驗室進行復驗,并出具砂漿配合比報告。c)橡膠板捆覆:漿砌石與管道接觸的部分按照設計要求,采用10mm厚橡膠板包裹,綁扎搭接長度不少于20mm,橡膠板不能含有硫等腐蝕性雜質。2.2.5.2施工準備a)砌體基槽底按設計要求置于穩定土層中,如基底為巖石層,可將墻身置于巖石上,但必須將表層風化層鑿除,如巖石為斜坡,須把巖石打成階梯形確保墻基穩定;b)漿砌石坡面下的墊層的施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c)漿砌石施工前、后做好疏、排水工作。d)砌筑前對基槽進行驗槽,檢查地基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時填寫《地基驗槽記錄》,并報現場監理確認。5/132.2.5.3砌筑施工a)石砌體的第一皮及轉角、交接和洞口處,用較大的石材砌筑;第一皮石材必須座漿且大面朝下。如基底為石質或混凝土時,其表面清潔、潤濕后座漿砌筑。b)砌體分層砌筑,砌筑時雙面掛線。每3~4皮為一個分層高度,每個分層高度找平一次。各砌層砌筑時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層,外層與里層砌塊相互搭接、交錯連成整體,砌體砂漿飽滿度大于80%,不能有瞎縫、空洞現象,禁止采用先堆石再灌縫的做法。層間砌石上下錯縫,每2m設拉結石、丁結石且交錯設置。c)擋土墻、護岸應沿長度方向每隔10-15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20mm-30mm,瀝青麻筋或瀝青板條填塞,兩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過2m。d)砂漿初凝后,如移動已砌筑的石塊,須將原砂漿清理干凈,重新鋪漿砌筑。e)石砌體的灰縫厚度要求:砌體間灰縫厚度20~30mm,外露灰縫厚度不得大于40mm。砌筑上層石塊時,應避免振動下層,嚴禁在已砌筑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石塊。g)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h)施工縫施工時,先將加工好的縫板固定在施工縫處,以保證縫寬及兩側砌面的平整,伸縮縫應豎直并貫通整個斷面。i)墻體砌筑過程中,按設計要求布置泄水孔及過濾層。泄水孔設置位置、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最下泄水孔應高出地面或水位線0.3m。j)漿砌石砌體勾縫做到保持砌合的自然縫,外露表面采用凸縫,縫寬30mm、厚度5~8mm。勾縫與砌體粘結牢固,密實光潔,橫、豎縫交接平整,清晰美觀。k)砌體砌筑結束后對砌體要及時加以覆蓋和澆水進行養護。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砂漿處于濕潤狀態,氣溫高時,增加養護次數。6/13l)在砌筑截水墻及梯田堡坎時,做好施工記錄,填寫有關的技術資料,及時上報,建立資料收發臺帳。m)石砌體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5-1的規定:表2.1-1石砌體尺寸及位置允許偏差允許偏差項目砌體砌體墻檢驗方法基礎軸線位移2015用經緯儀、水平儀復查或檢查施標高±25±15工測量記錄砌體厚度+30+20-用尺檢查10每20墻層面垂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尺檢查全直度30高表面平整度20用兩直尺垂直于灰縫拉2m線和尺檢查2.2.6干砌石結構施工2.2.6.1干砌石結構通常用于易受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沖刷較輕(流速小于2~4m/s)的土質岸坡,也使用于山地、丘陵的陡坡堡坎防護。2.2.6.2干砌石護坡、護岸分為單層和雙層毛料石鋪砌兩種,單層厚度為0.25~0.35m,雙層的上層為0.25~0.35m,下層為0.15~0.25m,鋪砌層下設置0.1~0.15m厚的砂礫石墊層。2.2.6.3干砌石結構地基必須置于老土層中(原狀土),嚴禁置于軟土、松土或未經夯實的回填土上,基礎一般為淺基礎,埋設深度通常為0.5~1.0m。2.2.6.4干砌石結構護坡、護岸、堡坎兩端應與原岸坡壁連接牢靠、平順,砌石應自下而上砌筑,石塊應彼此交錯,搭接要擠攏緊靠不得松動,所有孔隙應用碎石填塞牢固。7/132.2.7混凝土連續覆蓋穩管施工2.2.7.1施工方法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采用單斗挖掘機下送混凝土至管溝內進行澆筑,混凝土采用機械振搗。管道混凝土覆蓋段兩端支模形成擋墻,擋墻與管道兩側溝壁形成混凝土澆筑基槽。2.2.7.2施工準備a)選用有資質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供應混凝土,在澆筑之前聯系業主及監理單位進行混凝土的開盤鑒定。施工設備、機具搬遷拉運到施工現場。清理混凝土覆蓋段管溝。清除管溝溝壁和溝底松動的巖石和浮土,架設潛水泵沖刷清除石方溝壁上的泥砂,保證混凝土與穩定的巖石溝壁粘接緊密,并抽排管溝內積水。采用橡膠板捆覆管道?;炷僚c管道接觸的部分按照設計要求,采用10mm厚橡膠板包裹,綁扎搭接長度不少于20mm,橡膠板不能含有硫等腐蝕性雜質。e)混凝土澆筑前對覆蓋段管道再次進行電火花檢漏,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2.2.7.3混凝土澆筑施工a)混凝土拉運到澆筑點先傾倒在挖掘機斗內,利用單斗挖掘機下送混凝土至管溝內。b)混凝土澆筑施工采取先澆筑管道兩側,并從混凝土覆蓋段一端向另一端分層、推進進行施工,分層振搗密實。c)利用單斗挖掘機下送混凝土時,管道頂部采取覆蓋膠皮的保護措施,避免混凝土下落砸傷管道防腐層。d)嚴禁直接向管頂傾倒混凝土,避免傷及管道。e)管道兩側混凝土同時分層澆筑、振搗,保證混凝土密實地包裹住管道。f)混凝土與石方溝壁結合處必須振搗密實,保證混凝土與石方溝壁結合緊密8/13。g)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養護措施(如覆蓋塑料布、草簾、覆土等),有回填要求的須回填原狀土,以塊(卵、碎)石土為宜。h)施工完畢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和料場,收集施工余料及垃圾并拉運出場,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2.2.8草袋素土擋土墻、護坡2.2.8.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 測量放 基坑(槽)開 基坑(槽)檢不合格成品驗 墻后土回填夯 草袋素土碼砌2.2.8.2施工技術措施測量放線:根據施工圖紙和現場情況,測放護坡位置,釘樁并撒白灰線。b)基槽(坑)開挖草袋素土擋土墻9/13(1)測量放線后進行基槽開挖,開挖土方堆放距離基槽邊緣1.5m外,按設計圖紙放邊坡,并預留0.5m的作業面。(2)基底應置于中密的砂土、碎(卵)石土和基巖上,嚴禁放在未經處理的回填土上和新沖淤層上,墻底管溝回填土必須嚴格按線路技術施工要求進行分層夯實。(3)墻身砌出地面后,基坑必須及時夯實回填,擋土墻基礎應從管溝下做起,基礎下的管溝比普通線路段的管溝兩邊各寬0.5m。c)材料選用及要求(1)土料就地取材,不得含有塊石、大塊雜質土,在碎、礫石土地區也可就地取材,但碎、礫石含量不得超過20%。草袋內裝素土,采用管溝內素土,碼砌時在臨空面的草袋內攪拌上在當地適合且易生長的草籽。(2)選用強度較高的新草袋,草袋規格選用裝土后成型體為0.5×0.7×0.2m。草袋實際裝填體積以草袋容積的70%計量,每方土大約需21個草袋。主體碼砌(1)坡面如為原土則須整平,如為回填土或濕陷性黃土必須分層夯實并整平后方可鋪砌。(2)為避免二次開槽,草袋裝土護砌應與管溝回填同時施工。先將底部軟土或碎石清除,草袋結構防護砌體地基應置于老土層中,嚴禁放置在軟土、松土或未經夯實的回填土層上。(3)土袋碼砌時應擺放平整,每層草袋碼砌完畢,必須經過適當壓實整形后,方可碼砌上一層草袋。碼砌時錯縫碼砌,不得形成縱向通縫。每碼砌4~5層,用Φ8鋼筋自上而下打入草袋內,以增強其整體強度。(4)當光纜通過草袋護砌結構時,加裝保護光纜線路的套管,套管兩端伸出護砌結構兩側各1m。如光纜已經下溝則將聚乙烯管沿一側剖開扣在光纜(硅芯管)上,將聚乙烯管碼砌在草袋結構里,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好光纜套管。(5)護坡兩端應嵌入原坡面0.5m,即護坡寬度應為施工開挖斷面寬度加1m。草袋田埂擋土墻采用草袋裝素土碼砌的形式恢復原田坎。e)土方回填10/13(1)墻后填料以就地取材為主,選用透水性較強的填料(塊石土、碎石土、石屑、砂性土等)。當采用粘性土作為回填料時,應摻加適量的石塊,以增加透水性。(2)擋土墻墻后回填土應分層夯實,分層夯實度不大于0.3m,密實度大于94%,并注意墻身不要受夯擊影響。(3)護坡體背部及基礎底部,當有虛土回填,亦應分層夯實,夯實系數不小于0.9。f)現場清理及地貌恢復:施工完畢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對于臨時作業路、砂石料場進行翻松,恢復原地貌,復耕或植種草。g)清理完施工現場后,會同監理、施工技術負責人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填寫《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構筑物檢查記錄表》并填寫好《施工日志》。2.2.9其它類型水工保護措施簡介其它類型水工保護遵照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施工。2.2.9.1排水工程。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溝、截水溝,工程布設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在雨水充沛地區,設置排水溝及截水溝,避免邊坡崩塌、滑坡的產生;管線穿越黃土沖溝時,在一定范圍內設置截排水溝攔截坡體上方流向切溝的地表水,保護挖方邊坡和填方坡腳減小水力沖刷,并將所匯集的積水引至防護范圍外的天然河流或低洼地。2.2.9.2邊坡防護。邊坡防護主要是保護管道施工擾動的邊坡免受雨水沖刷,防止和延緩坡面巖土的風化、碎裂、剝蝕,保持邊坡的整體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兼顧邊坡美化和協調自然環境。常用的坡面防護措施有生態防護和工程防護兩類。生態防護主要包括植草、植生帶護坡、三維植被網護坡、漿砌石拱形骨架植被護坡。工程防護主要包括抹噴漿護面、草袋護面、干砌石護坡、漿砌石護坡、漿砌石護面墻、截水墻等。2.2.9.3河溝道防護a)護底工程:對于比降較大、沖刷力強的河溝道,設置地下防沖墻等管道11/13防護工程,防治河溝床的下切造成的水土流失。b)護岸工程:當管道敷設與河溝道發生關系時,根據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分別采用坡式、直立式護岸防護工程,防止水流沖刷溝岸。2.2.9.4土地整治工程。在管線工程范圍內,對農田的擾動和破壞較大,在川臺階地、平原區,施工建設期加強臨時防護措施,在農田段施工時損壞的灌溉渠道、地埂、田坎等水土保持設施,施工結束后進行修復,渠道修復以漿砌石水渠為主,地埂、田坎修復達到堅固耐用,高度較大的田坎必要時進行砌石護坎。2.2.9.5植物措施。根據管道沿線各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植被建設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的方針,在丘陵區和平原區采取人工植物措施為主,土石山林區采取自然恢復為主的防止措施。注重生態效益,兼顧美化環境。主要防護措施包括草籽撒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田間試驗順序排列設計
- 知榮明恥主題班會課件
- 智能語音機器人系統研發與運營協議
- 工程經濟人才培養規劃試題及答案
- 健康行業閱讀題集
- 物流運輸優化方法題庫
- 生物學細胞分裂與分化習題集
- 建筑學建筑設計風格模擬試題及解析
- 商業租賃條款細則協議書暨租約簽署事項說明
-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設施試題及答案
- 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專題培訓
- 電飯煲檢測大綱
- 勞動合同書電子版pdf正規范本(通用版)
- JGJT10-2011 混凝土泵送技術規程
- 自發性腎破裂的護理查房
- 醫院保潔、中央運輸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房屋維修工程應急施工方案
- 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們好好玩》作業設計
- 辦公家具供貨安裝、保障實施及售后服務方案
- 研究生高分論文寫作(下篇)
- 精益改善周五階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