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棉花(各論)_第1頁
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棉花(各論)_第2頁
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棉花(各論)_第3頁
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棉花(各論)_第4頁
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棉花(各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目、課題棉花一概述、生物學基礎(理論課12學時)教學重點:棉花各生育期的生長發育特點與現蕾習性,三桃基本概念及雷鈴脫落規律,產量與品質形成。棉花營養缽育田技術,地膜覆蓋栽培的增產原理與技術;重占八、、棉花需水需肥特性與肥水管理技術,整枝與收花技術。難占八、、難點:棉花光合生理與群體結構;高產棉田實現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個體發育與群體相適應的合理生育動態。授課提綱:第一節概述纖維作物的分類發展棉花生產的意義棉花的主產品是皮棉,是紡織工業以及輕工、化工、醫藥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棉籽油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除用作食用油外,還是精細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1.3棉花的分布與生產概況教學進程(含章節

教學進程(含章節

教學內容、

學時分配、

教學方法、

輔助手段)世界上種植棉花的國家約有60多個,產棉區域大都在北緯40度至南緯30度之間。棉花生產超過百萬噸的國家為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5個。1.3.2我國棉花生產概況新疆保持了第一大產棉省的地位,其他主產省為山東,河南,湖北,江蘇,安徽,湖南。1.4我國棉花栽培技術的發展1.4.1棉田種植制度的演變與發展4.2棉花栽培技術的完善與改進第二節棉花栽培的生物學基礎1棉花的生育時期通常把棉花從播種至大田收花結束的總日數稱為大田生長期,或稱全生育期,大約為210天左右。從出苗到第一個棉鈴成熟吐絮,則稱為生育期,大約為120天左右。2.1.1播種出苗期棉花胚根長度達到種子長度的1/2時稱為發芽。兩片子葉平展,即為出苗。2.1.2苗期的生育特點苗期所積累的干物質約占一生干物質總量的1.5%?2%左右。苗期以營養生長為主,地上部生長緩慢,而根是這一時期的生長中心。2.1.3蕾期的生育特點蕾期積累干物質量通常占總干物質重量的15%左右,是增果枝,增蕾數,搭豐產架子的時期。此時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并進,但仍以營養生長為主,仍以生長點和幼葉為中心。2.1.4花鈴期的生育特點花鈴期所積累的干物質占一生總干物質量約60%?65%以上。初花期通常指從棉株開始開花到第五果枝第一果節開花的15天左右。盛花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的時期。初花期棉株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并進,常稱為大生長期,仍以營養生長占優勢。盛花期棉株營養生長逐漸轉慢,生殖生長開始占優勢,根系生長速度大大落后于地上部,但吸收能力進入最旺盛時期。2.1.5吐絮期的生育特點吐絮期干物質量約占一生積累的總干物量的20%?30%,吐絮期是爭結秋桃,決定鈴重和纖維品質的關鍵時期。第三節棉花一器官形成與發育3.1棉花的器官形成與發育3.1.1根系的建成.根的形態棉花根屬直根系,由胚根形成主根,在主根上分生側根。棉花是深根作物,若條件適宜主根入土可達2m左右,側根橫向擴展可達60?100cm,大部分側根分布在10~30cm深土層內。.根系的建成根系建成一般經歷根系發展期,根系生長盛期,根系吸收高峰期和根系活動機能衰退期。.1.2莖(枝)的生長.莖和分枝的形態主莖堅強直立高大,一般有20?25節。莖色幼嫩時為綠色,經陽光照射后,花青素大量形成,莖色表現為下紅上綠,老熟時變為紅褐色。生長正常的棉株,苗期與蕾期主莖紅色不過半。棉花有葉枝和果枝之分。果枝分為多節,一節和零式三種。.莖和分枝的生長(1)主莖的生長苗期慢,現蕾后加速,盛蕾初花期生長最快。高產棉株到盛蕾初花期生長最快時以2~2.5cm為宜,不超過3cm。(2)分枝的生長棉花主莖每片葉腋里有一個腋芽,稱為一級腋芽。葉枝芽和果枝芽分化的先出葉,其葉腋的腋芽稱為二級腋芽,在條件適宜時可萌發為“贅芽”或椏果。.1.3葉的生長.葉的形態棉葉可分子葉、先出葉和真葉三類。真葉又可分主莖葉和果枝葉兩種。真葉為完全葉,具有托葉、葉柄和葉片。第一片真葉為全緣,第3片真葉有3個裂片,5葉期后以5裂為主,生育后期裂片減少。.葉的生長真葉生長一般經歷三個時期,即伸長期,功能期和衰老期。正常條件下棉葉的“壽命”約為75天。棉花子葉在展平后3~6天為葉面積擴展期,功能期持續30多天。.1.4花.花的形態棉花的花為完全花,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等幾個部分組成。子房有3~5個心皮(室、囊),每一心皮有7~11粒胚珠。.花芽的分化花器原基的分化以向頂(心)的順序依次分化的。分為花原基伸長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心皮分化期等6個時期。.開花棉花開花期為70天左右。開花后,陸地棉的乳白色花冠下午由乳白色漸變成微紅色,第2天變成紅色凋萎狀,第3天花冠脫落。棉花開花順序是由下而上,由內而外。在長江中下游棉區,通常將8月中旬定為有效蕾終止期,9月10日~15日定為有效花終止期。.授粉和受精棉花為常異交植物,需20~30h完成受精過程,棉花花粉生活力在自然條件下一般能保持24h,柱頭的生活力則可維持到第2天下午。1.5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果實和種子的形態結構棉鈴為蒴果,陸地棉鈴面光滑、卵圓形。無胚乳種子。種子形如倒梨形,成熟種子黑褐色,千粒重100g左右。.果實的形成棉鈴經50~70天發育成熟。從開花受精到吐絮,一般要經歷三個時期。(1)體積增大期開花后24?30天生長左右。棉鈴直徑達2cm以上,稱為成鈴。(2)棉鈴充實期是子棉干重增長最快時期,約經歷25~30天。(3)脫水成熟期棉鈴生長50~60天后,內源乙烯出現釋放高峰,促使棉鈴脫水開裂。.1.6纖維形成及其特性.棉纖維的形態結構(1)棉纖維的形態成熟棉纖維的外形呈扁平管狀,有不規劃的扭曲。陸地棉纖維的長度多為21?33mm。表示棉纖維量的方法有衣指和衣分兩種。.纖維的形成和發育棉花纖維來源于胚珠表皮細胞,是種子上著生的纖維。(1)纖維原始細胞起始期一般開花后3天生毛細胞伸長可形成長纖維。(2)纖維伸長期纖維原始細胞形成以后,經24h,其長度即為寬度的2倍。(3)次生壁增厚期纖維伸長基本結束至裂鈴前,歷時約25?35天。(4)脫水成熟期從裂鈴到充分吐絮,歷時約一周。纖維失水干燥,形成捻曲。第四節棉花一生長條件、產量構成4.1棉花對生態條件的要求棉花是喜溫作物,生育期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開花結鈴期的月平均溫度要求在24℃以上,纖維素的積累要求21℃以上。在>15℃積溫低于2600c的地方,不能種棉花。棉花好光,是短日照作物,一般以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的地方種棉較好。畝產50kg皮棉,要求生長期降水量為450—600mm,0-25mm土壤全氮含量達到0.05%以上。棉花是深根作物,要求深厚疏松的土壤;一般以排水良好的微堿性沖積土為宜。4.2棉花的蕾鈴脫落蕾鈴脫落是生產中的普遍現象,陸地棉一般脫落率為60%?70%,嚴重的達80%以上。蕾鈴脫落的一般規律.落蕾與落鈴的比例一般陸地棉落鈴率高于落蕾率。.蕾鈴脫落的日齡一般以現蕾后10?20天內的蕾脫落較多。.蕾鈴脫落的部位上部果枝脫落多;遠離主莖的節位脫落多。.蕾鈴脫落的時期盛花期為脫落高峰,常年出現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棉種和品種間蕾鈴脫落的差異陸地棉脫落率最高,亞洲棉次之,海島棉最低。2.2蕾鈴脫落的原因.環境因素對蕾鈴脫落的影響(1)水分(2)肥料(3)光照(4)溫度.生長激素對蕾鈴脫落的影響(1)吲哚乙酸(2)乙烯(ETH)(3)脫落酸(ABA).受精與幼鈴脫落正常受精可以促進吲哚乙酸、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等激素的合成。受精是控制激素基因表達的重要因素。.營養供應與蕾鈴脫落徒長棉株中下部大量脫落。養料競爭能力是大鈴〉大蕾〉花〉小蕾。.2.3減少蕾鈴脫落的途徑采用綜合措施增蕾保鈴。首先要選用結鈴性強豐產、抗病、優質品種。合理密植,合理運籌水肥、合理整枝和恰當的化學調節等手段去協調。4.3棉花的產量結構4.3.1棉花的產量構成因素.單位面積總鈴數株數和單株成鈴數的乘積。必須合理密植,安排好行株距。單位面積總鈴數常表現為構成棉花產量的主導因素。.鈴重在單位面積總鈴數相同的情況下,鈴重是決定籽棉產量的主要因素。鈴重一般根據實測的單鈴或百鈴籽棉重的克數為標準,陸地棉的單鈴重一般為4?6g。.衣分衣分是皮棉重占原來籽棉重量的百分數。推廣良種衣分一般為37%?40%。.3.2豐產優質棉花的產量結構長江流域棉區宜以667m2種植密度3000株左右,單株成鈴27個左右,保持總鈴數不低于8萬個,鈴重穩定在4.7g左右,衣分保持在37%以上是較為合理的結構。.3.3棉花的合理生育進程與產量形成通常將7月15日前結的成鈴稱為伏前桃;7月16日至8月15日期間結的成鈴稱為伏桃;8月16日(或11日)至9月15日期間結的成鈴稱為秋桃。伏前桃一般數量不多,但卻是早發的重要標志;伏桃鈴重高、品質好,是構成產量的主體;秋桃鈴重低、品質差,但若沒有秋桃,則又表明棉株早衰??梢杂萌冶壤鳛楹饬棵拗晟M程是否與當地氣候條件相適應的指標。三桃的合理比例和結鈴的最佳時空環境依棉區氣候生態特點而異,黃河流域棉區南部和長江中游以1:6:3為宜。長江上游2:6:2為宜。長江下游宜在0:6:4。第五節棉花的栽培技術5.1棉花對土壤條件的要求與土壤耕作棉花對土壤條件的要求種植棉花以土層深厚,肥力較高,富含氮、磷、鉀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硼、鋅、鉬、銅等,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1.5m以下)土質砂粘適中的土壤為最理想。棉花是較耐鹽堿的作物。一般氯化物鹽類超過0.4%,花堿地pH值超過9.0,含鹽量超過0.02%?0.08%,以及南方紅壤pH值在5.2以下時均不宜植棉。1.2整地棉田在秋冬季深耕的基礎上,要做好春季播前整地,使土壤平整細碎,上虛下實,墑情良好?;首詈迷诙敖Y合翻耕施入。深耕是棉花生產的重要環節2棉花的需肥規律與施肥.2.1棉花的營養特點與需肥規律.棉花不同生育時期對養分吸收的動態變化(1)棉花吸收主要礦質養分,特別是吸收氮素的高峰,出現在花鈴期,需重施速效氮肥。(2)前期和中期必須保證鉀的供應,而中后期保持土壤較高的供磷能力極為重要。(3)不同施肥水平對棉株吸收養分的動態變化有明顯影響,施肥量多,吸收的總量較多,且由于中后期棉花長勢較旺,養分吸收百分率在中、后期就高些;施肥量少,吸收總量也較少,而且前期吸收百分率有相對增多的趨勢,顯然與這類棉花后期容易早衰有關。(4)南方棉區和北方棉區養分吸收動態趨勢基本一致,但也有所不同。南方棉區由于土壤較肥,雨量偏多,棉株長勢較旺,生物學產量高,在同等產量條件下,其養分吸收總量比北方棉區的要多,生育前期的養分吸收百分率也高些,而北方棉區的條件恰恰相反。.棉花在不同產量水平下的養分吸收量單位面積產皮棉100kg約需吸收氮素10?13kg,磷素4?6kg,鉀素8?13kg。隨著皮棉產量的提高,棉株吸鉀量增加更多。2.2施肥技術.基肥的施用基肥多用有機肥料,土肥相融,肥效比較平穩,保持時間長,有利于實現壯苗早發、穩長、不早衰,也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以廄肥作基肥,667m2施1500—2000kg。磷、鉀肥以總量之40%?50%作基肥。速效性氮一般不超過50%,肥力中等棉田以20%—30%為宜。施用基肥宜早宜深。.種肥的施用在地力差、基肥不足或未施基肥的情況下可以施種肥,最好氮、磷混施。種肥施用量不宜過大,集中條施或穴。.追肥的施用(1)早施、輕施苗肥。未施基肥的,齊苗可施“黃芽肥”;3?4片真葉施“平衡肥”。(2)穩施蕾肥。一般在棉花長勢弱的棉田,適當施速效性氮肥。盛蕾期開溝深施遲效性有機肥料,以達到“蕾期施、花期用”的目的,棉農稱此為“當家肥”。(3)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一般早發、早年、地瘦、當家肥不足、長勢弱的棉田,花鈴肥宜在初花期施用,反之宜在盛花期(即下部結住1?2個大鈴時)施用。立秋前后(最遲不過8月15日),667m2可施尿素5?8kg作蓋頂肥。(4)根外追肥初絮期根外噴施I%尿素、1%過磷酸鈣液或1%磷二胺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者其它高效液肥,對增加鈴重有一定作用。5.3棉花的需水規律與灌溉排水5.3.1棉花的需水規律苗期、蕾期需要少,花鈴期需要多,吐絮以后需要又較少。5.3.2棉田水分的調節.棉田合理灌溉排水的原則雨量的多少和分布情況是決定灌溉和排水的重要指示因素。土壤含水量是決定灌水與否的重要標志。棉株缺水表現為頂部葉片葉色暗綠,失去向陽性,且萎蔫,中脈折而不脆;主莖生長速度減慢,花位升高等。.棉田灌溉(1)棉田播前灌溉(2)畦灌(3)溝灌(4)噴灌(5)地下滲灌(6)滴灌.棉田排水棉花生長期間,適宜的地下水位應保持在離地面1—1.5m以下。排水的方法有深溝排水,畦(廂)田排水,打井排水,地下排水等。5.4棉田群體結構與種植密度5.4.1棉田群體結構生產上有三種類型的棉花群體結構:一是小株密植;二是中壯株密植;三是大株稀植。棉株有適當的株高,主莖節間較長,葉小向上翹,果枝上仰而較短,這種株型能提高中下層的受光量,有利于減少脫落。棉花的最佳封行期是“帶桃封行”;封行程度是“下封上不封、中間一條縫”。5.4.2確定種植密度的原則.氣候條件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東部。長江流域一般棉花生長期長,發棵較大,宜適當放寬行距,降低密度。一般以3000?4000株/667m2為宜。.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南方肥水條件較好的平原棉區,以3000?4000株/667m2為宜;肥水條件差,耕層淺薄的丘陵崗地,鹽堿地以及砂質土,以4000?6000株/667m2為宜。.品種類型植株矮小、葉片較小、株型緊湊的品種以及早熟品種,密度宜稍密,反之密度宜偏低。.種植制度及種植方式一熟棉田,棉花生長期較長,密度宜稀些;兩熟套種棉田應適當加大密度;麥后直播棉必須以密爭早,中等肥力棉田以5000?6000株/667m2為宜。塑膜覆蓋育苗移栽和地膜棉,密度宜比同條件下套播棉降低10%?15%。.4.3行株距的合理配置.等行距一般棉田采用?!皩捫忻苤辍笨裳舆t棉田封行,小株距以保證密度。棉株發棵高大的棉田,行距應放寬到93?100cm。.寬窄行寬行可改善光照條件,窄行可增加密度,同時還可增加冬作播幅。一般寬行距80?100cm,窄行距40?50cm。第六節棉花全苗壯苗技術.1種子的準備.備足良種手工條播約需備種7.5?10kg/667m2;育苗移栽2.5?4kg。.測定發芽率和發芽勢.粒選剔除小子、癟子、嫩子、破子、蟲蛀子、雜子等不良種子。.曬種播種前搶晴天曬3?4d,每天曬5?6h。.硫酸脫絨消除其外部的病菌,,提高種子發芽率,便于機械精量播種。硫酸脫絨既可工廠化進行,也可用手工小批量脫絨。.藥劑處理藥劑處理主要是為了殺死種子所帶病菌和種子周圍土壤的病菌。(1)多菌靈拌種或浸種內吸殺菌劑,可防治棉花枯、黃萎病和苗期病害。(2)稻腳青拌種用25%可濕性粉劑250g拌50kg棉子,密閉貯藏半個月左右再播種。.生長調節劑處理(1)助壯素或縮節胺浸種(2)助壯素或縮節胺拌種.食鹽水浸種用3%的食鹽水浸種2h,提高棉種的耐鹽能力。.搓種對未經硫酸脫絨的種子,促進其吸水和便于勻播。.種衣劑的應用棉種進行包衣處理,可以控制種子和土壤帶菌傳染病菌及某些害蟲的危害,培育矮壯苗。且隱蔽施藥,可以保護地上天敵,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2直播直播棉花播種出苗期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一播全苗,并爭取早苗、齊苗、勻苗、壯苗。.播種期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4℃(5cm深的土溫約在15℃~16℃)時可開始播種.播種量667m2播種粒數不少于留苗數的8?10倍。條播要求每米內有棉子45?60粒,667m2播精選種子5?6kg;點播的667m2用種2.5kg左右,每穴播5?6粒。.播種方式條播和點播。機械條播或定量點播機播種(每穴3?4粒)能將開溝、下種、覆土、鎮壓等幾項作業一次完成。.播種和覆土深度南方棉區蓋種砂土以2.5cm左右、粘土以1.5cm為宜。北方棉區砂土3?4cm,粘土以3cm為宜。.鎮壓播后鎮壓促使棉子與土壤緊密結合,有加快棉子吸水和保墑的雙重作用。.化學除草劑的應用播后出苗前施藥。常用除草劑有48%拉索、48%氟樂靈、50%撲草凈、25%除草醚等。.播后管理(1)查苗補種漏播,爛種現象應立即催芽補種。(2)扶理前作在前作物長勢旺的棉田里,可對前作物進行“扎把露苗”。(3)清溝排漬,抗旱澆水3育苗移栽.棉花育苗移栽的效應(1)解決兩熟矛盾。縮短共生期,既有利于棉花壯苗早發,也有利于前作物生長。(2)有利棉花早熟、高產、優質。可提早播種,有效開花結鈴期延長,增產20%左右。(3)有利于克服不良環境條件的影響。苗期集中管理,生育提早,有利于減輕后期臺風和陰雨的損害。有效保全苗。無病苗移栽,還可以預防枯、黃萎病的發生。(4)有利提高冬作物產量。冬作物可滿幅播種,從而產量可增3?4成左右。(5)節約用種,加速良種繁育。育苗移栽667m2僅用種1.5kg左右。.育苗方法可采用營養缽育苗、營養塊育苗(又稱方塊育苗)等方式。利用薄膜覆蓋保溫。播種到移栽要經歷40?50天。以早發為中心的棉花三段控溫苗床管理的方法是:第一階段播種到全苗。閉膜增溫保濕促齊苗,床溫可提高到35℃。第二階段是齊苗到二葉期。高溫催育和降濕保溫防病相結合。第三階段是二葉期到移栽。前期通風調溫,后期適當揭膜煉苗。.移栽當平均氣溫穩定在16?19℃即可移栽。南方棉區一熟棉田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初移栽。一般在2?3片真葉期移栽。.育苗移栽棉花的生育特點及其高產栽培關鍵:1)移栽后有一個緩苗期。2)側根發達,根系分布于土壤耕作層內,生育前期吸收功能強。但移栽時主根折斷,入土不深,抗旱、抗倒能力差,易早衰。3)移栽棉花在適期早播,保溫育苗的條件下能早生快發,各項培管措施都要相應提前,特別是要施好當家肥,重施花鈴肥。4)育苗移栽棉生長穩健,株矮節密,封行延遲。栽培管理應以縮短緩苗期,促進壯苗早發,中期穩長和防止后期早衰為重點。4地膜覆蓋栽培.地膜棉的優點可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平衡,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光能利用率。.地膜棉的生育特點根系發達,營養生長迅速;現蕾、開花提早,有效花鈴期延長。但地膜棉根系分布較淺,吸肥能力強,易造成前中期旺長。生育后期早衰。.地膜棉栽培技術要點(1)播前準備一般宜選擇土層深厚,中、上等肥力田塊。覆膜寬為90?100cm。整地質量的要求是地面平整細碎,無坷垃(大土塊),上虛下實,底墑足,表墑好。應增加有機基肥比例。播前澆好棉田底墑水,再加覆蓋保墑。(2)覆膜和播種棉田覆蓋方式可分為行間覆蓋,根區覆蓋和平覆溝種等三種。播種方式可分為先播種后覆蓋和先覆蓋后播種兩種。播種期一般較露地棉提早5?7天。覆膜前土面均勻噴灑除草劑。.田間管理(1)破膜放苗當棉苗出土達60%?70%破膜放苗,及時埋土封口。(2)調控株型地膜棉花在盛蕾初花期生長較旺。應視苗情進行化學調控2?3次。(3)施肥技術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以“前促早而輕,后促準而重”為宜。第七節綜合管理技術1整枝.打頂(或稱摘心、掐尖)頂能控制棉株主莖生長,避免出現無效果枝。適宜打頂時期,”以密定枝,以枝定時;時到不等枝,枝到看長勢”。一般在大暑至立秋。打頂方法:摘去頂尖連帶一片剛展開的小葉(即一葉一頂)。.去葉枝通常在第一果枝出現,可以區別葉枝與果枝時去葉枝。.抹贅芽中、上部主莖葉或果枝葉腋里生贅芽,應及早抹除。椏果應予以保留。.打老葉、剪空枝吐絮前后如田間蔭蔽嚴重,剪去中、下部老葉和空果枝。.打邊心在肥水充足,長勢旺盛,密度又大的棉田里,一般自下而上分次打去群尖。2綜合管理技術棉田管理的中心任務是:苗期壯苗早發,蕾期穩長增蕾,花鈴期增蕾保鈴,吐絮期早熟不早衰。2.1苗期的綜合管理.苗期看苗診斷僵苗是棉花長出2?3片真葉后或移栽后到現蕾前的一段時間內,由于受到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生理失調,生長停滯的病態苗。僵苗按發生的主導因素可分為:漬害僵苗、旱害僵苗和病蟲害僵苗三類,也有伴生的。.苗期栽培技術要點在確保全苗的基礎上,達到壯苗早發。。兩熟棉區應抓好“五早”、“五快”。(1)補苗、間苗、定苗。齊苗后第1次間苗。1?2片真葉時第2次間苗。3?4片真葉可定苗。(2)中耕除草,及時滅茬。中耕深度以1.5cm左右淺中耕松土為宜。(3)排澇防漬,保墑抗旱。(4)防治病蟲害。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疫病。7.2.2蕾期的綜合管理.蕾期看苗診斷.蕾期栽培技術要點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促進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發展。(1)中耕、除草、培土。中耕深度可逐漸加深至8?12cm,結合進行清溝培土。(2)及時去葉枝。通常在雨水多,肥力高的棉田應及時去葉枝。(3)清溝排水,灌水抗旱。。(4)適時適量噴施生長調節劑。營養生長較旺盛的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