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牧漁行業分析)甘肅五種模式促進循環農業發展_第1頁
(農業牧漁行業分析)甘肅五種模式促進循環農業發展_第2頁
(農業牧漁行業分析)甘肅五種模式促進循環農業發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牧漁行業分析農業牧漁行業分析甘肅五種模式促進循環農業開展“過去燒煤燒柴,煙熏火燎流淚;如今沼氣做飯,省時省力省電;沼液沼渣還田,土地增效增產;豬羊雞牛滿圈,帶動沼氣建設;循環經濟開展,農民歡天喜地。〞這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中梁鄉近幾年以沼氣為紐帶,以養殖為重點,以種植為龍頭的“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生態循環農業的真實寫照。在整個甘肅省,各個市州依據不同的農業生產條件,形成了不同的循環農業模式。

近日,記者從甘肅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站了解到,目前,甘肅省主要有五種循環農業模式:“農業-畜牧業-沼氣生產模式〞、“農作物秸稈再生循環利用模式〞、“畜-沼-糧/菜/果〔藥〕〞模式、“農-牧結合〞及“農-牧-菌〞模式、“農-牧-蟲-禽〞模式。這五種模式不僅緩解了農村能源緊缺的矛盾,延長了傳統農業鏈條,轉變了農業增長方式,還帶動農民加快增收致富,促進生態農業建設良性循環。

截至今年7月,定西市臨洮縣在全縣12個沼氣工程村成功推廣了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技術,建成“一池三改〞沼氣綜合利用模式示范戶50戶。通過示范戶的輻射帶動,全縣沼氣綜合利用戶累計到達2300多戶,綜合利用面積到達2800畝左右,有效促進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畜牧養殖業的開展壯大,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以沼氣為紐帶的循環農業模式現在甘肅贏得了農民的歡送,得到了大力推廣。

種植業的開展為畜牧業的開展提供飼料和秸稈,而畜牧業開展產生的廢棄物經過有效的加工處理,可以成為農業生產所必需的肥料,因此在種植業和畜牧業之間可以沼氣為紐帶,構筑物質和能量的循環網,形成“農業-畜牧業-沼氣〞生產模式。據測算,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戶均年可節省燃煤1.5噸,折合現金1000元;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可大大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商品率,戶均年可增收節支400元左右;養殖業戶均增收400元左右。這樣戶均增收節支1800元以上。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每年還可節約薪柴2噸,相當于3.5畝薪炭林生長量。

近年來,甘肅省大力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去年全省玉米面積超過800萬畝,增加玉米秸稈150萬噸,甘肅省努力破解制約秸稈循環利用的“瓶頸〞,探索秸稈青貯氨化綜合利用技術,加強了種植業與養殖業的結合,實現了農業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循環利用,促進了畜牧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據悉,2021年全省加工用于飼養家畜的農作物秸稈達590萬噸,節約飼料糧108.5萬噸,直接經濟效益10.85億元。農作物秸稈再生循環利用模式還有農作物秸稈肥料化、農作物秸稈原料化、農作物秸稈能源化等多種模式。隨著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推廣,甘肅省正在加快探索研究這些模式,局部模式已制定推廣方案。

在武威市涼州區蔡旗鄉沙灘村,農戶將沼氣池、暖棚圈舍、廁所有機結合起來,建成的8立方米的沼氣池可以產生沼肥16立方米,有效地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同時增加了產量。另外沼液可以作為“生物肥料〞,以5倍液對作物進行沖施,在作物的整個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