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閱讀專題訓練及答案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閱讀專題訓練及答案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閱讀專題訓練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閱讀專題訓練

(一)詩歌鑒賞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解釋①式: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微:幽暗不明。②胡:為什么。③微:非,不是。故: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式微式微,胡不歸?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結合詩意簡要分析。

2、這首詩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設問的修辭手法,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不是有疑而問,而是故意設問,采用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方式,使詩篇顯得宛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達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2、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之情。

譯文: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的題。

子衿

《詩經·鄭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②,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解釋:子衿:周代讀書人的服裝。子,男子的美稱,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領。

悠悠:憂思不斷的樣子。

寧(nìng):豈,難道。嗣(yí)音:寄傳音訊。嗣,通“貽”,給、寄的意思。

佩:這里指系佩玉的綬帶。

挑(tiāo)兮達(tà)兮:獨自走來走去的樣子。挑,也作“佻”。

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

譯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思念??v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v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樣長!

1.這首詩采用了怎樣的敘述手法?從結構上看,具有怎樣的特點?

2.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義?

答案:1.全詩采用倒敘手法。從結構上看,詩歌的前兩章具有重章復沓的特點。

2.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赏┣锼?,不見人影。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

與幽怨。最后一句的含義是: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的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對王勃的這首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別開生面的送別詩,詩人抒寫惜別之情,勸慰友人只要存在著真摯的友情,就不必為離別而悲傷。

B.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的豁達情懷,也包含詩人黯然銷魂的感傷情調。

C.首聯中的“望”字是詩人的想象,意思是從蜀州可以于風煙彌漫中望到五津。

D.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語言形象而凝練,飽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2.“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一句中,“無為”的意思是_________,詩句表達了詩人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3.簡述你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詩中蘊含哲理的理解。

4.感悟詩人的情懷,說說這首詩為什么在古代送別詩中別具一格。

答案:1.B.2.不要、無須豪邁曠達(爽朗樂觀)3.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4.擺脫了其他送別詩傷感、低沉的情調。表現了開朗、樂觀、豪放的情懷,意境開闊。

(四)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的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這首詩的頷聯為世人傳誦,成為千古名句,請簡要分析它的妙處。

2.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頷聯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1分),描寫了云夢澤水氣蒸騰,洞庭湖波濤洶涌,搖撼岳陽城的景況,表現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和雄偉氣勢。(1分),

(或:從視覺、聽覺和觸覺角度描繪了洞庭湖雄渾壯闊的博大氣勢,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豐富的貯蓄,“撼”字襯托洞庭湖的浩闊激蕩,氣勢宏大。)(意思對即可)

2.本詩委婉地表達了詩人想做官而沒人引薦,不能為民謀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夠出仕,一展才華,做一番事業。(1分)(意思對即可)

(五)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的題。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賞析】

清晨,太陽出來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這彎彎的小路,來到禪房,更覺幽靜。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籟俱寂之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的心靈愈加沉靜。

1.這首山水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2.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極好,好在哪里?

參考答案:1、這首詩描繪了禪院幽靜、脫俗、自由、沒有人世煩惱的景象。

2、“空”字把詩人由于身處幽靜、脫俗、自由的禪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種種人世煩惱都除去、心胸寬闊、俗念頓消的純凈的感受生動地現出來。

(六)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的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這首詩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馬”這些物象來表現“游子意”的?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詩寄寓了怎樣的“故人情”?

參考答案:

飛蓬離根后隨風而去,不知何處落腳,寫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飄忽不定,寫出游子行蹤不定;班馬為離群之馬,分手之際,蕭蕭長鳴,寫出游子離別友人的孤獨和惆悵。(6分,每點2分)(2)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對友人漫長孤獨旅程和未來命運深切關懷。(4分,每點2分

(七)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的題。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1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