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論概說課件_第1頁
中國畫論概說課件_第2頁
中國畫論概說課件_第3頁
中國畫論概說課件_第4頁
中國畫論概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畫論,就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的簡稱。它和中國古代繪畫一樣,是中國古代社會,主要是長時期封建社會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具體反映。第一講:中國畫論概說一、常用參考書目二、中國畫論發展概述三、畫論與作畫的關系四、畫論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五、學習方法一、常用參考書目溫肇桐編著《中國古代畫論要籍簡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俞劍華編著《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李來源、林木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1997,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陳傳席著《陳傳席文集》,2001,河南美術出版社***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2000,人民美術出版社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溫肇桐編著《中國古代畫論要籍簡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按畫理、畫法、品評、畫史、著錄、詩詞題跋、叢輯、偽托畫論等幾個門類介紹了古代畫論的重要參考文獻。***俞劍華編著《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本書將我國歷代各種研究繪畫理念論的著作,擇要編為一部資料性的書籍。由編者將收錄的各種著述,分類編輯,按時代先后次序排列,并進行??闭?,刪訂增補了衍文和缺文,加注標點。相關研究成果也注于文章之后,便于讀者了解歷史上的爭論情況。《中國畫論類編》一書由著名美術史論學家俞劍華先生編著。本書初編始于1936年。當時俞劍華先生受《書畫書錄解體》與畫論叢刊啟發、影響并以這兩書為基礎,開始本書的編寫,初名《歷代畫論大觀》。然而,此時抗日戰爭開始,遂而停止??箲饎倮?,俞劍華先生回到上海,又大量收集材料,續有輯錄。新中國成立后,又重編一過,改名《歷代中國畫論集成》。1953年,俞劍華先生又赴京,請葉恭綽、王朝聞、蔡若虹、王遜、傅抱石、潘天壽等老先生審閱,幾經修改,最后定名《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于1956年定稿,1957年出版。2005年已經是第二版第三次印刷了??梢姳緯觐H受歡迎。本書雖名畫論,其實包羅很廣。凡歷代經傳文集中有關畫論之作都在收集之列。內容也頗為翔實,如畫論、畫理、畫法、畫訣、畫詩、畫品、畫評、畫譜、畫說、畫鑒、畫跋等無不酌加收錄,以求完備。本書為了增加信息量,便于讀者尋根找據,編者不但注明出處,而且撰寫了作者小傳。此外,編者還適量撰寫了按語。本書分上、下兩卷。上卷容三編,第一編為泛論;第二編為品評;第三編為人物。下編容三卷,第四編為山水;第五編為花鳥畜獸、梅蘭竹菊;第六編為鑒藏、裝裱、工具和設色。每編按年代前后排列。檢索起來非常便利。遺憾的是,編者為了梳理主線,便于閱讀,把清代的許多論述,刪去了二十多萬字。此外,編者還有清末到新中國建立階段所收集的一百多萬字,在此次再版時也沒有收錄,只有以后再說了。本書由于是從浩瀚的古籍中輯錄而成,所以免去了許多入門者和學者的檢索之苦。同時由于編者用心良苦,又為我們的進一步研究留出了線索,為繼續深入創造了條件。所以本書不但為美術史論學者所重視,也是藏家的必讀之書,對藏家進一步鑒賞藏品,提供了有利的理論基礎。第一編泛論(上)論語論畫(論語)考工記記畫(考工記)莊子論畫(戰國?莊周)韓非子論畫(戰國?韓非)淮南子論畫(漢?劉安)伏波論畫(后漢?馬援)論衡論畫(后漢?王充)平子論畫(后漢?張衡)文考賦畫(后漢?王延壽)偉長論畫(魏?徐干)畫贊序(魏?曹植)士衡論畫(晉?陸機)平南論畫(晉?王廙yì

)顏氏家訓論畫(北齊?顏之推)貞觀公私畫錄序(唐?裴孝源)文通論畫(唐?張澡)觀張員外畫松石序(唐?符載)唐朝名畫錄序(唐?朱景玄)畫記(唐?白居易)畫松詩(唐?元?。v代名畫記敘論(唐?張彥遠)稚圭論畫(宋?韓琦)六一跋畫(宋?歐陽修)夢溪筆談論畫(宋?沈括)圖畫歌(宋?沈括)東坡論畫(宋?蘇軾)圖畫見聞志敘論(宋?郭若虛)后山談叢論畫(宋?陳師道)論形意(宋?晁說之)論精簡(宋?葛守昌)論畫功用(宋?張敦禮)論鄭虔閻立本優劣(宋?鄭剛中)論形神(宋?袁文)記隱士畫壁(宋?康與之)方是閑居士小稿論畫(宋?劉學箕)畫繼雜說(宋?鄧椿)子言論畫(宋?錢聞詩)捫蝨新語論畫(宋?陳善)洞天清祿集古畫辨(宋?趙希鵠)論滌畫(宋?何薳)論畫品(宋?趙孟濚霅zhá川翁論畫(元?錢選)松雪論畫(元?趙孟頫)圖繪寶鑒序(元?楊維禎)畫原(明?宋濂)覆瓿集論畫(明?朱同)子寧論畫(明?練安)書畫傳習錄論畫(明?王紱)贈劉草窗畫(明?杜瓊)匏翁論畫(明?吳寬)六如論畫(明?唐寅)四友齋畫論(明?何良?。┥终摦嫞?楊慎)藝苑巵言論畫(明?王世貞)畫引(明?顧凝遠)燕閑清賞箋論畫(明?高濂)虹橋論畫(明?蔣乾)輸蓼館論畫(明?范允臨)五雜俎論畫(明?謝肇制)瓶花齋論畫(明?袁宏道)竹嬾論畫(明?李日華)赤牘論畫(明?李式玉)論畫(明?文震亨)老蓮論畫(明?陳洪綬)大風論畫(明?張風)珊瑚焹論畫(明?汪珂玉)邵村論畫(清?方咸亨)苦瓜和尚畫語錄(明遺民?釋道濟)石濤論畫(明遺民?釋道濟)第三編品評魏晉勝流畫贊(晉?顧愷之)述畫記(后魏?孫暢之)古畫品錄(南齊?謝赫)續畫品并序(南北朝陳?姚最)后畫錄(唐?彥悰)畫拾遺錄(唐?竇蒙)續畫品錄(唐?李嗣真)畫斷(唐?張懷瓘)四格(宋?黃休復)宋朝名畫評(宋?劉道醇)中麓畫品(明?李開先)吳郡丹青志(明?王穉登)二十四畫品(清?黃鉞)第四編人物論南北時代(唐?張彥遠)論畫人物(宋?沈括)圖畫見聞志論畫人物(宋?郭若虛)東坡論人物傳神(宋?蘇軾)論人物畫(宋?米芾)跋人物畫(宋?董逌)宣和畫譜論道釋人物番族論畫人物(宋?趙希鵠)江湖長翁集論寫神(宋?陳造)桯史題跋(宋?岳珂)藏一話腴論寫心(宋?陳郁)松雪論畫人物(元?趙孟頫)畫鑒論人物畫(元?湯垕)田景延寫真詩序(元?劉因)寫像秘訣(元?王繹)論畫人物(明?文徵明)論畫人物(明?李日華)題畫人物(明?徐火勃)論人物畫(明?徐沁)天形道貌畫人物論(明?周履靖)眉公論畫人物(明?陳繼儒)傳神秘要(清?蔣驥)芥舟學畫編(清?沉宗騫)山靜居論畫人物(清?方薰)過云廬畫論(清?范璣)寫真秘訣(清?丁皋)論畫佛像人物(清?邵梅臣)夢幻居畫學簡明(清?鄭績)頤園論畫人物(清?松年)第五編山水(上)畫云臺山記(晉?顧愷之)畫山水序(南北朝宋?宗炳)敘畫(南北朝宋?王微)山水松石格(南北朝梁?蕭繹)題畫詩(唐?杜甫)山水訣(唐?王維)山水論(唐?王維)論畫山水樹石(唐?張彥遠)筆法記(五代?荊浩)山水訣(宋?李成)畫山水訣(宋?李澄叟)論畫山水(宋?沉括)論三家山水(宋?郭若虛)東坡論山水畫(宋?蘇軾)林泉高致(宋?郭熙、郭思)下卷(下冊)第六編山水(下)跋董源畫(宋?晁補之)論山水畫(宋?米芾)廣川畫跋論山水畫(宋?董逌)山水敘論(宣和畫譜)山水純全集(宋?韓拙)元暉題跋(宋?米友仁)畫鑒論畫山水(元?湯垕)繪宗十二忌(元?饒自然)寫山水訣(元?黃公望)云林論畫山水(元?倪瓚)畸翁畫敘(明?王履)石田論畫山水(明?沉周)大如論畫山水(明?唐寅)衡山論畫山水(明?文徵明)文水題畫山水(明?文嘉)畫說(明?莫是龍)百谷論畫山水(明?王穉登)畫禪室論畫(明?董其昌)繪事微言(明?唐志契)郁岡齋筆麈論畫(明?王肯堂)檀園論畫山水(明?李流芳)眉公論畫山水(明?陳繼儒)論畫山水(明?李日華)文度論畫(明?趙左)畫山水歌(明?無名氏)明畫錄論畫宮室山水(明?徐沁)道生論畫山水(明?惲向)畫麈(明?沉顥)蜨叟題山水畫(明?藍瑛)論畫山水(明遺民?釋道濟)龔安節先生畫訣(明遺民?龔賢)柴丈畫說(明遺民?龔賢)半千課徒畫說(明遺民?龔賢)畫筌(清笪重光撰?王翬、惲格評)畫筌析覽(清?湯貽汾)山水畫式(清?費漢源)繪事發微(清?唐岱)芥舟學畫編卷一(清?沉宗騫)山靜居論畫山水(清?方薰)過云廬畫論(清?范璣)松壺畫憶(清?錢杜)論畫山水(清?盛大士)論畫蘭竹(明?李日華)論畫牛馬(明?李日華)畜獸(明?徐沁)花鳥(明?徐沁)墨梅(明?徐沁)墨竹(明?徐沁)蔬果(明?徐沁)論畫竹(明?陳繼儒)題孔孫雪竹卷(明?李肇亨)廣東新語論畫馬(明?屈大均)論畫竹節(明遺民?釋道濟)畫花卉淺說(清?王槩)畫花卉草蟲淺說(清?王槩)畫菊淺說(清?王槩)畫蘭淺說(清?王槩)畫竹淺說(清?王槩)畫梅淺說(清?王槩)畫翎毛淺說(清?王槩)天下有山堂畫藝(清?汪之元)題畫梅(清?查禮)小山畫譜(清?鄒一桂)畫馬題記(清?金農)板橋題畫蘭竹(清?鄭燮)寫竹雜記(清?蔣和)山靜居畫論(清?方薰)論畫花卉(清?邵梅臣)論畫花卉(清?李修易)過云廬畫論(清?范璣)似山竹譜(清?李景黃)夢幻居畫學簡明(清?鄭績)頤園論畫(清?松年)夢幻居畫學簡明(清?鄭績)石村畫訣(清?孔衍栻)畫耕偶錄論畫山水(清?邵梅臣)畫譚(清?張式)習苦齋題畫(清?戴熙)醉蘇齋畫訣(清?戴以恒)頤園論畫山水(清?松年)第七編花鳥畜獸梅蘭竹菊丹青引(唐?杜甫)畫馬贊(唐?杜甫)畫竹歌(唐?白居易)畫龍輯議(宋?董羽)論徐黃二體(宋?沉括)論牡丹叢(宋?沉括)論畫獸毛(宋?沉括)論黃徐體異(宋?郭若虛)斗牛畫(宋?郭若虛)書戴嵩畫牛(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宋?蘇軾)書黃筌畫雀(宋?蘇軾)論畫馬虎(宋?陳師道)鶴林玉露論畫(宋?羅大經)論畫竹(宋?米芾)書戴嵩畫牛(宋?董逌)廣川畫跋(宋?董逌)蔬果敘論(宣和畫譜)花鳥敘論(宣和畫譜)畜獸敘論(宣和畫譜)跋畫牛(宋?德洪)華光梅譜(宋?釋仲仁)論畫花鳥(宋?趙希鵠)子固題跋(宋?趙孟堅)竹譜(元?李衎)張退公墨竹記(元?張退公)松雪論畫竹(元?趙孟頫)丹邱題跋(元?柯九思)畫鑒論畫花鳥(元?湯垕)論畫梅(明?宋濂)梅譜(明?沉襄)葉鄉題花卉(明?吳奕)枝山題畫花果(明?祝允明)論畫花卉(明?文徵明)止園題花卉(明?周天球)天池題畫花卉(明?徐渭)論花鳥畫(明?王世貞)論畫馬(明?王世貞)百谷論畫馬(明?王穉登)論畫花鳥(明?孫鑛)雪湖梅譜(明?劉世儒)來禽館題畫竹(明?邢侗)魯比墨君題語(明?魯得之)第八編鑒藏、裝裱、工具和設色論名價品第(唐?張彥遠)論鑒賞裝裱古畫(宋?米芾)論臨模鑒藏(宋?趙希鵠)畫箋(明?屠?。┣搴訒嬼常?張丑)寶繪錄敘論(明?張泰階)裝潢志(明?周嘉胄)繪事微言論鑒藏(明?唐志契)設色各法(清?王槩等)賞延素心錄(清?周二學)論工具和設色(清?沉宗騫)論印章設色(清?盛大士)論制色(清?張式)論紙筆(清?邵梅臣)論紙筆顏色(清?李修易)論紙筆(清?華翼綸)頤園論鑒藏紙粉(清?松年)書畫說鈴(清?陸時化)***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2000,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美學史(修訂第二版)》,本書系統論述了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及近現代經典繪畫美學思想,立體呈現了中國古代畫論的整體格局。引言儒、道思想的重大影響第一章六朝繪畫美學一、“傳神論”的建立——顧愷之繪畫美學二、“道”和“理”,“以形媚道”和“臥游”——宗炳《畫山水序》附:《畫山水序》點校、注釋及今譯三、“情”和“致”,“《易》象同體”和“明神降之”——王微《敘畫》附:《敘畫》點校、注釋及今譯四、六法論——謝赫《古畫品錄》附:《古畫品錄》點校、注釋五、“心師造化”——姚最《續畫品》附:《續畫品》點校、注釋六、“格高而思逸”——《山水松石格》第二章唐、五代繪畫美學一、“書畫之藝,皆須意氣而成”——《歷代名畫記》中的美學二、“萬類由心”——《唐朝名畫錄》中的美學三、“圖真”和“六要”——荊浩《筆法記》四、逸品美學觀的確立及影響第三章宋、元繪畫美學一、宋、元繪畫美學特點二、“三遠”——郭熙《林泉高致集》三、“六要”、“六長”——劉道醇《圣朝名畫評》中的美學四、“氣韻非師”——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的美學五、“畫者,文之極也”——鄧椿《畫繼》中的美學六、“俗病最大”——關于《山水純全集》七、“蕭條淡泊”、“閑和嚴靜”——歐陽修的繪畫美學八、“欲寄荒寒無善畫”——王安石繪畫美學九、“蕭散簡遠”——蘇軾的繪畫美學常用參考書目***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宗白華著《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振復著《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韋政通著《中國思想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劉小楓編《中國文化的特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12、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1998年版,14大卷共256種

13、葛路著《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版。

14、潘運告主編《歷代畫論》(多卷本),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

[美]方聞著,李維琨譯《心印》,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

樊波著《中國書畫美學史綱》,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1998年版

徐志興著《中國書畫美學簡論》,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林木著《明清文人畫新潮》,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

林木著《論文人畫》,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版

林木著《筆墨論》,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2年版

鐘躍英著《氣韻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黃賓虹畫語》、《林風眠畫語》、《劉海粟畫語》、《潘天壽畫語》、《李可染畫語》、《朱屺瞻畫語》等,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

李德仁著《道與書畫》,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版

薛永年、薛鋒著《揚州八怪與揚州商業》,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

《董其昌研究文集》,朵云編輯部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版

《清初四王畫派研究論文集》,朵云編輯部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揚州畫派研究文集》,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版

《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版

李廣元著《東方色彩研究》,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4年版

宗白華著《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張強:《中國繪畫美學》2005年2月版,河南美術出版社***徐書城:《繪畫美學》,1981年版,人民美術出版社

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中華書局,1981年版

王振復主編《中國美學范疇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葉朗主編《中國歷代美學文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二、中國畫論發展概述1、關于畫論的論述:先秦:《論語》、《莊子》、《荀子》、《韓非子》等漢魏:《論衡》、《魯靈光殿賦》、《畫贊序》2、魏晉:人物畫、宗教畫興盛人物畫發展重要時期,山水畫尚未獨立發展,只是作為人物畫的襯景。處于“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狀態。由于佛教的興盛,劉宋時期山水畫從人物畫的背景完全脫離而成為獨立畫種。畫中美妙山水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寫照。東晉顧愷之:繼承荀子“形具而神生”(《天論》)思想,提出“以形寫神”;強調創作構思的“遷想妙得”?!段簳x勝流畫贊》《畫云臺山記》《論畫》(《摹寫要法》)3、南北朝[南齊]謝赫《古畫品錄》:古代第一部成書以人物畫評述為主的畫論。功能: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批評準則/創作方法:繪事六法品評:六品[陳]姚最:《續畫品錄》[宋]宗炳《畫山水序》王維《敘畫》4、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國第一部唐以前3500年間繪畫史。裴孝源:《貞觀公私畫錄》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繪畫著錄。李白、杜甫論畫詩。李白:《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5、五代、兩宋山水畫極度繁榮,花鳥畫空前發展。師造化,師法自然的畫法占據主流皇家畫院:強調形似、格法,發展了界畫、寫生文人由于政治失意,為寄托思想,陶冶性情,個人玩賞,炫耀品學,出現了詩、書、畫相結合(三絕)的文人畫。完全脫離實用、宗教,著意逸興寫意,追求筆墨情趣。畫論[五代·梁]荊浩:《筆法記》[北宋]郭熙:《林泉高致》郭若虛:《圖繪見聞志》(兼畫史)促進了文人畫發展。韓拙:《山水純全集》官纂著錄:《宣和畫譜》[南宋]鄧椿:《畫繼》米芾:《畫史》畫評6、元:文人畫迅速發展發展筆墨技巧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黃公望:《寫山水訣》李衎:《竹譜詳錄》王繹:《寫像秘訣》湯垕:《畫鑒》(畫評)夏文彥:《圖繪寶鑒》(畫史)7、明清:繪畫沉滯時期,人物畫衰落,山水畫亦步亦趨元人。明末董其昌到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形成模古、擬古潮流。石濤、朱耷、龔賢、傅山等及清中葉揚州畫派,或由于遺恨,或由于不滿異族,或政治失意,表現了新鮮的生命力和創造性。著名畫論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石濤:《畫語錄》明清畫論類分:整理輯錄:畫史:私家編纂成風:詩詞題跋論畫流行:剽竊剪抄偽作泛濫:整理輯錄:明·郁逢慶:《郁氏書畫題跋》清·康熙:《佩文齋書畫譜》(王原祁主編)***清·雍正:《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畫部》清·乾嘉:《四庫全書·子部·雜家·藝術家類》清·乾隆:《石渠寶笈》清·陳邦彥:《佩文齋題畫詩類例》***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彭蘊燦:《歷代畫史匯傳》畫史:專門清·厲鶚《南宋院畫錄》湯漱玉《玉臺畫史》(女畫家)童翼駒《墨梅人名錄》專敘一地,如常熟:清·魚翼《海虞畫苑略》郟掄逵《虞山畫志》邵松年《虞山畫志續編》可與斷代史傳相互補充:清·徐沁《明畫錄》清·張庚《國朝畫征錄》馮金伯《國朝畫識》私家編纂成風: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