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學》課件_第1頁
《中醫傷科學》課件_第2頁
《中醫傷科學》課件_第3頁
《中醫傷科學》課件_第4頁
《中醫傷科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傷科學》創傷急救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骨傷科教研室1《中醫傷科學》創傷急救1創傷急救目的:維持傷員生命,避免繼發性損傷,防止傷口感染急救原則:先搶后救,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連續監護;救治同步2創傷急救目的:維持傷員生命,避免繼發性損傷,2創傷急救步驟止血包扎固定正確搬運轉送3創傷急救步驟止血3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保持呼吸道通暢2.止血3.包扎4.固定5.搬運4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保持呼吸道通暢41.保持呼吸道通暢51.保持呼吸道通暢51.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咽喉中的堵塞物處理舌后墜等氣管切開現場急救五項技術61.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咽喉中的堵塞物現場急救五項技術62.止血72.止血72.止血一般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屈肢加墊止血法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2.止血一般止血法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2.止血--指壓止血法肩部出血

鎖骨下動脈(鎖骨上窩)上肢出血

手、前臂、上臂段:肱動脈—(肱二頭肌內側)下肢出血

足、小腿、大腿動脈:股動脈—(腹股溝中點)現場急救五項技術92.止血--指壓止血法肩部出血現場急救五項技術92.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全身各部位靜脈及大多數動脈血—無菌敷料、紗布壓墊、繃帶或三角巾加壓包扎。注意:松緊度,包扎時先抬高患肢,包扎范圍要超過傷口2-3橫指,從肢體遠端向近心端包扎。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02.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全身各部位靜脈及大多數動脈血2.止血--填塞止血法用無菌紗塊1-2層覆蓋傷口向內填塞紗塊或紗布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包扎止血數天后更換紗布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12.止血--填塞止血法用無菌紗塊1-2層覆蓋傷口現場急救五項2.止血--止血帶止血法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而加壓包扎無效者部位:上肢(上臂上1/3處),下肢(大腿中上1/3處距傷口10—15cm處)上止血帶前抬高患肢,讓靜脈回流后上,并標明時間,墊1—2層軟敷料或毛巾上止血帶,以遠端血管無搏動為度;每小時放松一次,待肢體有新鮮血液滲出方可重上。嚴重擠壓傷和肢體嚴重缺血者忌用。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22.止血--止血帶止血法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而加壓包扎無效者現2.止血--屈肢加墊止血法用于肘窩、腋窩、腘窩、腹股溝等出血在該處加紗塊棉墊將肢體固定于內收或屈曲位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32.止血--屈肢加墊止血法用于肘窩、腋窩、腘窩、腹股溝等出血3.包扎143.包扎143.包扎作用:壓迫止血、保護創面、減少污染、固定骨折、減輕疼痛、有利于搬運轉送注意:清除傷口表面的異物,包扎的松緊度。對大血管附近的骨折不要輕易移動,以免再次出血。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53.包扎作用:壓迫止血、保護創面、減少污染、固定骨折、減輕疼3.包扎--常用包扎法繃帶包扎法:環形包扎法:用于胸腹和四肢小傷口。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體周徑不一和部位。“8”字環形包扎法:用于關節部位包扎。三角巾包扎法:頭面胸腹四肢全身各部位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63.包扎--常用包扎法繃帶包扎法: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63.包扎--常用包扎法多條帶包扎法:頭面小創面和胸腹包扎。急救包包扎法:頭胸開放損傷其他包扎法:體腔臟器膨出包扎法:用無菌治療碗或繃帶、棉墊等制成圈保護其它:如開放骨折外露部份不要還納。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73.包扎--常用包扎法多條帶包扎法:頭面小創面和胸腹包扎?,F4.固定骨折、脫位、肢體擠壓傷和嚴重軟組織損傷要可靠的固定。減輕傷處疼痛,預防痛性休克;限制肢體的再移位,避免新損傷和并發癥。注意:開放損傷,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端;材料采用樹、木、竹等,加墊防皮膚壓傷;肢體遠端要露出,以便觀察血循環?,F場急救五項技術184.固定骨折、脫位、肢體擠壓傷和嚴重軟組織損傷要可靠的固定。5.搬運與轉送次序:先轉送危及生命的傷員,然后是開放性損傷和多發骨折的病人,最后轉送輕傷員。方法:上肢損傷病人鼓勵自已行走,下肢損傷者固定后再搬運,輕者可攙扶、抱扶和背負?,F場急救五項技術195.搬運與轉送次序:先轉送危及生命的傷員,然后是開放性損傷和5.搬運與轉送(特殊病人)昏迷、氣胸—平臥式脊柱骨折—3人采用平臥式搬運法頸椎骨折—牽引頭部頭頸、軀干長軸一致,頭頸兩側用砂袋等墊好固定骨盆骨折—多頭帶或繃帶包扎骨盆臀部兩側也要用軟墊墊好要求:搬運要平穩、舒適、迅速、不傾斜少震動,動作輕柔。帶氧氣、急救藥品,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和瞳孔、神志。現場急救五項技術205.搬運與轉送(特殊病人)昏迷、氣胸—平臥式現場急救五項技術創傷的處理傷口性質鈍器傷—邊緣不齊利器傷—邊緣整齊銳器刺傷—傷口小深傷口描述:創面、創緣、創腔、創底四個部分21創傷的處理傷口性質21創傷的處理出血鑒別動脈出血—鮮紅,出血急促,搏動性噴射狀靜脈出血—黯紅色,流出緩慢大出血—膚色蒼白,四肢厥冷,心煩口渴,胸悶惡心,尿少等休克現象22創傷的處理出血鑒別22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概念:清除傷口內的異物、壞死組織和細菌,使污染傷口轉為干凈傷口,縫合后使之能一期愈合。傷口處理:傷后6-8小時內的傷口徹底清創后可一期愈合(戰傷和火器傷除外)傷后8-24小時(或超過24小時)的傷口,如果尚未感染配合抗菌素,仍可清創23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概念:清除傷口內的異物、壞死組織和細菌,創傷的處理--清創術傷口愈合的條件:受傷環境是否干凈、侵入細菌多少和毒力大小、有無異物及異物多少、壞死組織多少與死腔大小、損傷處的血循環好壞、傷口組織是否新鮮和抗病能力的強弱等。取決于治療是否及時正確、清創是否徹底和術后處理是否得當。24創傷的處理--清創術傷口愈合的條件:24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感染傷口處理:敞開傷口清除死組織,血塊和異物引流、沖洗更換敷料等25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感染傷口處理:25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準備—麻醉,無菌紗覆蓋傷口,剃除傷口周圍毛發、污物,刷洗傷口周圍皮膚三次。雙氧水泡洗傷口,再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鋪無菌巾。26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準備—麻醉,無菌紗覆蓋傷口,剃除傷口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清創—一般不用止血帶充分顯露創腔徹底止血徹底切除壞死組織充分沖洗和引流修復傷口—神經、血管、肌腱吻合,皮膚分層縫合27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清創—一般不用止血帶27創傷的處理--清創術術后的處理維持適當固定觀察患肢血運及神經功能合理應用抗生素傷口換藥內治法:防感染: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抗感染:按癰疽分三期“消、補、托”28創傷的處理--清創術術后的處理28第二節周圍血管損傷29第二節周圍血管損傷29周圍血管損傷概況四肢血管損傷無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常與四肢骨折與脫位和神經血管損傷同時發生血管傷緊急處理原則:搶救生命和保存肢體骨科醫生應熟息四肢血管分布,掌握診治方法和緊急處理技術。30周圍血管損傷概況四肢血管損傷無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常與四肢周圍血管損傷-病因病機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導致周圍血管損傷開放性多于閉合性動脈多于靜脈國內比例為A7.3:V2.7。31周圍血管損傷-病因病機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導致周圍血管損傷周圍血管損傷-分類32周圍血管損傷-分類32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斷裂完全斷裂:四肢血管完全斷裂,多有大出血,可合并休克或缺血性壞死部分斷裂:出血多,易形成動脈瘤或動靜脈瘺血管痙攣多見于動脈通常1~2小時緩解,部分持續24小時緩解33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斷裂33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內膜損傷痙攣,血栓形成,動脈瘤血管受壓:缺血性壞死動脈瘤、動靜脈瘺34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內膜損傷34周圍血管損傷-診斷要點外傷史出血、血腫、低血壓和休克肢體遠端血運障礙、搏動減弱、消失、皮膚顏色,溫度、感覺、運動障礙放射線檢查動脈造影:斷裂,狹窄、缺損多普勒血流檢測儀35周圍血管損傷-診斷要點外傷史35周圍血管損傷-治療止血抗休克、同時處理內臟傷、多發傷血管痙攣:交感神經封閉,口服或肌注罌粟堿清創與探查:6~8小時內,注意指征手術治療36周圍血管損傷-治療止血36周圍血管損傷-手術治療治療原則血管結扎適應癥和方法部分修復裂口修復端端吻合血管移植37周圍血管損傷-手術治療治療原則37周圍血管損傷-術后處理全身情況固定與體位血循觀察抗感染大出血(繼發)抗凝:低分之右旋糖酐中藥:桃紅四物湯38周圍血管損傷-術后處理全身情況38第三節

周圍神經損傷39第三節周圍神經損傷39周圍神經損傷-病因多見于開放性與閉合性損傷,戰時為火器傷開放傷原因:銳器切割傷,如刀、玻璃火器傷,如子彈或彈片傷等。閉合傷原因:牽拉傷,過度牽拉引起神經挫傷,鈍性暴力打擊擠壓傷。40周圍神經損傷-病因多見于開放性與閉合性損傷,戰時為火器傷40周圍神經損傷-分類

神經斷裂:軸索損傷:鞘膜完整,但功能喪失,部分可在數月內恢復。神經失用:軸索損傷與鞘膜完整,神經傳導功能障礙,一般可自行恢復神經刺激41周圍神經損傷-分類周圍神經損傷-診斷

外傷史:時間、原因及現場局部檢查依損傷的類型、部位及傷口作初步判斷臨床癥狀感覺障礙,如痛、觸、溫和兩點辨別能力運動障礙42周圍神經損傷-診斷周圍神經損傷-診斷

畸形傷后數周或更長時間才發生腱反射的變化減弱或消失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無汗、干燥等神經本身的變化肌電圖檢查肌肉收縮可引起肌肉電位的改變誘發電位檢查感覺神經動作電位(SNAP)、肌肉動作電位(MAP)、體感誘發電位(SEP)電生理檢查43周圍神經損傷-診斷周圍神經損傷-治療

閉合性損傷合并神經損傷:其中約80%屬于神經失用癥或軸索斷裂,無需手術多能自行恢復;余下20%屬于神經斷裂需手術治療。開放性損傷合并神經斷裂:視傷口情況,行一期神經修復或二期修復。44周圍神經損傷-治療周圍神經損傷-治療

非手術治療復位+外固定:解除神經受壓,維持肢體在功能位,利于日后的恢復手法治療和功能鍛煉:防治肌萎縮、關節僵硬等針灸治療:損傷中后期多用中藥治療:內服+外洗45周圍神經損傷-治療周圍神經損傷-治療

手術治療一期修復:6~8小時內二期修復:1~3個月內,6個月也能獲較好療效二期修復方法有:神經松解術、神經吻合術、神經轉移與移植術、肌腱轉移術和關節融合術。46周圍神經損傷-治療第四節創傷性休克47第四節創傷性休克47創傷性休克

創傷性休克(Traumashock)的發生是因為機體遭受嚴重創傷,導致出血與體液滲出使有效循環量銳減,激發疼痛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反應,影響心血管功能,引起組織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微循環衰竭、急性氧代謝障礙和內臟損害為特征的全身反應綜合癥。48創傷性休克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疼痛、恐懼、焦慮與寒冷“驚則氣亂”,“寒則氣收”組織壞死:缺血,細胞壞死,血管破裂,通透性增高,出血,血漿滲出,組織水腫,血壓下降,代謝紊亂49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49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細菌毒素作用:內毒素:血管舒縮中樞外毒素:中毒反應—血管舒縮中樞、內分泌系統—

直接間接作用于周圍血管—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循環障礙—動脈壓下降—中毒性休克50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細菌毒素作用:50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休克病理過程分三個階段休克代償期休克失代償期(代償衰竭期)休克晚期(嚴重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呼衰,心衰,腎衰51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休克病理過程分三個階段51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意識與表情改變;脈搏虛細而數,100~120次血壓下降,超過基礎血壓30%,脈壓差低于30mmHg;呼吸:困難,發紺中心靜脈壓:6~12cmH2O;4.5—8.9mmHg皮膚變化尿量每小時少于25ml甲皺微循環:毛細血管變化52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52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及壓積:升高,濃縮,血容不足尿分析:電解質: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含量:三項異常(DIC)兒茶酚胺和乳酸:升高提示預后不佳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低于30mmHg,組織處于無氧狀態53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53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心電圖心律失常,QRS波異常,ST段降低,T波倒置內臟出血穿刺明確診斷54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54創傷性休克--辨證分型氣脫: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汗出肢冷,胸悶氣憋,呼吸微弱,舌質淡,脈虛細或結代無力。血脫:頭昏眼花,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心悸,唇干,舌質淡白,脈細數無力或芤脈亡陰:煩躁,口渴唇燥,汗少而粘,呼吸氣粗,舌質紅干,脈虛細數無力亡陽: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呼吸微弱,舌質淡潤,脈細欲絕。55創傷性休克--辨證分型氣脫: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汗出肢冷,胸創傷性休克--治療積極搶救生命五項技術,防治休克等。消除病因:失血性休克,抗休克褲,充氣20~40mmHg使用4小時以內,“止得一分血,則保得一分命”(唐容川)處理創傷氣胸,傷口補充與恢復血容量(全血、血漿、右旋醣酐)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度的紊亂

56創傷性休克--治療積極搶救生命五項技術,防治休克等。56創傷性休克--并發癥防治心功能得維護:心率:西地蘭;心律:過速,毛花甙C;過緩,阿托品肺功能:呼吸道;給氧;呼吸興奮劑:可拉明,洛貝林;呼吸機腎功能:少尿或無尿(400),比重低于1.014,腎衰。記尿量,血容,利尿劑:甘露醇,速尿;DIC預防:必要時可用前列環素(PGI2),改善微循環,用抗凝血質III減少血栓防治感染:抗生素,膿培養+藥敏57創傷性休克--并發癥防治心功能得維護:心率:西地蘭;心律:過創傷性休克--中醫藥療法氣脫者宜補氣固脫:獨參湯血脫者宜補血益氣固脫:當歸補血湯亡陰宜益氣養陰:生脈飲亡陽宜溫陽固脫:四逆湯+參附湯針灸作用:行氣活血,通絡止痛、調整陰陽主穴——涌泉,足三里,血海,人中配穴——內關,太沖,百會昏迷——十宣呼吸困難——加素寥58創傷性休克--中醫藥療法氣脫者宜補氣固脫:獨參湯58創傷性休克--其它療法體位、保溫止痛劑、鎮靜劑呼吸道:分泌物,口咽通氣管,氣管切開,呼吸機激素:地米,甲強龍能量合劑,靜脈高營養59創傷性休克--其它療法體位、保溫59第五節

筋膜間隔區綜合征60第五節筋膜間隔區綜合征60筋膜間隔區綜合征《諸病源候論》曰“夫金瘡始傷之時,半傷其筋,榮衛不通,其瘡雖愈合后,仍令痹不仁也。”說明早在公元七世紀中醫對此證的病機“榮衛不通”及臨床表現“痹而不仁”已有所認識61筋膜間隔區綜合征《諸病源候論》曰“夫金瘡始傷之時,半傷其筋,筋膜間隔區綜合征-病因病機肢體外部受壓:石膏、夾板,膠布,繃帶肢體內部組織腫脹:骨折移位,血腫,蛇傷血管受傷:動脈傷,痙攣,梗塞,血栓形成缺血30分,發生神經功能異常缺血4~12小時,永久性功能障礙,感覺異常,肌肉攣縮,運動功能喪失62筋膜間隔區綜合征-病因病機肢體外部受壓:石膏、夾板,膠布,筋膜間隔區綜合征-診斷要點病史骨折或嚴重軟組織損傷,2、癥狀體征(1)疼痛劇痛可為本病最早和唯一的主訴(2)皮溫升高(3)腫脹(4)感覺異常感覺過敏或遲鈍,最后喪失(5)肌力變化早期肌力減弱,進而功能喪失,被動牽拉劇痛(6)無脈63筋膜間隔區綜合征-診斷要點病史骨折或嚴重軟組織損傷,63筋膜間隔區綜合征-診斷要點3、壓力前臂9mmHg,小腿15mmHg,組織壓超過20~30mmHg,當舒張壓與組織壓的壓差為10~20mmHg時,要切開深筋膜減壓4、影像:超聲多普勒,造影5、實驗室:白細胞,血沉,肌紅蛋白64筋膜間隔區綜合征-診斷要點3、壓力前臂9mmHg,小腿1筋膜間隔區綜合征-治療改善血循環肢體置水平位,不可抬高,防缺血切開減壓位置:上臂前臂、手背側、大腿,小腿切開范圍:切開每一個受累的筋膜間隔注意:清除壞死組織病灶;不加壓包扎;凡士林紗布;預防破傷風氣性壞疽分泌物培養防治感染及其他并發癥65筋膜間隔區綜合征-治療改善血循環肢體置水平位,不可抬高,筋膜間隔區綜合征-中醫藥治療瘀滯經絡:治則活血化瘀、舒經通絡。圣愈湯加減,熟地黃,生地黃,人參,川芎,當歸,黃芩。刺痛者加乳香、沒藥肝腎虧虛:治則補肝益腎。虎潛丸加減虎骨代用品,干姜,陳皮,白芍,鎖陽,熟地,龜甲,黃柏,知母外用:八仙逍遙湯,舒筋活血洗方66筋膜間隔區綜合征-中醫藥治療瘀滯經絡:治則活血化瘀、舒經通絡第六節擠壓綜合征67第六節擠壓綜合征67擠壓綜合征擠壓綜合征是指四肢或軀干肌肉豐厚部位,遭受重物長時間擠壓,解除壓迫后,出現的肢體腫脹、肌紅蛋白血癥、肌紅蛋白尿、高血鉀、急性腎功能衰竭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癥候群。筋膜間隔區綜合征和擠壓綜合征從發病學來講,同屬一個疾病的范疇,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礎。68擠壓綜合征擠壓綜合征是指四肢或軀干肌肉豐厚部位,遭受重物長時擠壓綜合征-診斷要點外傷史:了解受傷情況,注意尿色及量,每日少于400ML為少尿,少于50ML為無尿。臨床表現局部表現:傷處疼痛、腫脹、壓痕全身表現:①休克②肌紅蛋白血癥和肌紅蛋白尿③高血鉀癥④酸中毒及氮質血癥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

69擠壓綜合征-診斷要點外傷史:了解受傷情況,注意尿色及量,每日擠壓綜合征-治療現場急救處理傷肢處理:早期切開減壓,截肢全身治療:急性腎衰者,盡快血透中醫辨證治療;其它對癥處理70擠壓綜合征-治療現場急救處理70謝謝71謝謝71《中醫傷科學》創傷急救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骨傷科教研室72《中醫傷科學》創傷急救1創傷急救目的:維持傷員生命,避免繼發性損傷,防止傷口感染急救原則:先搶后救,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連續監護;救治同步73創傷急救目的:維持傷員生命,避免繼發性損傷,2創傷急救步驟止血包扎固定正確搬運轉送74創傷急救步驟止血3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保持呼吸道通暢2.止血3.包扎4.固定5.搬運75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保持呼吸道通暢41.保持呼吸道通暢761.保持呼吸道通暢51.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咽喉中的堵塞物處理舌后墜等氣管切開現場急救五項技術771.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咽喉中的堵塞物現場急救五項技術62.止血782.止血72.止血一般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屈肢加墊止血法現場急救五項技術792.止血一般止血法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2.止血--指壓止血法肩部出血

鎖骨下動脈(鎖骨上窩)上肢出血

手、前臂、上臂段:肱動脈—(肱二頭肌內側)下肢出血

足、小腿、大腿動脈:股動脈—(腹股溝中點)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02.止血--指壓止血法肩部出血現場急救五項技術92.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全身各部位靜脈及大多數動脈血—無菌敷料、紗布壓墊、繃帶或三角巾加壓包扎。注意:松緊度,包扎時先抬高患肢,包扎范圍要超過傷口2-3橫指,從肢體遠端向近心端包扎。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12.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全身各部位靜脈及大多數動脈血2.止血--填塞止血法用無菌紗塊1-2層覆蓋傷口向內填塞紗塊或紗布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包扎止血數天后更換紗布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22.止血--填塞止血法用無菌紗塊1-2層覆蓋傷口現場急救五項2.止血--止血帶止血法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而加壓包扎無效者部位:上肢(上臂上1/3處),下肢(大腿中上1/3處距傷口10—15cm處)上止血帶前抬高患肢,讓靜脈回流后上,并標明時間,墊1—2層軟敷料或毛巾上止血帶,以遠端血管無搏動為度;每小時放松一次,待肢體有新鮮血液滲出方可重上。嚴重擠壓傷和肢體嚴重缺血者忌用?,F場急救五項技術832.止血--止血帶止血法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而加壓包扎無效者現2.止血--屈肢加墊止血法用于肘窩、腋窩、腘窩、腹股溝等出血在該處加紗塊棉墊將肢體固定于內收或屈曲位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42.止血--屈肢加墊止血法用于肘窩、腋窩、腘窩、腹股溝等出血3.包扎853.包扎143.包扎作用:壓迫止血、保護創面、減少污染、固定骨折、減輕疼痛、有利于搬運轉送注意:清除傷口表面的異物,包扎的松緊度。對大血管附近的骨折不要輕易移動,以免再次出血。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63.包扎作用:壓迫止血、保護創面、減少污染、固定骨折、減輕疼3.包扎--常用包扎法繃帶包扎法:環形包扎法:用于胸腹和四肢小傷口。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體周徑不一和部位。“8”字環形包扎法:用于關節部位包扎。三角巾包扎法:頭面胸腹四肢全身各部位現場急救五項技術873.包扎--常用包扎法繃帶包扎法: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63.包扎--常用包扎法多條帶包扎法:頭面小創面和胸腹包扎。急救包包扎法:頭胸開放損傷其他包扎法:體腔臟器膨出包扎法:用無菌治療碗或繃帶、棉墊等制成圈保護其它:如開放骨折外露部份不要還納?,F場急救五項技術883.包扎--常用包扎法多條帶包扎法:頭面小創面和胸腹包扎?,F4.固定骨折、脫位、肢體擠壓傷和嚴重軟組織損傷要可靠的固定。減輕傷處疼痛,預防痛性休克;限制肢體的再移位,避免新損傷和并發癥。注意:開放損傷,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端;材料采用樹、木、竹等,加墊防皮膚壓傷;肢體遠端要露出,以便觀察血循環?,F場急救五項技術894.固定骨折、脫位、肢體擠壓傷和嚴重軟組織損傷要可靠的固定。5.搬運與轉送次序:先轉送危及生命的傷員,然后是開放性損傷和多發骨折的病人,最后轉送輕傷員。方法:上肢損傷病人鼓勵自已行走,下肢損傷者固定后再搬運,輕者可攙扶、抱扶和背負。現場急救五項技術905.搬運與轉送次序:先轉送危及生命的傷員,然后是開放性損傷和5.搬運與轉送(特殊病人)昏迷、氣胸—平臥式脊柱骨折—3人采用平臥式搬運法頸椎骨折—牽引頭部頭頸、軀干長軸一致,頭頸兩側用砂袋等墊好固定骨盆骨折—多頭帶或繃帶包扎骨盆臀部兩側也要用軟墊墊好要求:搬運要平穩、舒適、迅速、不傾斜少震動,動作輕柔。帶氧氣、急救藥品,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和瞳孔、神志。現場急救五項技術915.搬運與轉送(特殊病人)昏迷、氣胸—平臥式現場急救五項技術創傷的處理傷口性質鈍器傷—邊緣不齊利器傷—邊緣整齊銳器刺傷—傷口小深傷口描述:創面、創緣、創腔、創底四個部分92創傷的處理傷口性質21創傷的處理出血鑒別動脈出血—鮮紅,出血急促,搏動性噴射狀靜脈出血—黯紅色,流出緩慢大出血—膚色蒼白,四肢厥冷,心煩口渴,胸悶惡心,尿少等休克現象93創傷的處理出血鑒別22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概念:清除傷口內的異物、壞死組織和細菌,使污染傷口轉為干凈傷口,縫合后使之能一期愈合。傷口處理:傷后6-8小時內的傷口徹底清創后可一期愈合(戰傷和火器傷除外)傷后8-24小時(或超過24小時)的傷口,如果尚未感染配合抗菌素,仍可清創94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概念:清除傷口內的異物、壞死組織和細菌,創傷的處理--清創術傷口愈合的條件:受傷環境是否干凈、侵入細菌多少和毒力大小、有無異物及異物多少、壞死組織多少與死腔大小、損傷處的血循環好壞、傷口組織是否新鮮和抗病能力的強弱等。取決于治療是否及時正確、清創是否徹底和術后處理是否得當。95創傷的處理--清創術傷口愈合的條件:24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感染傷口處理:敞開傷口清除死組織,血塊和異物引流、沖洗更換敷料等96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感染傷口處理:25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準備—麻醉,無菌紗覆蓋傷口,剃除傷口周圍毛發、污物,刷洗傷口周圍皮膚三次。雙氧水泡洗傷口,再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鋪無菌巾。97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準備—麻醉,無菌紗覆蓋傷口,剃除傷口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清創—一般不用止血帶充分顯露創腔徹底止血徹底切除壞死組織充分沖洗和引流修復傷口—神經、血管、肌腱吻合,皮膚分層縫合98創傷的處理--清創術步驟清創—一般不用止血帶27創傷的處理--清創術術后的處理維持適當固定觀察患肢血運及神經功能合理應用抗生素傷口換藥內治法:防感染: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抗感染:按癰疽分三期“消、補、托”99創傷的處理--清創術術后的處理28第二節周圍血管損傷100第二節周圍血管損傷29周圍血管損傷概況四肢血管損傷無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常與四肢骨折與脫位和神經血管損傷同時發生血管傷緊急處理原則:搶救生命和保存肢體骨科醫生應熟息四肢血管分布,掌握診治方法和緊急處理技術。101周圍血管損傷概況四肢血管損傷無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常與四肢周圍血管損傷-病因病機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導致周圍血管損傷開放性多于閉合性動脈多于靜脈國內比例為A7.3:V2.7。102周圍血管損傷-病因病機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導致周圍血管損傷周圍血管損傷-分類103周圍血管損傷-分類32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斷裂完全斷裂:四肢血管完全斷裂,多有大出血,可合并休克或缺血性壞死部分斷裂:出血多,易形成動脈瘤或動靜脈瘺血管痙攣多見于動脈通常1~2小時緩解,部分持續24小時緩解104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斷裂33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內膜損傷痙攣,血栓形成,動脈瘤血管受壓:缺血性壞死動脈瘤、動靜脈瘺105周圍血管損傷-分類血管內膜損傷34周圍血管損傷-診斷要點外傷史出血、血腫、低血壓和休克肢體遠端血運障礙、搏動減弱、消失、皮膚顏色,溫度、感覺、運動障礙放射線檢查動脈造影:斷裂,狹窄、缺損多普勒血流檢測儀106周圍血管損傷-診斷要點外傷史35周圍血管損傷-治療止血抗休克、同時處理內臟傷、多發傷血管痙攣:交感神經封閉,口服或肌注罌粟堿清創與探查:6~8小時內,注意指征手術治療107周圍血管損傷-治療止血36周圍血管損傷-手術治療治療原則血管結扎適應癥和方法部分修復裂口修復端端吻合血管移植108周圍血管損傷-手術治療治療原則37周圍血管損傷-術后處理全身情況固定與體位血循觀察抗感染大出血(繼發)抗凝:低分之右旋糖酐中藥:桃紅四物湯109周圍血管損傷-術后處理全身情況38第三節

周圍神經損傷110第三節周圍神經損傷39周圍神經損傷-病因多見于開放性與閉合性損傷,戰時為火器傷開放傷原因:銳器切割傷,如刀、玻璃火器傷,如子彈或彈片傷等。閉合傷原因:牽拉傷,過度牽拉引起神經挫傷,鈍性暴力打擊擠壓傷。111周圍神經損傷-病因多見于開放性與閉合性損傷,戰時為火器傷40周圍神經損傷-分類

神經斷裂:軸索損傷:鞘膜完整,但功能喪失,部分可在數月內恢復。神經失用:軸索損傷與鞘膜完整,神經傳導功能障礙,一般可自行恢復神經刺激112周圍神經損傷-分類周圍神經損傷-診斷

外傷史:時間、原因及現場局部檢查依損傷的類型、部位及傷口作初步判斷臨床癥狀感覺障礙,如痛、觸、溫和兩點辨別能力運動障礙113周圍神經損傷-診斷周圍神經損傷-診斷

畸形傷后數周或更長時間才發生腱反射的變化減弱或消失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無汗、干燥等神經本身的變化肌電圖檢查肌肉收縮可引起肌肉電位的改變誘發電位檢查感覺神經動作電位(SNAP)、肌肉動作電位(MAP)、體感誘發電位(SEP)電生理檢查114周圍神經損傷-診斷周圍神經損傷-治療

閉合性損傷合并神經損傷:其中約80%屬于神經失用癥或軸索斷裂,無需手術多能自行恢復;余下20%屬于神經斷裂需手術治療。開放性損傷合并神經斷裂:視傷口情況,行一期神經修復或二期修復。115周圍神經損傷-治療周圍神經損傷-治療

非手術治療復位+外固定:解除神經受壓,維持肢體在功能位,利于日后的恢復手法治療和功能鍛煉:防治肌萎縮、關節僵硬等針灸治療:損傷中后期多用中藥治療:內服+外洗116周圍神經損傷-治療周圍神經損傷-治療

手術治療一期修復:6~8小時內二期修復:1~3個月內,6個月也能獲較好療效二期修復方法有:神經松解術、神經吻合術、神經轉移與移植術、肌腱轉移術和關節融合術。117周圍神經損傷-治療第四節創傷性休克118第四節創傷性休克47創傷性休克

創傷性休克(Traumashock)的發生是因為機體遭受嚴重創傷,導致出血與體液滲出使有效循環量銳減,激發疼痛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反應,影響心血管功能,引起組織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微循環衰竭、急性氧代謝障礙和內臟損害為特征的全身反應綜合癥。119創傷性休克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疼痛、恐懼、焦慮與寒冷“驚則氣亂”,“寒則氣收”組織壞死:缺血,細胞壞死,血管破裂,通透性增高,出血,血漿滲出,組織水腫,血壓下降,代謝紊亂120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49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細菌毒素作用:內毒素:血管舒縮中樞外毒素:中毒反應—血管舒縮中樞、內分泌系統—

直接間接作用于周圍血管—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循環障礙—動脈壓下降—中毒性休克121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細菌毒素作用:50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休克病理過程分三個階段休克代償期休克失代償期(代償衰竭期)休克晚期(嚴重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呼衰,心衰,腎衰122創傷性休克--病因病機休克病理過程分三個階段51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意識與表情改變;脈搏虛細而數,100~120次血壓下降,超過基礎血壓30%,脈壓差低于30mmHg;呼吸:困難,發紺中心靜脈壓:6~12cmH2O;4.5—8.9mmHg皮膚變化尿量每小時少于25ml甲皺微循環:毛細血管變化123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52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及壓積:升高,濃縮,血容不足尿分析:電解質: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含量:三項異常(DIC)兒茶酚胺和乳酸:升高提示預后不佳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低于30mmHg,組織處于無氧狀態124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53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心電圖心律失常,QRS波異常,ST段降低,T波倒置內臟出血穿刺明確診斷125創傷性休克--診斷要點54創傷性休克--辨證分型氣脫: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汗出肢冷,胸悶氣憋,呼吸微弱,舌質淡,脈虛細或結代無力。血脫:頭昏眼花,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心悸,唇干,舌質淡白,脈細數無力或芤脈亡陰:煩躁,口渴唇燥,汗少而粘,呼吸氣粗,舌質紅干,脈虛細數無力亡陽: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呼吸微弱,舌質淡潤,脈細欲絕。126創傷性休克--辨證分型氣脫: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汗出肢冷,胸創傷性休克--治療積極搶救生命五項技術,防治休克等。消除病因:失血性休克,抗休克褲,充氣20~40mmHg使用4小時以內,“止得一分血,則保得一分命”(唐容川)處理創傷氣胸,傷口補充與恢復血容量(全血、血漿、右旋醣酐)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度的紊亂

127創傷性休克--治療積極搶救生命五項技術,防治休克等。56創傷性休克--并發癥防治心功能得維護:心率:西地蘭;心律:過速,毛花甙C;過緩,阿托品肺功能:呼吸道;給氧;呼吸興奮劑:可拉明,洛貝林;呼吸機腎功能:少尿或無尿(400),比重低于1.014,腎衰。記尿量,血容,利尿劑:甘露醇,速尿;DIC預防:必要時可用前列環素(PGI2),改善微循環,用抗凝血質III減少血栓防治感染:抗生素,膿培養+藥敏128創傷性休克--并發癥防治心功能得維護:心率:西地蘭;心律:過創傷性休克--中醫藥療法氣脫者宜補氣固脫:獨參湯血脫者宜補血益氣固脫:當歸補血湯亡陰宜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