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耳朵-閱讀答案_第1頁
大地的耳朵-閱讀答案_第2頁
大地的耳朵-閱讀答案_第3頁
大地的耳朵-閱讀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地的耳朵

①小時候,討厭冬菇,嫌它丑。A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詭譎的袍子,每每在飯桌上見到它,筷子總繞道而逃。弟弟受我影響,也把冬菇當敵人。②媽媽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燜雞,我一見便皺眉,覺得大好雞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覺上就好似香噴噴的一鍋白粥,無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③聰明的媽媽,察覺了我和弟弟的異狀。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夾起一朵冬菇,微笑地問:“你們看,這像什么?”④我悶聲悶氣地應道:“黑色的鬼。”⑤弟弟鸚鵡學舌,也說:“像鬼,黑色的鬼。”⑥媽媽好脾氣地應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⑦嘿,大地的耳朵?這個新鮮的比喻霎時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來了,我倆齊齊豎起耳朵來聽。⑧媽媽饒有興味地說道:“人間每天都有許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大地好奇,便把長長的耳朵伸出地面來聽。”經媽媽這么一形容,那朵圓圓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鉚足全勁來偷聽的耳朵。媽媽繼續說道:“大地的耳朵,聽覺

(敏銳

敏捷),你們吃了它,同樣可以擁有耳聽千里的能力!”⑨耳聽千里?嗚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約而同伸向盤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⑩萬萬沒有料到,這一吃,便上癮了。⑾品質上好的冬菇,碩大肥厚,一觸及嘴唇,便有一種綿密溫厚的感覺。在與雞肉長時間燜煮的過程中,它吸盡了肉的精華,吃起來像是一塊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絕對沒有脂肪那種油膩感,這種絢爛的風采是獨樹一幟的。⑿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聽覺,吃著吃著,果然便養成了“耳聽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時,不小心聽到了一些飛短流長的謠言,聽到了一些令人

(勃然大怒

義憤填膺)的負面消息,聽到了一些叫人惡心的言談,我便衷心希望,B自己不曾吃過那么、那么多的冬菇。⒀小小一道冬菇燜雞,盛滿了童年的快樂回憶,還有溫馨的倫常親情。C每回聞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親慧黠(聰明而狡猾)的笑容,便清晰浮現。我們在無數無數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長,我們在一則一則美麗的謊言里接受了許許多多原本為我們所抗拒的東西,那樣的一個成長過程,幸福而美好。D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歲月,是人生的無塵歲月,澄凈明潔。⒁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夾起一朵冬菇,微笑地問:“看,這像什么?”⒂孩子缺乏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實實地應道:“像冬菇。”⒃我說:“不是啦,它們是大地的耳朵……”⒄這時,三雙黑黑的眸子專注盯著我看,晶晶的亮光,為飯桌上那盤冬菇鍍上了一層美麗的釉彩……

15、為文章第8段和第12段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劃線處。(2分)16、在“我”的眼中,母親是“聰明”和“慧黠”的,仔細閱讀全文,說說母親的“聰明”和“慧黠”具體表現在哪里?(4分)17、冬菇令“我”“吃上了癮”,作者為什么又在第12段中說“希望自己不曾吃過那么、那么多的冬菇”?(4分)18、本文的語言富有表現力。請你從劃線的A、B、C、D四處中任選一處,品味語言的妙處。(3分)19、文中說“我們在無數無數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長,我們在一則一則美麗的謊言里接受了許許多多原本為我們所抗拒的東西,那樣的一個成長過程,幸福而美好。”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也有過類似的經歷,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5分)

參考答案:15、(2分)敏銳

義憤填膺16、(4分)母親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這個新鮮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擁有耳聽千里的能力”這樣一個美麗的謊言巧妙地改變了我們對冬菇的印象,讓我們喜歡吃冬菇。(巧用比喻、美麗的謊言、讓我們喜歡吃冬菇,等要點不能少,意思對即可。)17、(4分)因為“我”聽到了一些飛短流長的謠言、令人義憤填膺的負面消息、叫人惡心的言談。(4分)18、(3分)A句“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詭譎的袍子,每每在飯桌上見到它,筷子總繞道而逃。”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兒時對冬菇的厭惡。B句“自己不曾吃過那么、那么多的冬菇。”反復使用“那么”,加強了語氣,更強烈地表現出對所聽到的謠言、負面消息、叫人惡心的言談的厭惡。C句“母親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現”一句中,“黠”的本義是聰明而狡猾,這里貶義褒用,贊嘆了母親的聰明機智。D句“那些歲月,是人生的無塵歲月”一句中,“無塵”這一比喻寫出了童年生活的純潔美好。19、略(5分)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摩擦力知識點基本要求:

1.知道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2.通過實驗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靜摩擦力的最大值及變化范圍.

3.知道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

4.會運用公式F=μF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5.知道動摩擦因數無單位,了解動摩擦因數與哪些因素有關.

6.能用二力平衡條件判斷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知識梳理:

1.摩擦力兩個相互____________的物體,當它們發生____________或具有____________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____________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2.靜摩擦力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有____________,而又保持相對靜止時,所受的另一個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

(2)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____________且跟物體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受力情況決定,大小范圍是____________,Fmax是最大靜摩擦力,在數值上等于____________時的拉力.

3.滑動摩擦力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____________時,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____________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__________,并且跟物體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實驗表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成正比,也就是跟兩個物體表面間的__________成正比,表達式:__________,其中μ叫做__________,它的數值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__________和接觸面的情況(如____________)有關.

自主學習

1.接觸相對運動相對運動的趨勢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2.相對運動的趨勢接觸面的切向相對運動趨勢0<F≤Fmax物體剛剛開始運動

3.相對滑動相對滑動接觸面相對運動壓力垂直作用力F=μFN動摩擦因數材料粗糙程度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1.摩擦力方向的判斷

(1)滑動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難看出,判斷滑動摩擦力方向的關鍵是判斷“相對運動的方向”.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很難,因為物體的運動是比較直觀的,但千萬不要認為“相對運動的方向”是物體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方向,這是初學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所謂的“相對運動的方向”是指“受力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的運動方向.例如,你在運動的汽車上推動箱子時,箱子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箱子相對于汽車的運動方向相反.

(2)靜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當然這里的關鍵也是判斷“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而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又難以判斷,這就使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成為一個難點.同學們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①用假設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我們可以假設接觸面是光滑的,判斷物體將向哪滑動,從而確定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進而判斷出靜摩擦力的方向.

例如,如圖3-3-1所示,物體A靜止在斜面B上,要判斷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假設斜面光滑,則物體將沿斜面下滑.說明物體靜止在斜面B上時有相對斜面向下滑的趨勢,從而判定A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②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圖3-3-1

2.摩擦力大小的確定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遵循關系式F=μFN,式中的FN是兩個物體表面間的壓力,稱為正壓力(垂直于接觸面的力),性質上屬于彈力,它不是物體的重力,許多情況下需結合物體的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式中的μ為動摩擦因數,它的數值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兩物體間的正壓力及是否發生相對滑動無關,μ沒有單位.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與物體的運動性質無關,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只要出現相對滑動,滑動摩擦力恒為F=μFN.

(2)靜摩擦力的大小

如圖3-3-2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靜止的物體,當人用水平力F推時,此物體靜止不動,這說明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當人用2F的水平力去推時,物體仍靜止不動,此時靜摩擦力的大小為2F.可見,靜摩擦力的大小隨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靜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決定,一般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來確定其大小.目前可根據初中二力平衡知識求解靜摩擦力.當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時,物體就要滑動,此時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我們把它叫做最大靜摩擦力(Fm).故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是0<F≤Fm.所以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無關,但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成正比.最大靜摩擦力一般比滑動摩擦力大些,但在粗略的計算中有時認為兩者相等.

3.正確理解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及效果

(1)兩物體間產生摩擦力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①兩個物體的接觸面粗糙;

②兩物體間存在彈力;

③兩物體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因此,若兩物體間有彈力產生,不一定產生摩擦力,但若兩個物體間有摩擦力產生必有彈力產生.

(2)靜摩擦力中的“靜”指的是相對靜止,滑動摩擦力中的“滑動”指的也是相對滑動,其中應以摩擦力的施力物體為參考系.靜摩擦力產生在相對靜止(有相對運動趨勢)的兩物體間,但這兩個物體不一定靜止,它們可能一起運動,所以,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靜止.滑動摩擦力產生在相對滑動的兩物體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