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試題(A卷含解析)_第1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試題(A卷含解析)_第2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試題(A卷含解析)_第3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試題(A卷含解析)_第4頁
重慶市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試題(A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6重慶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試語文試題(A卷)(全卷共四個大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注意事項:1.試題的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上,不得在試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3.考試結束,由監考人員將試題和答題卡一并收回。一、語文知識及運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項是(

)A.人生如花開般絢爛,這也許是智求,但即使不盡華美,也可以自然純粹(cuì)。B.險惡嚴峻的自然環境,孕育出古時巴人棱(líng)角分明頑強堅韌的性格。C.茶香雋永,寓意東方的含著內斂(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熱烈奔放。D.我們不應被人工智能時代的洪流裹挾(xié),而應抓住一切帶有創造元素的機會。【答案】B【解析】【詳解】B棱(léng)角,所以選B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喧器祭祀銷聲匿跡來勢洶洶B.選聘蹂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謬論玲瓏剔透滄海桑田D.強悍徘徊駭人聽聞嬌揉造作【答案】C【解析】【詳解】A.喧器——喧囂B.蹂藺——蹂躪怡笑大方——貽笑大方D.嬌揉造作——矯揉造作所以選C。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項是(

)A.兩千多年前,《蒹葭》以愛為主題的詩,那片佇立千年的蘆葦,見證了遠古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B.紛揚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著藍色羽絨衣,在結冰的湖面擲下一串雪團般四處迸濺的清脆笑聲。C.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歷史見證。在博物館里,處處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著歷史智慧的文物,讓人驚嘆不已。D.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沿襲能夠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風的形成是漫長的,不可能一氣呵成。【答案】D【解析】【詳解】A佇立:(1)長時間地站立,沒有動作。(2)泛指站立。B依稀:彷佛,粗略、不清楚的樣子;些許、微少。C驚嘆不已:形容因為驚奇敬佩而發出的感嘆久久不止,感受至深。一氣呵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也指一件事接連不斷的完成。家風的形成不能一氣呵成。所以選D。4.將下面的句子組成一段連貫的話,排序合理的項是()①實際上,豬是很聰明的動物,“智商"遠高于牛、羊等家畜。②然而事實并非如此③例如,英國曾有一頭小豬,在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具備了與人握手、從1數到8等技能。④人們常用笨得像豬形容某人很愚笨。⑤科學家還認為,豬與狗、黑猩猩、人類等高智商物種一樣,具有認知能力。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首先通過確定第一句話,只能是第四句。所以排除B、D選項。第2話只能放到1句前面,所以選擇A選項。5.參照示例,請從下列備選詞語中任選一詞,寫一句話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辭,句式不限。示例:講臺講臺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潔白的粉筆,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著智慧和希望。備選詞語:窗臺操場林蔭小道【答案】示例:操場一操場是一方廣闊的天地,如同一個講臺,供同學在其中盡情的揮灑青春。【解析】【詳解】注意題干中要求選擇一個詞匯,同時使用修辭手法。句式不限,表意清晰,除此之外示例中的事物都圍繞所選詞匯,不要偏離。6.名著閱讀⑴以下文字是對魯迅《朝花夕拾》相關內容的概述,請據此填空。這是一場讓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長了脖子遙望,久候,卻總是匆匆一眼;這是場讓人癡念的盛事,“我”寧愿生場重病,也想滿足“扮犯人”的心愿……這場充滿地方民俗風情的“盛事”是指,這些情境出現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里。⑵《父親的病》和《瑣記》都寫到衍太太。請任選一篇,寫一件與衍太太相關的事,并說說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答案】⑴迎神賽會《五猖會》⑵示例:《瑣記》:衍太太ぬ慫恿患“我”去偸母親的手飾變賣,“我”并沒有聽從,然而卻出現了關于“我”偷家里家東西賣錢的流言,“我”心里十分惱怒,這件事表現出衍太太是一個表里不一、用心陰險的人。【解析】【詳解】考查學生對《朝花夕拾》的閱讀理解。(1)題中,從“生重病”“扮犯人“等詞語中可看出所選篇目為《五猖會》。那么“盛事”就是迎神賽會。(2)題中。衍太太的形象主要在表里不一、用心陰險、狡猾奸詐等。結合其體事例分析即可。7.綜合性學習近視是中學生繞不開的話題,為此,初三·1班將開展“未來之光——護眼行動”的主題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請你調查](1)圍繞本次活動主題,我們準備對初三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請你為問卷設計兩個問題。[請你轉述](2)班主任王老師對金晶同學說:“我們班想舉辦一次‘眼健康科普講座’,聽說你的鄰居李叔叔是眼科專家,我想邀請他后天下午兩點半到班上來做這次講座,你問問他能來嗎?”第二天,金晶應該怎樣向李叔叔轉述王老師的話?【答案】⑴第一個問題:請問同學,作為班級中患近視的同學大概占比有多少呢?第二個問題:請問同學。你們平時有了解過正確的用眼和呵護方法嗎?⑵示例:李叔叔你好,我是您的鄰居金晶。現在我們學校初三1班想舉辦一次“眼健康科普講座”,向同學們宣傳正確的用眼護眼知識,聽聞您是一名眼科專家,特委托我邀請您為我們進行科普講解,時間是明天下午2點30分,請問您有時間嗎?【解析】【詳解】⑴題注意題干要求,主要是近視相關,同時詢問同學需要注意稱呼;⑵題注意語言得體,需要表達出活動的目的,時間,活動舉辦的意義,同時注意稱呼,特別是材料中老師表達的時間是“后天”,而邀請時間是發生在“第二天”,考察學生對材料中細節的關注。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5分)(一)古詩文積累8.默寫填空(1)不義而富且貴,______(《論語·述而》)(2)_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3)__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4)___________,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5)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杜牧《泊秦準》)(6)我報路上長嗟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漁家傲》)(7)陸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暗含人生哲理同時他表明了詩人雖遇控折,卻心存希望的積極人生態度。(8)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攀登,我們終于到達山巔。極目遠眺,千山萬壑盡收眼底,我頓生“_______,_______”之感。(請在《登飛來峰》《望岳》《黃鶴樓》中選取最恰當的一句作答)【答案】(1).于我如浮云(2).大漠孤煙直(3).何當共剪西窗燭(4).懷舊空吟聞笛賦(5).隔江猶唱后庭花(6).學詩謾有驚人句(7).山重水復疑無路(8).柳暗花明又一村(9).會當凌絕頂(10).一覽眾山小【解析】【詳解】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賦、謾、凌”的正確書寫。閱讀《小石潭記》,完成下面小題。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9.解釋下列加點的司珸。(1)潭中魚可百許頭()(2)佁然不動()(3)俶爾遠逝()(4)以其境過清()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1.下列對文章內容和寫法分析不當的一項是()A.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記,按“發現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順序,記錄了作者游覽的經歷。B.文章開篇以環佩相擊之音來寫水聲,表現出水聲的清脆,令人愉悅;同時也借水聲烘托出環境的幽靜。C.第②段寫游魚,先總體寫魚的大體數量和“空游無所依”的狀態,接著采用特寫鏡火寫日光魚影,勾面出一幅生動活潑的游魚圖。D.作者善用正面和側面的描寫方法來寫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寫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不僅僅是自然環境的冷清所致,還有更為深層的原因。請結合選文和鏈接材料(作者同時期在永州寫給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層原因。[鏈接材料]仆⑴悶即出游,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⑵復不樂。何者?譬如囚拘圓土⑶一遇和景⑷,伸展支體,亦以為適,然終不得出,豈復能久為舒暢哉?(選自柳宗元《與李翰林建書》,有刪節)[注]⑴仆:對自己的謙稱。⑵已:過一會兒。⑶譬如囚拘圓土:好像被因禁在圓形圍墻之中。⑷和景:溫暖的日光。【答案】9.(1).可:大約(2).佁然:呆呆的樣子(3).俶爾:忽然(4).清:凄清10.(1)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頭上。(2)兩岸的地勢象狗的牙齒一樣相互交錯,不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11.D12.(1)柳家元寫小石潭的美景,是為寫自己被貶后的憤懣孤凄做鋪墊,以樂景寫悲情,也隱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沒的境地;(2)材料中“警如囚居圓土”“然終不得出”等句,也表達了對統治者排擠埋沒人才的不滿和嘲諷,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壓抑和孤凄。【解析】【9題詳解】考查對文言文詞匯的的理解。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潭中魚可百許頭: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多條。可:大約。“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以其境過清:因為這里的環境過于凄清。清:凄清、冷清。【10題詳解】考查文言文翻譯句子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重點詞語:犬牙:像狗的牙齒。【11題詳解】考查理解文本內容和寫作手法。D.“斗折蛇行",就是采用比喻寫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所以選D。【12題詳解】考查主題思想探究。分析這道題需要結合柳宗元被貶的背景。《小石潭記》作者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被貶后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苦情感。[鏈接材料]“警如囚居圓土”“然終不得出”等句表現出對統治者的不滿,表達了對統治者排擠埋沒人才的不滿和嘲諷,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壓抑和孤凄。【點睛】參考譯文: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三、現代文閱讀(40分)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下面小題。一把老鑰匙王舉芳⑴回到家時,母親正翻箱倒柜。雜亂的地面讓我無處落腳。我說:“媽呀,您這是在翻傳家寶嗎?”⑵母親停住手看著我說:“見我的鑰匙沒?”⑶“喏,在這兒。”我從玄關柜上拿起屬于母親的那串鑰匙。⑷“我說的不是這個,是老宅的,老宅的那個。”母親的語氣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親幾乎把家里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母親要找的鑰匙。母親坐下來,情緒有些低落。我說,媽,您就別總想著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沒有鑰匙都一樣。母親嘆了一口氣,開始收拾地上的凌亂。⑸其實,我沒有告訴母親,弟弟正四處托人,要把老宅賣掉。弟弟說老宅總空著,時間久了,房屋會倒塌的,到時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談價錢。⑹一周后,弟弟告訴我,老宅賣掉了,賣了兩萬元。看著那些錢,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墜了一塊石頭。⑺那天下班,在小區外碰到三嬸。三嬸是我家后鄰居,和我們家沒有親屬關系,按村里輩分我這么喊她。三嬸說,我正發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說這城里的樓一個框一個框的,看著都叫人眼花繚亂。我讓三嬸家里坐坐,她直擺手,說沒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說著掏出一把鑰匙交給我,說這鑰匙是你們家老宅的,啥時候想回家就回。原來是她家買了我們家的老宅。⑻母親沒再提鑰匙的事兒。我想著老宅現在已經是別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沒跟母親提鑰匙的事兒,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頂上的一個盒子里。⑼農歷六月六,我們老家有傳統廟會。母親執意要回去看看。無奈,我和弟弟只好依著母親。一路上母親說著故鄉風俗和舊年往事,精神從未有過地爽朗,她沒有看到我和弟弟偶爾交匯的眼神里都藏著忐忑。⑽三嬸聽說我們回來了,招呼我們去她家里。做鄰居的那些年,三嬸和母親一直處得很好,親姐妹一樣。吃過晚飯,三嬸拿了幾床鋪蓋說,你們別嫌,都是干凈的。走,到你們家去,你們還睡你們各自的屋。三嬸掏出鑰匙打開老宅的鎖,我們怔怔地望著那干凈整潔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從未離開過。⑾我送三嬸到大門口,對她說謝謝。三嬸說,咱不說遠親近鄰,我懂你媽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莊稼人走到哪里,其實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給你們鑰匙,還有一個原因。還記得你在家的時候,經常問我為什么總帶著一把老鑰匙嗎?我的老家在遙遠的山里,是土房子,因為一場突來的泥石流,房子沒有了,但母親一直讓我們自個兒保存著屬于自己的那把老鑰匙。想家的時候,我就看看老鑰匙,摸摸老鑰匙,想象著轉動鑰匙打開門鎖,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電影,心里就熱乎乎的,就連當初的一些懊惱、吵鬧都成了好。你們想回來看看的時候就回來,這里啥時候都是你們的家。⑿三嬸眼里有亮光閃爍。我也感覺似乎有水滴落進了眼里。⒀回城后,我把三嬸送來的鑰匙給了母親。母親摩挲著鑰匙說,家門的鑰匙在手里,不論何種身份何種境遇,你還是個有家可歸的人。⒁從那以后,不知為什么,有時候我也會摩挲那把老宅的鑰匙。那一個個匙痕,似一個個密碼,打開歲月的珍藏。⒂三嬸來電話說村里要建社區了,老房子要拆遷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進樓房里了。停了停,她說:“也好,咱們有鑰匙。”⒃幾年過去了,母親一直保存著那把老鑰匙,再也未丟過。⒄老鑰匙陪著母親風來雨往,不經意間常生斑斑銹跡,但都會被母親那厚重、靈巧的雙手反反復復摩挲著擦亮。(選自《時代文學》2018年第7期,有刪改)13.請參照下面表述將主要事件補充完整。母親尋找鑰匙一一(①)——(②)一一陪母親回老宅——(③)14.閱讀第⑼段畫線語句,聯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15.理解文中第⑷段畫線語句的含義。那一個個齒痕,似一個個密碼,打開歲月的珍藏。16.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三嬸這人物形象。17.文中的“老鑰匙”承載著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答案】13.弟弟賣掉老宅;三嬸買下老宅;母親保管鑰匙14.我和弟弟尖掉了老宅;害怕老宅不再是母親記憶中老宅;15.這里的齒痕指的是老宅鑰匙的齒痕,打開歲月的珍藏指的是對老屋的回憶。老屋鑰匙上的齒痕,就像一把記憶的開關鑰匙,拿到手里,就會喚起對老屋的記憶和家的歸屬感。16.善良、淳樸、真誠。三嬸買了老宅并把鑰匙交給了我們,體現了她的善良;三嬸一直保存著自己老宅家的鑰匙,寫出了她的淳樸。三嬸對母親一直真誠相待,體現了她的真誠。17.對老屋的懷念和歸屬感:對母親的愧疚。對三嬸的感激:對根的尋找.【解析】【13題詳解】考查概括事件。結合文中時間點分段,按照給定的事例進行前后的劃分,尋找事件。⑸弟弟正四處托人,要把老宅賣掉。——弟弟賣掉老宅;⑺原來是她家買了我們家的老宅。——三嬸買下老宅;⒃幾年過去了,母親一直保存著那把老鑰匙,再也未丟過。——母親保管鑰匙。【14題詳解】母親找不到鑰匙情緒有些低落。而這個時候,弟弟已經賣掉老宅,而鑰匙是母親的情感寄托,是母親的念想。所以,我和弟弟害怕老宅不再是母親記憶中的老宅。【15題詳解】考查賞析重點語句。賞析句子注意抓住語句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分析。賞析句子主要從以下方面賞析:修辭、詞語、寫作內容、扣主題等。那一個個齒痕,指的是老宅鑰匙的齒痕,打開歲月的珍藏指的是對老屋的回憶。拿起記憶的鑰匙,喚起對老屋的記憶和家的歸屬感。【16題詳解】考查總結人物形象。總結人物形象一定要結合原文:⑺三嬸說著掏出一把鑰匙交給我,說這鑰匙是你們家老宅的,啥時候想回家就回。體現了她的善良;⑾三嬸想家的時候,就看看老鑰匙,摸摸老鑰匙,想象著轉動鑰匙打開門鎖,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電影,心里就熱乎乎的。寫出了她的淳樸。三嬸對母親一直真誠相待,體現了她的真誠。【17題詳解】考查主題思想。全文通篇回憶鑰匙和老屋,體現了對老屋的懷念和歸屬感:因為賣掉了老屋,體現了對母親的愧疚。三嬸買了我家房子但是把鑰匙給了我體現了我對三嬸的感激。房子拆拆,鑰匙老屋變成了唯一的回憶和念想,體現了作者對根的尋找.閱讀下面的實用類文本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剛剛過去的勞動節,家長們帶著孩子們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長在勞動節上好了“勞動”這一課呢?放學途中,書包在父母長輩的肩上,孩子們卻兩手空空:午餐時,小學一年級的眾多孩子不會剝蝦,導致無從下口;更有甚者,大學生不會自己洗衣服,每周帶一大包臟衣服回家。對于勞動,家長們各有說法。

家長1:兒子從2歲多。開始自己用微波爐熱牛奶。4歲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雞蛋。現在6歲,可以自己煮西紅柿雞蛋面。家長2:兒子10歲了,還不太會系鞋帶。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費動,我很著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買成帶粘扣的。男孩就是沒有女孩那么細心,生活能力差點兒就差點兒吧。家長3:作為80后,因為有超能干的媽媽,導致我的個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會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問題是我自己也不太會做。對此我也很無奈。家長4:我覺得孩子的任務就是讀書。只要學習成嗜好。長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勞動教育,對孩子沒什么意義。(摘自“校長會”微信公眾號)【文本二】2017年9月到12月期間,××省在八所中小學對450名師生就學校勞動的實施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省中小學勞動的實施現狀調查統計表調查項目統計數據學生對開設勞動課的看法很有必要沒有瞎耽誤工夫無所謂討論10%16%71%學校勞動教育違約開設情況開設了未開設不清楚33%33%34%勞動教育課程是否作為考核科目是否不清楚3%7%18%【文本三】①勞動教育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這已成為現代教育的共識。生活

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勞動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成就幸福圓滿人生的有效途徑。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普指出,“勞動水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人類創造幸福的基礎”②勞動教育對于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勤儉節約、踏實肯干、意志堅定、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使之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品德修養需要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踏踏實實地磨煉達成。③勞動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產勞動技能、初步的職業意識、創新創業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勞動技育嬰在增長青少年的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引導青少年在做中學,學中做,在社會勞動實踐中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④勞動可以促進學生強健體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勞動教育要引導學生在勞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⑤勞動教有利于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形成以勞有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進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市美觀,讓青少年學生在勞動創造中形成發現美、體驗關、鑒賞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離不開勞動教育的支撐。嬰把勞動教育融入勞動課程、校內勞動、校外勞動實踐,家務勞動各環節,整體構建起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選自《光明日報》2018年10月11日有刪改)18.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文本三第③⑤段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關勞動的種種現象,意在引起大家對勞動教育的關注。B.“家長2”忽視孩子的勞動教育,這樣做不利于培養孩了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C.要增長青少年的勞動知識和見識,主要靠社會勞動實踐,在做中學,學中做。D.青少年學生只有在勞動創造中才能形成發現美、體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19.當前不少中小學生勞動能力較差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20.請寫出文本三中畫線句運用的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1.針對文本中“家長4”關于勞動教育的看法,請運用文本三的相關內容予以反駁。【答案】18.C19.(1)家長原因:更多的家長不注重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只注服學習教育,從面忽視了勞動教育,導致學生缺乏勞動鍛煉。(2)學生原因:學生對勞動教育缺乏主動性,對勞動課的態度也是可有可無的。(3)學校原因:很多學校對勞動課的開設不夠承視,大多學校認為勞動課程沒有必要作為考核科目。20.引用論證引用了馬卡連柯的話,有力的說明了勞動教育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礎,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21.勞動教育對于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全面發展,生活實踐以及未索賤劃等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一個孩子嬰有出息.光是看學習成績。還愛立德樹人,全面發展。著沒有勤儉節約,踏實肯干等優良品質。也是庸才而已。第二,出息成才,不光是靠學習成績。還有生產技能,職業意識等實踐能力。缺乏這些,無異于紙上讀兵,誤人誤己。第三。出息成才,還需愛一個強健的體魄,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綜上所述,要成長成才。得得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行。因此,勞動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解析】18題:C.文本三中說.“勞動教育在增長青少年的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引導青少年在做中學,學中做”強調的是勞動教育,并非是社會勞動實踐。故C選項錯誤19.(解析:文本一主要體現出家長原因,分別描述了不同家長對孩子勞動教育的不同看法。文本二主要體現了學生原因、學校原因,通過圖表進行分析)20.(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以及引用論證。具體結合語境分析知道,這里引用了馬卡連柯指出的一句話。使其更有說服力,強調了勞動教育的基礎性。)21.(李傳鵬輸入解析,首先,我們看家長4觀點。可以提煉出兩個信息,第一,學習好就有出息。第二,勞動教育不重型。題目愛求我們反駁。答題就要表達出:勞動教育重要而且只有學習好并非能出息。)【18題詳解】考查理解文本內容。文本三中說.“勞動教育在增長青少年的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引導青少年在做中學,學中做”強調的是勞動教育,并非是社會勞動實踐。所以選C。【19題詳解】考查文本內容概括。文本一:勞動節,本來可以借此機會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家長越俎代庖,上演的“家長勞動節”。由此分析當前不少中小學生勞動能力較差的原因,家長有一部分責任。文本二中的××省中小學勞動的實施現狀調查統計表中,通過數字對比,當前不少中小學生勞動能力較差的原因,學生也學校也存在一定問題。【20題詳解】考查論證方法的作用。議論文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考查對文章論證方法的作用。文章使用論證方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論證觀點。因而在解答論證方法作用的時候,要緊扣文章的論點或分論點。“勞動水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人類創造幸福的基礎”這里引用了馬卡連柯指出的一句話。使其更有說服力,強調了勞動教育的基礎性。【21題詳解】考查理解文本內容。家長4的觀點:我覺得孩子的任務就是讀書。只要學習成嗜好。長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勞動教育,對孩子沒什么意義。可以提煉出兩個信息,第一,學習好就有出息。第二,勞動教育不重型。題目要求反駁,所以反駁內容一定圍繞著“勞動教育重要,只有學習好并非能出息”。四、寫作(55分)22.以下兩題,選做一題。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寫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襲。題目⑴:多一點興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一點欣賞,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點執著讓我們的步伐更加堅定;多一點擔當,讓我們的脊梁更加挺拔……請將下面的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文章。題目:多一點題目⑵:閱讀下面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初一男孩兒李仁志在《少年說》節目上,有關媽媽的告白引發了現眾的“集體淚崩”:“我的媽媽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就是一名外賣配送員——”這個13歲的孩子,沒有躲閃,沒有猶豫,大方自豪地向大家介紹媽媽的職業。“媽媽工作十分辛苦,無論是風吹雨打都要按時按點派送。但有時還會遭到客人無理取鬧,甚至面臨建惡意差評,盡管如此,媽媽依然對我說:‘無理取鬧的人只是少數,生活里還是有很多善良的人。’”【答案】多一點情懷夜映闌干,獨倚江樓,遠眺蒼穹。漢霄蒼茫。牽住繁華哀傷,命中注定,成為過往。可那天地日月,恒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我心中那些文人墨客的情懷,給予我的堅定的力量,從未離去,從未改變,美好如初。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翻開歷史的書卷,范仲淹,作為一名戰士,他可以金戈鐵馬,血戰疆場。但他作為一位詞人竟如此多愁善感。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當悠悠月光鋪滿邊塞,這月光似乎都成了寒霜,成了思鄉的清酒,折磨著遠在他鄉的征夫的心。悠悠鄉愁,讓他涕淚沾襟。可他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社稷為重,燕然未勒,談歸從何?于是,他掛帥上陣,提著寶劍,沖入到與敵人新一輪的廝殺中。透過千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