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業企業主要統計報表指標解釋工業企業主要統計報表指標解釋工業企業主要統計報表指標解釋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工業企業主要統計報表指標解釋版本號: A修改號: 1頁 次: 1.0 審 核: 批 準: 發布日期: 一、工業總產值的定義工業總產值(當年價格):指工業企業在本年內生產的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1.工業總產值計算應遵循的原則(1)工業生產的原則。即凡是企業在本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的勞務,均應包括在內。其中的最終產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內銷售,只要是本年內生產的,就應包括在內。凡不是工業生產的產品,均不得計入工業總產值。(2)最終產品的原則。即
2、企業生產的成品價值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企業對外銷售的半成品也應視為最終產品計入工業總產值。而在本企業內各車間轉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計算其期末期初差額價值。(3)“工廠法”原則。即以法人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計算工業總產值,是其本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總價值量。(二)、工業總產值的內容包括三部分: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1)成品價值:指企業在本年內生產,并在本年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合格、包裝入庫的已經銷售和準備銷售的全部工業成品(包括半成品)價值合計。成品價值中包括企業生產的自制設備及提供給本企業在建工
3、程、其他非工業部門和生活福利部門等單位使用的成品價值,但不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價值。工業總產值是按現行價格計算的。成品價值按成品實物量乘以本年不含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產品實際銷售平均單價計算。會計核算中按成本價格轉帳的自制設備和自產自用的成品,按成本價格計算生產成品價值。(2)對外加工費收入: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對外承做的工業品加工(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生產)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外工業品修理作業所收取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內非工業部門提供的加工修理、設備安裝等收入。對外加工費收入按不含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價格計算。對于以對外加工生產為主,對外加工費收入所占比重較大的企業,如果對
4、外加工費收入出現跨年度支付的情況,為保證總產值生產口徑計算的準確性,則應將對外加工費收入按實際情況調整,記錄本年應實際收取的對外加工費收入。(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為了使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中間投入中的物耗價值一致,以便同口徑地計算工業增加值,規定本指標的計算原則是:凡是企業會計產品成本核算中計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則工業總產值中必須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反之則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價值減去期初價值后的余額,如果期末價值小于期初價值,該指標為負值,企業在計算產值時,應按負值計算,不能作為零處理。(三)、工業總產值計算的幾種具
5、體規定(1)凡自備原材料(包括自備零部件)生產,不論其加工繁簡程度如何,一律按全價,即包括自備原材料的價值,計算工業總產值。(2)凡來料加工,加工企業只收取加工費,則加工企業一律按財務上結算的加工費計算工業總產值,即不包括定貨者來料的價值。一般分兩種情況:a、工業企業之間的來料加工,加工企業(即承包單位)按財務上結算的加工費計算工業總產值;委托加工的企業(即發包單位)按全價計算工業總產值。b、工業企業與非工業企業之間的來料加工,當工業企業作為加工企業時一律按加工費計算工業總產值。(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原則上應計入工業總產值,但如果會計產品成本核算中不計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
6、本,則不計入工業總產值;如果會計產品成本核算中計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則計入工業總產值。(四)、工業總產值不應包括的內容1、非本企業生產的工業產品價值。如購自廠外而在本企業內未經任何加工又轉售的產品價值;按照合同規定不需要本企業加工和安裝的協作件(如機組、儀表)的價值。2、本企業非工業活動單位的非工業產品價值和收入。入農牧場的農、畜產品的價值;運輸部門的運輸收入;住宅、公用事業及福利事業單位(洗衣房、澡堂、理發室等)的收入等。3、本企業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如鋸末、切屑、矸石等),其出售的價值也不包括在總產值內。二、新產品產值新產品產值是指報告期本企業生產的新產品的產值。新產品是指采
7、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研制、生產的全新產品,或在結構、材質、工藝等某一方面比原有產品有明顯改進,從而顯著提高了產品性能或擴大了使用功能的產品。本報表中的新產品產值、新產品銷售收入指標既包括經政府有關部門認定并在有效期內的新產品,也包括企業自行研制開發,未經政府有關部門認定,從投產之日起一年之內的新產品。三、工業銷售產值(一)、工業銷售產值的定義和內容工業銷售產值(當年價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本年內銷售的本企業生產的工業產品或提供工業性勞務價值的總價值量。工業銷售產值包括的內容為:1、銷售成品價值: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實際銷售(包括本期生產和非本期生產)的全部成品、半成品的總價值,即
8、按報告期產品的實際銷售數量乘以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產品實際銷售平均單價計算。銷售成品價值中包括企業生產的自制設備及提供給本企業在建工程、其他非工業部門和生活福利部門等單位使用的成品價值,但不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并且只收取加工費的成品(半成品)價值。2、對外加工費收入: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對外承接的工業品加工(包括用定貨者來料加工的產品)的加工費收入;對外工業品修理作業可收取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內非工業部門提供的加工修理、設備安裝等收入。對外加工費收入按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價格計算。對于以對外加工生產為主,對外加工費收入所占比重較大的企業,如果對外加工費收入出現跨年度支付的情況,為保證總
9、產值生產口徑計算的準確性,則應將對外加工費收入按實際情況調整,記錄本年應實際收取的對外加工費收入。四、工業總產值與工業銷售產值的區別1、工業銷售產值的計算基礎是工業產品的銷售總量,不管是否為本期生產,只要是本期銷售的都應計算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基礎是工業產品的生產量,只要是在本期生產的不論是否已經銷售,都應計算工業總產值。2、工業銷售產值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額價值,而工業總產值包括這部分價值。五、出口交貨值:指工業企業交給外貿部門或自營(委托)出口(包括銷往香港、澳門、臺灣),用外匯價格結算的產品價值,以及外商來樣、來料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等生產的產品價值。在計算出口
10、交貨值時,要把外匯價格按交易時的匯率折成人民幣計算。六、企業用電量:指工業企業報告期用于工業生產、輔助生產和企業管理活動的實際用電量。但是不包括企業單獨核算的生活用電量。七、主要產品產量本年生產量:指工業企業在本年內生產的并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實物數量,包括商品量和自用量兩部分。(1)產品生產量計算應遵循的原則產品質量標準:產品必須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或訂貨合同規定的技術條件,才可統計生產量。工業產品質量標準一律按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執行。沒有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的產品,應按企業主管機關的標準或訂貨合同規定的技術條件執行,不得擅自更改標準或降低標準,不合格的產品不能計算生產量。統計時間:本年生產量反映
11、的是本年內的工業生產成果,凡本年內生產的產品都應計算在內,即截止本年最后一天檢驗合格并辦理了入庫手續的產品,其中規定要求包裝的產品必須包裝好才能計算其生產量。至于本年最后一天以哪一個班次作為截止計算產量的班次則由企業主管機關規定,并應與會計核算的結算時間一致。結算時間一經確定,就要嚴格執行,不得隨意提前或移后。準確度量:準確度量是計算產品產量的重要一環,企業應配備必要的計量設備,對產量進行實際度量,不得隨意估算,對確有困難不得不推算的某些產品,一定要按照主管部門規定的推算方法計算,使之盡量接近實際。(2)產品生產量包括的內容企業各車間(主要車間、輔助車間、附屬品車間及副產品車間)用自備原材料生
12、產的全部產品產量,不論是要銷售的商品量還是本企業的自用量,均應統計生產量。凡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生產的產品,并且加工企業只收取加工費的,如果訂貨者是境內非工業企業和境外企業,其產品生產量由加工企業統計;如果訂貨者是境內工業企業,產品生產量由委托企業(即發包企業)統計,加工企業(即承包企業)不統計。經正式鑒定合格的新產品、自產自用的生產設備、未正式投入生產以前試生產的合格品以及基本建設附產的合格品,都應包括在產品生產量中。用進口原材料或關鍵零件生產的產品,或用進口整套散裝零件及用進口組裝件加工、裝配的產品,不論是在國內銷售還是外商經銷,生產量均統計在國內同種產品生產量中。在我國國土范圍內的外商投資和
13、港、澳、臺商投資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其生產量全部統計在國內同種產品生產量中。區分來料加工與自備原材料生產的依據是加工企業與委托加工企業間的財務結算。如果委托加工企業提供(3)工業產品生產量不應包括的內容在生產工業產品的同時,產生的下腳余料或廢料,如冶金工業的氧化鐵、湯道、中心注管、鋼材切頭、切尾,機械工業的切屑,木材工業的鋸末,糧食加工工業的糠、麩,釀酒工業的酒糟等,一般做下腳料出售,不應統計為產品生產量。投入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沒有完全消耗掉,而加以回收、提濃,再供本企業自用的,如機械工業回收的潤滑油,合成洗滌劑廠回收的鹽酸、硫酸等都不計算產品生產量。企業從外購進的工業品,未經本企業任何加工的
14、,不得作為本企業的產品生產量統計。某些產品在檢驗產品質量時,需做破壞性試驗(如試驗燈泡的使用壽命,手電池的間歇放電時間等),這些用作試驗的產品,不計算在產品生產量中。附: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部分主要產品產量目錄2009年代碼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2008年代碼0931010 鎢精礦折合量 噸 009511310030 大米 噸 015671351010 鮮、冷藏肉 噸1450010 罐頭 噸 025171520010 飲料酒 千升 029821522010 其中:啤酒 千升 030121540010 精制茶 噸 032271741010 生絲 噸 050361800010 服裝 萬件 054
15、491800020 其中:針織服裝萬件 056541810010 梭織服裝 萬件 054571910010輕革平方米058832020010人造板立方米062532021010其中:膠合板立方米062602022010纖維板立方米062842029010人造板表面裝飾板平方米064132031040實木木地板平方米064202031050復合木地板平方米064212100010家具件066592110010其中:木質家具件066662130010金屬家具件067402221010機制紙及紙板噸069752221050其中:衛生用紙噸072412221070箱紙板噸073692230010紙制品
16、噸074322231010其中:瓦楞紙箱噸074492311010單色印刷品令074942311020多色印刷品對開色令075052312010本冊萬本076922661010化學試劑噸153612740010中成藥噸201223000010塑料制品噸212143060010其中:塑料包裝箱噸216103082010日用塑料制品噸216413230010鋼材噸243063230090其中:線材(盤條)噸251274059010光電子器件萬只444004059040其中:發光二極管(LED)萬只4410010發電量萬千瓦小時014324412010其中:水力發電量萬千瓦小時01470八、B201
17、表的審核公式1、本月完成數+上月止累計完成數=本月止累計完成數;2、一般情況下: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3、產值的增幅與企業用電量、產品產量的增幅是否相匹配。202表: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月報)一:指標解釋1、應收賬款: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款項。該指標根據會計“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項的年末數填報。未執行2001年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用“應收賬款凈額”期末數代替。2、產成品:指企業報告期末已經加工生產并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可以對外銷售的制成產品。根據企業會計“資產負債表”中“產成品”的期末數填報。3、流動資產:指企業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
18、個生產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根據會計“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合計”項的期末數填列。流動資產年平均余額: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全部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計算公式為:或:其中:4、資產總計: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資產按其流動性(即資產的變現能力和支付能力)劃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根據會計“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總計”項的期末數填列。5、負債合計:指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償還形式包括貨幣、資產或提供勞務。負債一般按償還期長短分為
19、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根據會計“資產負債表”中“負債合計”的期末數填列。6、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總額。此項目應根據相關行業的“產品銷售收入”、“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收入”等科目發生額填列。7、主營業務成本:指企業從事主要業務活動而發生的成本。根據會計“利潤表”中對應指標計算填列。未執行2001年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用“產品銷售成本”年末累計數代替。8、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指企業因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稅法規定交納的應從經營收入中抵扣的稅金和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等。根據會計“利潤表”中對應指標的本年累計數填列。未執行2001年企業會計
20、制度的企業,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的本期累計數代替。9、營業費用:根據會計“利潤表”中對應指標的本年累計數填列。未執行2001年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用“產品銷售費用”的本期累計數代替。10、管理費用: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根據會計“利潤表”中對應指標的本期累計數填列。11、財務費用: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匯兌損失以及相關的金融機構手續費等。根據會計“利潤表”中對應指標的本期累計數填列。12、利息支出: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利息支出扣除利息收入后的凈額。根據會計“財務費用”科目歸納計算本期累計數填列。13、利潤總額:指企業
21、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虧盈總額,包括營業利潤、補貼收入、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根據會計“利潤表”中的對應指標的本期累計數填列。14、本年應交增值稅:指企業按稅法規定,從事貨物銷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等增加貨物價值的活動本期應交納的稅金。指企業在報告期應交增值稅額。計算公式為:本年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減免稅款+出口退稅本年進項稅額: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本年銷項稅額: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
22、額。15、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年平均人數指年內各月平均擁有的人數,其計算公式為:二、B202表的審核公式1、0502+0411052、24-25-26-29-30-35413、5224(3%6%)4、35(即財務費用)欄數據較大時,是否漏填了利息支出;5、24欄數據與B201表的032(累計的工業銷售產值)是否一致;6、B202表不論本年還是去年均填報累計數。203表:主要工業產品銷售、庫存、訂貨(季報)一、指標解釋1、本年銷售量:指本年內工業企業實際銷售的由本企業生產(包括上年生產和本年生產)的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或定貨合同規定的技術條件的工業產品的實物數量。凡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生產的產品,
23、并且加工企業只收取加工費的,如果訂貨者是境內非工業企業和境外企業,其產品銷售量由加工企業(即承包企業)統計;如果訂貨者是境內工業企業,產品銷售量由委托企業(即發包企業)統計,加工企業不統計。(1)產品銷售量的核算原則:產品銷售量以產品銷售實現為核算原則,即在產品已發出,貨款已經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貨款的憑據時作為銷售實現,統計產品銷售量。按照企業銷售方式的不同,產品銷售量統計遵從以下幾種規定:采用送貨制銷售的,產品如由本企業運輸部門發運,以產品出庫單上的數量、日期為準;如委托專業運輸部門發運,則以運輸部門的承運單上的數量、日期為準。采用提貨制銷售的,以給用戶開具的發票和提貨單上的數量、日期為準。
24、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的產品,以企業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為準。采用預收貨款銷售的,在發出產品時作為銷售。產品尚未生產出來,已預收貨款或預開提貨單的,不應算作銷售。企業出口銷售的產品,陸運以取得承運貨物收據或鐵路運單,海運以取得出口裝船提單,空運以取得空運運單,并向銀行辦理出口交單的數量、日期為準。企業自營出口的產品,在委托外貿部門代理出口(實行代理制)的情況下,以收到外貿部門代辦的運單和銀行交單憑證的數量、日期為準。(2)統計產品銷售量應注意以下幾點只有企業銷售的合格產品才能統計其銷售量,銷售的次品不能計入產品銷售量。企業直接從外購進產成品,只是更換了標簽或包裝的,不能作為銷售量統計。分清產品銷售
25、和預售的界限:預售指產品還沒有生產出來以前,用戶為了購買這種產品事先向工廠支付貨款。預售不能算作銷售。相反,有些產品采用了分期付款的形式,只要是用戶拿到了這個商品,不管貨款是否已付清,作為企業已經取得了收取貨款的憑證就應作為銷售。(3)售出產品退貨的處理遵從以下規定退回本年內銷售的合格品,應從本年銷售量中扣除,同時計入庫存量;退回本年內銷售的不合格品,要在本年銷售量中扣除,還要同時扣除本年生產量。退回本年以前售出的合格品,本年銷售量不變,計入產品庫存量中;退回本年以前售出的不合格品,本年銷售量和本年生產量均不變。退回修理的產品,修理后仍交原用戶的,不作為退貨處理,在統計報表上不做反映。2、本企
26、業自用量及其他:本指標包括企業自用量和其他兩部分。企業自用量又稱企業自產自用量,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已作本企業產量統計的、又作為本企業生產另一種產品的原材料使用的產品的數量。如鋼鐵企業用本企業生產的生鐵煉鋼,其計算了生鐵產量又用于煉鋼的生鐵數量,應作為企業自用量統計。但是,由本企業驗收合格后,作為商品出售給本企業生活用、在建工程用或行政部門用的產品數量,不能作為自用量統計,而作為銷售量統計。如鋼鐵企業將本企業生產的鋼材用于本企業房屋維修的數量,應作為銷售量而不是自用量統計。3、其他:本指標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將產品用于展覽、捐贈、借出以及報廢等方面的產品數量和盤盈盤虧的數量。企業以促
27、銷手段搭售的產品不能視為捐贈,而應作為銷售對待。4、年初、年末庫存量:本指標是指工業企業在在年初、年末時點上,尚存在企業產成品倉庫中暫未售出的產品的實物數量。(1)、在核算產品庫存量時要遵循以下原則:產品庫存必須是處于“實際庫存”狀態的產品。有的產品雖已結束了生產過程,但還沒有驗收合格,還沒有辦理入庫手續,不能作為產品庫存統計。有的產品已經售出,但按提貨制要求還沒有辦妥貨款結算手續的,按送貨制要求未辦理承運手續的,仍應作為本企業的產品庫存量統計,而不能作為產品銷售量統計。計入產品庫存量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有權銷售的產品,對于已經銷售并已辦妥各項手續,但尚未提貨的產品,本企業無權支配,這種產品雖
28、然仍存在本企業倉庫中,但不應統計為庫存量。凡企業有權銷售的產品,不論存放在什么地方,均應統計。產品庫存不能出現負數,如果產品還沒有入庫就已售出,應將售出的這部分產品補填入庫和出庫憑證,并相應計入產品產量中。(2)產品庫存量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本企業生產的,報告期內經檢驗合格入庫的產品。庫存產品雖有銷售對象,但尚未發貨的。非工業企業和境外訂貨者來料加工產品尚未撥出的。盤點中的帳外產品。產品入庫后發現有質量問題,但未辦理退庫手續的產品。(3)產品庫存量不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屬于提貨制銷售的產品,已辦理貨款結算和開出提貨單,但用戶尚未提走的產品。代外單位保管的產品。附:2009年主要工業產品銷售、庫存、
29、訂貨部分目錄2009年代碼產品名稱計量單位2008年代碼1522010啤酒千升030121741010生絲噸050361800010服裝萬件054492020010人造板立方米062533230010鋼材噸243063230090其中:線條(盤條)噸25127二、B202表的審核公式1、年初庫存量+本年生產量-累計銷售量=期末庫存量;2、本年生產量要與B201表相一致。P201表:工業企業能源購進、消費與庫存(月、季報)一、購進量:根據企業生產、經營性質劃分,購進量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能源經銷企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用于銷售的能源購進數量,另一種是能源使用企業用于消費的能源購進數量,這兩種能源購
30、進量分別在不同表式中統計。能源經銷企業能源購進量,指能源經銷企業在報告期內購入的、用于銷售的各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經銷企業能源購進量由能源經銷企業(批發、零售企業)填報。能源使用企業能源購進量,指能源使用單位在報告期內外購的、用于本企業消費的各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使用企業能源購進量由能源使用企業填報。1、購進量的核算原則是:(1)計算購進量的能源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已實際到達本單位;二是經過驗收、檢驗;三是辦理完入庫手續;但是,在未辦理完入庫手續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或已經銷售的,要計算在購進量中;使用多少,計算多少。(2)“誰購進,誰統計”。凡屬本單位實際購進的,符合上述原則,
31、不論從何處購進,均應計算在內,包括作價購進的加工來料。凡屬本報告期實際購進的,辦理完入庫手續,即計算購進量;什么時間辦理入庫手續,什么時間計算購進量。根據以上原則,下述情況不能計算在購進量內:(1)供貨單位已發貨,但尚未運到本單位,即使已經付款;(2)貨已運到本單位,但尚未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的;(3)經驗收發現的虧噸,(按驗收后的實際數量計算購進量);(4)借入的,自產自用的,車間、工地上年領用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來料(作價的除外)。購進量金額: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實際購進的、已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的各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金額。其金額以購貨發票上的總金額(含增值稅)計算,統計原則、范圍與購進量相同。
32、統計購進量金額要注意:(1)價值量指標要與實物量指標相一致,即計算實物量的,亦計算價值量,反之亦然;(2)已驗收入庫尚未結算,購貨發票未到,購進量以實際驗收數量計算,購進量金額以貨物的上期平均價或合同價格乘購進量計算,待結算后再作調整。(3)實物量與價值量之一,如不夠一個計量單位,兩者都不填報,待以后兩者都達到一個計量單位時,再同時填報。(4)購進量金額不應包括運費和裝卸費用。二、能源消費量:指能源使用單位在報告期內實際消費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數量。就每種能源的實物消耗而言,是其消費量;如果將實際消費的各種能源折標準量相加所得到的能源消費量合計數據是企業投入消費的全部能源,沒有扣除能源品種加
33、工轉換的重復因素。P201表和P201-1表中的消費量合計就是此種概念。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的含義見相關指標解釋。1、能源消費量統計的原則是:(1)誰消費、誰統計。即不論其所有權的歸屬,由哪個單位消費,就由哪個單位統計其消費量。(2)何時投入使用,何時計算消費量。企業的能源消費,在時間、工藝界限上,以投入第一道生產工序為標志,即投入第一道生產工序就計算消費;何時投入第一道生產工序,何時計算消費量。(3)在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時,不應重復計算,應扣除二次能源的產出量和余熱、余能的回收利用量。(4)耗能工質(如水、氧氣、壓縮空氣等),不論是外購的還是自產自用的,均不統計在能源消費量中(計算單位產品能耗
34、時應根據具體的指標規定將某些耗能工質包括在內)。(5)企業自產的能源,凡作為企業生產另一種產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別計算產量的,消費量要統計,如煤礦用原煤生產洗煤,煉焦廠用焦炭生產煤氣,煉油廠用燃料油發電等。但產品生產過程中消費的半成品和中間產品,不統計消費量,如煉油廠用原油生產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產其他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燃料油不計算產量,那么作為中間產品的燃料油也不計算消費量(如果燃料油計算產量,那么也要計算消費量)。2、工業企業的能源消費量包括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作為燃料、動力、原料、輔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工藝用能、非生產用能。作為能源加工轉換企業,還要包括能源加工轉換的投入量(
35、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見后面的解釋)。具體包括:(1)用于本企業產品生產、工業性作業和其他生產性活動的能源;(2)用于技術更新改造措施、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試制以及科學試驗等方面的能源;(3)用于經營維修、建筑及設備大修理、機電設備和交通運輸工具等方面的能源;(4)用于勞動保護的能源;(5)生產交通運輸工具的企業(如造船廠、汽車制造廠),向成品輪船、汽車中添加動力用油,應算作企業的能源消費,但不作為工業生產消費,應作為非工業生產消費和交通運輸工具消費。(6)其他非生產消費的能源。不包括:(1)由倉庫發到車間,但在報告期最后一天沒有消費的能源。這部分能源應在辦理假退料手續
36、后計入庫存量。(2)撥到外單位,委托外單位加工用的能源。(3)調出本單位或借給外單位的能源。3、除工業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非工業企業)的能源消費包括:(1)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能源;(2)用于技術更新改造措施、新技術研究以及科學試驗等方面的能源;(3)用于經營維修、建筑及設備大修理、機電設備和交通運輸工具等方面的能源;(4)用于勞動保護的能源;(5)其他非生產消費的能源。4、工業生產能源消費:指工業企業為進行工業生產活動所消費的能源。主要包括:(1)用于本企業產品生產、工業性作業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動力;作為能源加工轉換企業,還包括用作加工轉換的能源(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為用作原材料
37、,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見后面的解釋)。(2)產品生產過程中作為輔助材料使用的能源。(3)生產工藝過程使用的能源。(4)新技術研究、新產品試制、科學試驗使用的能源。(5)為了工業生產活動而在進行的各種修理過程中使用的能源。(6)生產區內的勞動保護用能等。5、非工業生產能源消費:指在工業企業能源消費中,除“工業生產能源消費”以外的能源消費,即非工業生產用能和工業企業附屬的不從事工業生產活動的非獨立核算單位用能。比如本企業施工單位進行技術更新改造、維修等過程用能,非生產區的勞動保護用能,科研單位、農場、車隊、學校、醫院、食堂、托兒所等單位用能。但是必須注意,上述單位如果是獨立核算的,其用能既不能包括在“
38、工業企業能源消費”中,亦不能包括在“非工業生產能源消費”中。生產交通運輸工具的企業(如造船廠、汽車制造廠),向成品輪船、汽車中添加動力用油,應算作企業的非工業生產消費。交通運輸工具用能:指在廠區內、外進行交通運輸活動的交通運輸工具所消費的能源。生產交通運輸工具的企業(如造船廠、汽車制造廠),向成品輪船、汽車中添加動力用油,應作為交通運輸工具消費。如果工業企業所屬的車隊是獨立核算的企業,其消費的能源既不能包括在“工業企業能源消費”中,亦不能包括在“交通運輸工具用能”中,它的消費應為交通運輸業企業消費。6、綜合能源消費量:指報告期內工業企業在工業生產活動中實際消費的各種能源的總和凈值。計算綜合能源
39、消費量時,需要先將使用的各種能源折算成標準燃料后再進行計算。根據生產活動的性質,綜合能源消費量在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計算方法。根據P201和P201-1表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方法如下:綜合能源消費量=工業生產消費的能源合計-加工轉換產出能源合計-回收利用能源合計。終端能源消費量:是全國能源平衡表和地區能源平衡表中使用的概念,能源消費分兩個部分,即加工轉換消費和終端消費。終端能源消費,是在能源核算時,為反映能源的實際消費情況而設置的一個綜合指標,它是指沒有經過加工轉換的一次能源或經過加工轉換后的二次能源直接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動力以及工藝性消費的數量,不包括用于加工轉換的能源。三、能源庫存量:本制
40、度中所涉及的能源庫存量是指企業能源庫存量,它是企業在報告期的某時間點所擁有的各種能源數量。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性質,企業庫存量分為生產企業產成品庫存、經銷企業(批發、零售企業)用于經營銷售的庫存、使用企業用于消費的庫存。(1)、庫存量的核算原則:時點性原則。庫存量是指企業在報告期的某時間點所擁有的各種能源數量,所以必須按照制度所規定的時間點盤點庫存,不得提前或推后。實際數量原則。企業在庫存盤點后,可能出現帳面數字與實際庫存數量不一致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應以盤點數量為準來調整帳面數字,差額作盤盈或盤虧處理。庫存量的核算,以驗收合格、辦理完入庫手續為準,未經驗收或不合格的,不能計入庫存。能源生
41、產企業產成品庫存和能源經銷企業(批發、零售企業)用于經營銷售的庫存按照能源的所有權原則統計,能源使用企業用于消費的庫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權原則統計;(建筑業庫存按照“誰管理、誰統計”的原則統計)。四、其他燃料:指能源統計目錄標明以外的作為燃料使用的物質。注意:填報時每個具體燃料品種都要按照各自的實際熱值折算成標準量(標準煤)。五、附注:1、幾個產品的單位換算系數:(1)汽油,1升=千克,1千克=升(2)重柴油,1升=千克,1千克=升(3)輕柴油,1升=千克,1千克=升(4)煤制品,原煤=型煤(蜂窩煤、煤球、煤餅)2、幾個產品的標準煤折標系數:(1)液化石油氣,1罐=15千克(公斤)(家用鋼瓶)1罐=50千克(公斤)(餐館用大瓶)(2)薪柴,1千克薪柴=千克標準煤(3)谷殼,1千克谷殼=千克標準煤(4)鋸木刨花(樹皮),1千克鋸木刨花(樹皮)=千克標準煤3、能源消費價格審核表(市場價格如有異常請附說明)價格最低價格(元)最高價格(元)備注原煤150900洗精煤4001000其他洗煤300900煤制品2001000汽油40008000煤油40008000柴油35008000液化石油氣100010000電力100016000其他燃料10010000其中:生物質能1001500工業廢料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告終止合同協議
- 安徽制氧機購買合同協議
- 建筑水電合同協議
- 安裝維護工費合同協議
- 學生托管班合作協議合同
- 安裝護欄改造合同協議
- 家具軟裝合同協議書范本
- 家政公司正規合同協議
- 委托圖紙設計合同協議
- 委托乙方付款合同協議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機械焊接工藝評定
- 新安法下怎樣做到「盡職免責」
- 2022年10月自考00830現代語言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三年級下冊數學計算去括號練習400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蓬安相如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么 整書閱讀 課件
- 保安員心理測試題及答案
- YY/T 0489-2023一次性使用無菌引流導管及輔助器械
- 中醫藥適宜技術頸椎病課件
- 幼小銜接視野下大班幼兒學習習慣的現狀調查及養成策略研究
- 中職電子商務班級建設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