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安大族志?之成就與影響“郡譜或全國性統一的譜書的出現有著悠久的歷史,唐初有官方頒行的?氏族志?。元代,徽州出現一部記載地方氏族的?新安大族志?以下簡稱?大族志?。此后,又陸續涌現出?新安名族志?休寧名族志?,形成了徽州特有的“族志系列。目前,學界對?新安名族志?關注更多,主要是從它的編纂背景、過程、宗旨,以及版本和史料價值等方面做研究。然而,對?大族志?關注不夠,在它的編者及刊刻年代上尚存爭議,這使其身份變得撲朔迷離。另外,對?大族志?的成就和影響語焉不詳。有鑒于此,本文擬對其成就和影響做重點闡述。筆者不揣淺陋,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別出心裁的“族志陳櫟在?新安大族志序?中說:“夫族志者
2、,乃先朝唐太祖高皇帝命諸賢臣儒士而集族志以繼宗祖之義,正風化之遺,使不忘乎本也。這里,所言“族志,指的是貞觀?氏族志?。可見,陳櫟已經注意到“族志的重要性。在陳櫟看來,“族志的編修可以“繼宗祖“正風化。實際上,唐貞觀時所修?氏族志?,是通過“序列天下氏族門第來選拔官員,側重它的政治功能,此舉對唐朝的穩定和繁榮有很大影響。然而,陳櫟編修?大族志?,注重它的社會功能,通過“繼祖宗“正風化,以實現“不忘本,這對維持明清徽州風俗淳樸、社會穩定有重大意義。?大族志?作為元代家譜“總結性的著作,陳櫟雖草創未就,然開了徽州編修“族志的先河。編修原那么其次,詳其所自出,而略其事跡。凡例說:“大族實跡,自見各宅
3、宗譜,此概不贅。從“族志內容來看,未有對大族“實跡的任何記載。如方氏,方出榆罔之子,雷封方山,因氏焉。漢永光初,祭酒偉推之孫長史家丹陽,唐時曰肅者,桐萬戶,卜居于白云村。緊接著寫到歙縣大族方氏有結林派、羅田派、淪坑派等派系。文中又寫到,結林派,郡南十五里,唐玄英十二世孫桂,自白云村遷歙西柘源。桂后十三世曰寧、信,兄弟六人,其后散居新安。不難發現,對姓氏的記載,只是強調它的出處,并未提及大族事跡。最后,“標其地名,以實現“清楚世派。凡例中稱,“各邑有同姓、同族者,那么合其派而書之。實際上,以派別來區分同姓族群,這是?大族志?最重要的編寫方式。如俞氏,它有歙縣派、溪西派、山斗派、長田派、鐘口派、禮
4、田派、石兀派、禮洛派、新源派,共九大派系。這些派別實由地名構成,這與?名族志?略顯不同,它們用村鎮名來記載氏族。如?新安名族志?中的俞氏,歙縣的巖鎮,休寧的溪西、萬安、山斗等。另外,?大族志?在世派旁標注方位,如歙縣余氏:余岸派,邑南四十里;余家派,邑西三十里;汝溪派,邑南五十里。這點,在?名族志?中得到了繼承。內容體例首先,在體例上,陳櫟是經過認真考慮的。?大族志?的根本框架是姓氏、邑名、方位、派別。如黃氏:歙縣大族黃氏、石嶺派邑西南十里、黃家塢邑東隅、竦塘派邑西四十里、黃屯派邑西九里、潭渡派城西四十里、虬村派邑西九里。對于世系不詳的,那么“只標其地名。與家譜相比,這種體例非常獨特。南宋朱熹
5、認為,家譜主要是由世系和文獻兩局部構成。尤其是世系,它是家譜的核心,在家譜中占有很大篇幅。然而,?大族志?更關心對氏族淵源的追溯。有趣的是,敦煌出土的?氏族志?在體例上與?大族志?非常相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在元代,類似于?氏族志?的譜書還有流傳,陳櫟得以借鑒了其中的編修方法。這些譜書為私人所作,以稿本或抄本的形式流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陳櫟的?大族志?也是稿本,只不過陳櫟是元代大儒,徽州又是典型的宗族社會,因此?大族志?能流傳下來。其次,在內容上,?大族志?的記載偏于簡單。主要包含姓氏來源、家族始祖、宗族派別、遷徙情況五個方面的內容。如汪氏,始于魯成公孫,成公次子黑肱生子有文在手曰汪,遂
6、以名之,號汪侯,子孫遂以為氏。漢末文和,以破黃巾為龍驤將軍;建安二年197年,渡江,孫策表為會稽令,家新安。十二世勛明,生僧瑩、僧湛。僧瑩長子華,當隋末,保守宣、歙、杭、睦、婺、饒六州,稱興王,唐封越國公,廟祀烏聊山,宋元追封王,生子九。僧湛第三子鐵佛,隋大業間為新安領袖,與兄華保據歙州,武德三年620年,兄華遣鎮佛入唐納款,授金紫光祿大夫,四年授本守六州總管長史、上柱國、宣城郡開國公。生八子。迄今十姓大汪云。歙縣大族汪氏有唐模派、潛口派、上路派、稠墅派等。其中,唐模派是華公長子建八世孫思立元和間由澄源遷此。潛口派是唐模派宋大夫叔敖遷此,今梧竹源此分派。文中,對汪氏的姓氏來源、始祖、始遷祖、派
7、別、遷徙情況都有介紹。與家譜不同的是,?大族志?中沒有記載家族名人,更沒有對他們的生卒年月、遷葬地址、重要事跡的介紹。這是因為:家譜的編修者有較強的血緣意識,更注重家族成員的親疏關系;而“族志的編修者有濃重的地緣意識,只關心氏族遷徙的先后次序。總之,?大族志?不拘成格而富有變化,雖然“疏略未備,且立例混于他郡姓名,然它包含了徽州氏族的一些信息,于元代族姓之研究,不失為一重要資料。陳櫟草創之功,應當得到首肯。需要指出的是,陳櫟在序中明確提到了編修?大族志?的目的,他說:“族志何為而作也?士君子上以推本得姓之源、下以載派脈之遠而作也。在陳櫟看來,編修“族志是為了“繼祖宗“正風化,要“推得姓之源“載
8、派脈之遠來實現它。這反映了陳櫟編修“族志的思想,這對?名族志?的編修有指導意義。 “族志系列的出現自?大族志?之后,陸續出現了?新安名族志?休寧名族志?。它們與?大族志?一同構成了徽州特有的“族志系列。明代涌現出一批熱衷于編修“族志的學者,如鄭佐、洪垣、戴廷明、程尚寬、曹嗣軒等。他們以編修“族志為己任,不斷地去搜集、整理資料。據?程尚寬引?記載:“元儒陳氏定宇嘗編有?新安大族志?,其書惜未盛行者。雙溪鄭公、覺山洪公因其遺編增益而梓布之,彬彬乎可以觀新安人文之盛矣,乎可以占世道亨昌之機矣,猗歟休哉!而為之采錄者,那么始于祁之葉本靜,繼之以休之戴廷明輩,勤勤搜輯,垂十年矣。不難看出,這些有志于“族
9、志編修的學者,他們追隨陳櫟的足跡,不惜花費大量時間,來實現陳櫟的遺意。關于陳櫟的遺意,洪垣在序中有云:“元儒陳定宇以不得行其志,懼鄉俗日且疚戾,乃竊取新安名族,敘其源委,以微存昭鑒之權于十一,識者亮之。這里,洪垣稱陳櫟“懼鄉俗日且疚戾,指出了陳櫟“正風化的遺意。此點,王諷在序中作了詳盡的闡釋,他說:“顧其人物未登于郡乘而散見于各譜者,那么假設瑣瑣乎其浩繁而未易以遍理也。而諸君子雅意斯舉,博采各邑各氏之譜,約而成一郡名族之志,使閱之者不煩晷刻而周知無遺,且使后此而孫子者、而父祖者、而先達者、而后進者,皆知所以觀感警勸,以謂族之所以得名者謂何,而吾之今日其所以振舉其門第而耀光其先世者在何,莫不后先
10、相師,以衍作祖作孫之意脈于無窮,那么是豈不為陳定宇之遺意哉!在王諷看來,通過編修?新安名族志?,使觀志者“周知無遺,讓后進者“觀感警勸。他還說:“而陳定宇之意,茍其借名族之志,以厘正新安之風俗,以寓觀感警勸之機,其顧不在于先定譜而后定志哉!這里,他提醒了陳櫟作?大族志?是為了“厘正新安之風俗的用意。假設要實現“正風化,就要“推得姓之源“載派脈之遠。胡曉在序中坦白地說:“族志者,所以明本宗、紀世系也。換言之,要有追溯根源的一本觀,以及彰顯家聲的明世系。“族志的編修,都受到一本觀的指導。?大族志?名族志?都有對姓氏根源的追溯。為說明情況,以程氏為例。詳細內容,詳見表13。從表13來看,?名族志?對
11、?大族志?的體例有因襲,特別是對宗族遷徙情況的記載,可以說是“族志的一大特色。在遷徙情況中,當追溯程氏根源時,幾乎都歸為忠壯公。?大族志?有4處,?新安名族志?有6處,?休寧名族志?有6處。可見,“族志的編修受到了一本觀思想的指導。此外,“族志的修,還重視“紀世系。陳櫟在編修?大族志?時,極為強調“載派脈,至戴廷明、程尚寬時,這一觀點又有新打破,他們以明世系來取代“載派脈。以歙縣程氏、汪氏、黃氏為例,詳見表4、表5。從表4、表5來看,在?新安大族志?中,程氏支派有21個,汪氏支派有25個,黃氏支派有12個。在?新安名族志?中,程氏支派有22個,汪氏支派有25個,黃氏支派有12個,總共59個。可
12、見,支派的數量增多。另外,對支派內容的記載也逐漸豐富,如程氏槐塘派,?大族志?中寫道:“忠壯公十五世孫汾,仕唐,歙州助防驅使,傳三世延堅遷此。?名族志?的記載那么要比它翔實得多,文中稱:“系出忠壯公十七世孫曰玢,仕唐,歙州助防驅使,遷邑之河西,傳三世曰延堅者,始徙于此。延堅七世曰大圭,宋贈太師。八世曰子瑜,贈迪功郎;曰子,贈太師,追封齊國公。九世曰域,贈奉議郎二十一世曰繼芳,由胄監官浪穹縣丞;曰廷恩,監生。這些,反映了“族志對派系的記載從“載派脈到“明世系的轉變。作為“族志系列的兩大局部,它們不是獨立且漫無目的地開展,而是批判地、有序地前行。?新安名族志?是“以姓統邑,即從姓氏到邑名再到村鎮名
13、。如程氏,歙縣的槐塘、虹梁、潛口等,休寧的汊口、塘尾、溪西等。這點與?大族志?是一致的。?休寧名族志?是“以邑統姓,即從邑名到姓氏再到村鎮名。如休寧,程氏,汊口、會里、陪郭等。這一變化,說明了“族志進入深化開展的階段。“族志興起的啟示陳櫟作為譜學名家,編修家譜得心應手。而?大族志?的編修似屬草創,其有待創造之處尚多。南宋史學家鄭樵在?通志總序?中說:“大抵開基之人不免草創,全屬繼志之士為之彌縫。明代,一群“繼志之士主動對?大族志?進展整理、考辨。經過他們的努力,?新安名族志?才得以問世。胡曉給予它很高的評價,他說:“世次精白,衍派祥明,文約而事該,語質而不俚,律之班固之年圖、馬遷之世系,大有徑
14、庭矣。實際上,“族志的編修要比方志、家譜困難得多。“族志能否編修成功,受諸多因素影響和制約。首先,興修家譜。王諷在序中說:“故族之名,名于人也;志之纂,纂于譜也。在王諷看來,“族志的編修要用各族家譜來做參考。他強調,“是故知所以修譜,而后知所以修志也。他認為要先修家譜,而后編修“族志。這是因為:“正以事關六邑,元非一家之私事,那么固非一家之私書也。家譜反映了家族成員對家族文化的認同,表達了家族成員對家族歷史達成的共識。一旦分開家譜,“族志無法編修。否那么,會引發“眾口之呶呶。因此,“其譜者志之源,源潔那么流清,而庶其事之無疚者,此也。元代,因戰火兵燹致家譜毀棄,存世的數量不多。到了明代,社會穩
15、定,統治者鼓勵修譜,家譜數量不斷增多,特別是注重對會通譜、統宗譜的編修,這使編修“族志成為可能。 其次,團隊合作。陳櫟嘗修?大族志?,憑一己之力而草創未就。?新安名族志?那么由數人合力而作,終成不刊之典。王諷在序中稱:“其事創于六邑諸君子,曰汪子孟,曰戴子廷明,曰胡子德卿,曰程子,曰王子克和,曰葉子本靜,蓋皆賢士大夫之族也,而勤勤搜集十余年,而今始告完。不難看出,對“族志的編修不是一人、一時可以完成的,而是要有像“六邑諸君子那樣的編修群體,甚至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也是為什么曹嗣軒只編修了?休寧名族志?的一個重要原因。最后,民眾支持。程尚寬說:“閱其名家,尚多缺略,此蓋情限于力之所弗及,而義睽于勢之所弗能故也。這里,程尚寬已注意到編修“族志所遇到的困難,即“情限于力和“義睽于勢。詳細而言,編修“族志要群眾參與,同時編者忌憚名族的權利。對于“情限于力,曹嗣軒指出“其間或恃門第不褻抄示世系者,或不諳典籍視為無益者,又或甘于自外者,以致本枝遺漏,此皆自棄自誤,其于作者何尤!可見,并非人人都愿意參加到“族志的編修活動中去。因此,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就顯得非常必要。質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慶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烤肉餐飲類模板
- 心理健康教育自我認識
- 根管預備護理配合
- 人教版數學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七課圖形與位置》練習
- 山東建筑大學《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及鋼結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周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二中高三英語試題第四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 天津市南開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質量監測(一)地理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原創】學校書記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心得
- 2025年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液氯鋼瓶應急堵漏工具操作指導規程
- 自然辯證法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學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教案-第20課 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 股份制合作協議及企業章程草案
- 第二節歐洲西部
- 一年級100道口算題
- 天貓淘寶店鋪運營每日巡店必做的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