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件(共34張)_第1頁
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件(共34張)_第2頁
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件(共34張)_第3頁
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件(共34張)_第4頁
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件(共34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具體是指群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工具,附屬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學藝術、規范,律法,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精神圖騰等。 文明是有史以來沉淀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文明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和國家等。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一、人類文明的產生采集狩獵食物的采集者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禮記禮運一、人類文明

2、的產生1、前提:農耕和畜牧的產生農耕畜牧食物的生產者放牧收割 左邊兩幅圖大約繪制于50006000 年前,反映農業和畜牧業剛剛產生時的情景。雖然原始時代的藝術家們采取了印象化的手法,但我們仍能清楚地發現,左上圖的人們在放牧,左下圖的人們在收割。一、人類文明的產生2、基本標志: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現(1)階級的出現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剩余產品的出現私有制的產生 在有關原始社會后期的考古發現中,人們居住的房屋出現了明顯區別,富人的房屋寬敞明亮,墓葬隨葬品豐厚;窮人的房屋則矮小破舊,墓葬中隨葬品很少或幾乎沒有。 中外歷史綱要(下)P3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出現農耕畜牧的產生一、人類

3、文明的產生2、基本標志: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現(2)國家的形成卡塔爾休于遺址(距今約6000年)農耕畜牧的產生分工的發展早期城市的出現(城市的出現,是國家產生的一個重要標志。)一、人類文明的產生2、基本標志: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現(2)國家的形成部落之間爆發戰爭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斗爭政府、軍隊和監獄等出現原始社會部落戰爭想象圖國家開始形成出現(原來的部落首領演變為國家的君主;最初的官僚形成。)一、人類文明的產生2、基本標志: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現(3)文字的產生 種植植物能養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養活的人口多得多。農業生產率增長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夠供養新產生

4、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們出于記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發明。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甲骨文農業定居生活早期城市手工業商業分工發展,勞動生產率提高剩余產品的產生私有制的產生階級出現階級斗爭國家形成,文字出現文明誕生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誕生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的部分島嶼上,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古代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1、西亞兩河流域南部蘇美爾地區的古代文明(1)公元前4000年左右:開始向文明過渡(2)約公元前2900年:出現一些列城市國家(3)約公元

5、前18世紀: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基本統一了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文明象征)古巴比倫制度:國王漢謨拉比建立起君主專制制度法律:漢謨拉比法典(文明象征)(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奴隸制國家)吉爾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 蘇美爾人之間經常相互征戰,需要使用戰車調動軍隊和作戰,蘇美爾文明成為第一個使用戰車和車輪的文明。上圖為蘇美爾人的戰車。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建立君主專制制度制定了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地域范圍政治文化兩河流域的文明時間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公元前4000年左右開始向文明過渡,約公元前2900年出現了一系列城市國家西亞兩河流域

6、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兩條河流中間圍成了一個肥沃的沖擊平原美索不達米亞。自然環境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建筑:空中花園數學:發明了60進位制文學作品: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2、東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1)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統一,建立起官僚系統。(2)文明象征:象形文字、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埃及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掌握著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最重要的權力。埃及象形文字法老圖坦卡蒙安葬面具胡夫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法老具有至上的權威;建立比較完善的官僚系統。地域范圍政治文化古埃及文明時間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公元前3

7、100年左右東北非尼羅河流域東部有西奈沙漠而西臨利比亞沙漠,北有地中海,干旱少雨。但流經這一區域的尼羅河每年均有泛濫而且準時,泛濫而不成災。自然環境文字:象形文字書寫材料:紙莎草建筑:金字塔歷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數學:能夠計算圓周率、開平方根宗教:法老作為神權象征結合地圖思考:與西亞北非的地形相比,印度自然環境有什么不同之處?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3、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明(1)約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哈拉巴文化(位于印度河流域)摩亨佐達羅遺址:古印度河文明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市遺址哈拉巴文化:古印度最古老的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3、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明(2)公元前6世

8、紀:一些列雅利安人國家形成(位于恒河流域)種姓制度形成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3、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明(2)公元前6世紀:一系列雅利安人國家形成(位于恒河流域)佛教產生創立者:釋迦摩尼 創始人釋迦牟尼主張眾生平等,抨擊種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級體系,贏得了大批信眾,對種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種姓制度地域范圍政治文化古代印度文明時間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公元前6世紀,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國家南亞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是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印度河流域有著茂盛的熱帶森林,雨水豐沛。自然環境文字:象形文字建筑:犍陀羅的建筑和雕刻融合了 印度和希臘藝術深刻影響周 邊地區文化發展。歷法:在天文、

9、歷法、醫學方面都 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數學:創造了從1到9的數字,發明 了0;提出按位記值的方法宗教:婆羅門教;釋迦摩尼創立了 佛教文學作品: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摩訶婆羅多和羅 摩衍那 材料并結合印度文明發展表現,分析印度河流域文明與兩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不同點是什么?問題探究活動 每次外來民族的人侵 ,都給印度文明帶來了新的成份。他們與本土文化融為一體, 使之不斷更新,不斷豐富。與此同時,這些外來民族也無不在歷史的長河中為印度民族所同化。印度曾被稱為是“ 人種的基因庫”,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人種都能在印度被找到另外,印度目前使用的語言共有18種之多, 并且每種語言都包含有其他語言的些許成份。 淺論

10、印度文明的特征劉湍康(貴州工業大學學報 ,2007年第4期,222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4、希臘愛琴地區的古希臘文明(1)約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邁錫尼文明(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遺址 邁錫尼文明遺址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4、希臘愛琴地區的古希臘文明(2)公元前86世紀:城邦時代到來 公元前8前6 世紀,城邦逐漸在這里發展起來。它們數量眾多,典型特征是小國寡民。斯巴達和雅典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兩個城邦。斯巴達是由少數人掌握政權的寡頭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數公民掌權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4、希臘愛琴地區的古希臘文明(2)公元前86世紀:城邦時代到來雅典的民主政治 “我們的制度之所

11、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 伯利克里 評價:在民主政治下,公民直接決定城邦的大政方針,這有利于發揮公民的創造力,使雅典創造了古希臘文化的大部分輝煌;雅典民主政治成為近現代西方民主制的源頭。 但是,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享有民主權利的僅是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外僑和奴隸都被排斥在公民隊伍之外。奴隸缺少最基本的權利。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的污點之一:蘇格拉底之死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4、希臘愛琴地區的古希臘文明(2)公元前86世紀:城邦時代到來輝煌燦爛的文化 優美的神話、嚴肅的悲劇、詼諧的喜劇, 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啟迪了西方的文學創作和思想;希羅多德

12、首創“歷史”一詞,是西方“歷史之父”;修昔底德成為政治史傳統的奠基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古希臘三賢古希臘神話: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荷馬史詩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阿里斯托芬(“喜劇之父”)希羅多德(西方“歷史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傳統的奠基人)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柏拉圖(“理想國”)亞里士多德(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出現眾多以獨立自主和小國寡民為特征的城邦(城邦體制)。斯巴達實行少數人掌權的寡頭政治;雅典實行多數人掌權的民主政治地域范圍政治文化古希臘文明時間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公元前8世紀到前4世紀東南歐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島東臨愛琴海,海岸線曲折,多山少平原。自然環境哲學: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德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