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最美的香港_第1頁
帶你走進最美的香港_第2頁
帶你走進最美的香港_第3頁
帶你走進最美的香港_第4頁
帶你走進最美的香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組帶你走進港派香港(Hong Kong),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際大都市,僅次于倫敦和紐約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并稱“紐倫港”。香港地處中國華南,珠江口東側,瀕臨南中國海。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30余個大小島嶼)組成。北隔深圳河與廣東深圳相接;西與澳門隔海相望,相距僅60公里左右。文化名稱來歷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

2、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并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可后來,村里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名稱卻保留了下來。4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美食香港匯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香港旺角、銅鑼灣、尖沙

3、 咀東部和九龍城等地有些街道盡是食肆。充滿亞洲風味的餐館遍布香港,辛辣的泰國湯、香濃的印度咖喱、韓國燒烤、越南沙律卷、日本壽司等等特色美食。香港的中國菜餐館,提供中國各地的特色佳肴,廣東菜餐館尤其多,其他地道菜包括潮州菜、湖南菜、四川菜、北京菜、上海菜等,還有講究素淡的素菜。還有以傳統的廣東點心作早餐的飲茶。香港傳統本地菜以廣府菜、客家菜及潮州菜為主,盆菜則是新界原居民在節日時的傳統菜。由于香港臨近海洋,因此海鮮也是常見的菜色,亦發展出如避風塘炒蟹的避風塘菜色。香港飲食也深受外來飲食文化影響。中環蘇豪區、灣仔及尖沙咀酒吧林立,慕尼黑啤酒節由1991年起每年于尖沙咀廣東道舉行。快餐方面,美式快餐

4、主要由麥當勞及肯德基經營,而香港也發展出自己的港式快餐,當中以大家樂、大快活及美心快餐為代表。香港是流行于民間的傳統食品一直扎根香港,如年糕、粽子、魚蛋、蛋撻、小桃酥、杏仁餅、盲公餅、雞仔餅、小椰堆、花生餅、芝麻餅、相思酥、棋子餅、炒米餅、格子餅、花生糖、袋仔面、雞蛋仔、花生豆、南乳香酥角等等。粵語歌是香港早年普及的大眾娛樂,1920年代是粵曲的黃金時代,也是香港市民最普遍的娛樂,這時期香港的流行文化與廣州一衣帶水,并未形成獨特的香港文化。1950年代之后,香港汲取上海普及文化,加上歐美多年影響,自二十世紀70年代起,許冠杰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帶動的中文娛樂傳媒20世紀80年代不僅是香港粵語

5、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也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當時香港的流行曲引領亞洲中文歌曲潮流,大陸部分地方和臺灣地區的居民雖然不懂粵語,也愛聽粵語流行曲。許冠杰,顧家輝,黃沾等積極參與歌曲創作,Beyond的成員黃家駒堅持原創音樂極力推動本土音樂,但大體上當時的原創歌仍不多,絕大部份的粵語流行曲是由外地創作歌曲配上中文歌詞改編成,而大部份的改編歌是日本人作曲的。1980年代的徐小鳳、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雄霸香港樂壇,這幾位歌手在所有華人地區都有歌迷,更積極參演電影,是票房保證,聲色藝俱全。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紅極一時的歌手或樂隊還有Beyond、羅文、林子祥、王杰、梅艷芳、徐小鳳、陳百強、葉倩文

6、、林憶蓮、陳慧嫻、關淑怡、李克勤、達明一派、草蜢樂隊、王菲和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等,這些歌手/組合都在華語樂壇大放異彩。2000年代,謝霆鋒,古巨基,陳奕迅,Twins等歌手/組合深深影響了中國內地的流行文化。張國榮香港最具影響力的歌手。香港電影香港電影始于1913年的首部香港電影莊子試妻。二次大戰后,大批內地電影人才及資金南下,香港先后成立多家電影公司,令粵語片在1950年代異常繁榮。當中1949年開創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連拍60多部,成為世界史上最長壽的系列電影。有一段時期,東亞各國政府一度只容許香港電影進口,令香港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稱:張國榮、李小龍、王家衛、吳宇森、徐克、許鞍華、陳果、周潤發、李連杰、成龍、張曼玉、劉德華、梁朝偉、謝霆鋒、梁家輝、周星馳在國際上均享負盛名。每年3至4月間舉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電影界春光乍泄謝謝觀賞! 如來佛組4半期單科狀元語文:母曉琴 108數學:葉春香 126英語:羅 新 109政治:李雙雙 95歷史:周 濤 70地理:袁 飛 82半期前十第十名:羅新第九名:譚耀第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