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半脫位教學課件_第1頁
骶髂關節半脫位教學課件_第2頁
骶髂關節半脫位教學課件_第3頁
骶髂關節半脫位教學課件_第4頁
骶髂關節半脫位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骶髂關節半脫位1骶髂關節半脫位1臨床特點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但往往被誤診、漏診。多數患者不能得到早期治療,造成后期治療難度加大。2臨床特點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但往往被誤診、漏診。2解剖骶髂關節是由骶骨與髂骨的近45度的耳狀面組合而成,其關節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間的結合十分緊密。骶髂關節面上覆有關節軟骨,兩側參差不齊的關節面相互交錯,借以穩定關節。韌帶:骶髂骨間韌帶,位于關節面的后上方,連結于相對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間。在關節的前后還分別在骶髂前韌帶和骶髂后韌帶加強。堅韌的關節囊。因而,骶髂關節只有少量有限的活動,超過生理功能外的扭轉活動,則可引起關節扭傷和半脫位。3 解剖骶髂關節是

2、由骶骨與髂骨的近45度的耳狀面組合而成,其關節4455解剖特點自行歸位的可能性很小 :屬于“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不易輕易半脫位,但一旦形成半脫位,則很難自行歸位 復位難度也相對大一些 :屬于“微動關節”6解剖特點自行歸位的可能性很小 :屬于“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病因急性扭傷長時間在不良體位下勞動7病因急性扭傷7臨床表現急性和慢性:三周以上前脫位和后脫位8臨床表現急性和慢性:三周以上8前脫位 發生于下肢伸髖屈膝的位置上,如劇烈奔跑、跳遠或勞動中一腿伸髖屈膝,用肩推重物時,大腿前部的股四頭肌強力收縮向前猛力牽拉髂骨,同時由于同側骶髂關節后面韌帶的作用,使骶髂關節向后旋轉,導致髂骨向前下錯位9前

3、脫位 發生于下肢伸髖屈膝的位置上,如劇烈奔跑、跳遠或勞1010后脫位 發生于下肢屈髖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溝壕、彎腰搬取重物時,大腿的后部肌肉強力收縮,牽拉髂骨向后,軀干、脊柱及骶骨向對側前方旋轉時,導致骶骨向后上錯位。11后脫位 發生于下肢屈髖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溝壕、彎腰搬取1212前后錯位的判斷雙下肢不等長長側出現癥狀為前脫位,短側出現癥狀為后脫位13前后錯位的判斷雙下肢不等長13臨床表現急性:明確的要扭傷史,不良姿勢后咔擦聲響癥狀:下腰痛,抬大腿困難(單側穿襪困難),起床下地困難,跛行,久行后稍微緩解體格檢查:明顯長短腿14臨床表現急性:明確的要扭傷史,不良姿勢后咔擦聲響14臨床表現慢性

4、:超過三周以上;患者大多見于劇烈體育活動、外傷或久坐史,少數患者可無明顯外傷史;常被誤診為腰突癥而遷延至慢性癥狀: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經放射性痛(或麻)。鞍區癥狀,腹股溝部及內收肌群痙攣性疼痛,其他內臟表現(如痛經、陽痿等)。 患者常取側臥位或俯臥位,翻身時疼痛加劇。拒絕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勢。步行時,患側常呈臀溝下垂狀跛行步態。體格檢查:骶髂關節處可有局限性壓痛,直腿抬高患側受限,并有骶部疼痛。壓痛(關節部、梨狀肌、坐骨神經行程、內收肌群)。髂后上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長、腰椎側彎。骨盆分離試驗“4”字Patrick試驗、對抗性髖外展試驗及俯臥提腿試驗等均為陽性,其

5、他凡可促使髂骨旋轉的活動均可引起患肢疼痛,但無神經根性放射痛,小腿肌力無改變。15臨床表現慢性:超過三周以上;患者大多見于劇烈體育活動、外傷或儀器檢查X線檢查雖無特異性改變,但能夠除外其他疾病CT:一般無異常發現MR:可見關節部位的關節囊水腫16儀器檢查X線檢查雖無特異性改變,但能夠除外其他疾病16診斷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典型癥狀、體征作出,X線片檢查可排除其他疾病17診斷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典型癥狀、體征作出,X線片鑒別診斷引起骶髂關節處疼痛疾病:髂腰韌帶損傷、腰骶關節本身的炎癥、退變及增生、腰骶髂關節炎等引起臀部及下肢脹麻的疾病:臀上皮神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犁狀肌綜合征、股方

6、肌損傷等18鑒別診斷引起骶髂關節處疼痛疾病:髂腰韌帶損傷、腰骶關節本身的并發癥腰椎退變:骶髂關節勞損患者因脊柱動靜力平衡失調,常合并嚴重腰椎退變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等病,應在治療骶髂關節疾病的同時積極治療腰椎疾病尿道綜合征:中老年女性骶髂關節勞損患者常因盆腔副交感神經受影響而并發尿道綜合征骶髂關節骨關節炎:骶髂關節勞損患者可因長期關節力學失衡,局部關節軟骨過度集中載荷而引起滑膜炎或骨關節炎,即使骶髂關節面恢復正常空間關系,仍會在下肢負重時出現疼痛。可在手法治療的同時配合局部中藥熱敷、理療等方法;對于滑膜炎癥者,則可采用骶髂關節封閉術19并發癥腰椎退變:骶髂關節勞損患者因脊柱動靜力平衡失調

7、,常合并治療非手術療法:一般采取保守療法,如臥硬板床休息、理療、局部按摩、膏藥外敷及局部封閉等方法癥狀多數可緩解。對同時伴有腰椎或腰骶關節退變或椎間盤突出者,需加以相應處理。(1)局部神經阻滯:一般用1%普魯卡因(可酌情加入醋酸氫化可的松)。操作者手持長針頭注射針管,在壓痛最重處注射,一般位于骶髂后韌帶及骶棘肌附著點處。注射針頭應深達骨膜下,并可沿髂骨內面深入骶髂關節。注射后數分鐘,疼痛大多消失。同時可用彈性骨盆帶進行骨盆制動。加強腹肌、背肌和臀肌鍛煉。避免彎腰、舉重物等活動。對有骶髂關節退行性變的患者及分娩后的產婦,應特別注意。(2)手法:患者俯臥,助手固定骨盆,手術者按正規的按摩手法由輕至

8、重,由點及面對骶髂關節局部及周邊肌肉、韌帶進行手法按摩。在操作過程中患者在感到舒服的同時,亦可有骶髂關節復位感。手術治療:對反復發作、癥狀嚴重者,可經后路暴露行骶髂關節融合術。20治療非手術療法:一般采取保守療法,如臥硬板床休息、理療、局部局部神經阻滯骶髂關節的穿刺方法:定點:髂后上棘方向:貼髂后上棘內側緣進針,略向上、向外45度穿刺進入到關節腔藥物:消炎鎮痛液21局部神經阻滯骶髂關節的穿刺方法:21手法復位仰臥單膝壓腹法 俯臥足跟壓臀法 仰臥屈髖壓膝法(分膝法) 22手法復位仰臥單膝壓腹法 22仰臥單膝壓腹法體位:仰臥,健側下肢平伸,患側下肢屈髖屈膝。雙手置于腹部(以保護季肋部不被壓傷)。手

9、法:醫者一手扶住膝蓋,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氣后屏氣,醫者趁勢將膝部壓向對側季肋部方向,連續彈壓3次。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聲響,術畢。適應征:骶髖關節半脫位之前脫位。 23仰臥單膝壓腹法體位:仰臥,健側下肢平伸,患側下肢屈髖屈膝。2424俯臥足跟壓臀法(屈膝跟臀法)體位:患者俯臥,患側屈膝,足跟接近臀部。手法:醫者一手抵住患側骶髂關節,一手握持踝部,將足跟壓向臀部。在操作過程中,可握住踝部將髖關節同時內旋、下壓或外旋、下壓,此時常可聞及骶髂關節復位聲或手下有滑動感。適應癥:骶髂關節半脫位之后脫位。 25俯臥足跟壓臀法(屈膝跟臀法)體位:患者俯臥,患側屈膝,足跟26262727仰臥屈髖壓膝

10、法(分膝法)體位;仰臥,兩膝分開,雙足跟并齊,使鼻臍一足跟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雙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手法:令患者雙目微閉,“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氣后再緩慢呼出,至呼氣將盡時,醫者雙手將分開的雙膝用有彈性的巧力下壓,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之彈響聲,術畢。適應癥:此手法適用范圍很廣,主要包括: 1骶髂關節半脫位,無論是前脫位還是后脫位,亦無論是單側或雙側,均可復位。 2腰骶關節錯位。 3髖關節半脫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長。 28仰臥屈髖壓膝法(分膝法)體位;仰臥,兩膝分開,雙足跟并齊,使29293030慢性頑固病例內熱針治療:四次左右堅持自行整復骨盆固定帶外固定31慢性頑固病例內熱針治療:四次左右3

11、1針刀治療治療目的:調整關節周圍肌肉張力治療對象:豎脊肌、闊筋膜張肌、臀肌、股四頭肌、腹外斜肌、縫匠肌等32針刀治療治療目的:調整關節周圍肌肉張力323333骨盆周圍肌肉骨盆能夠維持在正常姿勢,是因為骨盆的 4 大肌群互相拮抗。腹直肌向上牽拉骨盆前下部 髖屈肌(髂腰肌)向下牽拉骨盆前上部 在骨盆后面,股后肌群(腘繩肌)向下牽拉骨盆后下部 豎脊肌則向上牽拉骨盆后上部。34骨盆周圍肌肉骨盆能夠維持在正常姿勢,是因為骨盆的 4 大肌群3535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居腹直肌鞘內,為上寬下窄的帶形多腹肌,起自恥骨聯合和恥骨嵴,肌纖維向上止于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前面。肌的全長被34條橫行的腱劃

12、分成多個肌腹。 36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居腹直肌鞘內,為上寬下窄3737豎脊肌 豎脊肌為脊柱后方的長肌,下起骶骨背面,上達枕骨后方,填于棘突與肋角之間的溝內。它以總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為三部:外側為髂肋肌,止于肋角;中間為最長肌,止于橫突及其附近肋骨;內側為棘肌,止于棘突。 38豎脊肌 豎脊肌為脊柱后方的長肌,下起骶骨背面,上達枕骨后股后肌群 顧名思義是位于大腿后側的肌群,又稱腘繩肌。它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組成。股后肌群起點都在坐骨結節上,股二頭肌兩頭合并以長腱止于腓骨頭;半腱肌止于脛骨上端內側;半膜肌止于脛骨內側髁后面。39股后肌群 顧名思義是位于大腿后側的肌群,又稱腘繩肌。它由4040髖屈肌群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恥骨肌及臀中小肌前部的肌纖維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于股骨小轉子。41髖屈肌群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恥骨肌及臀中下交叉綜合征42下交叉綜合征42髂腰肌拉伸方法 43髂腰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