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返回主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釋迦,是種族名,牟尼,是尊稱。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的“圣人”。 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2返回主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創始人釋一、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佛教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過長期傳播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1、初傳階段(漢代)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難有定論。但漢末佛教就被一些人注意,東漢初已有初步的流行,三國時期佛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對佛經般若的講習在魏、吳兩國都有相當的開展。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3一、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
2、劉慶宇3 2、發展階段(魏晉南北朝) 晉武帝后,西晉皇室爆發“八王之論”,北方少數民族乘機逐鹿中原,北部中國陷入嚴重的分裂與混亂。佛學卻在此期間得到了迅速發展。 (1)玄學與佛學 (2)東晉諸帝無一不信奉佛教,結交僧尼,大修寺廟。 (3)佛學論著紛紛問世。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4 2、發展階段(魏晉南北朝)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 3、繁榮階段(隋唐) (1)隋文帝在首都(漢長安城南)建立執行佛教政策的國家寺院大興善寺。 (2)唐代20個皇帝,除唐武宗外,個個信佛。 (3)翻譯過來的佛教典籍極為豐富。 4、衰落階段(宋元明清) (1)宋徽宗時,朝廷篤信道教。 (2)元代及清初,統治者崇
3、尚藏傳佛教,因而漢傳佛教受到限制。 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5 3、繁榮階段(隋唐)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5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培訓課件 三、佛學文化的社會觀 (一)四諦說 諦,即真理。四諦作為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佛學的四條真理。包括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是現實存在的種種痛苦現象。也就是生老病死、愛恨離愁、得失取予等。 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7 三、佛學文化的社會觀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7 集諦:講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據“無明”,即心智迷惑。包括貪、瞋、癡等。 滅諦:佛教最高理想的無痛苦、無煩惱狀態。 道諦:講實現佛教理想境界應遵循的手段和方法。佛家文化與中醫學
4、劉慶宇8 集諦:講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據“無明”,即心智迷 (二)緣起、輪回和業力 緣起:一切事物都由因緣和合而成,都生于因果關系。 輪回:因果關系中即包含了輪回。輪回說,強調個人言行的自我責任,強調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客觀上對人們的行為有一定的勸誡和約束作用。 業力:即眾生所受果報的前因,是眾生生死流轉的動力。眾生的行為和支配行為的意志,從本質上說就是業力。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9 (二)緣起、輪回和業力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 (三)面對大千世界,心如枯井 “萬法皆空”,世界是虛假不實的,是空的,不以生死牽累精神,不以情感牽累生命,超脫世俗,心如枯井。“一切不愛不憎”、“對境心常
5、不起”。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0 (三)面對大千世界,心如枯井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 (四)面對逆境,隨緣而安 1、“事無逆順,隨緣即應,不留心中”。 2、“宿習濃厚,不加排遣,自而輕微”。 3、以清靜恬淡的心情,以應外界事物。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1 (四)面對逆境,隨緣而安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 (五)內心封閉,與世無爭 “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涅槃經)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無可簡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黃庭堅)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2 (五)內心封閉,與世無爭返回主頁佛家文
6、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四、佛學文化與中醫藥學 (一)引進大量佛家典籍 1、從漢末到魏晉南北朝,共譯出佛典4千余卷,其中有許多涉及醫學內容。 2、隋書經籍志載當時從印度翻譯過來佛教醫書有十余種,如龍樹菩薩藥方、西域諸仙所說藥方、釋僧醫針灸經等。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3四、佛學文化與中醫藥學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3 (二)佛教醫學與中醫學理論相互吸收和影響 佛教醫學認為人的身體由“四大”構成,因此一切疾病的根源也就在于“四大”失調。“初則地大增,令身沉重;二則水大積,涕唾乖常;三則火大盛,頭胸壯熱;四則風大動,氣息擊沖。”可見,佛教醫學與中醫學在探討病因上存在相通之處。返回主頁佛家
7、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4 (二)佛教醫學與中醫學理論相互吸收和影響返回主頁佛家 另外,佛教醫學認為在:沉迷色境生肝病,貪享聲音生腎病,貪愛香氣生肺病,貪圖口味生心病,貪念觸覺生脾病等,與中醫學五臟致病病因如出一轍。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5 另外,佛教醫學認為在:沉迷色境生肝病,貪享 (三)對中醫學臨床各科的補充和養生實踐中的運用 1、佛教醫學在寄生蟲方面獨特的發現 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史籍未見有人體寄生蟲的記載。而禪病法要經及正法念處經認為,人身是蟲巢,人體內有80余種蟲,并且還列舉了各種蟲的名字,且記載具有相當科學性。 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6 (三)對中醫學臨床各科的補充和
8、養生實踐中的運用返回主頁佛家 2、佛教醫籍中有關人體胚胎學方面的研究已相當精確 修行道地經:“胎成七日,初不增減,二七日如薄酪,六七日如息肉。九七日變五泡,兩肘、兩踝及頸,十七日續生五泡,兩手腕兩足及頭。”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7 2、佛教醫籍中有關人體胚胎學方面的研究已相當精確返回 3、提出治療“心病”的方法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佛教八正道、三學、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療法。 大乘義章則提出六種對治方法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念佛觀、空觀等,其具體方法與現代身心療法相似。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8 3、提出治療“心病”的方法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
9、佛教還強調修心,采用神秘的、內省式的證悟,從日常生活做起,禮拜、懺悔、唱誦、打坐等,都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19 佛教還強調修心,采用神秘的、內省式的證悟五、佛家素食制度與中醫飲食觀 1、素食制度的產生 “君子遠庖廚”、“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2、素食養生的機理 (1)素食能暢通百脈,祥和人體磁場 (2)殺生、食肉是產生疾病的原因之一 (3)素食凈化心靈,素食者長壽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20五、佛家素食制度與中醫飲食觀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2 3、中醫飲食觀 (1)多吃素食 現代科學證明:肉食類經消化分解多呈酸性;蔬菜類多呈堿性。多食蔬菜可保持體內酸堿平衡。尤其老年人,血液保持微堿性,經常使腸胃清潔,可減少糞便中毒素吸收。素食也可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延緩血管硬化的發生,降低冠心病的發病和死亡率。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21 3、中醫飲食觀返回主頁佛家文化與中醫學劉慶宇21 (2)簡單、自然、均衡的營養 A、簡單原則:不食用多次加工之食品; B、自然原則:選用當時、當地與當季的食品,少食或不食進口食品。 C、均衡原則:五谷雜糧、各種綠色蔬菜、當季水果等。佛家文化與中醫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南寧學院《俄語精讀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157中學2025年初三月考卷(六)英語試題含答案
- 淺談腦梗患者護理小常識
- 湛江十中高三月周測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 2025煤炭運輸、安全合同
- 2025校園照明系統維修承包合同
- 2025廣告設計制作合同2
- 《2025租賃合同提前終止協議》
- 2025年居間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中國坡莫合金磁芯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2025年河南省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教育培訓公司的成本控制
- 四川成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5-2024)
- 北京市網球運動管理中心2024年下半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電視臺采編崗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全自動洗鞋機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期貨交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羅萊生活公司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業績評價應用案例》9700字【論文】
- 高二生物-2025-2025學年高二年級下冊期中生物試卷
- 第19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互動課堂教學設計寶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