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專題(共56張)課件_第1頁
高考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專題(共56張)課件_第2頁
高考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專題(共56張)課件_第3頁
高考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專題(共56張)課件_第4頁
高考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專題(共56張)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屆高考一輪復習氣象災害12021屆高考一輪復習1目錄一輪總復習1考向講解目錄2知識體系3 考點精講4課堂總結2目錄一輪總復習1考向講解目錄2知識體系3 考點精講4課堂總結考向考向1突出區域認知,結合地方特殊性考查氣象災害。考向2區域地理與自然地理原理相結合,注重考查氣象災害與大氣圈的背景關系。3考向考向1突出區域認知,結合地方特殊性考查氣象災害。考向2區氣象災害龍卷風:強對流天氣、云中雷暴02寒潮:強冷鋒0304形成、危害、防御措施臺風:熱帶氣旋01沙塵暴:風、沙、上升氣流4氣象災害龍卷風:強對流天氣、云中雷暴02寒潮:強冷鋒0304一、臺風含義: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

2、成因:有廣闊的曖洋面(26C以上);下熱上冷的不穩定大氣層結;有一定的地轉偏向力:緯度大于5的熱帶和副熱帶海洋)5一、臺風含義: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5刮風下雨狂風暴雨狂風暴雨刮風下雨晴朗無風熱帶低壓(Tropical depression),最大風力67級,(10.817.1米/秒);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最大風力89級,(17.224.4米/秒);強熱帶風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風力1011級,(24.532.6米/秒);臺風(Typhoon),最大風力1213級,(32.741.4米/秒);強臺風(Severe typho

3、on),最大風力1415級(41.550.9米/秒);超強臺風(Super Typhoon),最大風力16級(51.0米/秒)。6刮風下雨狂風暴雨狂風暴雨刮風下雨晴朗無風熱帶低壓(Tropi臺風一年四季(711月最頻繁);時間分布 主要集中在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中國東南沿海(臺風在我國登陸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臺灣、海南、福建等省)、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海岸。空間分布路徑西移路徑(對華南影響較大)、西北路徑(對華東影響較大)、轉向路徑(對東部沿海影響較大)7臺風一年四季(711月最頻繁);時間分布 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影響我國的臺風的路徑我國就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域,地處亞歐大陸

4、的東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每年的夏秋季節常受臺風的襲擊,每年大約有7個臺風會在我國登陸,對東南沿海各省份帶來重大影響。但是,我們發現2020年入夏以來,西北太平洋海域生成的臺風數量明顯偏少,今年以來總共生成了兩個熱帶氣旋,其中第一個熱帶氣旋“黃蜂”是在5月12日生成的生成之后往偏北方向移動,對我國影響較小。第二個熱帶氣旋“鸚鵡”是在6月14日生成的,生成后在廣東陽江登陸,登陸時風力僅為9級,屬于熱帶風暴。西移路徑西北路徑轉向路徑8影響我國的臺風的路徑我國就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域,地處亞歐大陸的世界臺風分布一般來說“臺風”通常對應“一級颶風”,“強臺風”通常對應“二級颶風”,“超強臺風”通常對應“三級

5、颶風”、“四級颶風”和“五級颶風”。從本質上來說,臺風和颶風只是命名的不同,都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而且在北半球兩者氣流運動都是呈逆時針旋轉向內輻合的。西北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熱帶氣旋生成數量最多的海域,平均而言生成數量約占全球熱帶氣旋總數的36%,每年生成在全球各海域的熱帶氣旋數量大約為80個左右,其中有大約28個至29個臺風會生成在這一海域。9世界臺風分布一般來說“臺風”通常對應“一級颶風”,“強臺風”10101111一、臺風危害:強風、暴雨、風暴潮12一、臺風危害:強風、暴雨、風暴潮12緩解旱情,緩解悶熱天氣;維持地球保持熱量平衡。益處防御加強臺風監測與預報、預警;加強宣傳,提高人們防臺抗

6、臺意識;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船只回港避風;加固建筑物13緩解旱情,緩解悶熱天氣;益處防御加強臺風監測與預報、預警;1一、臺風01熱帶氣旋本質夏秋季節(北半球711月)時間強風、暴雨、風暴潮危害 監測和預報;保險;防減災意識防御措施02030414一、臺風01熱帶氣旋本質夏秋季節(北半球711月)時間強風典例下圖為影響我國的某臺風海面風力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該臺風( )A.夏季生成于我國黃海海面 B小于6級風的范圍降水最強C.氣壓值最低處風速最大 D西北側的風向為偏北風【答案】1D【解析】1影響我國的臺風主要形成在熱帶副熱帶海區;臺風分外圍大風區、漩渦風雨區和臺風眼三部分

7、,外圍大風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漩渦風雨區,故不可能是小于6級風的范圍;臺風是熱帶氣旋形成的,臺風中心為低壓,臺風眼即氣壓值最低處無風;北半球的臺風西北側的風向為偏北風。15典例下圖為影響我國的某臺風海面風力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2020鄭州一模)2018年9月16日年度最強臺風“山竹”登陸廣東,對登陸地區造成了強烈破壞。下圖為2018年9月15日07時超強臺風“山竹”的位置與浪高等值線圖。讀圖,回答24題。2.圖中M、N兩地相比,()A.風力 MN,浪高 MN B風力 MN,浪高 MNC.風力 MN,浪高 MN D風力 MN3.圖中M地的風向為()A.西北風 B西南風

8、 C東北風 D東南風4.圖示臺風系統()A.正向西偏北方向移動 B四周氣流呈順時針方向旋轉C.正向東偏北方向移動 D中心氣壓值最低、風力最強【答案】2.B3.C4.A16(2020鄭州一模)2018年9月16日年度最強臺風“山竹【答案】2.B3.C4.A【解析】2.臺風的風力分布特點是中心附近(不包括臺風眼)風力最大,向外圍風力逐漸減小。M地距離中心較近,風力大于N地;從圖中的等值線判斷,M地的浪高在69 m之間,而N地的浪高在912 m之間,M地的浪高低于N地。3.臺風為低壓系統,中心附近氣壓最低,向外圍氣壓逐漸升高。M地位于低壓中心的北側,盛行東北風。4.9月16日,臺風“山竹”在我國廣東

9、登陸,因此其移動方向為西偏北方向。17【答案】2.B3.C4.A175經過該島的天氣系統是()A冷鋒 B暖鋒 C臺風 D寒潮6該天氣系統位于圖a中地時()A地經歷大風、降溫天氣 B機場附近地區陰雨連綿C風景區盛行西北風 D夏威夷高壓在其偏東洋面7該島()A附近洋流為暖流,自北向南流 B地形起伏較大,地勢北高南低C屬地中海氣候,氣溫年較差小 D此期間需預防風暴潮,減少外出(2020武漢模擬)圖a示意某島地理位置,圖b表示某年10月3日至4日某天氣系統經過該島時的天氣資料。據此回答57題。【答案】5.C6.D7.D185經過該島的天氣系統是()(2020武漢模擬)圖a示【解析】5.由區域定位可知,

10、該島位于西北太平洋。讀圖可知,受該天氣系統影響,該島的氣壓呈降低趨勢,風速總體呈增大趨勢,且風速最大時,超過了12級風的風速(32.736.9 m/s),由此可判斷,經過該島的天氣系統應是臺風。6.臺風常帶來狂風、暴雨,排除A、B;風景區位于臺風中心北部,應盛行東北風,排除C;夏威夷高壓位于北太平洋中部,中心大致位于150W的附近,因此夏威夷高壓位于該天氣系統的偏東洋面,D正確。7.由區域定位可知,該島為日本南部琉球群島中的一個島嶼。該島附近的洋流為日本暖流,大致自南向北流動,A錯誤;從圖中看不出地形起伏較大,B錯誤;該島氣候為海洋性很強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排除C;該島四面環海,受臺風影響,沿海

11、地區易出現風暴潮,此期間居民需減少外出,D正確。19【解析】19(2020太原一中月考)下圖為中央氣象臺2018年9月11日發布的臺風“山竹”路徑和大風預報圖(預報時效:98小時)。據此完成810題。8圖中( )A臺風“山竹”自西向東移動B臺風眼附近氣壓低、風速小C6級風的地區降水強度最大D風區氣流呈逆時針方向旋轉9據圖推斷,未來幾天內( )A瓊州海峽風大浪高B東海將受到臺風的強烈影響C海口市有冷鋒過境D珠三角地區應防范海嘯災害102018年9月11日至15日期間,臺灣島東半部和南部連日暴雨,主要影響因素是( )臺風 地形迎風坡 暖流流經 高壓輻散氣流ABCD【答案】8D 9A 10A20(2

12、020太原一中月考)下圖為中央氣象臺2018年9月11日【解析】8北半球臺風,受地轉偏向力影響,風區氣流呈逆時針方向旋轉。9未來幾天隨著臺風西移,瓊州海峽風大浪高;南海將受到臺風的強烈影響;海口有臺風(氣旋)過境;海嘯災害一般是海底地震或火山噴發形成的,與臺風無關。102018年9月11日至15日期間,臺灣島東半部和南部連日暴雨,與臺風過境有關,臺灣島東部地區為迎風坡,降水量大。21【解析】21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右圖為登陸我國南部沿海地區的某臺風路徑示意圖。(1)臺風過境A地前后,該地氣壓和風速有何變化?(4分)(2)該臺風在A、B兩地引發的主要次生災害有何不同?說明B地預防這些次

13、生災害的工程措施。(6分)氣壓先降低后升高( 2 分);風速先增大后減小( 2 分)。A地:風暴潮( 2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2 分)。護坡固坡、植樹種草。( 2 分)(答對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體措施的可酌情給分。)22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該臺風在A、B兩地引發的二、龍卷風含義:一種少見的局地性、小尺度、突發性的強對流天氣,是在強烈的不穩定的天氣狀況下由空氣對流運動造成的、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龍卷風漏斗云的軸一般垂直于地面,在發展的后期,當上下層風速相差較大時,可成傾斜狀或彎曲狀。其下部直徑最小的只有幾米,一般為數百米,最大可達千米以上,上部直徑一般為數

14、千米,最大可達10公里。龍卷風的尺度很小,中心氣壓很低,造成很大的水平氣壓梯度,從而導致強烈的風速,中心風速可達100至200米/秒。23二、龍卷風含義:一種少見的局地性、小尺度、突發性的強對流天氣形成:龍卷風這種自然現象是云層中雷暴的產物。具體的說,龍卷風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龍卷風的形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2)由于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并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并增強

15、。同時,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4)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風。 24形成:龍卷風這種自然現象是云層中雷暴的產物。具體的說,龍卷風分布:全球除南極洲以外的大洲都有龍卷風記錄,龍卷風主要發生在中緯度地區。其中美國發生最為頻繁,堪稱“龍卷王國”,其發生的龍卷風約占全球龍卷風總數的75%,美國以平均每年超過1000起的數量在世界居于榜首,緊隨其后的是加拿大,每年大約100起,美國中西部龍卷風特別活躍的地區被稱為龍卷風走廊。據統計,江蘇和廣東省年均龍卷風分別為5.5個和4.8個,江蘇省高郵市更是被稱為中國“龍卷風之鄉

16、”。這里從4月開始,龍卷風的發生漸漸增多,70%的強龍卷風發生在12時至20時之間,經過白天太陽輻射,這一時段大氣層結構不穩定,強對流天氣最易發生。由于蘇北地區地勢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網交織,處于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易積聚不穩定能量,因此有助于龍卷風生成。湖北和安徽省次之,年均分別為2.5個和2.4個。25分布:全球除南極洲以外的大洲都有龍卷風記錄,龍卷風主要發生在二、龍卷風危害:破壞力大,對生命、財產構成巨大威脅防御措施:加強龍卷風的跟蹤監測;人員低洼地躲避或躲入地下的空間或場所;加固房屋等基礎設施26二、龍卷風危害:破壞力大,對生命、財產構成巨大威脅26四、龍卷風形成:云層中雷暴

17、的產物防御措施:加強龍卷風的跟蹤監測;人員低洼地躲避或躲入地下的空間或場所;加固房屋等基礎設施分布:美國最多本質:強對流天氣0301020427四、龍卷風形成:云層中雷暴的產物防御措施:加強龍卷風的跟蹤監1.(2020山西模擬)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是在極不穩定天氣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是危害較大的氣象災害。讀江蘇省龍卷風發生次數(19512007年累計)分布圖。(1)說出江蘇省龍卷風災害的時空分布特點并簡要分析原因。(2)龍卷風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答案】(1)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沿海多,內陸少(東南多西北少;東多西少;大型水體多丘陵山地少);沿海地區(東南地區)地

18、勢平坦,河網密布,加之夏季的高溫悶熱天氣,龍卷風多發。(2)危害:強風使莊稼果木瞬間被毀,交通中斷,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損失。防御措施:加強對龍卷風的跟蹤監測、預報;加固房屋等基礎設施;大力加強宣傳,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等。【解析】(1)由龍卷風的概念和江蘇省龍卷風發生次數(1951-2007年累計)分布圖可以判斷。原因:沿海地勢平坦,河網密布,龍卷風多發。(2)龍卷風的主要危害:人財物損失。防御措施:跟蹤監測;加固設施;宣傳,防災減災。281.(2020山西模擬)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三、寒潮1、含義:寒潮是一種大型天氣過程,國家氣象局規定,由于強冷空氣入侵的影響,凡是氣溫在

19、24小時內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溫又在5以下的,就稱為“寒潮”。2、發生地區: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地區。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受到寒潮影響。其中:東北(次數)最多、華北次之、西北、長江流域、華南最少3、發生季節:秋、冬、春。4、形成: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南部,大陸北部和極地附近的冰雪洋面由于緯度高,冬季氣溫很低,冷氣團在此不斷堆積,導致氣流下沉,形成亞洲高壓。受亞洲高壓的影響,氣流由高壓中心向外輻散,由于我國位于亞洲高壓的東南部,因而盛行西北風。當亞洲高壓強大到一定程度時,西北氣流就像決了堤的海潮一樣,洶涌澎湃地向我國襲來,這就是強大的寒潮天氣。29三、寒潮1、含義:寒潮是一種

20、大型天氣過程,國家氣象局規定,由北回歸線北極圈太平洋赤道西伯利亞北京偏西路徑偏北路徑東北路徑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后,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影響我國的寒潮路徑示意圖30北回歸線北極圈太平洋赤道西伯利亞北京偏西路徑偏北路徑東北路徑3131三、寒潮危害: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物,破壞牧場;嚴重的大雪、凍雨壓斷電線、折斷電線桿,造成通信和輸電線路中斷,交通運輸受阻。防御措施:發布準確的信息和警報;加強防災減災管理;加強農田基本設施建設,做好防凍準備;培育和推廣耐寒品種。

21、 冰雹大風 大雪 冰雹 凍雨32三、寒潮危害: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物,破壞牧場;嚴重的大雪寒潮的益處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熱量交換。隨著緯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陽輻射能量逐漸減弱,因此地球形成熱帶、溫帶和寒帶。寒潮攜帶大量冷空氣向熱帶傾瀉,使地面熱量進行大規模交換,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態保持平衡,保持物種的繁茂。寒潮是風調雨順的保障。我國受季風影響,冬天氣候干旱,為枯水期。但每當寒潮南侵時,常會帶來大范圍的雨雪天氣,緩解了冬天的旱情,使農作物受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家認為,寒潮帶來的低溫,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殺蟲劑”,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減輕來年的病蟲害。寒潮還可帶

22、來風資源,寒潮期的發電效率是平時的1.5倍。33寒潮的益處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熱量交換。33三、寒潮本質:強冷鋒天氣發生地區: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地區,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受到寒潮影響。其中:東北(次數)最多、華北次之、西北、長江流域、華南最少發生季節:秋、冬、春危害: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物,破壞牧場;嚴重的大雪、凍雨壓斷電線、折斷電線桿,造成通信和輸電線路中斷,交通運輸受阻防御措施:發布準確的信息和警報;加強防災減災管理;加強農田基本設施建設,做好防凍準備;培育和推廣耐寒品種 34三、寒潮本質:強冷鋒天氣發生地區: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地區(江蘇卷)2016年1月24日,

23、一股強大的寒潮影響我國。下圖為該日8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此時我國( )A三亞風力大于昆明B北方普遍降溫降雪C北京、上海風向基本相同D各地均受強大高壓脊控制2該日上海氣溫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冷鋒過境,降溫明顯B瀕臨海洋,受到海洋影響C緯度更高,正午太陽高度小D無高大山脈阻擋,受寒潮影響大【答案】1C 2D35(江蘇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強大的寒潮影響我國。下圖(2020福建廈門模擬)讀“北半球某地天氣系統過境時風向風速變化示意圖”(下圖)(注:圖中“箭頭”表示風向。風速與風級的關系:5級8-10.7m/s,10級24.5-28.4m/s)。完成下列問題

24、。3此天氣系統( )A過境時氣溫驟降帶來大風凍害B常帶來大風、特大暴雨等災害C多形成在赤道地區的暖洋面上D形成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天氣4據圖推斷該天氣系統的移動方向( )A由東南向西北 B由西南向東北 C由東北向西南 D由西北向東南【答案】3B 4A【解析】3C由圖可知,該天氣系統過境時,從10點到18點左右,風速由10m/s以下迅速增大到接近40 m/s,遠超過10級;到22點風速降為0 m/s,2小時后風速又急劇增大到40 m/s左右,然后又降低;風向也在不斷變化;這明顯是臺風(颶風)過境時的風速、風向變化,22點時風速為0,是臺風眼過境;臺風(颶風)過境時常帶來大風、特大暴雨等災害,故B

25、選項正確。臺風(颶風)生成在北緯10多的海洋上,不可能生成在赤道地區的海洋上,因為沿赤道運動的氣流不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水平運動的氣流不偏轉就不會形成氣旋(臺風、颶風),故A選項錯誤;B選項所述是冷鋒過境時的天氣;D選項所述是準靜止鋒過境時的天氣。4由圖可知,該地先吹西北風(處于臺風西側),臺風眼過境后又吹東南風(處于臺風東側),說明臺風由東南向西北移動,C選項正確。36(2020福建廈門模擬)讀“北半球某地天氣系統過境時風向風速(2020六安模擬)讀入侵我國的寒潮路徑圖,完成下面小題。6“瑞雪兆豐年”這句農諺反映出的寒潮益處是( )A高低緯熱量交換 B緩解冬季旱情C抑制有機質分解,保持肥力D

26、保持物種的繁茂5寒潮入侵的季節不同,經過地區的地理條件不同,會出現不同的天氣現象,下列有關圖中各地寒潮天氣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寒潮入侵地區常帶來風雪迷茫、寒冷徹骨的天氣B寒潮到達地區,由于冷空氣干燥常出現少雨雪多風沙的天氣C4、5月份,寒潮到達地區常使該地區成為全國多雨中心D春秋季節寒潮入侵地區可帶來大規模雨雪、冰雹天氣【答案】5A 6B37(2020六安模擬)讀入侵我國的寒潮路徑圖,完成下面小題。6【答案】5A 6B【解析】5寒潮入侵地區也就是我國西北地區,冬季風常帶來風雪迷茫、寒冷徹骨的天氣,A對;寒潮到達地區,是由于冷空氣南側的暖空氣干燥而出現少雨雪多風沙的天氣,如果暖空氣水汽含量

27、比較大,就會帶來雨雪天氣,B錯;4,5月份,我國降水量較多的地區在華南,而不是在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C錯;地區春秋季節溫度較高,寒潮入侵地區可帶來大規模降雨天氣,而不是降雪、冰雹天氣,D錯。故本題選擇A。6對照“瑞雪兆豐年”這句農諺的意思是適時的冬雪預示著來年是豐收之年,這是對寒潮這類氣候災害帶來的部分益處,寒潮帶來的益處主要表現在:一是低溫會凍死害蟲的卵,減少來年的病蟲害;二是寒潮會帶來降水,可以緩解冬季旱情,保障明年莊稼豐收。結合選項,B對。其他例如高低緯度的熱量交換、土壤肥力的變化和物種的繁茂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寒潮影響,但是反映不出“瑞雪兆豐年”農諺的意思,排除ACD。故本題選擇B。38

28、【答案】5A 6B387圖14示意我國部分地區冷凍災害發生頻次分布,讀圖回答問題。(1)分析圖中P區域冷凍災害及高發的原因(4分)(2)簡述該區域農業生產預防冷凍災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農田基礎設施落后(被破壞);寒潮南下受地形影響,冷空氣堆積;地勢較高,氣溫低。加強天氣監測與預報;加強減災防災管理,做好防凍措施(具體:大棚、地膜、煙霧、澆水等);培育與推廣耐寒品種。(三點即可,6分)397圖14示意我國部分地區冷凍災害發生頻次分布,讀圖回答問題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低溫凍害系數是表示農作物受低溫凍害的程度,低溫凍害系數越高,表明災害越嚴重。(1)說明A地區遭受低溫凍害嚴重的原因及

29、東北地區減輕低溫凍害可采取的措施。原因:緯度高,氣溫低,距冬季風源地較近;地形平坦開闊,受冬季風影響較大。措施:調整種植結構,適當減少易受低溫凍害作物的種植面積,發展農業科技,培育耐寒農作物;采用地膜覆蓋技術,增加地溫,避免農作物受凍害。40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原因:緯度高,氣溫低,距冬季風源3.讀材料,完成下題。 經過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我國各地不同農作物的播種、收獲等的時間相對固定,否則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2013午4月,東北地區持續低溫.大田春播時間普遍比常年推遲7-10天。(1)分析4月份持續低溫對東北地區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東北(農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適宜農作

30、物生長的時間較短。(2分)春播推遲710天,即農作物生長期縮短了710天;(3分)錯過適宜的播種期,擾亂了農作物正常的生長節律。(3分)所以,農作物的產量會減少,質量會降低。(2分)413.讀材料,完成下題。東北(農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適宜四、沙塵暴含義: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其發生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他細顆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42四、沙塵暴含義: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4343分布:華北、西北、東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區

31、較嚴重)成因大風形成沙塵暴的動力條件;地面的沙塵物質形成沙塵暴的物質條件;不穩定的空氣狀態和局部地區的熱力條件。危害沙塵暴風蝕(土壤肥力下降)、大風襲擊(毀壞房屋、刮翻火車、摧毀電桿,造成人、畜傷亡)。沙埋(埋壓農田、村莊、工礦、鐵路、公路、水源)。污染大氣環境(沙石、浮沉彌漫,空氣渾濁,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生產生活(交通出行與安全、室外作業等)44分布:華北、西北、東北沙塵暴風蝕(土壤肥力下降)、大風襲擊(促進了黃土高原的形成;提供凝結核,利于成云致雨;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長;凝結核呈堿性,緩解酸雨現象;形成“陽傘效應”,抑制全球變暖。保護森林草地,退耕還林、還草、還牧;嚴禁濫墾、濫伐、

32、過度放牧;植樹造林,恢復植被。旱災防御益處45促進了黃土高原的形成;保護森林草地,退耕還林、還草、還牧;嚴四、沙塵暴益處可以增加降塵區的土壤肥力可以減輕東亞酸雨科學家發現,沙塵暴所攜帶的堿性沙塵可以中和大氣中的工業污染排出的酸性物質,大大降低酸雨的酸性。沙塵暴不僅使我國北方得以免受酸雨之苦,而且對韓日兩國的酸雨也起到了顯著的抑制作用。為海洋魚類提供餌料沙塵暴飄飄灑灑到了海洋上空降落,那么有機質就為海洋魚類帶來了餌料。營造了美麗的夏威夷(海島)可以說沒有沙塵暴就沒有美麗的夏威夷。造就夏威夷最初的養料來自遙遠的歐亞大陸內部,兩地相隔萬里,普通的風無法把內陸的塵埃吹到這么遙遠的地方,是沙塵暴,把細小

33、卻包含養分的塵土攜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播種一般把它們撒下來。為海島生物生長提供了有機質,才使夏威夷變得如此美麗。46四、沙塵暴益處可以增加降塵區的土壤肥力46思考:華北地區春季多沙塵暴的原因是?每年3、4月,華北地區受西伯利亞冷空氣進退的影響,大風天氣比較多;農田開耕,草木初生,植被覆蓋低;地表已經解凍,春季加速升溫,使地表干旱加速,表土疏松;降水較少。47思考:華北地區春季多沙塵暴的原因是?每年3、4月,華北地區受四、沙塵暴沙暴+塵暴形成條件:風、沙源、上升氣流危害:風蝕、沙埋、污染大氣環境、影響生產生活防御措施:環保意識;監測、預報;退耕還林還草;設置沙障;改善;生態環境48四、沙

34、塵暴沙暴+塵暴48(2020山西模擬)某年4月23日020時,敦煌經歷一次強沙塵暴天氣。下圖為該日020時敦煌氣象要素(氣溫、氣壓、風速)變化圖。據此回答13題。1圖中曲線分別代表的氣象要素是()A代表氣壓,代表氣溫,代表風速 B代表氣溫,代表氣壓,代表風速C代表氣壓,代表風速,代表氣溫 D代表風速,代表氣溫,代表氣壓2下列時間段中,敦煌附近等壓線最密集的為()A02時B1012時 C1416時 D1618時3造成敦煌市天氣變化的天氣系統是()【答案】1.B2.C3.C49(2020山西模擬)某年4月23日020時,敦煌經歷一次強【答案】1.B2.C3.C【解析】1.由圖可知,1416時,氣候

35、要素變化最大,推測這段時間是沙塵暴暴發的主要時期。春季,受強烈的西北冷空氣影響,風力大,沙塵暴易暴發,伴隨著氣壓升高、氣溫降低等現象,據此分析,B正確。2.等壓線最密集為風力最大時期,由圖可知,1416時風力最大,C正確。3.一般沙塵暴是由冷鋒天氣形成,圖C是氣旋的后側冷鋒,正確;圖A是氣旋的前側暖鋒,錯誤;圖B、圖D不會形成沙塵暴,錯誤。故選C。50【答案】1.B2.C3.C50讀圖文材料,回答45題。4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圖中所示浮塵天氣形成過程的是( )A乙地氣流下沉且低空風速小B高層氣流帶來的沙塵飄落乙地C上升氣流將乙地的沙塵揚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塵被大風揚起5下列四幅天氣圖中的乙地,最可

36、能出現上圖所示浮塵天氣的是( )【答案】4C 5D【解析】4讀圖分析可知,乙地為下沉氣流,風速減小,浮塵沉積,A項與圖示相符;甲地揚沙通過高層氣流吹向乙地高空,后下沉形成浮塵,所以乙地浮塵來自高空氣流,B項與圖示相符;乙地為下沉氣流,C與圖示不符;甲地的揚沙主要是大風所致,D項與圖示相符。故選C。5根據上題結論,浮塵天氣主要與下沉氣流有關。A、B、C三圖中乙地主要受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D圖中乙地受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與浮塵天氣的形成有關。故選D。51讀圖文材料,回答45題。4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圖中所示浮塵6.(2020石家莊模擬)下圖為“某年4月6日17時某區域地面天氣圖”,虛線范圍內

37、為圖示天氣系統引發的某種氣象災害實時分布區。此前圖示區域大部分地區表土解凍,地表干燥。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描述圖示區域氣壓分布特點。(2)判斷該氣象災害種類,分析其形成的天氣條件。【答案】(1)西南和東南部氣壓高,有高壓中心,等壓線稀疏,氣壓梯度小;中部偏北氣壓低,有低壓中心,等壓線密集,氣壓梯度大。(2)沙塵暴。天氣條件:氣溫回升導致表土解凍、蒸發加強、地表干燥,沙源豐富;冷鋒鋒前暖氣團干燥,難以形成降水,氣旋勢力強、氣流上升,形成揚沙;偏西風風力強勁,形成大范圍沙塵暴。【解析】(1)關于氣壓分布特點,應從氣壓值的分布、氣壓中心的分布、等壓線疏密的分布及氣壓梯度力的大小分布等方

38、面去描述。(2)圖中虛線范圍內為鋒面氣旋系統中的冷鋒,受其影響在我國北方春季易形成沙塵暴災害。526.(2020石家莊模擬)下圖為“某年4月6日17時某區域地7.(2020濟南模擬)沙塵暴天氣是指強風從地膜卷起大量沙塵,使空氣渾濁、大氣能見度低于1km的一種天氣現象。一般而言,沙塵暴天氣的發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強勁持久的大風和上升氣流,二是地表有豐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塵。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沙塵暴天氣的多發地區之一,下圖示意19612000年青海省沙塵暴天氣年平均出現次數分布該時段青海省沙塵暴次數月際分布。(1)指出青海省沙塵暴發生頻次最高、危害最嚴重的地區,及該地區沙塵暴天氣的空間分布特征。(

39、2)推測沙塵暴年等次數線沿格爾木諾木洪線向東凸出的原因。(3)說出青海省沙塵暴發生頻率最高的月份,并說明該月沙暴天氣頻發的原因。(4)西寧地區較周邊縣區沙塵暴天氣天數明顯較多,試推測其原因。537.(2020濟南模擬)沙塵暴天氣是指強風從地膜卷起大量沙塵【答案】(1)環青海湖地區。分布特征:以青海湖北部為中心向周邊地區降低;南部、西部降低緩慢,北部、東部降低迅速。(2)位于柴達木盆地附近,地勢相對較低;受狹管效應的影響,風力被加強;氣候高寒,地表植被覆蓋較差,松散物較多。(3)3月 原因:土壤解凍后土質干燥松散;冷空氣活動頻繁,風力強勁。(4)西寧市由于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導致植被狀況每況愈下,土壤裸露現象較周圍地區嚴重,為沙塵暴天氣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城市熱島效應較周邊縣區明顯,空氣對流更強,加劇了沙塵暴的形成;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西寧地區干熱和大風日數增多,風力強勁,導致沙塵暴天氣天數明顯增多。【解析】(1)這道題是考查等值線判讀的,讀出圖中沙塵暴年等次數線的極值區和遞變規律就可以得出本題答案。可以看出五道梁和環青海湖地區是沙塵暴發生頻次最高,都在12次以上,但環青海湖地區人口密度更大、危害更嚴重。空間分布特征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