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君子之風要注意的字詞讀音:孫(xn)以出之 惡()衣惡食 一簞(dn)食 曲肱(gng) 葉(sh)公女(r)奚(x)不曰 知(zh)者樂(yo)水 夫(f)子之說(shu)儒家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倫理型文化。論語把人細分成圣人、賢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眾人、野人、小人,又歸并為圣人、君子、眾人、小人四大類。“圣人”難做到,“小人”遭唾棄,“眾人”雖是主體,而最受推崇的是“君子”。論語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可以說,君子是論語一書的核心概念。君子?12-8 棘子成(1)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2)。文猶質也,質
2、猶文也,虎豹之鞟(3)猶犬羊之鞟。”注釋(1)棘子成:衛國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為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2)駟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這就是成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 語源。 (3)鞟:音,去掉毛的皮,即革。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先生說:“質樸勝過文采,則像一鄉野人(未免粗野)。文采勝過了樸質,則像廟里的祝官(未免虛浮)。只有質樸文采配合均勻,才是一君子。”君子:文質兼美,表里如一。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評析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贊揚。孔子認為人有各種欲與情,這是順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與欲求,都必
3、須合乎“中和”的原則。“厲”、“猛”等都有些“過”,而“不及”同樣是不可取的。孔子的這些情感與實際表現,可以說正是符合中庸原則的 7-6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1),依于仁,游于藝(2)。”注釋(1)德:舊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2)藝:藝指孔子教授學生的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都是日常所用。四書 、五經、六藝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1 . 禮、樂、射、御、書、數 六藝 六種科目; 2.詩、書、禮、 樂、易、春秋 六種儒家經書。君子守則一:追求正道,執守道德 依據仁愛,熟諳六藝15-18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
4、之。君子哉!” 譯文 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為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了。”君子須存義。義而后禮,禮而后遜,遜而后信,有次序焉。”君子行為的義、禮、遜、信四條原則:一、本質意義上要有義,也就是探求義理,屬于君子的內心修養。二、禮,行動要求循禮而行。三、遜,即是謙遜,出言吐語謙遜恭謹。四、信,辦事守信,取信于人。7-16 子曰:“飯疏食(1)飲水,曲肱(2)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注釋(1)飯疏食,飯,這里是“吃”的意思,作動詞。疏食即粗糧。(2)曲肱:肱,音,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彎著胳膊。你怎樣理解“浮云”的比喻義
5、?浮云可使人聯想起多種比喻義,如:聚散無常,喻富貴短暫,猶今天所說過眼煙云;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貴與己無關;浮云至輕至淡,喻富貴無足輕重。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則從吾所好。” 孔子說:“如能致富,哪怕是趕車,我也干;如不能,則隨我所好。” 儒家思想并不棄絕功利,然而,利固然不能完全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終必須處于義的制約下。當大是大非擺在面前,見義勇為,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成為最符合儒家道德規范的典型抉擇。7-19 葉公(1)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2)。”注釋(1)葉公:葉,音。葉公姓沈名諸梁,楚
6、國的大夫,封地在葉城(今河南葉縣南),所以叫葉公。(2)云爾:云,代詞,如此的意思。爾同耳,而已,罷了。“女奚不曰”四個字,把孔子對安貧樂道生活態度的自我肯定。忘食、忘憂,說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質生活的快樂,而是追求真理過程中產生的快樂,是經過努力獲得的高尚的快樂。而第三個忘:忘老(“不知老之將至”),更是把這種快樂推向新境界。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學,而其好學之篤有如此。學有未得,憤而忘食。學有所得,樂以忘憂。學無止境,斯孔子之憤與樂亦無止境。如是,惟日不足,而不知年歲之已往,斯誠一片化境。 錢穆論語新解(6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要義:顏回安貧樂道 顏淵檔案名回,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 孔子家語記曰:“年二十九而發白,三十二而死。”后儒曾評價說:“顏子沒而圣學亡。”足見顏淵對儒學的重大影響。 “好學”的精神安貧樂道 “不違仁”孔子語錄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則無。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余!”君子守則二、三:安貧樂道 ,勤奮好學。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注釋】士:“士”在古代有多種含義,是一種特殊的階層,總起來說,是指有 知識,有修養,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論語中的“士”則多指讀書人,即 知識分子。 有志于道不怕窮孔子認為,一個人斤
8、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么道的問題。17-15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1715)【譯文】 孔子說:“庸俗淺薄的人能跟他一起事奉君主嗎?他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得到它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擔心失掉官職,那他就沒有什么壞事做不出來了。”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地位。總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東西罷了。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來。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擊同事,排擠異己,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這一章
9、,孔子認為鄙夫患得患失,寡廉鮮恥,諂媚奉承,無所不至,對之表示了極大的蔑視。患得患失未得到時,擔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時,又擔心失去。形容一昧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的利害。君子守則四:不可患得患失。4-16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譯文】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君子守則五:重義輕利。對于義與利的關系,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覺得市場經濟時代應樹立怎樣的義利觀?孔子說“君子喻于義”,主張見利思義,不反對正當的求利。后來的儒家走向另一個極端,產生了諱言利、排斥利的傾向,如董仲舒就主張“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匡扶正義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韓非子則認
10、為君父子之間只有利害關系,沒有道義關系。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孔子之論符合人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確處理好利與義關系的實際,應該是所有經商言利者的原則。所以中國歷來就有“儒商”,無論是“徽商”還是“晉商”都以“誠信”為本。到現代,如日的本商人、企業家都奉論語中的道德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義”。至于韓非子和董仲舒之論,都走向了兩個極端。 所以說理想的價值觀應該是義利統一觀。 今天,有不少商人、企業家昧著良心、不顧消費者生命健康賺錢。只要能賺大錢,什么都可以去做,而且做得理直氣壯。于是,桶裝水里裝自來水,牛奶里加入三聚氰胺,杭州地鐵發生坍塌事件,7人死亡,14
11、人失蹤就統統都成了必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6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知者樂水 喜好知者動 活躍仁者靜 沉靜孔子這里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有水的靈動,山有山的沉穩。水的靈動能顯其智慧,山的沉穩能顯其敦厚。然而海水的靈動卻不改始終如一的一色蔚藍,山雖然是沉穩的卻有它的敦厚。請以“水的靈動,山的沉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04江蘇高考作文)朱熹:“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南懷
12、瑾認為這句應該這樣讀:“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樂,水。知者的快樂,就像水一樣,悠然安詳,永遠是活潑潑的。仁者樂,山。仁者之樂,像山一樣,崇高、偉大、寧靜。”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15-9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譯文】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道,只有犧牲生命來成全仁道。”殺身成仁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后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或崇高的理想而犧牲生命。君子法則六:殺身成仁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追求。生命誠可貴,但為了仁,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3、可以獻出寶貴的生命。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山下,孔了贊許他為仁人。比干苦諫紂王,被剖心而死,孔子也贊許他為仁人。管仲有大功于天下,雖不曾死,孔子仍贊許他為仁人。孔子這種思想影響十分深遠。中國有多少英雄兒女在強敵面前威武不屈,殺身成仁,表現了中華民族浩然正氣。君子有求仁的犧牲精神。文天祥臨刑時衣帶詔上寫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宋史文天祥傳) 探究: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你認為生命與仁義哪個更重要? 生命對每一個人都是十分寶貴的,但還有比生命更可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仁”。 當然我們也不能看輕生命,在兩難的時
14、候,要盡自己所能地想辦法,既要能保全仁義,也要能保全生命。 儒家是熱愛生命的,提倡心胸要開闊,意志要堅定,不能因一時遭受挫折就放棄生命。在生命與仁義不可兼得時,儒家提倡要“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也就是要人們在生死關頭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士不可以不弘毅 形作動,胸襟開闊/意志堅強仁以為己任 以仁為己任不亦乎 不是嗎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很長,比喻責任重大。死而后已:到死后方才停息。謂盡獻一切力量。君子: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宋朱熹說:“弘,寬廣也;毅,強忍也。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
15、。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身體而力行之,可謂重矣。一息尚存,此去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論語集汀卷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要“弘”,就是要有寬廣的胸襟,宏大的氣度,目光遠大而包容一切。 一是要“毅”,就是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拔的毅力,果敢的決斷,目光犀利而處事利索。 有了這兩個條件再持之以恒,死而后已,或許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而稱為君子了。曾子論述士求仁的要求。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譯文】 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都未能做到:有仁德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說自己啊
16、!” 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于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仁者不憂 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 智者不惑 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勇者不懼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智、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回顧一、解釋下列紅體字詞1、游于藝2
17、、孫以出之3、君子喻于義4、鄙夫5、女奚不曰6、知者樂水7、文猶質也廣泛涉獵通“遜”;說出,談論懂得庸俗淺薄通“汝”;為什么通“智”;喜好修飾本質重點字詞歸納匯總:1.通假字禮以行之,孫以出之 “孫”通“遜”女奚不曰 “女”通“汝”知者不惑 “知”通“智”2.詞類活用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作動詞不義而富且貴 義:名詞作動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樂:意動用法恥惡衣惡食者 恥:意動用法3.文言句式狀語后置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賓語前置句: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夫子自道也 仁以為己任 何以文為? 主謂倒裝句:賢哉,回也! 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定語后置句:士志于
18、道,而恥惡衣惡食者 省略句:未足與(之)議也 鄙夫可與(之)事君也與哉? 判斷句:君子哉!4.一詞多義道志于道,據于德 (正道) 夫子自道也 (說)與師言之道與 (規矩) 會天大雨,道不通(路)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風尚)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主張)道之以政 (通“導”,訓導) 道千乘之國 (通“導”,治理)如殺無道,以就有道 (道德規范,為人處 事的準則)以君子義以為質(介詞,把) 有殺身以成仁(連詞,來)樂以忘憂(連詞,相當與“而”) 何以文為(介詞,用) 5成語積累志士仁人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患得患失 無所不至 樂在其中 發憤忘食任重道遠 死而后已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和用法志于
19、道,據于德君子喻于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葉公問孔子于子路二、指出下列紅體字的活用特點1、恥惡衣惡食者2、飯疏食3、曲肱而枕之回顧意動,以為恥名作動,吃飯使動,使彎曲三、指出下列句式特點并翻譯1、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2、仁以為己任再次朗讀課文,找出成語,并理解背誦殺身成仁患得患失無所不至簞食陋巷發憤忘食任重道遠死而后已課后練習季康子問政于孔子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貢問政 顏淵問仁 子夏問孝哀公問于有若曰 南宮適問于孔子曰 問于桀溺宰我問 子路問曰子貢問政哀公問于有若曰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南宮適問于孔子曰顏淵問仁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子夏問孝宰我問使子路問津焉問于桀溺子
20、路問曰葉公問孔子于子路一至六課的問字句有: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后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殺身成仁患得患失未得時,擔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時,又擔心失去。形容一昧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的利害。任重道遠負擔繁重,路途遙遠。比喻肩負重大的任務又要經歷長期艱苦的斗爭。現代漢語“問”的用法1、帶雙賓語: 我 問 你 一個 問題。主語 謂語 間接賓語 直接賓語2、帶單賓語: 我 問 一個 問題。主語 謂語 直接賓語季康子問政于孔子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貢問政 顏淵問仁 子夏問孝哀公問于有若曰 南宮適問于孔子曰 問于桀溺宰我問 子路問曰一至六課的問字句有:特點:雙賓語(異):凡間接賓語即所問的對象,都以介詞賓語表示(即于間接賓語) 單賓語(同):凡在“問”字之后與之直接相連的成分,都是“問”的直接賓語,即所問的內容(第四類“問”字后面沒有賓語,問的內容緊跟在“問”字后,以問句的形式出現,與之性質相同) 古今“問”的用法不同:雙賓語(異)今:帶雙賓語: 我 問 你 一個 問題。主語 謂語 間接賓語 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宜賓市興文縣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南京中醫藥大學《社會工作技巧工作坊人際溝通技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高三月調研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 2025年度借款合同補充協議范本
- 2025租房合同模板范本
- 2025子女租賃公寓合同
- 2025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設計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考前歷史主干知識梳理提綱
- 2025濟南市勞動合同樣本新
- 2025年高考歷史階段特征總結匯編(超全面)
- FITS加氫說明書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
- 200句話搞定上海中考單詞(精華版)
- 船舶輔鍋爐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
- 新員工培訓考試【圖書專員】
- 防偽包裝技術
- 49000DWT江海直達成品油船設計
- 建設工程監理費計算器
- X互聯網公司WLAN無線網絡優化方案全解
- 裝配及檢驗規范(修訂版)【新版】
- 合成寶石特征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