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建設單位:新化縣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評價單位: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目錄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1. 建設項目概況 1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1.1 項目背景及由來 1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1.2 建設項目基本概況 2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1.3 路線方案比選與區域相關規劃
2、的相符性分析 3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2. 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8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2.1 建設項目所在地環境現狀 8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2.2 評價范圍 9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3.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及擬采取的主要措施與效果 10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3.1 污染源
3、分析 10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3.2 環境保護目標 17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3.3 環境影響評價 22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3.4 主要環境保護措施 253.5 環境風險分析 273.6 環保投資 28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3.7 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29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4、3.8 環境監測與管理 30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4. 公眾參與 34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nt 4.1 公眾參與調查 34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4.2 公眾參與調查結果分析 344.3 小結 385.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406. 聯系方式 錯. 誤!未定義書簽。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建設項目概況1.1項目背景及由來婁底市地處湖南
5、的幾何中心,轄婁星區、 漣源市、冷水江市、新化縣和雙峰縣。 十二五”是婁底市 四化兩型建設的重要時期,婁底市將立足湖南省 “3+5城市群一 區三圈一帶四軸”的總體空間布局,加快實施婁底市 融城戰略” 融城戰略”即婁底 市對外主動融入長株潭城市群,對內積極推進冷新一體化”婁漣一體化” 婁雙一體化”實現城與城之間的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抱團壯大和互利共贏,積極打造 一心兩翼”城鎮化格局。冷新一體化”是婁底市 融城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 兩縣市實現優勢互補、相互支撐、共同協調發展、城市轉型升級。交通是聯系城市的橋梁與紐帶,是實現融城的重要基礎。婁底市在推進滬昆客 運專線、二廣高速、婁懷高速、長婁
6、高速、益婁衡高速公路等過境交通項目建設的 同時,準確把握當前國省干線公路調整優化及武陵山片區交通扶貧的契機,重點規 劃并分步建設婁漣、婁雙、冷新、漣冷、婁湘等城際干道,加快婁底市中心城區與 漣源市區及雙峰縣城、冷水江市區和新化縣城融合的步伐, 有效形成婁底區域內 一 小時”交通圈、婁漣雙 半小時”交通圈和冷新”一刻鐘”交通圈,形成高效的一體化的 交通網絡。目前,冷水江與新化兩地往來主要通過原 S312,但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特別是 冷新一體化”戰略的實施,沿線交通出行日益增加,原S312冷水江至新化段 已經基本不能滿足交通要求,交通阻塞十分嚴重。現有公路已經無法便捷地溝通冷 水江、新化兩
7、縣市之間的交通聯系,嚴重影響兩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及”融城”戰略的實施。盡管婁新高速已于 2012年底通車,但其主要承擔中長距離交通運輸以及大 宗客貨運輸,仍不能為兩縣市直接交流往來的短途交通提供便捷服務,對冷新一體化”發揮作用不大。因此,在冷水江市與新化縣之間建設一條快速、高效、大容量的 公路運輸通道迫在眉睫。擬建項目是S908冷水江至新化公路,是湖南省 十二五”國省干線公路中期調整 規劃項目,同時也是湖南省武陵山片區交通扶貧項目。該公路連接冷水江市區與新 化縣城,是其間交通往來最便捷、最快速的通道,其建成后將形成冷新一刻鐘”交通圈,有利于加快冷水江市區和新化縣城融合的步伐。為此,2012年12
8、月,婁底市交通運輸局委托北京建達道橋咨詢有限公司進行S908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2013年3月新化縣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委托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承擔 S908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成立了由生態、 水、大氣、噪聲、社會及環境經濟評價等人員組成的環境影響評價組,制定了詳細 的工作計劃。2013年4月,項目組對S908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全線進行了實地 踏勘和調查。12建設項目基本概況1.2.1工程概況項目性質:新建路線方案:推薦方案路線起點在冷水江市銻都中路和環城北路交叉口處,往 西展線,繞開錫山礦務局后,進入新化縣境內之后路線往西南延伸
9、,至老屋院新建 514m的大橋跨越資水,之后路線繼續往西展線,經張古塘、泥灣里、潘家嶺后, 至陳家壟通過新建940m的大橋再次跨越資水后,止于新化規劃區南側,與梅苑南 路相連、白沙洲路對接。路線總長12.836km,其中冷水江市境內4.100km,新化縣境內8.736km。主要控制點:冷水江市區、老屋院、陳家壟、新化縣城。建設地點:擬建項目位于婁底市新化縣、冷水江市境內。工程投資:工程總投資44600.84萬元,環保投資1065萬元,占項目總投資 的 2.39%。建設期限:本項目計劃于 2013年12月開工,2015年12月竣工通車,施工期為2年1.2.2工程建設主要內容本項目采用一級公路標準
10、,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24.5m,路面寬度3.75 m X 4,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路線全長12.863km。路基土石方1286123m 3,排水 及防護工程17854m 3 ;瀝青混凝土路面239025m 2;新建大橋1454m/2座、涵洞 61道;平面交叉3處。永久占用土地729.68畝;拆遷建筑物18065m2,拆遷電力電訊線230根。投資估算總額44600.84萬元,平均每公里造價3474.67萬元。全 線不設收費站、生活服務區等。推薦線路主要工程數量見表1.2-1,技術經濟指標見表1.2-2表1.2-1推薦路線方案工程量一覽表序號項目單位指標備注1建設路段長度km12.83
11、62拆遷建筑物m2180653拆遷電力電訊線根2304占用土地畝729.68新增用地畝669.715路基土石方數量萬m3128.616平均每公里土石方萬m310.027路基排水及防護工程萬m31.788瀝青路面m22390259大橋m/座1454/210小橋m/座/11涵洞道6112公路與公路平面交叉處313投資估算萬元44600.8414平均每公里造價萬元3474.67表1.2-2擬改建公路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指標名稱單位備注1公路等級一級2設計速度Km/h803車道數m44路基寬度m24.55車道寬度m3.756平曲線半徑一般最小半徑m400極限最小半徑m250不設超高最小半徑m25007豎
12、曲線最小半徑凸形一般最小m4500極限最小m3000凹形一般最小m3000極限最小m20008最大縱坡%59最小坡長m20010設計洪水頻率路基1/100小橋及涵洞1/100大中橋1/10011車輛荷載等級公路一1級1.3路線方案比選與區域相關規劃的相符性分析1.3.1路線方案比選通過多次對沿線地形、地貌進行的踏勘,經篩選排除,確定了現有路線推薦方 案及2處局部路段比較方案,即布設 A、B線二個比選方案與推薦方案正線進行比 選。1終點路段局部路線方案比選K線推薦方案(K4+100K12+836)該方案為終點對接白沙洲路方案,起于冷水江市與新化縣交界處的爐門前,向 西南展線,至老屋院新建514m
13、的大橋跨越資水,路線往西北延伸,至陳家壟通過 新建長940m的大橋再次跨越資水后,止于新化規劃區南側,與梅苑南路相交、白 沙洲路對接,路線全長8.736km。A線比較方案(AK4 + 100AK11+809)該方案為終點接S908新化繞城線方案,路線總體與原 312平行,始于爐門前, 沿資江河畔向西北延伸,過青峰河后,止于 S908新化繞城線,與原S312相接,路 線全長7.709km。2、開茅嶺至潘家嶺路段局部路線方案比選K線推薦方案(K2+000K10+400)該方案路線起于冷水江市區西北側的開茅坪,路線往西繞開錫山礦礦務局后,進入新化縣境內,之后路線西南展線,至老屋院新建514m的大橋跨
14、越資水,之后路線繼續往西展線,經張古塘、泥灣里后,止于潘家嶺,路線全長8.400km。比較線 B ( BK2 + 000BK11+574)該方案路線起于冷水江市區西北側的開茅坪,路線切顏家嶺山脈向西南展線, 至塘山院新建616m的隧道后,路線向西北延伸,至老屋里通過新建514m的大橋跨越資水,繼續往西北延伸,經胡桃沖、新塘村后,止于潘家嶺,路線全長9.574km。綜合工程和環境因素對比分析,從工程實際和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正線方案 均優于比較線A、B方案,因此本報告書推薦采用正線方案。1.3.2建設項目與區域相關規劃的符合性分析1、婁底市“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根據婁底市“十二五”交通運輸發
15、展規,“十二五”期間加快建設“六縱八 橫”主干公路路網。重點建設婁底西繞城高速、漣源市龍塘至大熊山至安化坪口高 速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 G320 S314 S207、S312、S210 X027等干線公路改 造,完成婁底至漣源、冷水江至新化、漣源至冷水江等融城快車道工程的建設,促 進大提速,疏導內循環,加快建設婁底市域“一小時”經濟圈。可見,擬建項目S908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屬符合婁底市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2、擬建項目與新化縣“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的協調性分析根據新化縣“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十二五”是新化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最重要最關鍵的五年。“十二五“期間交通重點建設項目中的公
16、路路網建設項目為: 建設婁新高速、新溆高速,配合婁底市完成融城交通的建設,新建冷水江至新化融 城道路,開工建設途經我縣的安鐵高速、湄瑯高速,形成“兩縱一橫”高速公路網 架;完成三條省干線公路改造,新增一條國道(與張桂高速在新化境內平行)和兩條省 道(溆浦崗東-奉家-雙林-爐觀-西河-孟公-白溪-圳上;漣源湄江-田坪-吉慶-白溪-坪口 ), 形成“三縱三橫”國省主干線;加快構建城市交通網,以資江三橋為節點,連通現 有的3條省道和新懷高速繞城連接線,形成城區“二環四線”的城市交通網絡;加 快完善農村公路網絡,新建河西沿江公路,連通斷頭路,改造縣鄉道,繼續實施通 暢工程,形成通達、便捷、完善的農村公
17、路網。可見,S908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屬于近期內的重點建設項目新建冷水江至新 化融城道路。擬建項目符合新化縣 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3、擬建項目與冷水江市 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的協調性分析根據冷水江市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重點建成婁懷高速、冷邵高速(冷水 江至坪上,坪上至邵陽),抓住省道、縣道升格國道、省道的契機,建設大繞城線(S312線繞城線),拓寬改造S312線冷(水江)新(化)段,改造升級沙禾公路、 布禾公路、冷礦公路和冷渣公路。開工建設資江二橋及婁新高速金竹山互通連接線, 積極爭取建設長婁新(長花灰韶婁延伸至新化)高速冷水江聯絡線,新建冷水江至 新化的融城道路,打通北向交通瓶頸,構筑
18、東至長株潭、南至邵陽、西至懷化、北 至常德益陽的 一個半小時交通經濟圈”。可見,S908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屬于冷水江市 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的 建設項目;擬建項目符合新化縣 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與湖南省“十二五”國省干線公路建設規劃的符合性根據湖南省十二五國省干線公路改造規劃,擬改建公路S248慈利縣江埡至 清水洞公路改建工程已納入規劃的具體項目內容,規劃公路等級為二級。根據工可 資料,擬改建公路等級、建設期保持一致,路線走向一致,故擬建項目符合湖南 十二五國省干線公路改造規劃。詳見附件-湖南省路網改造“十二五”規劃建設項 目表。與新化縣“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的協調性分析根據慈利縣“十二五
19、”交通發展規劃,十二五”是慈利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最重要最關鍵的五年。“十二五“期間交通重點建設項目中的公路路網建設項目為: S305慈利段二級公路;S306慈利段二級公路;零溪至高橋二級公路(含雷雨埡隧道); 縣城至宜沖橋、許家坊二級公路;江埡至清水洞公路二級公路;縣城至東岳觀二級 公路(含蔣家坪隧道);苗市至廣福橋二級公路;高峰至象市三級公路;黃龍洞至趙 家崗二級公路;巖泊渡至趙家埡二級公路;通津鋪至壺瓶山三級公路;陽和至金巖 三級公路;零陽鎮城北區城市多條道路建設。協助相關部門爭取龍新高速途徑慈利 和慈利至安鄉兩條高速公路立項工作,力爭開工建設慈利至宜昌五峰高速公路。繼 續實施通暢工程,
20、形成通達、便捷、完善的農村公路網。可見,本工程屬于慈利縣交通發展規劃近期內的重點建設項目“江埡至清水洞 公路二級公路”。本項目符合慈利縣 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與沿線城市總體規劃的協調性分析與冷水江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協調性分析根據冷水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道路交通規劃一外環一:即 聯系城市各組團快速交通外環線,由S908 (新八環城北路、冷新路、廣場西路、冷江大橋、江南西路、潘禾公路和南環線組成,串聯群豐、冷江、開發區、禾青等 城市所有組團。根據冷水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 2030年)和擬建項目路線方案可知,擬 建公路穿越冷水江市城市總體規劃區的城區,但位于已建城區的外圍地帶
21、,屬于規 劃的交通道路。本項目實際為冷水江市城區的外圍公路,建設單位也已經征得冷水 江市城市規劃管理局的書面同意意見,即同意工可推薦方案,因此擬建項目建設與 城市總體規劃是相符的。與新化縣城市總體規劃的協調性分析根據新化縣城總體規劃修訂(20022020) 2010年修訂道路交通規劃,新 化縣城道路系統規劃采取了方格網結構,形成一環三橫六縱”道路系統。 一環”由環城東路、環城西路、天子山路、S312城南區段構成,是主要的過境交通組織道路; 三橫”分別為蚩尤大道一白沙洲路、上梅路和大漢路;六縱”分別為青峰路、梅苑路、學府路、天華路、燎原路和大洋江路。根據新化縣城總體規劃修訂(20022020)
22、2010年修訂和擬建項目路線方 案可知,擬建公路穿越新化縣城市總體規劃區的城區,但位于已建城區的外圍地帶, 屬于規劃的交通道路。本項目實際為新化縣城區的外圍公路,建設單位也已經征得 新化縣城市規劃管理局的書面同意意見,即同意工可推薦方案,因此擬建項目建設 與城市總體規劃是相符的綜上所述,擬建公路符合冷水江市、新化縣城市總體規劃。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2.1建設項目所在地環境現狀路線所經地帶為山丘地貌;走廊帶跨資江等地表水;項目區域內不良地質
23、現象 主要有軟土和滑坡;所在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 沛。生態環境現狀項目評價區域可分為農業生態區和林地生態區。擬建公路沿線經濟結構仍以農 業為主,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等,經濟作物有油茶、茶樹等。項目評價區植物區系屬于泛北極植物區。杉樹林和暖性針葉林是項目區內分布 面積最廣的植被。擬建公路沿線評價范圍內陸生動物多為適應農耕地和居民點棲息的種類,主要 以鼠類和食谷的籬園雀形鳥類為主。經調查,擬建公路沿線未發現國家和省級重點 保護野生動物,也未發現其棲息地和遷徙通道。項目沿線水資源較豐富,魚類以經 濟魚類為主,種類較少,未發現國家級重點保護魚類,橋址附近河段無魚類三場分 布。
24、擬建公路不涉及景區景點、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生態敏感區。社會環境項目所在地新化縣、冷水江市近年來,國民經濟和社會有了很大發展,國民經 濟中三種產業結構正趨于合理的調整之中。擬建項目沿線不涉及旅游資源、 文物古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敏感區 地表水環境地表水環境現狀監測結果表明,監測期間,擬建老屋院資水大橋、陳家垅資水 大橋(跨資江)上游 200m處斷面各監測指標均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川類標準。底泥底泥現狀監測結果表明,資江評價河段底泥環境質量現狀良好,各評價因子均 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二級標準。聲環境根據監測結果,沿線所布設的6
25、個環境噪聲監測點,均達到相應功能區標準要 求。環境空氣擬建公路沿線為農村地區或城郊區,評價范圍內無大型工礦大氣污染源,環境 空氣質量基本保持自然狀態。根據現場監測結果,監測期間,張古塘環境空氣監測 點NO2、TSP日均濃度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2.2評價范圍根據擬建公路設計期、施工期和營運期對環境的影響特點和各路段的自然環境 特點,結合評價單位以往從事公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及類比監測的實踐經驗,確定 本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如表 2.2-1。表2.2-1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一覽表序號環境要素評價范圍1生態環境臨公路中心線兩側 200m以內區域、以及施工場地和施工
26、便道等施工臨時用地邊界外200m范圍內區域,取、棄土場等其它臨時用地也屬評價范圍。水土流失評價以公路施工中產生 的填、挖方邊坡坡面為主。2聲環境擬建公路中心線兩側各 200m以內區域。3水環境擬建公路中心線兩側各 200m以內區域,其中河流評價范圍為跨資江的老屋院資水大橋(上游橋梁)橋址上游200m至陳家垅資水大橋(下游橋梁)橋址下游10km。4環境空氣擬建公路中心線兩側各 200m以內區域。5社會環境項目區域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包括擬建公路直接影響區一一新化縣、冷水江市。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及
27、擬采取的主要措施與效果3.1污染源分析3.1.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3.1.1.1大氣污染源強分析(1)揚塵污染源強揚塵污染主要在施工前期路基填筑過程,以施工道路車輛運輸引起的揚塵和施工區揚塵為主。根據某公路施工期的監測數據,不同施工類型周邊TSP濃度見表3.1-1。表3.1-1某道路施工期環境空氣監測數據序號施工類型主要施工機械距路基(m)TSP(mg/m 3)1混凝土攪拌、鑿石、電焊攪拌機1臺,裝載機1臺200.230.252橋臺澆筑發電機1臺、攪拌機1臺、升降機1臺200.170.283邊坡修整、護欄施工挖掘機1臺,裝載車3臺200.130.124路基平整發電機1臺,4臺運土車,40-5
28、0臺/天300.220.205混凝土攪拌發電機1臺,攪拌機1臺,手扶夯土機2臺,運土車20臺/天300.320.266平整路面裝載機1臺,壓路機2臺,推土機1臺,運土車40-60臺班/天400.230.227混凝土攪拌、路基平整攪拌機1臺,運土翻斗車2臺,運土車20臺班1000.280.258橋梁澆筑、橋臺修建發電機2臺,攪拌機2臺,拖拉機2臺,振動 器2臺,起重機1臺運土車30-40臺班1000.210.259混凝土攪拌、電焊攪拌機1臺,裝載機1臺1000.210.2010橋臺修建運土車30-401100.210.20瀝青煙氣排放源強本項目采用商品瀝青混凝土,瀝青煙產生于瀝青攤鋪時的熱油蒸發
29、,瀝青煙產 生量較小。灰土拌合產生揚塵污染施工過程中需要設立路面基層拌合站。根據有關測試成果,在拌合站下風向50m 處大氣中 TSP濃度 8.849mg/m3, 100m處 1.703mg/m3, 150m 處 0.483mg/m3。3.1.1.2施工噪聲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許多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這些設備會輻射出強烈的噪聲,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其中施工機械主要有打樁機、挖掘機、推土機、 裝載機、壓路機等,運輸車輛包括各種卡車、自卸車。這些設備的運行噪聲如表3.1-2 所列。表3.1-2主要施工機械和車輛的噪聲級機械設備測距(m)聲級(dB)備注挖掘機584液壓式推土機586裝載機59
30、0輪式攪拌機290推鋪機587鏟土機593平地機590壓路機586振動式卡車7.589卡車的載重量越大噪聲越高振搗機1581夯土機1590自卸車582移動式吊車7.5893.1.1.3水污染源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排放源強擬建項目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于各施工營地,其中主要是施工人員就餐和洗滌產 生的污水及糞便污水,主要含動植物油脂、洗滌劑等各種有機物,污水主要成分見 表 2.12-6。南方地區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按 0.1 m3計,污水排放系數取0.9,則按下述公 式計算可得每個施工人員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量按下式計算:Qs=k qi式中:Qs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m3/人d);k施工營地污水
31、排放系數(0.60.9),取0.9;qi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定額(m3/人d)。根據上式,計算得到施工人員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約為0.09 m3。根據現場調查,本項目為新建公路,道路沿線多處分布有居民點,施工營地應以租用民房為主,全線擬設置施工生產生活區3處(工可階段具體位置未定)。類比同類工程施工經驗,以及設計單位提供的資料分析,施工營地擬設置施工人員約 100人,生活污水量約為9.0t/d。施工生活污水量估算見表3.1-3。表3.1-3 施工生活污水產生量估算主要污染物BOD5COD氨氮SS石油類動植物油濃度(mg/L)10020020040010 60500 60021010 30生活
32、污水量9.0t/d (按施工人員100人估算),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約0.09t。3.1.1.4固體廢物(1)施工期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施工期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其中建筑垃圾主要 來源于沿線房屋拆遷開挖。拆遷建筑垃圾工程需拆遷建筑物18065m2,根據近似城區拆遷工程類比調查,在回收大部分 有用的建筑材料(如磚、鋼筋、木材等)后,每平方米拆遷面積產生的建筑垃圾量 約為0.1m3 (松方),則房屋拆遷將產生建筑垃圾 1806.5m3,建筑垃圾進入棄渣場 或作為路基填方。施工人員生活垃
33、圾按施工人員生活垃圾0.1kg/人d計算,施工人員以100人計,則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日排放量約為0.01t/d,施工期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約為7.2t (施工期為2年)。橋梁樁基施工廢渣、土石方棄渣目前工程設計處于可行性研究階段,工程方案的結構設計及施工方案設計還未達到 施工圖設計的深度,對廢泥漿、鉆渣的產生量只能依據當前的研究成果及相關的工程作 適當的估算,鉆渣的產生量大致與樁基礎地下部分的體積相當。橋梁樁基施工廢渣進 入棄渣場。3.1.1.5生態破壞路基填挖使沿線的植被遭到破壞,農田被侵占,地表裸露,從而使沿線地區 的局部生態結構發生一定的變化,裸露地表被雨水沖刷后易造成水土流失,進而降 低土
34、壤肥力,影響局部水文條件和陸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工程占地將減少當地的耕地、林地、池塘等的面積,造成對當地農業、林業 生態的影響。公路路基、構筑物施工時,不可避免產生水土流失;工程取棄土場布設、處 理不當會引起水土流失。3.1.2營運期污染源強分析3.1.2.1噪聲污染源強分析主要噪聲源:公路投入營運后,在公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輛的噪聲源為非穩態源,車輛行駛時其發動機、冷卻系統以及傳動系統等部件均會產生噪聲;行駛 中引起的氣流湍動、排氣系統、輪胎與路面的摩擦等也會產生噪聲;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行駛中的汽車產生整車噪聲。噪聲源強:各類型車的平均輻射聲級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
35、-2009)推薦的模式計算:小型車Los =12.6+34.73lgVS中型車Lom =8.8+40.48lgVM大型車Lol =22.0+36.32lgVL式中:S、M、L 分別表示小、中、大型車;Vi該車型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km/h。根據上述公式,擬建項目各特征年分車型單車交通噪聲源強計算見表3.1-4。表3.1-4 擬建項目各特征年分車型交通噪聲源強單位:dB (A)車型源強公式連接線路段車速(km/h)輻射聲極(dB/A)晝間夜間晝間夜間小型車Los =12.6+34.73lgV s80.075.078.777.9中型車Lom =8.8+40.48lgV m75.070.084.78
36、3.8大型車Lol =22.0+36.32lgV L70.065.089.088.23.1.2.2大氣污染源公路建成通車后,汽車尾氣成為影響沿線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汽車尾 氣污染源可模擬為一條連續排放的線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與交通量的大 小密切相關,同時又取決于車輛類型和運行車輛車況。根據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試行)(JTJ005-96,交通部),車輛 排放污染物線源強計算采用如下方法:3Qj Ai Ej 36004i 3式中:Qj j類氣態污染物排放強度,mg/sm;Aii型車預測年的小時交通量,輛/h;Ej 汽車專用公路運行工況下,i型車j類排放物在預測年的單車排放因
37、 子采用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試行)(JTJ005-96,交通部)推薦值。 推薦值見表3.1-5。表3.1-5現階段車輛單車排放因子推薦值(g/km/輛)平均車速5060708090100小型車NOx1.772.372.963.713.853.99中型車NOx5.406.307.208.308.8.9.30大型車NOx10.4410.4811.1014.7115.6418.38日均源強計算公式:Ql ArR式中:Ar白天交通量系數,Ar取值為0.857。R白天小時數,取值16。通過上述源強公式可計算出擬建公路環境空氣污染物排放源強。本評價所選取 的預測因子為NO2,排放物單車排放因子采
38、用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試 行)(JTJ005-96,交通部)推薦值,NOx單車排放因子折算成NO?單車排放因子 折算系數為0.8。污染物NO2排放源源強值見表3.1-6。表3.1-6擬建道路污染物NO2排放源強統計表單位:mg/sm路段時間2016 年2022 年2030 年起點至終點段晝間0.210.350.573.1.2.3水污染源公路橋面徑流污染物主要是懸浮物、油和有機物,污染物濃度受限于多種因素, 如車流量、車輛類型、降雨強度、灰塵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時間等等,因此具有一定 程度的不確定性。國內一些二級公路的監測實驗結果也相差較遠,長安大學曾用人 工降雨的方法在西安三原公路上形成
39、橋面徑流,在車流量和降雨量已知的情況下,降雨歷時一小時,降雨強度為 81.6mm,在一小時內按不同時間采集水樣,測定結果見表3.1-7,降雨初期到形成橋面徑流的 30分鐘內,雨水中的懸浮物和油類物質 的濃度比較高,30分鐘后,其濃度隨降雨歷時的延長下降較快,雨水中鉛的濃度及 生化需氧量隨降雨歷時的延長下降速度稍慢,pH值相對較穩定,降雨歷時40分鐘后,橋面基本被沖洗干凈。表3.1-7橋面徑流中污染物濃度測定值項目520分鐘2040分鐘4060分鐘平均值pH7.07.87.07.87.07.87.4SS(mg/L)231.42158.22185.5290.3690.3618.71100B0D5(
40、mg/L)7.347.307.304.154.151.265.08油(mg/L)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由表2.12-10中可以看出,降雨對公路附近河流造成影響的主要是降雨初期1h內形成的橋面徑流。擬建項目路面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屬于不透水區域,有產、匯 流快等特點。橋面徑流將直接進入路段鄰近水體。降雨期間橋面產生的徑流量由下 式計算:W=AXhUO-3式中:W單位長度橋面徑流量(m3/a);A路基寬(m); L橋面長度(m); h降雨強度(mm/a)。由上式可以看出,橋面徑流量決定于降雨量,本項目路段所經地區年降雨量為 1319.81mm。按最大降雨量進
41、行估算橋面徑流量。老屋院資水大橋、陳家壟資水大 橋降雨期的徑流量值見表3.1- 8。表3.1-8運營期橋面徑流估算結果路段橋寬(m)(橋梁)長度(m)年平均橋面徑流量(m3/a)老屋院資水大橋24.05141627.12陳家壟資水大橋24.09402977.493.1.2.4固體廢棄物營運期固體廢棄物主要為交通垃圾,如紙屑、果皮、塑料用具等廢棄物,以及 司機、沿線居民在道路上亂丟棄飲料袋,易拉罐等生活垃圾。3.1.2.5生態環境影響營運期隨著水土保措工程和土地復墾措施的實施將恢復植被、改善被破壞的 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公路運營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完整性有輕微的不利影響。3.2環境保護目標經現場
42、踏勘,結合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供的1:10000圖紙以及工程環境影 響初步分析,本項目沿線環境敏感點為居民集中點、沿線植被、水體、基本農田、 野生動物等等,據此確定擬建公路沿線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本項目沿線共有6個聲、大氣環境敏感點,詳情見表3.2-1。評價各期的主要社會、生態、水環境保護目標見 表 3.2-2、表 3.2-3 和表 3.24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表3.2-1擬建公路中心線兩側200m范圍內聲和大氣敏感點統計表距道路距中心紅線35m聲環境大路紅線敏感點敏感點線最近冋左公路內戶數/標準氣段序號方位最
43、近敏感點環境特征起止樁號名稱距離(m)形式35m外戶(現狀/標性距離(m)數營運期)準質(m)位于城區邊緣區,46層房屋,磚砼結構,一一樓為門面,多為商品房住宅樓;正對,較集中,老1K0+000K1+900軋光左側3018+0.1路基150/404a/4a2與公路間無屏障;臨路第一排約150 戶,700路人。左側為住宅樓,右側大部分為荒地閑置。20 戶 /1012層房屋,磚砼結構,正對或側對,較集中,新2K3+100K3+900壩塘左側4533+1.8路基2/4a2戶與公路間無屏障;臨路第一排約20 戶,100 人。路12層房屋,磚砼結構,側對/背對,較分散,新3K5+600K6+000老屋院
44、右側9078-5.2路基10戶/6戶2/22與公路間有林地、山體相隔;臨路第一排約1(1路距道路距中心紅線35m聲環境大路紅線線最近高差氣段敏丿氐、八點敏、點、線最近冋差公路內戶數/標準氣段序號方位最近敏感點環境特征起止樁號距離性起止樁號名稱距離(m)形式35m外|、戶(現狀/懷性距離(m)數營運期)準質(m)戶,50人。25 戶 /1012層房屋,磚砼結構,正對或/側對/背對,較新4K6+500K7+100張古塘左側8068+0.5路基分散,與公路間無屏障;臨路第一排約25戶,2/22戶路130 人。23層房屋,磚砼結構,正對或/側對/背對,較新5K11+000K11+200陳家壟右側100
45、88-3.0路基15戶/8戶集中,與公路間有山體相隔;臨路第一排約15i2/22路戶,75人。敏感點起止樁號序號6K12+100K12+500敏感點名稱方位巖底下右側距中心線最近距離(m)35距道路紅線最近距離(m)23咼差公路備注:高差=敏感點地面高程-公路路面高程紅線35m內戶數/敏感點環境特征聲環境標準(m)形式35m外戶12層房屋,磚砼結構,正對或/側對,較分散,-2.1路基10/6(現狀/營運期)與公路間無山體相隔;臨路第一排約10戶,50人。臨近城區,目前白沙洲路正在向敏感點區域推進,小部分居民樓已經拆遷。2/4a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
46、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表3.2-2擬建公路沿線主要社會環境保護目標敏感目標相關關系相關規劃擬建公路沿線涉及的主要城鎮有新化縣縣城、冷水江市城區。擬建公路穿過新化縣、冷水江市城市 總體規劃的規劃區,項目線路按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城區交通規劃布線,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與冷水 江市、新化縣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征地拆遷戶本項目共拆遷房屋18065m 2,設計搬遷家庭約70戶,人口近 350人。主要分布在軋光(K0+000K1+600 八壩塘(K3+100K3+900 )、張古塘(K6+500K7+100 )、陳家壟 (K11+100K11+200 )、等路段。本項目總占地729.68畝,其中占
47、用林地 230.27畝,耕地305.51畝;沿線居民的土地被征,將對其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主要分布在壩塘村(K3+100K3+900 )、張古塘(K6+500K7+100 )、崇泥灣里(K8+400K9+700 )等路段。基礎設施本項目共拆遷電桿230根,以及沿線的機耕道、農田灌溉渠道等。項目所涉及的平交道路較少,僅 3處(起、終點各1處,),未涉及(立交)高速公路、鐵路等。表3.2-3擬建公路沿線主要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敏感目標敏感目標特征主要影響及時段林地植被資源公路沿線區域自然生態環境早已遭到破壞,植物種類單一,評 價范圍內現狀植被是以人工杉木林、馬尾松林、灌木叢、果樹、 為主的次生植被
48、和農業植被。工程沿線占用林地為230.27畝,占總占地的31.55%。評價范圍內無瀕危保護野生植物物種分 布。項目不涉及公益林,不涉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生態敏感 區。未涉及古樹名木。土地占用將造成植被的損失,影 響時段為施工期。耕地基本農田工程共占用耕地 305.51畝,其中旱地 166.64畝,水田166.64畝(基本農田約133.31畝)。耕地占用導致評價范圍內耕地減 少,影響時段為施工期。野生動物多為常見野生動物種類,無珍稀野生保護動物物種。對動物的生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影響階段施工期間和營運期。水土保持沿線、取土場、棄渣場、施工便道和臨時占地區路基施工,施工場、取土場、臨 時堆渣場
49、等臨時占地。取、棄土場本項目土石方挖方總量 1267646m3,填方總量1202846m3棄方 83276m3,借方18477m3工程設取土場1處,棄渣場2處。 取土場、棄渣場周邊 200米范圍內無集中居民點發布,不涉及 水田、生態敏感區。土地占用將造成植被的損失,影 響時段為施工期。表3.2-4擬建公路沿線主要水環境保護目標敏感目標名稱樁號橋名現狀水域功能執行標準相關關系主要影響及時段備注橋址位于資江飲用水源保護老屋長約514米的大新建橋梁,主要是區二級保護區內,橋址下游飲用水源執行地表水環境橋跨越,橋梁新施工期間橋梁施10公里處即為資江飲用水源院資質量標準建,樁結構,涉工、建筑材料運輸K5
50、+305水大保護區二(GB3838-2002)及橋梁水下施工及存儲,營運期橋保護區一級保護區;橋址下游級保護區山類標準(3組橋墩涉及面徑流等對水質12.2公里處為新化縣縣城生橋活用水取水口(一水廠取水資江水下施工作業)。的影響及風險口,也稱月光潭自來水廠)。長約940米的大新建橋梁,主要是橋址位于資江飲用水源保護陳家區二級保護區內,橋址下游2飲用水源執行地表水環境橋跨越,橋梁新施工期間橋梁施公里處即為資江飲用水源保壟資質量標準建,樁結構,涉工、建筑材料運輸K11+596水大保護區二(GB3838-2002 )及橋梁水下施工及存儲,營運期橋護區一級保護區;橋址下游級保護區山類標準(3組橋墩涉及面
51、徑流等對水質4.2公里處為新化縣縣城生活橋用水取水口(一水廠取水口,水下施工作業)。的影響及風險也稱月光潭自來水廠)。備注:本項目的兩次跨越資江飲用水源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其中老屋院資水大橋位于上游,陳家壟資水大橋處于下游河段;下游橋位的陳家壟資水大橋距離資江飲用水源保護區一級保護區僅2公里,距新化縣縣城自來水廠取水口僅4.2公里。根據“新化縣城市飲水安全及第二水廠建設工程”,新化縣城自來水廠取水口將上移至冷水江市的禾青鎮球溪,水 廠預運行時間為2014年年底。3.3環境影響評價3.3.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永久占地數量基本合理,本公路的建設不會影響項目直接影響區域內的土地利用結構。擬建項目臨
52、時用地主要占用了荒地,對擬建公路沿線植被影響較小,施工后可以通過合理的恢復措施將其影響進一步減少。施工將破壞沿線植被,影響農業生產,但這種影響是短暫的。總體而言,擬 建項目對評價區域內生物量和生產力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損失量不大,是區 域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擬建公路評價范圍內沒有國家和湖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分布, 受公路建設影響的野生動物主要為適應農耕地和居民點棲息的種類,公路建設對區 域現有動物種群數量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也不會導致動物多樣性降低。3.3.2社會環境影響分析擬建項目是提升公路網等級水平,完善區域路網結構的需要;是交通量增長的需要;是開發區域資源;加快區域社會經濟發
53、展的需要;是實施婁底市融城”戰略,促進冷水江市與新化縣城市建設,推進冷新一體化,實現城市轉型升級的需要。本工程征地拆遷,將會對被征地拆遷戶的生活帶來一定影響,但通過建設單 位認真做好征地工作,做到補償合理及時到位,積極帶動和引導農民科學利用土地 資源,實施多種經營,在條件成熟的區域積極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等等一系列措施, 將保障被征地拆遷戶的生活質量不下降,保障沿線居民工農業生產、生活水平的不 降低。工程永久占地導致被占用耕地喪失了原有的農業產出能力,從而對當地農民 的收入和生活質量有一定影響。對于直接被占用農田的農戶,建設單位和地方政府 需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對農戶進行補償。對于占用的耕地和基本農
54、田,通過土地調規 后,重新補劃等面積的農田作為基本農田。因此,項目建設不會對當地農業生態產 生明顯影響。3.3.3聲環境影響分析擬建公路施工對沿線水環境質量影響不大,只要在施工中采取嚴格的管理、 保護措施,如施工生活垃圾妥善處理,施工建筑材料妥善保存堆放,將施工污水和 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可避免或減輕對沿線水體的影響。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時間短暫僅限于施工期、排放比較分散、各施工區 水量小,因此,建議在施工營地設置化糞池,經發酵后作為農肥肥田,施工結束后 將化糞池覆土掩埋,不會對附近水體產生明顯不利影響。本工程產生的生產廢水量也相對較小,經達標處理后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 將較
55、小。根據同類工程預測計算結果表明,本項目營運期路面(橋面)徑流污染物對 沿線水環境影響不大。3.3.4環境空氣影響分析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為粉塵、揚塵和瀝青煙。由于本工程施工期較長,因此 它們將對沿線環境空氣質量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影響范圍不大,而且主要是短 期影響。在采取經常灑水、合理確定施工場地的位置等適當的防護措施后,這種短 期影響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擬建項目營運期中心線兩側 20米以外200m范圍內的N02濃度均不超標, 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的要求。公路營運期間各 敏感點環境空氣質量均能達標。建議在靠近公路兩側,尤其是敏感點附近多種植喬、 灌木,即
56、可以凈化吸收機動車尾氣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塵,又可以美化環境,改善 路容。3.3.5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擬建公路施工對沿線水環境質量影響不大,只要在施工中采取嚴格的管理、 保護措施,如施工生活垃圾妥善處理,施工建筑材料妥善保存堆放,將施工污水和 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可避免或減輕對沿線水體的影響。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時間短暫僅限于施工期、排放比較分散、各施工區 水量小,因此,建議在施工營地設置化糞池,經發酵后作為農肥肥田,施工結束后 將化糞池覆土掩埋,不會對附近水體產生明顯不利影響。本工程產生的生產廢水量也相對較小,經達標處理后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 將較小。根據同類工程預測計算結果
57、表明,本項目營運期路面(橋面)徑流污染物對 沿線水環境影響不大。3.3.6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間的建筑垃圾,首先應按計劃和施工的操作規程,嚴格控制,盡量減 少余下的物料。一旦有余下的材料,將其有序地存放好,妥善保管,可供周邊地區 修補鄉村道路或建筑使用,這樣就可減輕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施工的建筑垃圾盡量做到回用,若不能回用,盡快將建筑垃圾進行集中管理和處理。施工場地建筑垃圾建議在施工期間在施工營地和施工現場設置固定固體廢 物收集處,對固體廢物進行集中管理,減少其對周圍環境和施工人員及居民點的影 響。施工期間各施工營地需設置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站),各主要 施工區設置一
58、加圍欄的廢料堆放點,設專人負責及時清掃生活垃圾,保持施工期的環 境衛生。所有垃圾委托專人負責清運,清運垃圾時清運者負責清理好垃圾站周圍的衛 生并且采取有效地措施保證運輸途中不掉垃圾,所有垃圾運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場處置。3.3.7水土流失影響分析本項目建設將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工程選線盡量避開了不良地 質地段,不在有關法律、法規限制或禁止建設的區域,從水土保持角度出發,無制 約項目建設的重大不利因素,項目建設是可行的。從預測結果可看出,在項目施工準備期和施工期是產生水土流失量及流失強度 較大的時段,也是需要重點防治的時段。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路基工程區路基開挖、 填筑形成的裸露邊坡、取土
59、場區和棄渣場區。在施工生產生活區以及施工道路區, 由于這兩個區域施工占壓時間較長,施工準備期場地平整、筑路等施工活動對地表 的擾動破壞較大,是水土流失強度較大的時段,因而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臨時防護措 施十分重要。此外,取土場的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視,施工期土壤侵蝕強度較大,若 防治不當將產生較大的水土流失。從水土流失量變化的角度分析,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必須與主體工程施工進度相 一致,臨時防護措施還應提前進行,防止“先破壞,后治理”的現象發生。3.4主要環境保護措施(1)設計期保護措施合理選線,減少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避繞現有村莊的大片居住區,與冷水江 市、新化縣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合理安排施工計劃;進
60、行綠化設計、路基排水和 防護工程設計;工程設計中充分考慮土石方平衡,挖方盡量利用為填方,優化取、 棄土場選址、并對取、棄土場均進行排水、防護設計和綠化設計,盡可能地恢復原 有植被,減少水土流失發生。施工場地、臨時道路等臨時用地不得占用基本農田。 提高老屋院資水大橋、陳家垅資水大橋橋梁的防撞設計等級,并在橋兩側設置限速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警示標志,強化老屋院資水大橋、陳家垅資水大橋的排水設施。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教育,保護野生動物;少占耕地和基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7課 搜索文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小學信息技術人教版三起01三年級下冊
- 2025建筑工程總包合同附加協議
- 《精通超市購物技巧》課件
-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第1課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作文能力提升》課件
- 《匯添富投資分析課件》
- 構建環境修復基質效果評估機制
- Module 11 Unit 1 They touch noses!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16 小布偶(教學設計)人教版(2012)美術五年級下冊
- 《自己種菜樂趣多 》(教學設計)滬科黔科版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氣溫的分布和溫度帶
- 第6-2章生料粉磨和熟料粉磨
- 2023年廣東學位英語試題學位英語考試真題(含答案)
- 冒泡排序算法課件
- 粵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 文言文《守株待兔》說課稿課件
- 生物礦物課件
- GB∕T 36765-2018 汽車空調用1,1,1,2-四氟乙烷(氣霧罐型)
- DB34-T 4243-2022 智慧醫院醫用耗材SPD驗收規范
- 《覺醒年代》朗誦稿
- 混凝土格構梁護坡施工方案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