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打造“四條廊道”助推河南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河南在實施文旅融合戰略過程中提出把文旅產業打造為河南支柱產業的目標。因此,以“生態廊道”建設為本,以“交通廊道”建設為基,以“文化廊道”建設為魂,以“產業廊道”建設為用,加快推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河南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步伐,不僅是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也是落實河南“兩個確保”目標的需要。一、生態廊道: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之本生態是文化生發、延續、傳承之本。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地域如果沒有優良的生態作為生存之本、發展之基,這個地域的文化不管之前多么先進、多么繁榮,最終都會因生態危機而出現發展危機、文化危機。這不僅是恩格斯從自然辯
2、證法中得出的人類文化消長規律,也是黃河流域文明中心歷史轉移的經驗教訓,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邏輯所在。因此,推進河南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就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千秋大計的高度出發,謀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著力保障黃河長治久安,著力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建設生態強省。這就要求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須從黃河文化賴以生發的生態環境建設入手,把生態廊道建設作為文化旅游帶建設的基礎。為此,河南應基于山形水系的生態框架,以黃河干流為主線,以太行山、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
3、等山地為屏障,以南水北調中線、隋唐大運河及明清黃河故道為主要串聯廊道,統籌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歷史文化遺址周邊環境建設、居民房前屋后環境整治,加快構建“一帶三屏三廊多點”的生態保護格局,打造文化自然融合、沿線全景貫通的黃河流域生態廊道。這不僅是作為中華文化根脈的黃河文化的生存之本、發展之基,也是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源頭活水。二、交通廊道: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之基交通是文化負載、傳播、弘揚之基。信息的傳遞、器物的流通、行為的互鑒、產業的發展,無不需要交通的承載與傳播。因此,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加強綜合治理,為游客提供安全、安心的交通環境,建設便捷、智能、綠色、安全的綜合性交通廊道,是黃河
4、文化旅游帶建設的基礎要件。通過實施河南交通優勢再造戰略,加快提升黃河流域綜合交通體系現代化水平,把河南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文旅產業發展優勢,自然是河南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的先手棋。在建設交通廊道中,一方面應加強傳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提升既有鐵路、公路、干支線、機場功能,形成河南黃河流域現代化交通網絡,優化完善河南黃河流域高速公路網,提升國省干線技術等級,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提升國家樞紐機場功能,推進黃河、大運河河南段適宜河段旅游通航和分段通航,在推動河南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過程中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此外,還應加強河南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建設,拓展5G場景應用
5、,推廣“互聯網+文旅”綜合應用,提升河南交通廊道的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這不僅是建設河南全省智慧旅游開放平臺的需要,也是提高海內外游客外在體驗便捷度、內在體驗廣深度的需要。通過實施旅游交通暢達工程、智慧旅游支撐工程、旅游設施提升工程等,以交通強省建設優化文化旅游強省建設環境,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助力,為推進河南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三、文化廊道: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之魂文化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文旅產業持續發展壯大之魂。不管是構建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還是溝通古今、中外的關系,文化的持久魅力、紐帶黏合作用往往是其他因素所無法比擬的。因此,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設河南文化廊道,筑牢
6、文化旅游強省之魂,應是建設體現中華悠久文明的黃河文化旅游帶的重心所在。這不僅是彰顯中華文明、增進民族團結、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河南文化軟實力的時代需要,也是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的創新之舉。河南黃河流域歷史厚重,文脈流長。夏跡殷墟、周鼎漢文、唐宋勝景星羅棋布,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河南黃河流域民風淳樸,風俗多樣。既有節制人性的周公之禮,也有愉悅人心的河洛鼓號,魔術雜耍、民間工藝更是散布其間。多樣的生態類型,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風民俗,為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因此,建設河南黃河流域文化廊道,應從系統保護黃河文化遺產、高水平推進重要遺
7、址考古發掘和保護展示開始,全面調查和認定河南黃河文化資源,摸清河南重要文化遺產底數。以時間為徑,深化對仰韶文化、夏文化、殷商文化、周秦文化、漢魏文化、隋唐文化、北宋文化的研究,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串珠成鏈、軸帶貫通,建設可觀可游的世界級大遺址公園走廊。加強龍門石窟、白馬寺、鞏義石窟寺、登封少林寺等石窟、寺廟文化帶保護,建設黃河石窟、寺廟遺產廊道;聚焦鄭汴洛這一核心地帶,實施黃河文化標識工程,建設一批標志性重大項目,打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通過改擴建和新建一批黃河文化博物館,系統展示黃河流域歷史文化,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8、各環節,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深入挖掘中傳承弘揚,在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等品牌的持續打造中,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為提升河南文化軟實力、凝聚中華民族共同精神積蓄力量。四、產業廊道: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之用產業是文化旅游帶建設之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以河南沿黃地市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抓手,以文化、自然資源豐富而經濟、社會生產又欠發達的地區為重點,通過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搭建產供需有效對接、產業上中下游協同配合以及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緊密銜接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創新平臺,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加強普惠性、基礎性民生事業建設,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讓老百
9、姓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帶文旅融合產業廊道便是重要著力點。因此,壯大產業主體,抓好本土培育,大力發展河南沿黃地域文旅產業,分類建設特色文旅園區、文化創意園區等產業平臺,提升配套項目建設水平,培育具有引領力的文旅新業態,便是黃河文化旅游帶產業廊道建設的重心所在。這不僅是文旅文創產業的高滲透性、強融合性、可跨越性決定的,也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須與百姓日常生產生活相結合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為此,以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為牽引,整合串聯河南沿黃地市優質資源,在實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戰略過程中,強化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提高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對傳統文旅產業的滲透率;通過發展工藝美術產業、精品演藝、沉浸式體驗消費、康養基地建設等,發展鄉村旅游、紅色旅游、休閑旅游,注重創意創新,努力出圈出彩,形成富有特色的全鏈條文旅業態;以旅游環線建設為牽引,整合串聯優質資源,通過“快進慢游深體驗”,建設鄭汴洛國際文化旅游勝地;通過創新文旅文創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4篇)
- 中學生交通安全精彩演講稿(17篇)
- 防控工作的心得體會范文(4篇)
- 現代管理學課程心得體會(16篇)
- 信息技術素養類課程學習心得體會范文(5篇)
- 2025二年級數學教師的工作計劃(8篇)
-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2.產生氣體的變化教學設計及反思
- 2025輔導員教育總結報告(20篇)
- 《第10課時:常見的尺子》(教學設計)一年級上冊科學粵教版
- 初三學生新學期國旗下演講稿(17篇)
- IEEE-30節點全套數據2
- 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檢查表
- 數學-山東省名校考試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檢測試題和答案
- 敦煌的藝術-知到答案、智慧樹答案
- 2024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斷和治療課件
- 妊娠期糖尿病產后護理
- 老撾萬象鉀礦百萬噸級規模氯化鉀開發項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開題報告
- 編輯打印新課標高考英語詞匯表3500詞
- 2023年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真題
- 22G101基礎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 2024年專升本考試-專升本考試(機械設計基礎)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