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滬教版必修3-電容器電容-第1課時-教案_第1頁
2019-2020學年滬教版必修3-電容器電容-第1課時-教案_第2頁
2019-2020學年滬教版必修3-電容器電容-第1課時-教案_第3頁
2019-2020學年滬教版必修3-電容器電容-第1課時-教案_第4頁
2019-2020學年滬教版必修3-電容器電容-第1課時-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PAGE 78電容器的電容【本節分析】電容器是一種重要的電學元件,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研究電容器需要涉及的電勢差、電場強度、電荷量等物理量所以,本節教學的核心是應用靜電場的有關知識研究電容器如何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在這一節的教學中都應該有所體現【學情分析】電容器在各種電子儀器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但是學生對電容器并不熟悉,因此引入新課應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入手,讓學生首先直觀、感性地了解電容器本節學生又見到了中學階段常用的比值法定義物理量,以及用科學的實驗探究式的方法研究電容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且實驗用到了控制變量法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以及認真觀察、

2、勤于思考、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思維能力,所以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模擬實驗都要認真組織好【核心素養】eq blc (avs4alco1()物理觀念(1)知道什么是電容器,觀察認識常見電容器的構造(2)理解電容概念及其定義方法,掌握電容的定義公式、單位,并會用來進行有關的計算(3)了解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知道改變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大小的方法eq blc (avs4alco1()科學思維與探究通過實驗感知電容器的充、放電現象,理解電容器的工作原理通過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體會其中蘊涵的物理方法控制變量法,并能夠對問題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等eq blc (avs4a

3、lco1()科學態度與責任體會電容器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探究新事物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電容概念的理解,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的研究【教學方法】問題討論,實驗演示,動畫模擬,理論探究與實驗探究相結合,教師啟發引導,小組合作【教學準備】電容器示教板,靜電計,平行板電容器,電介質板,起電機,電池組,導線,單刀雙擲開關,多媒體【教學過程】主要教學過程教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引入新課【情景引入】1752年6月的一個雷雨天,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在美國費城進行了著名的風箏實驗,要把天電引下來看一看富蘭克林在成功引下天電后做了實驗,證明了天電和摩擦產生的電是相同的.富蘭克林在引下天電后

4、是如何把這些電荷貯存起來的?電容器一種重要的電學元件.(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一則故事,了解電容器是容納電荷的元件,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興趣)【實物展示】1.教師用課件展示圖片內置閃光燈的相機、電視、電腦、VCD等線路板.2.展示電容器實物,并拆分一個紙質電容器.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學生利用互聯網搜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電器中用到了電容器?學生匯報觀察結果:該元件有兩片錫箔(導體),中間是一層薄紙(絕緣).二、新課教學(一)電容器【教師板書】1.構造: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相互靠近的導體都可以構成電容器.2.作用:用來容納(存儲)電荷的裝置.3.電容器的充、放電(1)演示充電實驗電容器

5、充電示意圖(2)演示放電實驗電容器放電示意圖(設計意圖:演示實驗通過示教板進行,實驗現象直觀、形象、生動,學生對電容器的工作原理也有了初步認識)【問題討論】1.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指什么?2.有電流就有電流做功,會消耗能量,在充放電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并思考問題,總結電容器的充、放電規律.(1)充電:兩極與電源相連使電容器帶電的過程.(2)放電:用導線與兩極相連,使電容器兩極板上的電荷中和的過程.學生思考后回答:1.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指任何一個極板所帶的電荷量Q的絕對值.2.充電:電源能量電場能放電:電場能其他形式能(二)電容【自主探究】充放電過程中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勢差U

6、與Q有什么關系?閱讀教材第29頁,自主學習有關電容的內容.【教師板書】(1)概念: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與兩極板間電勢差U的比值叫電容器的電容.(2)定義式:Ceq f(Q,U)(3)單位:法拉(簡稱法);符號:F1 F106 F,1 pF1012 F.(4)物理意義:表征電容器容納(儲存)電荷本領的物理量.【例題示范1】將一個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極板分別接在電壓是6 V的電池組正負極,跟電池組負極相連的極板帶電量是9108 C,則(1)電容器的帶電量為多少?(2)電容器的電容為多少?(3)若將此電容器兩極板接電壓為3 V電源,電容器的電容為多少?此時其帶電量為多少?學生自主探究:類比容器裝水理解電容

7、表示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學生將板書內容整理到學案上.答案:(1)Q9108 C(2)C1.5108 F(3)C1.5108 FQ4.5108 C(三)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探究實驗】研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確定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實驗步驟】(1)介紹靜電計:靜電計是在驗電器的基礎上制成的,用來測量電勢差使用時把它的金屬球跟一個導體相連(或者同時接地),從指針的偏轉角度就可以測出兩個導體間的電勢差.(2)實驗探究過程圖甲:保持極板上的電荷量Q、S不變,改變平行板兩極板的距離d.學生猜想(S,d,兩極板間的電介質).圖乙:保持極板上的電荷量Q、d不變,改變平行板兩極板的正對面積S

8、.圖丙:保持Q、S、d都不變,兩極板間插入電介質.(設計意圖:學生體驗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的過程,體會控制變量法在實驗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與意識)【教師板書】1.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跟相對介電常數r成正比,跟正對面積S成正比,跟極板間的距離d成反比.2.電容的決定式:Ceq f(rS,4kd)(平行板電容器).說明:其中,(1)k是靜電力常量;(2)d是板間距離;(3)S是兩極板正對面積;(4)r是相對介電常數(描述兩導體間絕緣介質特性).幾種常用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r電介質空氣煤油石蠟陶瓷玻璃云母水r1.000 522.02.164116881【思考討論】3.平行板電

9、容器充電后的兩種動態變化(1)電容器始終連接在電源上,兩極間的電勢差U保持不變,如果增大兩極板間的距離d,那么,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兩極板間的電場強度E各如何變化?(2)電容器充電后,切斷與電源的連接,電容器的帶電荷量Q保持不變,如果增大d,則U、Q、E各如何變化?【例題示范2】一平行板電容器,兩板之間的距離d和兩板面積S都可以調節,電容器兩板與電源相連接,以Q表示電容器的電荷量,E表示兩極間的電場強度,則()A.當d增大,S不變時,Q減小,E減小B.當S增大,d不變時,Q增大,E增大C.當d減小,S增大時,Q增大,E增大D.當S增大,d減小時,Q不變,E不變(設計意圖:

10、通過分析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的兩種動態變化及例題示范,加強學生對電容器問題的分析能力及幾個公式的熟練綜合應用)學生觀察并思考給出結論:圖甲eq x(C與d反相關)圖乙eq x(C與S正相關)圖丙eq x(C與電介質有關)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幾種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r.學生分析思路:當d(或變化r、S)發生變化,用Ceq f(rS,4kd)判斷C的變化,再用Ceq f(Q,U)判斷出Q(或U)的變化,最后用Eeq f(U,d)eq f(Q,Cd)判斷E的變化.答案:AC(四)常用電容器【自主探究】閱讀教材第31頁“常用電容器”部分內容,回答問題:(1)常用電容器,從構造上看,可以分為哪兩類?(2)常

11、用的固定電容器有哪些?(3)電解電容器與其他常用電容器相比有什么顯著特征?(4)電容器常見的損壞原因是什么?(設計意圖:常用電容器內容比較簡單,學生自學即可,問題可以引領學生的閱讀和思考)說明:電容器的擊穿電壓與額定電壓(1)額定電壓:電容器長期工作所能承受的電壓.(2)擊穿電壓:加在電容器兩極上的極限電壓.學生整理填寫學案后回答:常用電容器三、課堂小結展示課件知識結構圖.學生總結梳理本節的知識要點四、課后作業教材問題與練習14.課后完成板書設計8電容器的電容一、電容器1構造2作用3電容器的充放電二、電容1概念2定義式:Ceq f(Q,U)eq f(Q, U)3單位:法拉;符號:F,1 F 106F,1 pF1012F4物理意義三、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1決定電容大小的幾個因素2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的決定公式:Ceq f(rS,4kd)3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的兩類動態變化四、常用電容器教學反思本節通過學案設置探究活動,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本節演示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非常成功用科學探究方法研究電容與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