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年級上冊語文烏鴉喝水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認識烏,鴉等9個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句子。3、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教學重點】認字,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教學難點】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課前準備】投影片,瓶子,小石子。【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以讀代講,朗讀感悟。【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1、出示烏鴉圖片。談話導入:老師曾經給同學們講過關于烏鴉的一個故事,你們還記得嗎?(小烏鴉愛媽媽,烏鴉反哺的故事)2、烏鴉不僅是個孝順的好孩子,還十分聰明可愛呢,今
2、天我們就學習另一個關于烏鴉的故事。3、出示課題,學習烏,鴉,喝三個生字,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三個字。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明確學法:用感情朗讀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2、教師范讀。3、學生回答:課文寫了關于烏鴉的什么事?4、對老師的朗讀做以評價,為生的自讀自悟做好準備。5、學生自讀,把課文讀準、讀通、讀順。并自學課文中的生字。6、小組長檢查本組同學的生字和課文的朗讀情況,然后匯報。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1、學生練讀課文,認為給怎樣讀就怎樣讀,并想想為什么要這么讀。2、指名讀,學生評價,自己說說為什么這么讀。3、通過剛才的朗讀你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答,
3、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4、想辦法:如果烏鴉旁邊沒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學習三個獨體字石、可、辦注意辦字的兩個點的書寫。第二課時一、朗讀課文二、實踐活動1、探究活動:分小組進行,合作完成烏鴉喝水的小實驗。2、討論:你發現了什么?體會漸漸一詞的含義。3、比一比,看誰想的辦法比烏鴉的好。同時也可隨學生說的進行演示。三、識字寫字1、學生自己在課文里找到要求會認的和要求會寫的字,連詞勾劃,再讀一讀。2、指導喝、渴兩個字的區分。它們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怎樣記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點水旁)3、小結:我們通過形近字比較識記生字。找一找,生字中還有哪些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字
4、形相近?你能用這個辦法學習其它生字嗎?4、學生匯報。四、寫字指導1、復習筆順規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中間后兩邊。2、找一找,哪幾個字寫的時候是從左到右?(法、找、許)3、這幾個字的結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人教版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辛棄疾及詩作的背景和內容。2、感悟辛棄疾詞的豪放風格,體會詩人的情感。3、學習詞的藝術手法。教學難點為:1、學習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和用典的寫法。2、體會詞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學方法為:傾情誦讀整體感知,體會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詠品味語言的方法。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二、作者簡介,知人論世辛棄疾,南宋詞
5、人,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人。他原是智勇雙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長于金人占領區,自幼就決心為民族復仇雪恥、收復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進行抗金御敵,統一中原的奮斗。自符離之戰失敗后,南宋王朝一戰喪膽,甘心納貢求合。身為“歸正人”的辛棄疾,因受到歧視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詞多數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同為豪放詞派的代表,合稱“蘇辛”。師:誰愿意為大家朗讀大屏幕上這段關于辛棄疾的介紹呢?三、傾情誦讀,整體感知四、體會感情,感受形象,師:讀過辛棄疾的這首詞,大家一定讀懂了一些東西,那么能不能告訴老師你讀過之后的感受呢?一)分析詞的上片師:我們先來看詞的上片
6、。上片中詞人用了我們常見的表現手法,你們發現了嗎?借景抒情1、那么詞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寫,他們分別描寫了什么景色?江月、山景、落日、斷鴻、游子2、師: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些景色描寫又牽動了詞人怎樣的心緒呢?教師提示:請大家抓住關鍵詞(學生討論完成)(1)詞人由水寫到山,有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是詞人在賞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遼遠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牽動了他久蓄的愁苦。寫得氣象闊大,筆力遒勁。(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見之遠山也似乎在“獻愁供恨”,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詩人愁恨為何,又因何而至?北望是江淮前線,效力無由;再遠即中原舊疆,收復無日。南望則山河雖好,
7、無奈僅存半壁;朝廷主和,壯士不得其位,即思進取,也限于國力。以上種種,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詩人借遠山之獻供,盡情抒發內心擔負。(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棄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國勢衰頹的意思,亦表達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斷鴻”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師:是呀,愁苦萬種,萬種愁苦都映襯在落日余暉的夕照里,應合著離群孤雁的哀鳴,使得飄無定所的辛棄疾,此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凄清和冷寂。3、其中的“游子”指誰呢?這又表達了詞人的什么情感?指自己。辛棄疾渡江淮歸南宋,原是以宋朝為自己的故國,以江南為自己的家鄉的。可是南宋統治集團不把辛棄疾看作自己人,對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擠的
8、態度;致使辛棄疾覺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內心酸楚可想而知了4、詞人除了寫景,還寫到了自己的行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嗎?那么它們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呢?請大家談談你們的理解。(學生討論完成)(1)看、拍、會、登(2)“吳鉤”本是戰場上殺敵的銳利武器,但現在卻閑置身旁,無處用武,這就把作者雖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也烘托出來了。以物比人,這怎能不引起辛棄疾的感慨呢?“欄桿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說不出來的抑郁苦悶之氣,借拍打欄桿來發泄的意思,用在這里,就把作者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宛然顯現在讀者面前。“無人會、登臨意”感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治
9、集團中沒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來幫助他解除心頭的郁結,然而又有誰能來給與他慰藉呢?5、全體女生朗讀師:女生讀的如此有氣勢,男同學想不想和她們比比?那就請男同學激情飽滿的朗讀下片。二)分析詞的下片、全體男生朗讀師:與上片相比,詞的下片描寫的對象變成了歷史人物,那么詞人寫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張翰樂于歸隱許汜謀取私利劉備雄才大略桓溫嘆時光流逝、師:詞人對這些人和各持什么態度?張翰樂于歸隱_(正)許汜謀取私利劉備雄才大略_(反)桓溫嘆時光流逝3、請大家思考作者寫這些人物以及有關的事有什么用意嗎?(1分鐘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圍的同學討論一下。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脫心靈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
10、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達自己的情感。(1)用“盡西風,季鷹歸未?”這里,辛棄疾是借張翰來自比,不過卻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難忘懷時事、棄官還鄉。還寫了有家難歸的鄉思,并抒發了對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憤,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鄉思”與前面的“游子”呼應,是“落日”、“斷鴻”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2)“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劉郎在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這個典故用在這里是說他既不學為吃鱸魚而還鄉的張季鷹,也不學求田問舍的許汜,“怕應羞見”中的“怕應”二字是詞人為許汜設想,表示懷疑:你這樣的小人,有何顏面去見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表達了對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棄疾的雄心壯志。(
11、3)“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風雨,指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指辛棄疾對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夙愿不能實現的憂懼。4、這種借古人來表達自己情感的寫法我們稱之為什么呢?用典師:就本詞來看,詞人用典意在對比,前兩個是反例,后兩個是正例,正反對比表達了詞人的榮辱觀、價值觀。可見,辛棄疾可謂是用典高手。6、你如何理解詞的最后一句呢?這三句是寫辛棄疾自傷抱負不能實現,時無知己,得不到同情與慰藉的悲嘆。亦與上片的“無人會、登臨意”相呼應。師:英雄無淚,只因未到傷心處,辛棄疾卻黯然流淚,那是因為他的心在滴血呀!教師小結:真是“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2、”呀!我真的很佩服同學們的理解,很多話是老師想說的,你們都說到了。五、咀嚼涵詠,品味語言師: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與語言的完美結合,這首水龍吟也不例外,相信詞中的許多句子都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現在請大家合上課本,試著回憶一下,哪些句子讓你一見傾心?并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玩味著句句言近意遠的詩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懷磊落,憂國傷時的詩人,仿佛就浮現在我們的眼前。是啊,錦繡河山必然哺育無數英雄,又何止辛棄疾一人呢?念奴嬌赤壁懷古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抱負遠大,識度明達的蘇軾。下面請同學們就兩首詞在情感表達和藝術特色方面的相同點做一個簡單概括。六、對比鑒賞,拓展延伸比較水龍
13、吟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兩首詞在情感表達和藝術特色方面的相同點。情感:抒發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表現手法:運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曠遼遠。語言:大氣豪放。師:其實這些特點也恰恰是豪放詞的特點,于高遠中寄豪情,永遠是一種美的享受。七、師生再次跟讀這首詞。師:美的藝術我們該反復欣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在詩情畫意中再次傾聽辛棄疾最真實的心跳。八、小結這首詞立意遼遠、意境開闊,它仿佛令我們拔地凌空、極目游騁。仰則天高,俯則水遠。天高水遠,無邊無垠。像這樣的壯觀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難得有心領略,而鷦鷯偃鼠之輩則消受不起。在這里我們感謝辛棄疾,感謝他為我們帶來了這么豐富的精神食糧;感謝他讓我們感受到了濃厚的愛
14、國情結。九、板書:上片:江月山景落日斷鴻動作:看、拍、會、登下片:張翰樂于歸隱許汜謀取私利運用典故劉備雄才大略桓溫嘆時光流逝四年級下冊三月桃花水教學設計1教學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還指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美文佳作都具有極強的意境美,而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來體驗的。都知道,想象是激發情感的關鍵。學生朗讀時,不僅要注意語感,而且還要伴隨對具體形象的感知、聯想、想
15、象。德國戲劇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動活潑,也就更多引起心靈的活動,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強烈。”于是,在三月桃花水第二時的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通過創設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東西,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此環節中挖掘現教材中隱藏著的情感。學生通過想象再現了語言文字可描繪的情景,產生了真情實感,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教學對象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初步的語文學習方法,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交流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初步具有應用語文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內容與學生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知識,大膽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容易與文本產生共
16、鳴。教學內容分析: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陽春三月,春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春天的美麗。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豎琴、明鏡,揭示了春水的可貴,春天已經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全文語言優美,很適合朗讀。教學目標闡明(三維)知識與能力:1、理解“纖細”“催促”。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1、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2、采取各種形式的朗讀,真切的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春水的可貴,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仔細的觀察;2、了解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策略: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不僅文字優美,而且文章結構精巧,前后文之間,有問有答,讀起來瑯瑯上口,。所以在教學中,我以讀為本貫穿課堂始終,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讀的指導豐富多彩。如創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商品房買賣網簽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工程車)車輛租賃合同
- 2025裝訂紙張采購合同范本
- 2025企業租賃合同設備租賃合同
- 2025年高阻尼材料合作協議書
- 2025貸款質押擔保合同
- 2025設備租賃合同協議書模板
- 2025銷售合同的編寫范文
- 2025年:深度解析合同終止的多元化途徑
- 2025財務援助借款合同書
- 小學三年級音樂《馬蘭謠》課件
- “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相關單元的設計思路與教學建議課件(共51張PPT)
- 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行率品管圈匯報書模板課件
- 同理心的應用教學教材課件
- DB4102-T 025-2021海綿城市建設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高清現行)
-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隱患清單
- 錫膏使用記錄表
- 兒童保健學課件:緒論
- 中小學校園安全穩定工作崗位責任清單
- 校園安全存在問題及對策
- NY∕T 309-1996 全國耕地類型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