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幾何模型_第1頁
自制幾何模型_第2頁
自制幾何模型_第3頁
自制幾何模型_第4頁
自制幾何模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制幾何模型,領略數學之美數學在我們眼里經常是枯燥、古板的。鋪天蓋地的公式,抽象的線條和坐標。相信大多數人都曾為之頭痛不已。今天我們放松一下,帶大家一起來做個模型,領略下數學之美。 材料:紙板(木板、塑料也行,加工難度要高一點),膠水工具:剪刀,刀片首先下載這個模板( HYPERLINK /frabjous/frabjous.pdf pdf格式)將模板中的S狀圖形打印到紙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控制打印的尺寸。建議稍大一點,這樣子雖然剪裁需要花費多一點時間,但是裝配起來會容易許多。 小心的將紙模上的S形裁剪下來。 然后以此為樣板,從你準備的紙板或木板上裁剪出30個這樣的S形下來。這是個需要耐心

2、和體力的活。如果刀子足夠鋒利的話,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建議在裁剪過程中經常更換一下刀片。 湊足30塊S形紙板以后,真正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首先我們來觀察一下這個成品的細節,注意看各個邊角。每一塊S形的交匯處都是一樣的:S形兩端的平坦部分整齊的粘在一起。這還只是個基本原則,還有很多迷宮般的細節要處理。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些細節,請注意觀察下列幾何圖示。將整個模型的最外端各點聯合起來,其實是一個簡單的12面體。 每個頂點其實也是三個接壤的五邊形的共同頂點。隨便選擇三個這樣的五邊形,就能確定下這么一個點,然后我們順著這個點畫一條直線,連接到其相對的另一個頂點,連接兩個相對頂點的這樣一條線,就是我

3、們要架設S形的軸心線。如圖: 如果我們畫上多條這樣的線會是什么樣子呢?請看: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得到了多塊S形的架設路徑。但是,這些如上圖所示,這些線條是相交的。而實際中我們的S形都是各自獨立完整的一塊。怎么辦?解決之道就是將線條彎曲,以避免交叉。如下圖: 1 HYPERLINK /article-753-2.html 2畫上多條線看看 從頂部來看,還可以看到一個完美的漩渦狀圖形: 我們把每一對頂點都連上線,完整的示意圖就出現了。請注意,我們的每個頂點都有三條這樣的線。試試看就知道了。 去掉示意圖的外皮,一個完美的幾何模型出現了,看起來非常奧妙。 照著線條去組裝你的紙板吧,感受那份漸漸顯現的神奇

4、。 下面還有幾款制作精美的幾何模型: 以下幾款還包含部件設計圖,你也可以仿制: 數學模型制作:竹簽雙曲面數學模型制作:竹簽雙曲面 HYPERLINK 極客迷( HYPERLINK )制作時間:4小時制作難度:GEEK指數: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我是George W. Hart(就是 3D打印機 一文中擅長制作“拔絲”模型的大叔)這次我應邀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舉辦了一場數學教育講座,講座里我試著讓每個人都做出一個雙曲面。下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嘗試很成功,每個孩子都很開心的拿著屬于自己的雙曲面。以下是雙曲面為什么能這樣做的原理,以及竹簽雙曲面主要的制作過程。1 工具和材料 膠帶 竹簽 橡皮筋 厚卡紙

5、2 快速回憶雙曲面 圖中是一個雙曲面(確切的說,是一個單葉雙曲面截取出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平滑連續曲面,由雙曲線繞其對稱軸旋轉生成。有趣的是,雙曲面同時也是直紋面的一種,也就是說,對于其表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找到兩條過這點并在雙曲面上的直線(專業一點:直母線)。 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點的兩條直母線(一條紅、一條藍)是怎么穿過這點并且還能處在雙曲面上的:紅色線段和藍色線段經過點的方向不同。 我們準備用竹簽來代表這些直母線,因為竹簽并不像直線那樣沒有粗細,我們還得注意把兩條直母線的前后位置安排妥當,比如說紅的在藍的外面。為了固定交點以及整個結構,我們用小橡皮筋來捆扎交點的位置,同時還要用到

6、一些膠帶。 制作過程中我發現用粗一點的竹簽會比較好,細的就太軟了,會彎曲然后帶來各種影響。另外還需要用到一些厚卡紙。3 開始上課啦 首先我們先要決定在每個方向上要用到多少根竹簽,n根代表藍色直母線、n根代表紅色的。 經過我試驗,n取12到16就比較合適,如果你實在壯志凌云、甚至直破云霄,最多試試n取20就行了。 裁下兩條厚卡紙,用膠帶粘成一條長的,然后在紙上扎n個孔。孔與孔之間差不多像照片中那樣,留1英寸的間距。 這條紙是用作暫時的固定,完成作品前就會去掉的。 現在把2n根簽子兩兩用皮筋扎起來呈X形狀,如果只有長皮筋的話可能得多扎幾圈。把扎好的X型一對竹簽中的一根插在剛才準備好的紙條的n個洞里

7、。請注意這時不要隨便把眼睛變成黑洞。 這時,要保持簽子排列整齊不纏在一起也許會比較麻煩。像下圖中的小朋友這樣把簽子豎起來的嘗試,不久以后就會給自己的小小人生增添些被稱做“煩惱”的佐料。最好還是把整個結構平放在桌子上。 不過敢于嘗試摸索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滴 剛才我有提醒過你“簽子尖頭戳到手會疼的”么? 現在想一下剛才出現的紅色和藍色的圖形,平放著把竹簽歸類后向兩個方向傾斜:穿過紙(紅)的一個方向、沒穿過紙(藍)的另一個方向。 記得某一類要全部放在另一類的上面(或下面)。另外現在還不到做圓柱的時候,千萬別把它們豎起來呀。 在相鄰竹簽相互交叉的地方扎上皮筋(頂端、底端、中間),再把三排皮筋調整整齊。

8、 確認三排皮筋都扎好后,把頂端和底端的皮筋往中間滑動,竹簽之間就會呈更大的角度。這也意味著出現了更多可以扎皮筋的地方,于是我們按前面的方法再加一排皮筋。 當四排皮筋扎好時,把固定用的紙條撕掉也不會散架了。雖然看起來圖中少年是在表示“這貨真的能當手風琴拉啊”,但是其實他是在檢查手中半成品的竹簽是不是按照紅、藍的分類正確排列了。如果有失誤的話,產生了像編筐子一樣上下交錯的結構,竹簽在合上時是并不齊的,就需要拿掉一些橡皮筋重新排一下出錯竹簽的位置。 把你的手風琴卷成圓柱形,然后把兩邊用橡皮筋連接起來。這時也要小心遵循你剛才所決定的紅上藍下或藍上紅下的體位呦 你會發現這貨真的彈性不錯。 不失為一個有創意的化妝舞會造型。 它會自動彈成一個雙曲面。(驚現野生小Luna - =) 一定程度上,每添加一排橡皮筋,這個雙曲面的曲率就會增加一些。 如果要繼續添加皮筋,只要把已經上好的皮筋整排往中間推,給新出現的交叉點按紅藍排好位置,再扎上皮筋就可以。 要注意保持每排橡皮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