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_第1頁
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_第2頁
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_第3頁
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_第4頁
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年11月主要內容1.全會職能2.要點解讀3.百姓影響4.熱點專題全會職能要點解讀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分享經濟制度性話語權百姓影響熱點專題關于生孩子那點事兒1997年9月9日,中國北方農村計劃生育標語(“引”指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者必須去做“人工引產”)。2001年,河南寶豐,標語、宣傳畫。2003年,河南洛陽鄉村計生宣傳標語。2006年2月10日,內蒙古,計劃生育標語牌。全面放開二孩為幾何?單獨兩孩實踐遇冷 生育率低到危險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國僅有不足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而此前的官方預計是每年增加200萬人左右。中國社會科學

2、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遠低于更替水平2.1,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雖然也有專家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低生育率陷阱”沒有根據,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口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基本要素。沒了人口紅利,在競爭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知識貼“人口紅利” 簡單通俗地理解為:由于年輕人口數量增多形成的廉價勞動力,提供給經濟發展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深入的經濟學分析和實證研究都表明,在扣除技術進步和城鎮化的作用外,人口衰減帶來的將是人均GDP下降。如果不信的話,看看鄰國日本:長期

3、低生育率被認為是日本經濟長達20多年的停滯的根本原因。從人口結構上看,現在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斷上升,從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出來。據聯合國統計,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將有近5億人口超過60歲,而這個數字將超過美國人口總數。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課題:出生率降低,年輕人越來越少,今后誰來工作、誰來納稅、誰來養活數以億計的老年人?“銀發危機”“劉易斯拐點”隱憂知識貼“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阿瑟劉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業化進程中,隨著農村富

4、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減少,人口紅利慢慢消失,最終枯竭。與“劉易斯拐點”相對應的是“人口紅利”。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低生育率和老齡化是中國經濟劉易斯拐點提前出現的關鍵誘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的增長,大量的富余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在催生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目前農村問題頻發。以“老弱病殘”為主的農村人口結構已逐步凸顯了農村經濟的增長乏力。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在2014年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4年開始民工荒,從沿海城市迅速蔓延到內地,此后再沒有停止過,工資從那個時候開始上漲,也沒有再停止過,而且是低端勞動者工資上漲。所以

5、2004年肯定是一個起點。如果說區間的話,我們可以看到,2010年開始,中國15歲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出現負增長。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折,勞動年齡人口增長不是減慢了,而是一路負增長下去了,所以讓我說一個區間,就是從2004年到2010年,這個區間總共才6年,但是這個區間在日本走了30年,在韓國走了40年,中國還是很快的。近些年來,我國家庭規模不斷縮小,從1982年的4.43人縮減至2010年的3.10人,獨生子女家庭超過1.5億戶,家庭的生育、養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許多獨生子女面對沉重的養老負擔,常感到有心無力、獨木難支,而老人“失獨”不僅是家庭災難,也是社會之殤。今年7月19日,杭州失獨老夫

6、妻在女兒去世百日祭雙雙自殺的消息令大家心痛不已,同時也不禁深思: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政策家庭逐漸步入老年,失獨家庭成為一類社會創傷。失獨家庭所經歷的心理創傷、經濟壓力、醫療養老問題超過一般家庭喪子后承受的痛苦,而這份痛苦誰能解?“失獨”社會之殤下圖為中國歷年男女出生比例表。按照該圖,我們可以將1950到2014的64年時間劃分為4個時期,而每個時期的男女出生比例都與背后的經濟社會和政策因素變化相符。男女比例失衡注:1950-1989年數據來自張翼:中國出生性別比的失衡、原因與對策,社會科學研究,1997(6);1990-2000年數據來自莊亞爾、張麗萍:1990年以來中國常用人口數據集,中國人口

7、出版社,2003;2001年和之后的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計劃生育政策自1980年開始強化,這分別體現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農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輕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節節升高,從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政府自2002年開始“治理”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具體措施包括明文嚴格禁止使用B超等技術進行胎兒性別鑒定。此外,隨著城市化的提升和農村生育觀念的改變,對男孩的偏好也可能進一步淡化。與之對應,男女出生比例自2004年達到峰值的121.1之后,整體上開始下降,但到2014年依然處于115.9的超高位。男女比例失調是性別偏好、生

8、育數量限制和胎兒性別鑒定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重男輕女的觀念雖然已經淡化,但依然會長期存在;禁止胎兒性別鑒定技術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復正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全面二孩”后 人口結構將發生哪些變化?“十三五期間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的第一年,出生人口將出現2000萬到2300萬的小高峰。”人口專家原新分析認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從人口數量上來說總人口將適當增加,2029年到2030年出現最高峰值達到14.5億。十四五期間進入緩慢下降、逐步穩定的階段。預計政策實施后,人口更替水平將逐步達到正常的1.8左右。經過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后,我國家庭逐步簡約化,全面二孩的放開,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結構,有利于家庭經濟社會功能的發揮,也有利于子女教育。同時,伴隨出生人數和生育水平的上升、生育意愿和性別偏好的弱化,我們有理由預計,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將出現長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