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老師”》(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1頁
《人類的“老師”》(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2頁
《人類的“老師”》(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3頁
《人類的“老師”》(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4頁
《人類的“老師”》(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人類的“老師”(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人類不斷探索的精神。2.理清文章結構,學習“簡單列舉”和“詳細舉例”相結合的寫作方法。3.學會運用重點詞句簡要概括課文第3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結構,了解選取事例的“典型性”,學習“簡單列舉”與“詳細舉例”相結合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練習運用重點詞句簡要概括課文第3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教學設計】一、看圖導入,讀課題,曉引號1.今天我們學習人類的“老師”。2.圖上都有誰啊?它們都是大自然的小精靈,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喜歡它們嗎?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呢?答案就藏在課文中,快速

2、瀏覽課文,找一找。【設計意圖:課文中的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活潑,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看圖導入,意在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提取出“生物”這一富有價值的文本信息,從而迅速推進教學。】3.是的,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個體。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的?把這兩個自然段讀一讀。第2自然段: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魚類一種呢。第7自然段: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4.知道課題中為什么用引號嗎?這里的“老師”特指自然界的種種生物,所以加了雙引號,表示特指。二、智慧闖關,拎內容,明寫法1. 聽寫詞語,梳理脈絡,發現寫法,讀好課文第35自然段并概括內容。同學們課

3、前做了充分的預習,老師要考考你們,看看你們究竟預習得怎樣?敢接受挑戰嗎?第一關:聽寫生詞慘禍 教訓 均勻 省料某些 坦克 機毀人亡重點提示: “禍”是示字旁,“均勻”兩個字里都有同樣的字。“勻”有了偏旁,寬窄便有了變化。反饋:看大屏幕,自我校對,有錯誤的同學,修改訂正。【設計意圖:以闖關游戲為檢查預習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葉圣陶先生指出:“預習是訓練閱讀的最主要階段,務必要養成此習慣。文本閱讀是一種多種感官參與的心智活動,必須多用自己的心力,要靠自己的能力閱讀,自己能辦到幾分,務必辦到幾分,不可專等老師給講解。”】第二關:說出“老師”名稱課文介紹了哪些生物是人類的“老師”? 誰能上臺

4、面向大家,不看書并按順序說出來?學生默讀記憶,準備挑戰。師巡視,提示學生邊讀邊圈畫。學生交流,課件同時出示。【設計意圖: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方式,讓他們找一找文中的“老師”,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梳理了文本內容。】第三關:發現結構與寫法課文介紹了這么多“老師”,你們讀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厭煩?多而不煩,說明作者的介紹有秘訣、有方法。再次默讀課文,找找作者的寫作方法。默讀、思考,發現“簡單列舉”“詳細舉例”的方法。師引導提示:看看第6自然段作者是怎么介紹的? 再看第35自然段,作者又是怎么介紹的? 從字數多少、段落長短來看,文章安排得均勻嗎?討論并得出結論:第自然段是“簡單列舉”,第35自然段是

5、”詳細舉例”。【設計意圖:以文本介紹內容的多而不煩為著眼點,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表達的秘妙,在讀中發現文章在語言表達方式和技巧上的特點,學習具體介紹與簡單列舉的方法。】第四關:讀好第35自然段讀第3自然段中的句子“經常發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時,注意停頓。看,人類從發明飛機到后來不斷改進飛機的過程,我們很快讀過了,可這個過程卻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第4自然段中說的“流線體”熟悉嗎?文中提到的流線形體的是鯨!生活中像這樣的流線體有 小水滴、動車頭、飛機的頭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像鯨和小水滴一樣有圓圓的頭,這樣的物體在空氣和水中行駛有什么好處?課文告訴我們了阻力最小!所以,行駛的速度就快!第5自

6、然段:“薄薄的雞蛋殼”,指導多音字“薄”“殼”的讀音。“殼”,口語讀k ,腦殼、瓜皮果殼;在科學專業術語里就讀qio,比如地殼。像這樣的專業術語出現的時候都帶有特定的符號雙引號。你知道這里的雙引號表示什么嗎?咱們來看看薄殼結構的建筑物。【設計意圖:看似簡單的指名逐段朗讀,實則快節奏地解決了每個自然段的知識難點。】第五關:概括主要內容作者詳細舉例的這三段分別介紹了什么?能用一兩句簡短的話說說嗎?指名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講了什么內容。方法點撥:你們發現了嗎,他說的是書上的哪句話?用橫線畫下來。有時候,段落里的總結句就是主要內容。用這個方法,看看第5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方法小結:說主要內容時,我

7、們要會發現文中的關鍵句。再來看看第3自然段介紹了什么。這段有沒有現成的句子?老師提醒你,沒有現成的句子,我們就去找關鍵詞,可以模仿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句式來講。課件分三個部分出示內容概括:人類從 身上得到啟發,了。人類從蜻蜓翅膀得到啟發改進了飛機,從蒼蠅、蚊子、蜜蜂身上得到啟發造出了性能優良的新式飛機。這兩個意思差不多,可以合并成一句話,誰來說?中間可以加一個連詞“并”,改為:人類認真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發明了飛機,并從蜻蜓等昆蟲身上得到啟發改進了飛機。把這句最簡潔的話寫在書上。【設計意圖:用文中現有的句式訓練概括每段的主要內容,這也是從文章語言文字里發現的“老師”。學會用文中現有的重點句

8、簡短概括是中年級語言表達訓練的重難點。】2.發現事例的典型性。作者在詳細列舉的這三個例子里,還藏著秘密,你能發現嗎?提示:這三種生物有沒有重復?鳥類、蜻蜓等是天上飛的,鯨呢?雞蛋呢?你有什么發現?原來,作者舉例介紹的時候,從海、陸、空三個不同領域,選擇了三種生物作為代表來介紹,讓我們讀來不僅不覺得累,還沒有重復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這三個例子很有講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設計意圖:關注說明性文章的表達方式,用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來介紹事物,讓學生懂得:寫文章,選取材料很有講究,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三、總結所得,賞插圖,激欲望1.今天,讀了這篇科普小品文,你有什么收獲?學到了作者介紹事物的方法;學會了用關鍵句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了小小的生物竟然是我們人類的“老師”。2.再現生物插圖。當你再次看到這些生物時,你覺得它們可愛嗎?喜歡它們嗎?佩服它們嗎?其實,你們將來也可以去研究這些自然界的種種生物,說不定也能成為建筑師、飛機設計師呢!其實,自然界像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后可以去搜集一些事例。3. 那么,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