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放血療法聯合中醫電針療法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觀察_第1頁
藏醫放血療法聯合中醫電針療法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觀察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6 -藏醫放血療法聯合中醫電針療法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觀察洋忠才旦桑杰措摘要:下肢靜脈曲張是臨床常見的下肢靜脈損傷性疾病之一,多見于久坐少動、持久站立、體力勞動者,不僅可引發患者的下肢靜脈曲張,還可伴有下肢皮膚營養障礙、下肢慢性潰瘍、慢性濕疹、血栓性靜脈炎等各種臨床表現。本病主要以西醫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保守治療遠期效果不十分理想,手術治療會留下瘢痕等問題。我國藏醫和中醫對下肢靜脈曲張研究起步較早,藏醫稱之為“雜斑”,中醫稱之為“筋聚”“筋瘤”,本文根據藏醫和中醫理論來分析和認識下肢靜脈曲張并探討藏醫放血療法和中醫電針療法相結合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效果。關鍵詞:藏醫

2、放血、中醫電針、下肢靜脈曲張【中圖分類號】R57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下肢靜脈損傷疾病,多因淺靜脈內壓力持續升高、靜脈瓣缺陷或關閉不全及淺靜脈壁軟弱等因素所致。據報道在我國下肢靜脈曲張的患病率為8.89%,即近1億患者【1】。該病不僅可對患者腿部的美觀性造成不良影響,還可伴有下肢皮膚營養障礙、下肢慢性潰瘍、慢性濕疹、血栓性靜脈炎等各種臨床表現,嚴重時還會引發其腿部水腫、潰爛,從而影響患者其日常生活、工作。該病自古以來受到醫學各界的重視,治療方法多樣。近年來國內的血管外科腔內微創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有關靜脈曲張微創治

3、療的文獻報道逐年增加,但這些方法仍存一定的并發癥,且不能完全避免復發【2】。而藏醫和中醫對下肢靜脈曲張研究起步較早,藏醫稱之為“雜斑”,中醫稱之為“筋聚”“筋瘤”,藏醫放血療法和中醫電針療法在治療機制方面對下肢靜脈曲張治療有一定的理論依據【3】,為此筆者采用藏醫放血療法和中醫電針療法結合治療本病48例,以研究傳統方法對該病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1一般資料48例患者均為我院就診的患者。男30例,年齡3264歲。女18例,年齡3672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30年。診斷標準:1.有長期站立和使腹壓升高病史,或下肢靜脈曲張家族史,患者下肢靜脈明顯迂曲擴張,站立時更為明顯;2.深靜脈通暢,大隱靜脈瓣膜

4、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3.血管彩超或靜脈造影檢查示大隱靜脈迂曲擴張,瓣膜功能不全;4.可伴有色素沉著、潰瘍、血栓性淺靜脈炎、出血等并發癥【3】。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2.妊娠期或脯乳期的婦女。3.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造血、內分泌系統等原發性疾病,有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精神疾病,有血友病、出血傾向的患者。4.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2治療方法2.1放血療法患者在治療前3日起,開始服用三果湯散使正血和壞血分離,放血日當天早上服用蓽茇湯藥把壞血引到放血的穴位。扎帶:放血穴位上2寸處用特制的放血栓帶適度扎緊,栓帶的作用很多,可以使血管充溢便于找到血管,方便操作,并

5、達到適度放血的目的。消毒患處或放血穴位、放血刀(藏醫專用放血刀或手術刀15、23號)后,刺破患處血管或鄰近的血管,根據病情也可以多點小血管放血,但刺破時皮膚不能褶皺、刀口整齊,避免血液滲入血管和肌肉之間,發生紅腫、血管堵塞而導致放不出血或放血不利。放血量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情況來解決,要觀察血液的顏色和熱氣、泡沫等,隨時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況,若患者有不適,立刻停止放血,做下一步處理。包扎:適量的放血后,傷口處用10cm寬的繃帶加壓包扎,或者穿戴壓力襪,包扎有助于降低患者靜脈壓力和減少靜脈逆流,從而使其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改善并恢復血管的彈性。到下一步治療時將去掉包扎。注意事項及療程:適量放血后,在陰

6、涼處休息、禁忌辛辣酸咸食物。每3天1次,治療3周。2.2電針療法取穴:根據病情取患側的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陰陵泉、太溪、太沖、豐隆、血海、地機、35個阿是穴。操作:患者取仰臥位、俯臥位或坐位。用75%酒精棉球常規消毒穴位,采用單手快速進針法進針。得氣后,將電針儀輸出電位器調至“0”,再將電針儀的兩根導線分別負極接主穴,正極接配穴或阿是穴,或不分正負極把兩根導線任接兩支針柄,然后打開電源開關,選擇連續波型,慢慢調至所需電流量(有酸麻感,局部肌肉抽動)。通電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需強刺激時,應由小到大調節電流量,切勿突然增強。行針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病人的反應,以防發生意外。電針完畢,將電位器撥

7、至“0”位,關閉電源,拆除輸出導線,將針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無菌干棉球按壓針孔片刻。用繃帶重新加壓包扎,或者穿戴壓力襪。每周治療5次,治療3周。3治療結果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隨訪6個月未復發;好轉:靜脈曲張明顯減輕,走路或站立時墮脹感不明顯,隨訪6個月未復發;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4】。結果48例中痊愈20例,占41.7%;好轉26例,占54.2%;無效2,占4.1%。總有效率為96%。4討論藏醫對下肢靜脈曲張稱為“雜斑”【5】,雜即脈絡血管之意,斑即失去活性蓄積壞死之意,是由“查隆”過盛、過衰、紊亂導致“查隆”倒流于下身脈絡的一種隆滯查淤的疾病。“雜斑”形成是

8、由構成人體三因物質之一的“隆”和機體吐故納新、滋養五臟六腑的七種營養物質之一的“查”,即有利于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血液,因內外因素引起病變的一種氣血逆流。主要表現為下肢淺表靜脈呈蚯蚓狀或團塊狀隆起,伴有下肢乏力、隱痛、行走或抬腳時自感負重。中醫對該病稱之為“筋聚”“筋瘤”,本病乃因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勞累,進一步損傷筋脈,以致經脈不合,氣血運行不暢,血壅于下,瘀血阻滯脈絡擴張充盈,日久交錯盤曲而成,日久類似瘤體之狀。根據藏醫和中醫對該病的認識,雖然病名和病因描述的有所不同,但發病機理都是屬于下肢靜脈的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出現的癥狀,對身體的危害一樣。藏醫放血療法是用三果湯散分

9、離正血和壞血后,把壞血從放血穴位處釋放,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止痛消腫、腐爛榮養、膿水根除、傷痕色轉、去除病氣等功效【5】;中醫電針療法是在毫針針刺得氣后連接電針儀,通過電針儀輸出的微量脈沖電流產生的電刺激和針刺刺激,持續作用于穴位,以達到通達經脈、調和氣血之功效【6】。本研究結果中筆者將藏醫放血療法喝中醫電針療法有機結合治療48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后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總有效率達到,筆者分析是因為兩者結合加強了疏通氣血、調整了臟腑氣血、活血化瘀,從而疏通經絡之中壅滯的氣血,使下肢靜脈的氣血運行暢通,進而起到了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還可使皮損逐漸消退,皮損質地也得以改善。該方法安全有效價廉,不僅有

10、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節約了醫療資源,患者樂意接受,尤其對社區、基層醫院更為適用,值得大力推廣應用。根據四部醫典和黃帝內經記載藏醫放血療法和中醫電針療法很重視前期的擇日避忌等天文歷算知識的應用,那么擇日避忌對下肢靜脈曲張的療效會產生怎樣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研究治療時間和治療效應的關系,并挖掘其中的合理內涵,評價治療擇日避忌在該病的應用價值,為下肢靜脈曲張的療效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參考文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組.慢性下肢靜脈疾病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2,6(3):143-150王深明,武日東.中國下肢淺靜脈曲張微創治療的發展現狀【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2022,9(1):1-4星婕.中藏醫內外治綜合治療下肢靜脈曲張46例療效觀察【J】。青海醫藥雜志,2022,47(1):5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