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_第1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_第2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_第3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_第4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登錄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動物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A動物分類只有一種方法B動物分類都是根據不同的特征進行的C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動物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可有多種分類方法D動物分類一定是根據相同的特征進行的【答案】C【考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動物分類可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因選取的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可能不同,分類的標準可以是顏色,形狀,也可以是生物的行為,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

2、親緣關系等。【解答】A、動物分類只有一種方法,可按不同的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A錯誤;B、動物分類都是根據不同的特征進行的,動物分類是特征不同可分到不同類,特征相同可分到同一類,B錯誤;C、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動物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可有多種分類方法,分類可依據不同的標準進行,C正確;D、動物分類一定是根據相同的特征進行的,由B分析可知D說法不正確,D錯誤;故選C2脊椎動物區別于無脊椎動物的主要依據是()A身體內無脊椎骨 B身體背部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C身體腹部有脊椎 D身體表面有骨片【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

3、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身體背部有一條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身體背部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解答】A、身體內無脊椎骨,錯了,應該是有脊椎骨,A錯誤;B、身體背部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身體背部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B正確;C、身體腹部有脊椎,脊椎是在背部的,C錯誤;D、身體表面有骨片,有無脊椎是兩者分類的依據,D錯誤。故選B3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共同特征是()A都生活在陸地上 B體溫恒定,終生用鰓呼吸C都是卵生 D都是胎生【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魚類卵生,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靠鰭運動,身體表面常覆有鱗片。兩棲類卵生,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

4、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爬行類動物一般貼地爬行,身體內有肺,體表覆蓋著鱗片或甲,卵生,生殖和生活都離開了水環境,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解答】A、都生活在陸地上,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兩棲類幼體生活在水中,A錯誤;B、體溫恒定,終生用鰓呼吸,三類動物的體溫都會隨環境溫度發生改變,是變溫動物,B錯誤;C、都是卵生,三類生物都通過產卵繁殖后代,C正確;D、都是胎生,三類生物都是卵生的,D錯誤。故選C4下列動物中,體溫恒定的動物是()鯨青蛙丹頂鶴鴨嘴獸大鯢揚子鱷鯽魚A B C D【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在五大類脊椎動物中體溫恒

5、定的有兩類,鳥類和哺乳類。【解答】鯨 ,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類,體溫恒定;青蛙 ,是兩棲類體溫隨環境溫度變化,體溫不恒定;丹頂鶴 ,屬于鳥類,體溫恒定;鴨嘴獸,是哺乳類動物,體溫恒定; 大鯢,屬兩棲類,體溫不恒定; 揚子鱷,屬爬行類,體溫不恒定; 鯽魚,魚類,體溫不恒定;體溫恒定,所以A選項正確,BCD錯誤。故選A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特征的是()A牙齒和膀胱退化 B身體呈紡錘形C前肢變為翼 D鳥卵外有殼【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的結構特征有:1.體形為流線形,體表被羽2.前肢變為翼3.骨骼輕、細、并且堅固,為氣質骨,骨骼多愈合;使軀

6、體部骨骼連結為一個整體,身體中心集中在中央,有利于飛行時保持平衡;胸骨具龍骨突,供發達的胸肌附著;4.與肺臟相連的氣囊為鳥類所特有,氣囊對飛翔中的鳥類的呼吸起重要作用;鳥飛翔時,氣囊充氣,可減輕身體的比重,同時可減少內臟間的磨擦,避免損傷. 5.直腸很短,不能大量儲存糞便,可減輕飛行時的體重. 6.鳥類排泄系統無膀胱,不儲存尿液,同樣可減輕飛行時的體重.解答】A、牙齒和膀胱退化,可減輕鳥的體重,適應飛翔生活,A錯誤;B、身體呈紡錘形,減小飛行時的阻力,適應飛翔生活,B錯誤;C、前肢變為翼,適應飛翔生活,C錯誤;D、鳥卵外有殼,主要是來保護卵的,與飛翔生活無關,D正確。故選D6有一種動物,它身上

7、沒有羽毛或毛,有四肢,不是胎生,可以在陸上產卵。下列動物中具備這些條件的是()A羊 B青蛙 C海龜 D鯊魚【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各動物的結構和生活、生殖方式可判斷選項【解答】A、羊是哺乳動物,全身被毛,胎生哺乳,A錯誤;B、青蛙是兩棲類動物,身上沒有羽毛或毛,幼體像魚無四肢,成體有四肢,在水中產,不具備題中條件,B錯誤;C、海龜是爬行類動物,身上沒有羽毛或毛,有四肢,不是胎生,可以在陸上產卵。具備題中條件,C正確;D、鯊魚屬魚類,終生在水中生活,無四肢,水中產卵,D錯誤。故選C7漁民在海中捕到一條“美人魚”,發現它有脊柱,腹部有乳頭,是胎生、哺乳的。船上有

8、人認出它是國家保護動物儒艮,便把它放了。“美人魚”是()A魚類 B鳥類 C哺乳類 D爬行類【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五大類脊椎動物的特征可判斷此題【解答】哺乳動物特點: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從漁民捕到動物的特點“有脊柱,腹部有乳頭,是胎生、哺乳的”,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所特有的,所以從這些特點可判斷漁民捕到的應該是哺乳類動物,C選項正確,ABD錯誤。故選C8下列關于兩棲類動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兩棲類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種類B兩棲類的動物都屬于脊椎動物C蛙是常見的兩棲類動物D兩棲類動物都是卵生的【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

9、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兩棲類動物水中產卵孵化,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解答】A、兩棲類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種類,兩棲類主要是指幼體和成體的兩種生活環境不同,生理結構也相應發生改變,A說法不正確,A正確;B、兩棲類的動物都屬于脊椎動物,兩棲類背部有脊柱屬脊椎動物,正確,B錯誤;C、蛙是常見的兩棲類動物,蛙類種類多,分布廣是常見的兩棲類,正確,C錯誤;D、兩棲類動物都是卵生的,兩棲類在水中產卵孵化,正確,D錯誤。故選A9在生物分類等級中,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別是()A種、界

10、B界、種C門、界 D種、科【答案】A【考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種。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解答】生物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分成不同的等級,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種,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單位,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的生物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界的親緣關系最遠,共同特征最少。種是最小的單位,同種

11、的生物親緣關系比較近,共同特征最多。故答案為:A10下列歸類中,正確的一組是()A鯽魚、黃魚、海豚、鯨均屬于魚類B青蛙、娃娃魚、蠑螈均屬于兩棲類C鸚鵡、孔雀、蝙蝠均屬于鳥類D蛇、蚯蚓、揚子鱷均屬于爬行類【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生物所屬類別判斷選項【解答】A、鯽魚、黃魚、海豚、鯨均屬于魚類,海豚和鯨是生活中海洋中的哺乳類,A錯誤;B、青蛙、娃娃魚、蠑螈均屬于兩棲類,三種動物的幼體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B正確;C、鸚鵡、孔雀、蝙蝠均屬于鳥類,蝙蝠屬于哺乳類,C錯誤;D、蛇、蚯蚓、揚子鱷均屬于爬行類

12、,蚯蚓是無脊椎動物不屬于爬行類,D錯誤。故選B11下列動物,在一生中出現三種不同的呼吸器官的是()A哺乳類 B魚類 C兩棲類 D鳥類【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兩棲類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解答】A、哺乳類,終生用肺呼吸,A錯誤;B、魚類,終生用鰓呼吸,B錯誤;C、兩棲類,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兼用皮膚呼吸,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呼吸器官,C正確;D、鳥類,終生用肺呼吸,D錯誤;故選C12下列動物中,攝取和排泄是同一開口的是()A草履蟲 B水螅 C蚯蚓 D海星【答案】B【考點】生

13、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可根據八大類無脊椎動物的特點判斷選項【解答】A、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屬原生動物,A錯誤;B、水螅,是腔腸動物,攝食和排泄是同一開口,身體輻射對稱,B正確;C、蚯蚓,是環節動物,攝食和排泄是分兩個開口,C錯誤;D、海星,是棘皮動物,攝食和排泄是分兩個開口,D錯誤。故選B13河蚌雖然身體柔軟,但它的外表面有貝殼保護,因此它屬于()A節肢動物 B軟體動物 C扁形動物 D魚類【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生物的特征通過與分類檢索表比對可對應找到生物在檢索表中的位置。【解答】A、節肢動物,無貝殼,身體、足分節有外骨骼,河蚌不屬于節肢動物,

14、A錯誤;B、軟體動物,有貝殼,身體柔軟,河蚌有這些特點屬軟體動物,B正確;C、扁形動物,無貝殼,河蚌有貝殼不屬于扁形動物,C錯誤;D、魚類,是脊椎動物,無貝殼,河蚌不屬于魚類,D錯誤。故選B14下列昆蟲中全部對人類有益的一組是()A螳螂、蜜蜂、家蠶、蒼蠅 B蝗蟲、蜻蜓、蝴蝶、蚊子C天牛、蚜蟲、蝗蟲、蟬 D七星瓢蟲、螳螂、家蠶、蜜蜂【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對人類某方面有益的昆蟲叫益蟲【解答】A、螳螂、蜜蜂、家蠶、蒼蠅,其中蒼蠅是四害之一不是益蟲,A錯誤;B、蝗蟲、蜻蜓、蝴蝶、蚊子,蝗蟲損害莊稼,蚊子是四害之一兩者都不是益蟲,B錯誤;C、天牛、蚜蟲、蝗蟲、蟬,四者都

15、對植物的生長有害,都不是益蟲,C錯誤;D、七星瓢蟲、螳螂、家蠶、蜜蜂,七星瓢蟲為益蟲,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是益蟲。家蠶是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是益蟲。蜜蜂幫助植物傳粉,采蜜,提高人類農作物的產量,蜂蜜也有經濟價值,是益蟲。四者都是益蟲,D正確。故選D15在一個夏日的夜晚,森林里要召開一個別開生面的“昆蟲”聚會,以研究怎樣更適應現在日益嚴峻的環境,大會組委會不應向下列的哪種動物發出邀請()A蟋蟀 B蜈蚣 C蝴蝶 D蒼蠅【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昆

16、蟲是節肢動物門中的一個綱,昆蟲綱的動物特有的特點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三對足兩對翅。根據此特有特點可判斷選項。【解答】根據昆蟲特有的特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三對足兩對翅。蟋蟀、蝴蝶、蒼蠅是昆蟲,蜈蚣屬節肢動物門中的多足綱,蜈蚣不屬于昆蟲,不應向蜈蚣發出邀請,B選項正確。故選B16海洋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鮮美食品,如血蛤、海蜇、對蝦、石斑魚等,它們分別屬于()A軟體動物、腔腸動物、節肢動物、魚類B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類C節肢動物、腔腸動物、軟體動物、魚類D魚類、軟體動物、腔腸動物、哺乳動物【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各生物在分類上的地位可判

17、斷選項【解答】血蛤:血蛤(蚶) 又名魁蚶、赤貝、毛蚶、泥蚶、花蚶等,是一種貝類海洋生物,生長在灘涂里,屬軟體動物。海蜇:海蜇屬缽水母綱,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種腔腸軟體動物,體形程半球狀,可食用。對蝦:又稱中國對蝦、斑節蝦,節肢動物門。石斑魚:生活在海邊石頭縫隙,有海中鯉魚之稱,屬于魚類。所以它們分別屬于軟體動物、腔腸動物、節肢動物、魚類,A選項正確。故選A17下列節肢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A BC D【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節肢動物門分為5個綱。 1、 甲殼綱:胸部與體節愈合,有堅硬的頭胸甲,觸角兩對,大多水生,如蝦、螃蟹、潮蟲。 2、 蛛形綱:由頭胸部和腹部組成

18、,無觸角,頭胸部有附肢6對,第一對為鰲肢,第二對為角須,后4對為步足,大多在陸上生活,如蜘蛛、蝎子、蜱、螨。 3、 肢口綱:大型、有腮、水生,分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長有頭胸甲,腹部長有尾刺,如鱟。 4、 多足綱:身體分頭和軀干兩部分,觸角一對,單眼數個,軀干較長,由多個體節組成,如馬陸、蜈蚣。 5、 昆蟲綱:成蟲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口器,觸角一對,胸部有足3對,腹部無足,體表有幾丁質的外骨骼。種類很多,占所有動物的3/4,如蜻蜓、蝴蝶、甲蟲、蚊子、蒼蠅。【解答】A、根據蜘蛛的外形特點蜘蛛屬于蛛形綱,不是昆蟲,A錯誤;B、根據蝦的外形特點蝦屬于甲殼綱,B錯誤;C、根據蜈蚣的外形特點蜈蚣屬于多足

19、綱,C錯誤;D、蝗蟲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有3對足屬于昆蟲,D正確。故選D18某小組在探究“蚯蚓運動”的實驗中,建立的假設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紙上的運動速度更快。為驗證假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玻璃和糙紙都是水平放置 B斜置的糙紙和水平放置的玻璃C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紙 D潮濕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紙【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是根據題中假設進行實驗設計,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對照實驗時,需對相關變量進行控制而使一些無關變量保持相同。【解答】A、玻璃和糙紙都是水平放置,由題中假設可知研究的是蚯蚓在不同面上運動的快慢,且兩個面的放置情況應相同,A正確;B、斜置的糙紙和

20、水平放置的玻璃,研究的是不同面上的運動情況,不同面的放置要相同,B錯誤;C、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紙,由B可知,C錯誤;D、潮濕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紙,兩不同面的潮濕情況應相同,D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19圖為揚子鱷、鯽魚、青蛙、大熊貓四種動物,請回答:(1)魚有許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鰭游泳。(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鯽魚、青蛙、揚子鱷、大熊貓 B青蛙、揚子鱷、鯽魚、大熊貓C青蛙、鯽魚、揚子鱷、大熊貓 D鯽魚、揚子鱷、青蛙、大熊貓【答案】(1)鰓(2)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五大類脊椎動物中魚類的特征是: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

21、呼吸,靠鰭運動,身體表面常覆有鱗片,水中產卵孵化。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五大類脊椎動物中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解答】(1)魚有許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泳。(2)四種動物揚子鱷、鯽魚、青蛙、大熊貓分別屬于爬行類、魚類、兩棲類、哺乳類。從進化順序可知魚類是最低等,依次升高是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所以四種動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是鯽魚、青蛙、揚子鱷、大熊貓,A選項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1)鰓;(2)A20如圖是根據生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分類的圖示。例如甲類生物的共同點有:終生用肺呼吸;乙類生物的共同點有 (選填“胎生”或“卵生

22、”)【答案】胎生【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圖中涉及三種動物,其中鷹屬鳥類,狗和馬均屬哺乳類。可根據鳥類和哺乳類所具有的特征對此題進行分析解答【解答】因為狗和馬都屬于哺乳類區別于鳥類的特點是胎生哺乳,所以這里可選填胎生。故答案為:胎生21如圖為幾種常見昆蟲,請根據以下檢索表,寫出圖中各動物的名稱。檢索表:A B C D 【答案】菜粉蝶;蝗蟲;棉鈴蟲;果蠅【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通過觀察A、B、C、D四種昆蟲的特征,根據各自的特征可通過分類檢索表,確定屬哪一種昆蟲。【解答】根據特征一體表有無鱗片,AC是有鱗片的,BD是無鱗片;再將2有鱗片的一組根據腹部和觸

23、角的形狀進行分類,A腹部細長、觸角成棒狀所以A是菜粉蝶,C腹部肥大、觸角成羽毛狀所以C是棉鈴蟲;將3無鱗片的一組根據,前翅、后翅的發育情況進行分類,B前翅狹長革質,后翅寬大膜質所以B是蝗蟲,D前翅發達,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所以D是果蠅。故答案為:菜粉蝶;蝗蟲;棉鈴蟲;果蠅22讀圖并回答問題。(1)蝗蟲的身體分 、 、 三部分,體內沒有骨骼,卻在體表長著一層保護身體的 。(2)蝗蟲成為農業上的第一害蟲,在我國歷史上曾多次成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蝗災已被基本控制住。蝗災形成的原因是蝗蟲()A繁殖力強 B喜歡嚼食植物的莖葉C能長途遷移 D以上三項都是【答案】(1)頭;胸;腹;外骨骼(2)D【考點】

2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蝗蟲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兩對足,三對翅,身體外有外骨骼。成蟲產卵前期較長,一般為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產卵。雌成蟲將卵聚產在土下。蝗蟲食物范圍廣,可取食小麥、水稻、谷子、玉米、豆類、煙草、蘆葦、蔬菜、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將葉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發生時可將作物食成光桿或全部吃凈,造成嚴重經濟損失。蝗蟲是一種世界性的農業害蟲。它們危害的特點在于周期性的種群大爆發,并能長距離遷飛。【解答】(1)蝗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體內沒有骨骼,卻在體表長著一層保護身體的外骨骼。(2)A、繁殖力強,會出現種群大

25、爆發,對農業造成危害,正確;B、喜歡嚼食植物的莖葉,損害農作物使農作物減產,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正確;C、能長途遷移,能長距離遷飛,危害范圍廣,正確;因為ABC都是形成蝗災的原因所以三項都正確,選D故答案為:(1)頭;胸;腹;外骨骼 (2)D23棉蚜是棉花的害蟲,個體比芝麻還小,數量又多。如果每平方米棉田里放進35只七星瓢蟲,就能取得明顯的治蚜效果。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這里, 是益蟲, 是害蟲。(2)“以蟲治蟲”對環境有什么好處? 。【答案】(1)七星瓢蟲;棉蚜(2)避免了環境污染【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益蟲是指對人類某方面有益處的昆蟲,害蟲是對人類有害的

26、昆蟲。“以蟲治蟲”就是生物防治,利用某些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消滅蟲害,是促進農業增產的一項有效措施,符合大自然的規律。【解答】(1)棉蚜是棉花的害蟲,能損害棉花的生長造成棉花減產,所以棉蚜是害蟲;七星瓢蟲能消滅棉蚜對人類有益所以是益蟲。(2)“以蟲治蟲”是生物防治,利用某些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消滅蟲害,可以減少農藥的使從而避免了環境污染。故答案為:(1)七星瓢蟲;棉蚜 (2)避免了環境污染三、探究題24一位漁民在長江口打魚時撈到一頭“大死魚”,它身體呈魚形,體長2.5m,背呈淺藍色,身體上有鰭,上下頜有牙齒30顆,眼不發達,頭頂有一呼吸孔。通過解剖,發現體內有脊柱,有肺、心臟、胃、肝、腸等器官,與人相

27、似,還懷有已死亡的幼體。圍觀村民們議論紛紛,對這“動物”的類別進行探究。提出問題: ?建立假設:村民甲認為此“動物”是魚類;村民乙認為此“動物”是哺乳類。獲取證據:村民甲的證據 ; 。村民乙的證據 ; 。結論:根據上述動物的特征和你學過的知識,你認為 (選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設是正確的。【答案】此動物是魚類還是哺乳類動物;身體呈魚形;身體上有鰭;有肺;體內懷有幼體;村民乙【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我們可以將一些大自然中見到的不認識的生物,通過觀察這些生物的特點在生物分類檢索表中比對,找到該生物在檢索表中的位置,從而確定生物的種類。根據題中信息描述的此動物的特點可知

28、此動物有“魚類”的特征,又有“哺乳類”的特征。魚類特征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靠鰭運動,身體表面常覆有鱗片。哺乳類特征哺乳動物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動物有四腔心臟、專用的齒、特化的肢和發達的腦。【解答】(1)根據題中信息可知這一頭“大死魚”有些像魚又有些哺乳類的特征,對此我們可以提出問題:此動物是魚類還是哺乳類動物;(3)村民甲認為此動物是魚類他的依據是:身體呈魚形;身體上有鰭。村民乙認為此動物是哺乳類他的依據是:有肺;體內懷有幼體。(4)將此動物的特征在分類檢索表中比對后發現此動物應屬哺乳類,村民乙的假設是正確的。故答案為(1)此動物是魚類還是哺乳類動物 (2)身體呈魚形;身

29、體上有鰭 (3)有肺;體內懷有幼體 (4)村民乙25小亮打開櫥柜發現許多蟑螂。小亮想:蟑螂喜歡什么食物?于是他找來蟑螂可能喜歡的食物如米飯、巧克力、咖啡、話梅,并設計了一套透明實驗裝置。他將許多蟑螂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放進幾個透明裝置內,如圖所示,然后觀察對比得出結論。請回答下列問題:(1)選用透明實驗裝置的好處是 。(2)四組實驗中用的蟑螂有何要求 。(3)實驗中應觀察什么量 。(4)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有利于觀察蟑螂的行為(2)數量相等,生命活力相當(3)相同時間內通過隧道進入食物盒的蟑螂數量(4)四種食物中,蟑螂最喜歡吃巧克力,最不喜歡吃話梅【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30、解析】【分析】此題是對“蟑螂喜歡什么食物?”問題的探究,題中已有實驗設計、實驗現象。可以通過觀察,思考來回答以下問題。【解答】(1)選用透明實驗裝置的好處是有利于觀察蟑螂的行為;(2)根據控制變量法對變量的處理可知四組實驗中用的蟑螂的要求是數量相等,生命活力相當;(3)蟑螂喜歡什么食物?是通過相同時間內通過隧道進入食物盒的蟑螂數量來體現的;(4)實驗中可觀察到放巧克力的裝置里面蟑螂都跑到了巧克力盒里面,放話梅的裝置里面蟑螂都遠離放話梅的盒子,從這些現象中可以得出四種食物中,蟑螂最喜歡吃巧克力,最不喜歡吃話梅。故答案為:(1)有利于觀察蟑螂的行為;(2)數量相等,生命活力相當;(3)相同時間內通

31、過隧道進入食物盒的蟑螂數量;(4)四種食物中,蟑螂最喜歡吃巧克力,最不喜歡吃話梅。四、解答題26認真觀察下面兩幅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圖2中的A、B、C、D、E分別是圖1中的哪種動物?(2)把上述動物按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列。(3)通過上面的分析,你認為動物分類要考慮哪些特征?【答案】(1)AE分別是魚、蛙、蛇、鷹、獅。(2)魚、蛙、蛇、鷹、獅。(3)動物分類除了要考慮動物的外部形態特征外,還要考慮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圖1是五大類脊椎動物的代表動物,魚魚類,獅哺乳類,蛇爬行類,蛙兩棲類,鷹鳥類。從生物的進化角度來看,生物進化是一個從水生到陸

32、生,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圖2是脊椎動物的分類檢索表,通過此檢索表可以找出每一種脊椎動物在此檢索表中的位置。【解答】(1)通過觀察檢索表可知A是魚類,B是兩棲類,C是爬行類,D是鳥類,E是哺乳類,所以與圖1中的動物的對應關系是:魚、蛙、蛇、鷹、獅。(2)生物進化是一個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過程。所以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應該是 魚、蛙、蛇、鷹、獅。(3)從圖2檢索表可以看出支物分類要考慮的特征有動物分類除了要考慮動物的外部形態特征外,還要考慮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故答案為:(1)AE分別是魚、蛙、蛇、鷹、獅。(2) 魚、蛙、蛇、鷹、獅。(3) 動物分類除了要考慮動物的外部形態特征外,還要考

33、慮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在線組卷平臺(zujuan.)自動生成 1 / 1登錄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 同步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動物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A動物分類只有一種方法B動物分類都是根據不同的特征進行的C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動物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可有多種分類方法D動物分類一定是根據相同的特征進行的2脊椎動物區別于無脊椎動物的主要依據是()A身體內無脊椎骨 B身體背部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C身體腹部有脊椎 D身體表面有骨片3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共同特征是()A都生活在陸地上 B體溫恒定,終生用鰓呼吸C都是卵生 D都是胎生4下列

34、動物中,體溫恒定的動物是()鯨青蛙丹頂鶴鴨嘴獸大鯢揚子鱷鯽魚A B C D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特征的是()A牙齒和膀胱退化 B身體呈紡錘形C前肢變為翼 D鳥卵外有殼6有一種動物,它身上沒有羽毛或毛,有四肢,不是胎生,可以在陸上產卵。下列動物中具備這些條件的是()A羊 B青蛙 C海龜 D鯊魚7漁民在海中捕到一條“美人魚”,發現它有脊柱,腹部有乳頭,是胎生、哺乳的。船上有人認出它是國家保護動物儒艮,便把它放了。“美人魚”是()A魚類 B鳥類 C哺乳類 D爬行類8下列關于兩棲類動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兩棲類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種類B兩棲類的動物都屬于脊椎動

35、物C蛙是常見的兩棲類動物D兩棲類動物都是卵生的9在生物分類等級中,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別是()A種、界 B界、種C門、界 D種、科10下列歸類中,正確的一組是()A鯽魚、黃魚、海豚、鯨均屬于魚類B青蛙、娃娃魚、蠑螈均屬于兩棲類C鸚鵡、孔雀、蝙蝠均屬于鳥類D蛇、蚯蚓、揚子鱷均屬于爬行類11下列動物,在一生中出現三種不同的呼吸器官的是()A哺乳類 B魚類 C兩棲類 D鳥類12下列動物中,攝取和排泄是同一開口的是()A草履蟲 B水螅 C蚯蚓 D海星13河蚌雖然身體柔軟,但它的外表面有貝殼保護,因此它屬于()A節肢動物 B軟體動物 C扁形動物 D魚類14下列昆蟲中全部對人類有益的一組是(

36、)A螳螂、蜜蜂、家蠶、蒼蠅 B蝗蟲、蜻蜓、蝴蝶、蚊子C天牛、蚜蟲、蝗蟲、蟬 D七星瓢蟲、螳螂、家蠶、蜜蜂15在一個夏日的夜晚,森林里要召開一個別開生面的“昆蟲”聚會,以研究怎樣更適應現在日益嚴峻的環境,大會組委會不應向下列的哪種動物發出邀請()A蟋蟀 B蜈蚣 C蝴蝶 D蒼蠅16海洋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鮮美食品,如血蛤、海蜇、對蝦、石斑魚等,它們分別屬于()A軟體動物、腔腸動物、節肢動物、魚類B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類C節肢動物、腔腸動物、軟體動物、魚類D魚類、軟體動物、腔腸動物、哺乳動物17下列節肢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A BC D18某小組在探究“蚯蚓運動”的實驗中,建立的假設是:

37、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紙上的運動速度更快。為驗證假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玻璃和糙紙都是水平放置 B斜置的糙紙和水平放置的玻璃C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紙 D潮濕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紙二、填空題19圖為揚子鱷、鯽魚、青蛙、大熊貓四種動物,請回答:(1)魚有許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鰭游泳。(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鯽魚、青蛙、揚子鱷、大熊貓 B青蛙、揚子鱷、鯽魚、大熊貓C青蛙、鯽魚、揚子鱷、大熊貓 D鯽魚、揚子鱷、青蛙、大熊貓20如圖是根據生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分類的圖示。例如甲類生物的共同點有:終生用肺呼吸;乙類生物的共同點有 (選填“胎生”或“卵生

38、”)21如圖為幾種常見昆蟲,請根據以下檢索表,寫出圖中各動物的名稱。檢索表:A B C D 22讀圖并回答問題。(1)蝗蟲的身體分 、 、 三部分,體內沒有骨骼,卻在體表長著一層保護身體的 。(2)蝗蟲成為農業上的第一害蟲,在我國歷史上曾多次成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蝗災已被基本控制住。蝗災形成的原因是蝗蟲()A繁殖力強 B喜歡嚼食植物的莖葉C能長途遷移 D以上三項都是23棉蚜是棉花的害蟲,個體比芝麻還小,數量又多。如果每平方米棉田里放進35只七星瓢蟲,就能取得明顯的治蚜效果。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這里, 是益蟲, 是害蟲。(2)“以蟲治蟲”對環境有什么好處? 。三、探究題

39、24一位漁民在長江口打魚時撈到一頭“大死魚”,它身體呈魚形,體長2.5m,背呈淺藍色,身體上有鰭,上下頜有牙齒30顆,眼不發達,頭頂有一呼吸孔。通過解剖,發現體內有脊柱,有肺、心臟、胃、肝、腸等器官,與人相似,還懷有已死亡的幼體。圍觀村民們議論紛紛,對這“動物”的類別進行探究。提出問題: ?建立假設:村民甲認為此“動物”是魚類;村民乙認為此“動物”是哺乳類。獲取證據:村民甲的證據 ; 。村民乙的證據 ; 。結論:根據上述動物的特征和你學過的知識,你認為 (選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設是正確的。25小亮打開櫥柜發現許多蟑螂。小亮想:蟑螂喜歡什么食物?于是他找來蟑螂可能喜歡的食物如米飯、巧克

40、力、咖啡、話梅,并設計了一套透明實驗裝置。他將許多蟑螂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放進幾個透明裝置內,如圖所示,然后觀察對比得出結論。請回答下列問題:(1)選用透明實驗裝置的好處是 。(2)四組實驗中用的蟑螂有何要求 。(3)實驗中應觀察什么量 。(4)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四、解答題26認真觀察下面兩幅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圖2中的A、B、C、D、E分別是圖1中的哪種動物?(2)把上述動物按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列。(3)通過上面的分析,你認為動物分類要考慮哪些特征?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考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動物分類可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因選取的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可能

41、不同,分類的標準可以是顏色,形狀,也可以是生物的行為,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等。【解答】A、動物分類只有一種方法,可按不同的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A錯誤;B、動物分類都是根據不同的特征進行的,動物分類是特征不同可分到不同類,特征相同可分到同一類,B錯誤;C、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動物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可有多種分類方法,分類可依據不同的標準進行,C正確;D、動物分類一定是根據相同的特征進行的,由B分析可知D說法不正確,D錯誤;故選C2【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身體背部

42、有一條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身體背部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解答】A、身體內無脊椎骨,錯了,應該是有脊椎骨,A錯誤;B、身體背部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身體背部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B正確;C、身體腹部有脊椎,脊椎是在背部的,C錯誤;D、身體表面有骨片,有無脊椎是兩者分類的依據,D錯誤。故選B3【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魚類卵生,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靠鰭運動,身體表面常覆有鱗片。兩棲類卵生,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爬行類動物一般貼地爬行,身體內有肺,體表覆蓋著鱗片或甲,卵生

43、,生殖和生活都離開了水環境,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解答】A、都生活在陸地上,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兩棲類幼體生活在水中,A錯誤;B、體溫恒定,終生用鰓呼吸,三類動物的體溫都會隨環境溫度發生改變,是變溫動物,B錯誤;C、都是卵生,三類生物都通過產卵繁殖后代,C正確;D、都是胎生,三類生物都是卵生的,D錯誤。故選C4【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在五大類脊椎動物中體溫恒定的有兩類,鳥類和哺乳類。【解答】鯨 ,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類,體溫恒定;青蛙 ,是兩棲類體溫隨環境溫度變化,體溫不恒定;丹頂鶴 ,屬于鳥類,體溫恒定;鴨嘴獸,是哺乳類動物,體溫恒定; 大鯢,屬兩棲類,體溫

44、不恒定; 揚子鱷,屬爬行類,體溫不恒定; 鯽魚,魚類,體溫不恒定;體溫恒定,所以A選項正確,BCD錯誤。故選A5【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的結構特征有:1.體形為流線形,體表被羽2.前肢變為翼3.骨骼輕、細、并且堅固,為氣質骨,骨骼多愈合;使軀體部骨骼連結為一個整體,身體中心集中在中央,有利于飛行時保持平衡;胸骨具龍骨突,供發達的胸肌附著;4.與肺臟相連的氣囊為鳥類所特有,氣囊對飛翔中的鳥類的呼吸起重要作用;鳥飛翔時,氣囊充氣,可減輕身體的比重,同時可減少內臟間的磨擦,避免損傷. 5.直腸很短,不能大量儲存糞便,可減輕飛行時的體重. 6.鳥類排泄系

45、統無膀胱,不儲存尿液,同樣可減輕飛行時的體重.解答】A、牙齒和膀胱退化,可減輕鳥的體重,適應飛翔生活,A錯誤;B、身體呈紡錘形,減小飛行時的阻力,適應飛翔生活,B錯誤;C、前肢變為翼,適應飛翔生活,C錯誤;D、鳥卵外有殼,主要是來保護卵的,與飛翔生活無關,D正確。故選D6【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各動物的結構和生活、生殖方式可判斷選項【解答】A、羊是哺乳動物,全身被毛,胎生哺乳,A錯誤;B、青蛙是兩棲類動物,身上沒有羽毛或毛,幼體像魚無四肢,成體有四肢,在水中產,不具備題中條件,B錯誤;C、海龜是爬行類動物,身上沒有羽毛或毛,有四肢,不是胎生,可以在陸上產卵。

46、具備題中條件,C正確;D、鯊魚屬魚類,終生在水中生活,無四肢,水中產卵,D錯誤。故選C7【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五大類脊椎動物的特征可判斷此題【解答】哺乳動物特點: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從漁民捕到動物的特點“有脊柱,腹部有乳頭,是胎生、哺乳的”,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所特有的,所以從這些特點可判斷漁民捕到的應該是哺乳類動物,C選項正確,ABD錯誤。故選C8【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兩棲類動物水中產卵孵化,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解答】A、兩

47、棲類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種類,兩棲類主要是指幼體和成體的兩種生活環境不同,生理結構也相應發生改變,A說法不正確,A正確;B、兩棲類的動物都屬于脊椎動物,兩棲類背部有脊柱屬脊椎動物,正確,B錯誤;C、蛙是常見的兩棲類動物,蛙類種類多,分布廣是常見的兩棲類,正確,C錯誤;D、兩棲類動物都是卵生的,兩棲類在水中產卵孵化,正確,D錯誤。故選A9【答案】A【考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種。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解答】生物學

48、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分成不同的等級,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種,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單位,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的生物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界的親緣關系最遠,共同特征最少。種是最小的單位,同種的生物親緣關系比較近,共同特征最多。故答案為:A10【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生物所屬類別判斷選項【解答】A、鯽魚、黃魚、海豚、鯨均屬于魚類,海豚和鯨是生活中海洋中的哺乳類,A錯誤;B、青蛙、娃娃魚、蠑螈均屬于兩棲類,三種動物的幼體

49、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B正確;C、鸚鵡、孔雀、蝙蝠均屬于鳥類,蝙蝠屬于哺乳類,C錯誤;D、蛇、蚯蚓、揚子鱷均屬于爬行類,蚯蚓是無脊椎動物不屬于爬行類,D錯誤。故選B11【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兩棲類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解答】A、哺乳類,終生用肺呼吸,A錯誤;B、魚類,終生用鰓呼吸,B錯誤;C、兩棲類,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兼用皮膚呼吸,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呼吸器官,C正確;D、鳥類,終生用肺呼吸,D錯誤;

50、故選C12【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可根據八大類無脊椎動物的特點判斷選項【解答】A、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屬原生動物,A錯誤;B、水螅,是腔腸動物,攝食和排泄是同一開口,身體輻射對稱,B正確;C、蚯蚓,是環節動物,攝食和排泄是分兩個開口,C錯誤;D、海星,是棘皮動物,攝食和排泄是分兩個開口,D錯誤。故選B13【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生物的特征通過與分類檢索表比對可對應找到生物在檢索表中的位置。【解答】A、節肢動物,無貝殼,身體、足分節有外骨骼,河蚌不屬于節肢動物,A錯誤;B、軟體動物,有貝殼,身體柔軟,河蚌有這些特點屬軟體動物,B

51、正確;C、扁形動物,無貝殼,河蚌有貝殼不屬于扁形動物,C錯誤;D、魚類,是脊椎動物,無貝殼,河蚌不屬于魚類,D錯誤。故選B14【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對人類某方面有益的昆蟲叫益蟲【解答】A、螳螂、蜜蜂、家蠶、蒼蠅,其中蒼蠅是四害之一不是益蟲,A錯誤;B、蝗蟲、蜻蜓、蝴蝶、蚊子,蝗蟲損害莊稼,蚊子是四害之一兩者都不是益蟲,B錯誤;C、天牛、蚜蟲、蝗蟲、蟬,四者都對植物的生長有害,都不是益蟲,C錯誤;D、七星瓢蟲、螳螂、家蠶、蜜蜂,七星瓢蟲為益蟲,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

52、要天敵是益蟲。家蠶是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是益蟲。蜜蜂幫助植物傳粉,采蜜,提高人類農作物的產量,蜂蜜也有經濟價值,是益蟲。四者都是益蟲,D正確。故選D15【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昆蟲是節肢動物門中的一個綱,昆蟲綱的動物特有的特點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三對足兩對翅。根據此特有特點可判斷選項。【解答】根據昆蟲特有的特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三對足兩對翅。蟋蟀、蝴蝶、蒼蠅是昆蟲,蜈蚣屬節肢動物門中的多足綱,蜈蚣不屬于昆蟲,不應向蜈蚣發出邀請,B選項正確。故選B16【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根據各生物在分類上的地

53、位可判斷選項【解答】血蛤:血蛤(蚶) 又名魁蚶、赤貝、毛蚶、泥蚶、花蚶等,是一種貝類海洋生物,生長在灘涂里,屬軟體動物。海蜇:海蜇屬缽水母綱,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種腔腸軟體動物,體形程半球狀,可食用。對蝦:又稱中國對蝦、斑節蝦,節肢動物門。石斑魚:生活在海邊石頭縫隙,有海中鯉魚之稱,屬于魚類。所以它們分別屬于軟體動物、腔腸動物、節肢動物、魚類,A選項正確。故選A17【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節肢動物門分為5個綱。 1、 甲殼綱:胸部與體節愈合,有堅硬的頭胸甲,觸角兩對,大多水生,如蝦、螃蟹、潮蟲。 2、 蛛形綱:由頭胸部和腹部組成,無觸角,頭胸部有附肢6對,第一對為鰲

54、肢,第二對為角須,后4對為步足,大多在陸上生活,如蜘蛛、蝎子、蜱、螨。 3、 肢口綱:大型、有腮、水生,分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長有頭胸甲,腹部長有尾刺,如鱟。 4、 多足綱:身體分頭和軀干兩部分,觸角一對,單眼數個,軀干較長,由多個體節組成,如馬陸、蜈蚣。 5、 昆蟲綱:成蟲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口器,觸角一對,胸部有足3對,腹部無足,體表有幾丁質的外骨骼。種類很多,占所有動物的3/4,如蜻蜓、蝴蝶、甲蟲、蚊子、蒼蠅。【解答】A、根據蜘蛛的外形特點蜘蛛屬于蛛形綱,不是昆蟲,A錯誤;B、根據蝦的外形特點蝦屬于甲殼綱,B錯誤;C、根據蜈蚣的外形特點蜈蚣屬于多足綱,C錯誤;D、蝗蟲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

55、,有3對足屬于昆蟲,D正確。故選D18【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是根據題中假設進行實驗設計,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對照實驗時,需對相關變量進行控制而使一些無關變量保持相同。【解答】A、玻璃和糙紙都是水平放置,由題中假設可知研究的是蚯蚓在不同面上運動的快慢,且兩個面的放置情況應相同,A正確;B、斜置的糙紙和水平放置的玻璃,研究的是不同面上的運動情況,不同面的放置要相同,B錯誤;C、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紙,由B可知,C錯誤;D、潮濕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紙,兩不同面的潮濕情況應相同,D錯誤。故選A19【答案】(1)鰓(2)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五

56、大類脊椎動物中魚類的特征是: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靠鰭運動,身體表面常覆有鱗片,水中產卵孵化。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五大類脊椎動物中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解答】(1)魚有許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泳。(2)四種動物揚子鱷、鯽魚、青蛙、大熊貓分別屬于爬行類、魚類、兩棲類、哺乳類。從進化順序可知魚類是最低等,依次升高是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所以四種動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是鯽魚、青蛙、揚子鱷、大熊貓,A選項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1)鰓;(2)A20【答案】胎生【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圖中涉及三種動物,其

57、中鷹屬鳥類,狗和馬均屬哺乳類。可根據鳥類和哺乳類所具有的特征對此題進行分析解答【解答】因為狗和馬都屬于哺乳類區別于鳥類的特點是胎生哺乳,所以這里可選填胎生。故答案為:胎生21【答案】菜粉蝶;蝗蟲;棉鈴蟲;果蠅【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通過觀察A、B、C、D四種昆蟲的特征,根據各自的特征可通過分類檢索表,確定屬哪一種昆蟲。【解答】根據特征一體表有無鱗片,AC是有鱗片的,BD是無鱗片;再將2有鱗片的一組根據腹部和觸角的形狀進行分類,A腹部細長、觸角成棒狀所以A是菜粉蝶,C腹部肥大、觸角成羽毛狀所以C是棉鈴蟲;將3無鱗片的一組根據,前翅、后翅的發育情況進行分類,B前翅狹長革質,后翅寬大膜質所以B是蝗蟲,D前翅發達,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所以D是果蠅。故答案為:菜粉蝶;蝗蟲;棉鈴蟲;果蠅22【答案】(1)頭;胸;腹;外骨骼(2)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蝗蟲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兩對足,三對翅,身體外有外骨骼。成蟲產卵前期較長,一般為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產卵。雌成蟲將卵聚產在土下。蝗蟲食物范圍廣,可取食小麥、水稻、谷子、玉米、豆類、煙草、蘆葦、蔬菜、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將葉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發生時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