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1號文深基坑方案編制_第1頁
基于31號文深基坑方案編制_第2頁
基于31號文深基坑方案編制_第3頁
基于31號文深基坑方案編制_第4頁
基于31號文深基坑方案編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ONTENTS目錄深基坑介紹2安全事故分析4安全專題方案內容3引言11/92一、引言2/92建筑業已成為我國最危險行業,死亡人數位居第一位!形勢背景7月26日,國務院安委辦通報上六個月全國建筑業安全生產形勢公告,指出,年上六個月建筑業安全事故致死1752人,事故總量已連續9年排在工礦商貿事故第一位,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其中,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領域較大事故占比最大,其余依次是交通建設工程和電力建設工程領域。3/92建筑施工生產較大事故類型分析形勢背景土方坍塌上升至第一位,起重傷害保持第二位但百分比下降,模板支撐體系坍塌大幅下降。較大事故類型(27起)較大事故類型(23起)4/92二、深基坑介紹5

2、/92建辦質31號 住房城鎮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要求相關問題通知,深基坑是指:開挖深度超出5m(含5m)基坑(槽)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深基坑定義6/92深基坑工程施工主要包含開挖降水支護監測7/92深基坑工程特點1、深基坑支護體系是暫時結構,安全貯備較小,含有較大風險性。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進行監測,并應有應急辦法。2、基坑工程含有很強區域性。如軟粘土地基、黃土地基等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不一樣地基中基坑工程差異性很大。3、基坑工程含有很強個性。基坑工程支護體系設計與施工和土方開挖不但與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相關,還與基坑相鄰建(構)筑物和地下管線位置、抵抗變

3、形能力、主要性,以及周圍場地條件等相關。8/92深基坑工程特點4、基坑工程含有環境效應。基坑開挖勢必引發周圍地基地下水位改變和應力場改變,造成周圍地基土體變形,對周圍建(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產生影響,嚴重將危及其正常使用或安全。5、土方開挖施工組織是否合理將對支護體系是否成功含有主要作用。不合理土方開挖、步驟和速度可能造成主體結構樁基變位、支護結構過大變形,甚至引發支護體系失穩而造成破壞。9/92深基坑工程特點當前我國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更突出了以下特點:1、近。深基坑離周圍環境保護對象越來越近。2、深。伴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基坑越來越深。3、大。伴隨地下工程迅猛發展,基坑規模和尺寸越來越大。武漢

4、綠地中心工程該工程支護結構約970延米,地下室土方開挖總量約100萬立方米,混凝土支撐約2萬立方米,共有5道內支撐及超大直徑環形支撐,開挖最深為35米。堪稱亞洲最深、最大基坑工程。10/92深基坑安全施工要求1、依據建辦質31號 住房城鎮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要求相關問題通知,深基坑工程屬于超出一定規模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范圍。2、施工單位應該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專題施工方案;對于超出一定規模危大工程,施工單位應該組織召開教授論證會對專題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實施施工總承包,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召開教授論證會。教授論證前專題施工方案應該經過施工單位審核

5、和總監理工程師審查。3、危大工程實施分包并由分包單位編制專題施工方案,專題施工方案應該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責任人及分包單位技術責任人共同審核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11/92教授論證會參會人員1、教授;2、建設單位項目責任人;3、相關勘察、設計單位項目技術責任人及相關人員;4、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技術責任人或授權委派專業技術人員、項目責任人、項目技術責任人、專題施工方案編制人員、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5、監理單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及專業監理工程師。12/92教授論證主要內容1、專題施工方案內容是否完整、可行;2、專題施工方案計算書和驗算依據、施工圖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規范;3、專題施工方案是否

6、滿足現場實際情況,并能夠確保施工安全。13/92三、安全專題方案內容14/92依據建辦質31號 住房城鎮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要求相關問題通知,安全專題方案主要內容以下:安全專題方案工程概況:危大工程概況和特點、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確保條件編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及施工圖設計文件、施組等施工計劃:施工布署、施工進度計劃、材料和設備計劃施工工藝技術:技術參數、工藝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檢驗要求等施工安全確保辦法:組織保障辦法、技術辦法、監測監控辦法等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置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等驗收要求:驗收標準、驗

7、收程序、驗收內容、驗收人員等應急處置辦法計算書及相關施工圖紙15/921、工程概況1.1工程基本情況(1)工程總體情況:主要包含工程地點、工程規模、地下室結構占地面積等(2)地下結構詳細情況:包含基坑平面尺寸,地下結構層數、結構類型、基礎形式、工程樁類型、坑底土層類型,工程場地標高、基底標高、開挖深度(當有不一樣開挖深度時,應說明所包括范圍和深度)等(3)工程參加各方主體:包含工程建設、勘察、主體工程設計、支護設計、監理、施工總承包等單位詳細名稱(4)基坑設計方案說明:主要包含支護設計概況和設計方案施工要求兩部分(支護設計方案介紹宜采取簡練文字,并結合圖表形式表述)16/921、工程概況1.2

8、周圍環境(1)基坑影響范圍內建構筑物工程主要性、結構類型、高度、層數、基礎形式、埋深、建成時間、使用現實狀況情況,以及與基坑相對位置關系等(2)基坑影響范圍內各類地上、地下管線工程主要性、類型、材質、規格尺寸、使用現實狀況情況,以及與基坑相互位置關系,應尤其關注已廢棄地下管線集水問題(3)基坑影響范圍內存在舊建筑基礎、人防工程、人工填土、邊坡等空間分布特征和對基坑工程影響(4)基坑周圍道路主要性、交通負載量、道路特征、使用情況(5)基坑周圍河流、溝渠等地表水系水位、水深及隨季節改變情況(6)臨近有在建或者擬建工程時,應明確工程施工內容、形象進度、與本基坑距離及相互之間關系,必要時,需要進行風險

9、評定。17/921、工程概況1.3場地條件應詳細描述場地現實狀況,包含“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管線改遷、地下障礙物去除及當前處于何種施工狀態、當前工程形象進度等1.4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1)場地地形地貌類型,與基坑相關地層描述,包含土層名稱、厚度、狀態、性質及對應標高、各土層物理、力學指標,以及不良地質條件分析(2)地下水類型及埋藏條件,地下水位及其改變幅度,承壓水含水層滲透性及其滲透系數、影響半徑等水文地質參數(3)對于基坑平面尺寸較大且地層改變較大場地,宜繪制沿基坑周圍地層展開剖面圖18/922、編制依據編制依據普通包含以下幾個部分: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匯報工程主體和支護設計單位提供施工圖及

10、其它相關文件,包含設計技術交底文件、圖紙會審紀要、支護設計方案教授論證意見及設計回復反饋意見等經審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現行國家、行業、湖北省相關標準以及本市地方要求;標準上湖北省已制訂有效標準不再采取其它省市同類標準政府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企業內部管理體系文件、程序性文件等編制依據應針對工程實際情況明確列出,并應為現行、有效19/922、編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如:序號法律、法規名稱1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要求相關問題通知建質31號2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建質37號3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周圍環境調查指南建質56號4安全生產法5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條例20/

11、922、編制依據施工規范及設計文件。如:序號規范名稱1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GB50490-)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4湖北省地方標準基坑工程技術規程(DB42/T159-)5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80-)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8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9建筑施工機械安全使用規程(JGJ33-)10建筑施工安全檢驗標準(JGJ59-)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311-)12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GB50870-)1

12、3相關設計圖紙及地質勘察資料21/922、編制依據其它文件。如:序號文件名稱1國家、湖北、武漢市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相關要求2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3工程管線現實狀況平面圖4武漢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專題施工方案編制深度指南5工程周圍現實狀況管線、道路、場地、建筑物及車流量等現場調查資料22/923、施工計劃3.1施工布署(1)施工組織:采取文字、圖表結合方式,說明施工組織機構、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及作業隊伍安排等情況,應有組織機構圖(2)總體施工安排主要介紹基坑施工流水段劃分、總體施工次序(水平流向)與施工流程(豎向流向)、詳細各階段施工安排(包含支護結構施工階段、土方工程分段

13、分層厚度劃分及范圍、地下結構施工及換撐拆撐,如有降水要求時明確降水井封井時間)。包括到占道施工需進行交通疏解時應詳細闡述基坑及周圍道路交通現實狀況、疏解標準、疏解方案等,并應附交通疏解圖。(3)施工總平面布置各階段施工圍擋、生產生活臨建設施、場內運輸道路、水電管網、垂直運輸設備、基坑周圍防護、人員上下基坑通道、土方出口、暫時堆土場、車輛清洗池等暫時設施詳細位置和布置情況,并標出距基坑距離。23/923、施工計劃3.2施工進度計劃采取網絡圖和橫道圖反應。24/923、施工計劃3.3材料計劃用表格形式明確主要材料名稱、規格、數量、進場時間。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進場時間1混凝土冠梁C30m387

14、8.83月2混凝土C35(C35水下)m314361.62月3混凝土支撐C30m31840.63月4混凝土C20m345932月5水泥P.O.42.5t5001月6鋼筋HPB300/HPB400t2988.21月7暫時鋼立柱/t3528月8巖溶注漿量/m3135462月9模板/m230002月25/923、施工計劃3.4設備計劃機械設備名稱、規格、數量、進退長時間等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進場時間退場時間額定功率(KW)生產能力備注1旋挖鉆機SR-280R5臺.5.6250-支護樁、立柱樁成孔2汽車吊SRC7501臺.5.6210 設備吊運3汽車吊25T5臺.5.8-鋼筋籠、型鋼吊裝4電焊機B

15、X-30011臺.5.624-鋼筋籠、網片加工5鋼筋調直機GT4/143臺.5.6850m/min鋼筋加工6鋼筋切斷機GQ503臺.5.6432次/min鋼筋加工7鋼筋彎曲機GW403臺.5.63.510r/min鋼筋加工8潛水泵3m20臺.7.101.1-抽水9大型挖掘機PC210-8型8臺.5.61251.0 m土方開挖10小型挖掘機PC60-7型8臺.5.6-0.5m土方開挖11垂直取土機沃爾沃360型3臺.2.6-1.0m深層土方開挖12長臂反鏟PC360LC-7型1臺.6.9-0.5 m深層土方開挖13自卸運輸車華凌重型80臺.8.6-10m土方外運14導管直徑280300m.5.9

16、- 混凝土澆筑15汽車泵47m2臺.8.6265-混凝土澆筑16柴油發電機 2臺.5.6200-現場電源26/923、施工計劃3.5勞動力計劃勞動力工種、數量和高峰勞感人數等。27/924、施工工藝技術4.1基坑支護方案1、依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基坑支護設計使用期限不應小于一年。2、基坑支護應滿足以下功效要求:1)確保基坑周圍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安全和正常使用;2)確保主體地下結構施工空間。2、基坑支護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基坑周圍環境和地質條件復雜程度、基坑深度等原因,按下表采取支護結構安全等級。對同一基坑不一樣部位,可采取不一樣安全等級(支護結構安全等級分類以下)

17、。安全等級破壞后果一級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圍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影響很嚴重二級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圍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影響嚴重三級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圍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影響不嚴重28/924、施工工藝技術4.1基坑支護方案以地鐵車站為例,主體基坑主要性等級為一級。車站主體圍護結構采取12001500mm鉆孔灌注樁加內支撐方案,標準段為三道內支撐,其中第一道為9001000mm砼支撐,第二、三道為800mm鋼支撐。29/924、施工工藝技術4.1基坑支護方案在主體圍護樁基方案編制過程中,需要依據地質勘察資料,進行設備選型,確保滿足現場施工需要

18、。該車站大部分區域入巖較淺,且為中風化泥巖,采取旋挖鉆直接成空效率高;部分區域存在中風化石英砂巖,強度較高,旋挖鉆施工困難,需要先使用潛孔鉆引孔后旋挖鉆接力鉆進。30/924、施工工藝技術4.1基坑支護方案支護樁施工工藝流程31/924、施工工藝技術4.2基坑開挖方案嚴格遵照“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禁止開挖”標準。依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基坑開挖應符合以下要求:1、當支護結構構件強度到達設計強度時,方可向下開挖;對采取預應力錨桿支護結構,應在施加預應力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對土釘墻,應在土釘、噴射混凝土面層養護時間大于2d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2、應按支護結構設計規

19、范施工次序和開挖深度分層開挖;3、開挖至錨桿、土釘施工作業面時,開挖面與錨桿、土釘高差不宜大于500mm;4、開挖時,挖土機械不得碰撞或損害錨桿、腰梁、土釘墻墻面、內支撐及其連接件等構件,不得損害已施工基礎樁;5、當基坑采取降水時,地下水位以下土方應在降水后開挖;6、挖至坑底時,應防止擾動基底持力土層原狀結構。32/924、施工工藝技術4.2基坑開挖方案軟土基坑開挖尚應符合以下要求:1、應按分層、分段、對稱、均衡、適時標準開挖;2、當主體結構采取樁基礎且基礎樁已施工完成時,應依據開挖面下軟土性狀,限制每層開挖厚度;3、對采取內支撐支護結構,宜采取開槽方法澆筑混凝土支撐或安裝鋼支撐;開挖到支撐作

20、業面后,應及時進行支撐施工;4、對重力式水泥土墻,沿水泥土墻方向應分區段開挖,每一開挖區段長度不宜大于40米。33/924、施工工藝技術第一道砼支撐鋼筋綁扎第一道砼支撐鋼筋綁扎第一道砼支撐墊層施工34/924、施工工藝技術第二層土方開挖第二道砼支撐墊層施工第二道支撐施工35/924、施工工藝技術第三層土方開挖底板澆筑36/924、施工工藝技術4.2基坑開挖方案編制重點為土方開挖施工布署,主要包含:1、基坑中土方開挖方式、次序。2、土方運輸交通組織。37/92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序:盆式開挖法第一階段,放坡,澆筑中間部分地下室;第二階段,對周圍部分采取分層開挖分層支撐方法施工。38/92

21、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序:基坑盆式開挖方法39/92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序:中心島式開挖先開挖基坑周圍土方,挖土過程中在基坑中部形成類似島狀土體,然后再開挖基坑中部土方。島式土方開挖適合用于支撐系統沿基坑周圍布置且中部留有較大空間基坑。圓環支撐體系、邊桁架與角撐相結合支撐體系、樁錨支護等可采取。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基坑周圍土方開挖和支撐系統施工,也有利于控制坑底土體隆起。40/92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序:組合型開挖方案立面組合主要是指為了降低圍護結構支承開挖深度,將圍護結構頂面標高壓低后形成上部是放坡,下部是支錨組合斷面。圍護結構頂面標高壓低以后,能夠降低圍護結構工程量,降

22、低支錨數量;上部處理方法視標高降低數量和土質條件而定,如磚砌擋墻、放坡、噴錨護坡等。立面組合方案能夠有效地降低基坑工程難度,顯著降低造價。立面組合41/92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序:組合型開挖方案平面組合是指在基坑幾個側面采取不一樣方法,依據各個側面場地寬余程度不一樣,采取不一樣方法。在場地比較寬大部位盡可能采取放坡方法,場地能容納重力式地方盡可能采取重力式擋墻,沒有空間或對變形要求嚴格地方采取排樁(錨、支撐)。先島后盆式開挖42/92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序:分層分塊土方開挖方式43/92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序:順、逆作支護與開挖方式44/924、施工工藝技術開挖方式、次

23、序:順、逆作支護與開挖方式45/924、施工工藝技術工程實例基坑開挖面積約10000,長約140m,寬5282m,周長約445m。大面開挖深度18.7m,坑中坑開挖深度25.92m。基坑開挖分區圖46/924、施工工藝技術土方開挖施工階段分層示意圖47/924、施工工藝技術工程實例坑中坑南側擬采取巖層傾角(約 60 度即 1:0.577)坡度放坡,其它側擬采取 1:0.3 坡比放坡。放坡開挖時坡面鋪設 50 目鋼板網,采取 0.5m 長 C16 短土釘固定,土釘間距 2m2m,并在坡面上設泄水孔,間距 2m2m,噴射 80mm厚 C20 混凝土進行封閉。坑中坑開挖剖面圖以下:48/924、施工

24、工藝技術4.3基坑降排水方案4.3.1降水依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基坑降水可采取管井、真空井點、噴射井點等方法,并宜按下表適用條件選取。方法土類滲透系數(m/d)降水深度(m)管井粉土、砂土、碎石土0.1200.0不限真空井點粘性土、粉土、砂土0.00520.0單級井點6多級井點20噴射井點粘性土、粉土、砂土0.00520.02049/924、施工工藝技術4.3基坑降排水方案4.3.2集水明排對于基底表面匯水、基坑周圍地表匯水及降水井抽出地下水,可采取明溝排水;對坑底以下滲出地下水,可采取盲溝排水;當地下室底板及支護結構間不能設置明溝時,基坑坡腳處也可采取盲溝排水;對降水井

25、抽出地下水,也可采取管道排水。50/924、施工工藝技術4.3基坑降排水方案工程實例:結合地鐵車站工程特點,選取以下排水系統:1、基坑頂排水在基坑邊坡頂部離開坡肩砼面板外1000mm以上(依據實際情況確定)設置排水溝和集水坑,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排水溝截面寬300mm,最淺處深度400mm,坡度0.3,沿坑壁鋪設6200雙向鋼筋網片,采取C20混凝土現場澆筑而成。集水坑截面1000800mm,深度800mm,沿坑壁鋪設6200雙向鋼筋網片,采取C20混凝土現場澆筑而成。無位置設置排水溝將地面硬化并設置反坡以預防地表水流入基坑。坡頂截水溝坡頂集水井51/924、施工工藝技術2、基坑內排水基坑開挖

26、完成后,依據基礎布置形式,在基坑底周圍和內部設排水溝和集水坑,用潛水泵抽水。排水溝截面寬度300mm,最淺處深度400mm,坡度0.3,集水坑1000mm800mm,沿排水溝每30m左右設置一口。全部排水溝和集水坑沿坑壁鋪設6200雙向鋼筋網片,采取C20混凝土現場澆筑而成。坡頂截水溝坡頂集水井52/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1組織保障辦法5.1.1安全施工組織機構項目實施項目經理負責制,對承建工程項目標安全負全方面責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專職安全員為副組長,專業施工員和施工隊班組長為組員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在項目形成縱橫網絡管理體制。53/925、施工安全保

27、障辦法5.1組織保障措施5.1.2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1、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健全各級各部門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2、各項施工任務都有明確安全指標和包括獎懲治法在內保證措施,簽訂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5.1.3加強安全意識和技術教育1、剛進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技術教育;2、工人變工種,必須進行新工種三級安全技術教育;3、工人掌握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范。54/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2技術保障辦法5.2.1深基坑作業防護辦法1、坡頂1.5m范圍內禁止堆載。2、雨天應用彩條布對未支護土質邊坡進行覆蓋。3、基坑開挖及支護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規范進行分級、分階、分層開

28、挖,并按要求及時支護;禁止超挖或超深開挖、禁止不及時支護。4、基坑開挖過程中要預防挖土機械碰撞支護體系,以防支護結構失穩,造成事故。5、基坑臨邊防護辦法設置必須及時牢靠,無項目經理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拆除。6、基坑開挖后及時設置坑內排水溝和集水井,預防坑底積水。開挖至設計底標高后馬上進行基底檢驗,及時進行封底墊層施工。55/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3基坑監測5.3.1監測項目1、基坑監測應按照國家相關規范委托含有資質第三方單位負擔。2、基坑支護設計應依據支護結構類型和地下水控制方法,按規范要求選擇基坑監測項目,并應依據支護結構構件、基坑周圍環境主要性及地質條件復雜性確定監測點部位及數量。3

2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中要求,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支護結構,在基坑開挖過程與支護結構使用期內,必須進行支護結構水平位移監測和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建(構)筑物、地面沉降監測。56/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3基坑監測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中要求,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支護結構,在基坑開挖過程與支護結構使用期內,必須進行支護結構水平位移監測和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建(構)筑物、地面沉降監測。詳細以下表:57/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3基坑監測以下表為地鐵車站基坑監測項目:序號監測部位監測內容序號監測部位監測內容1基坑監測支護樁垂直位移9基坑監測坑內地下水地下

30、水位2水平位移10深層土體側向位移3支護樁深層水平位移11環境監測地下管線垂直位移4應力12水平位移5支撐軸力13圍墻外地面垂直位移14周圍構筑物水平位移6立柱內力15垂直位移7垂直位移16傾斜8圍護體系鋪蓋系統穩定性17裂縫18坑外地下水地下水位58/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3基坑監測5.3.2監測點布置依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基坑監測點布置應符合以下要求:1、支擋式結構頂部水平位移監測點間距不宜大于20m,土釘墻、重力式擋土墻頂部水平位移監測點間距不宜大于15m,且基坑各邊監測點不應少于3個。基坑周圍有建筑物部位、基坑各邊中部及地質條件較差部位應設置監測點。2、基坑

31、周圍建筑物沉降監測,監測點應設置在建筑物結構墻、柱上,并應分別沿平行、垂直與坑邊方向上布設。3、地下管線沉降監測,當采取測量地面沉降間接方法時,其測點應布設在管線正上方。當管線上方為剛性路面時,宜將測點設置于剛性路面下。對直埋剛性管線,應在管線節點、豎井及其兩側等易破裂處設置測點。測點水平間距不宜大于20m。4、道路沉降監測,監測點間距不宜大于30m,且每條道路監測點不應少于3個。必要時,沿道路方向可布設多排監測點。59/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3基坑監測5.3.2監測點布置5、對坑邊地面沉降、支護結構深部水平位移、錨桿拉力、支撐軸力、立柱沉降、支護結構沉降、擋土構件內力、地下水位、土壓力

32、、孔隙水壓力進行監測時,監測點應布設在鄰近建筑物、基坑各邊中部及地質條件較差部位,監測點或監測面不宜少于3個。6、坑邊地面沉降監測點應設置在支護結構外側土層表面或柔性地面上。與支護結構水平距離宜在基坑深度0.2倍范圍以內。有條件時,宜沿坑邊垂直方向在基坑深度12倍范圍內設置多測點監測面,每個監測面測點不宜少于5個。7、采取測斜管監測支護結構深部水平位移時,對現澆混凝土擋土構件,測斜管應設置在擋土構件內,測斜管深度不應小于擋土構件深度;對土釘墻、重力式擋墻,測斜管應設置在緊鄰支護結構土體內,測斜管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1.5倍。測斜管頂部尚應設置用作基準值水平位移監測點。60/925、施工安全保障

33、辦法61/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3基坑監測5.3.2監測點布置如地鐵車站依據規范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基坑監測點布置以下:62/925、施工安全保障辦法5.3基坑監測5.3.3監測周期依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基坑監測周期應符合以下要求:1、各監測項目應在基坑開挖前或測點安裝后測得穩定初始值,且次數不應少于兩次。2、支護結構頂部水平位移監測頻次應符合以下要求:1)基坑向下開挖期間,監測不應少于天天一次,直至開挖停頓后連續三天監測數值穩定;2)當地面、支護結構或周圍建筑物出現裂縫、沉降,碰到降雨、降雪、氣溫驟變,基坑出現異常滲水或漏水,坑外地面荷載增加等各種環境條件改變或異

34、常情況時,應馬上進行連續監測,直至連續三天監測數值穩定;3)當位移速率大于或等于前次監測位移速率時,則應進行連續監測;4)在監測數值穩定時間,尚應依據水平位移穩定值大小及工程實際情況進行監測。63/926、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置和分工安全專題施工方案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主要包含:1、施工管理人員;2、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3、特種作業人員;4、現場詳細作業人員。64/926、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置和分工項目施工管理人員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序號人 員人 數1工區經理12安全工程師13施工員34技術員35安全員36測量員27質檢員28物資員29機電設備管理員210累計1865/926、施工管理及

35、作業人員配置和分工現場特種作業人員及詳細作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嚴格持證上崗):工種按工程施工階段投入勞動力情況圍護體系施工階段土方開挖階段收尾測量工332成樁工45209鋼筋工456015混凝土工30453噴錨工0158木工04512吊裝工9156電工333焊工15159土工3126破樁工0248挖土機司機23015啄木鳥司機252運土車司機88030累計16537212866/927、驗收要求現場各施工內容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及規范標準要求進行驗收。如地鐵車站圍護樁施工嚴格落實三檢制,各道工序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驗收要求以下:序號內容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樁徑50mm(負值僅指個別斷面)孔

36、規探測2孔深+300mm重錘測3垂直度1.067/928、應急處置辦法1、施工危險源識別與評定應依據基坑周圍環境條件和控制要求、工程地質條件、支護設計和施工方案、地下水和地表水控制方案、工程經驗等,對工程危險源進行辨識,形成危險源清單,并按國家相關標準要求,依據危險程度和發生頻率,對危險源進行評定,識別出重大危險源,形成重大危險源清單,2、應急預案應依據施工危險源識別結果有針對性地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包含以下內容:1)應急組織與職責。明確應搶救援體系組成,包含且不限于應搶救援領導小組以及現場搶險、醫療救治、通訊聯絡、后勤服務、現場保衛等應急小組人員組成、職責、分工、聯絡方式等。2)應急響應

37、機制。包含信息匯報、先期處理、應急開啟和應急終止。3)應急準備。包含應搶救援人員、物資、機械設備配置,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等。4)應急辦法。依據危險源辨識結果,明確發生險情時所采取應搶救援和處置辦法。68/928、應急處置辦法如針對地鐵車站深基坑施工過程中支護樁變形位移過大應急辦法:1、支護樁側向位移或累計變形值過大應對辦法:1)變形速率過大:變形速率抵達報警值時應馬上停頓挖土,分析原因采取對應辦法。如無滲漏,應對基坑加強監測;如有滲漏,則應馬上采取辦法堵漏。馬上在基坑內側堆填砂石施加荷載,控制支護樁變形;檢驗支撐軸力、土壓力和支護樁結構內力,分析原因并采取對應辦法。2)累計變形較大:累計變形值

38、抵達報警值時,應馬上停頓挖土,加強監測。檢驗支撐軸力、土壓力、支護樁結構內力,分析原因采取對應辦法,如支撐軸力較大,應增加暫時支撐控制變形發展。必要時,進行必要回填。69/929、圖表附件部分1、周圍環境平面圖及相關大樣圖2、場地經典地質剖面圖3、基坑圍護結構平面圖、基坑支撐布置圖、經典斷(剖)面圖4、施工流水段劃分圖、基坑施工步序圖5、施工平面布置圖6、道路交通疏解示意圖7、施工進度計劃圖(表)8、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圖和相關節點大樣圖9、土方開挖流程圖10、基坑監測平面布置圖及監測斷面圖11、基坑圍護設計教授論證意見及設計修改回復70/92四、安全事故分析71/921、常見深基坑安全事故類型1

39、、擋土支護結構變形或破壞72/921、常見深基坑安全事故類型2、深基坑土方坍塌73/921、常見深基坑安全事故類型3、周圍建筑物、管線傾斜沉降74/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事故概況11月15日下午3時15分,正在施工杭州地鐵湘湖站北2基坑現場發生大面積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傷(截至年9月已先后出院),直接經濟損失4961萬元。經調查,事故直接原因是施工單位違規施工、冒險作業、基坑嚴重超挖;支撐體系存在嚴重缺點且鋼管支撐架設不及時;墊層未及時澆筑。監測單位施工監測失效,施工單位沒有及時采取有效補救辦法。75/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工程介紹杭州地鐵事故基坑,長1

40、07.8m,寬21m,開挖深度15.716.3m。設計采取800mm厚地下連續墻結合四道(端頭井范圍局部五道)609鋼管支撐圍護方案。地下連續墻深度分別為31.5m34.5m。基坑西側緊臨大道,交通繁忙,重載車輛多,道路下有較多市政管線(包含上下水、污水、雨水、煤氣、電力、電信等)穿過,東側有一河道。76/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基坑土方開挖共分為6個施工段,總體由北向南組織施工至事故發生前,第1施工段完成底板混凝土施工,第2施工段完成底板墊層混凝土施工,第3施工段完成土方開挖及全部鋼支撐施工,第4施工段完成土方開挖及3道鋼支撐施工、開始安裝第4道鋼支撐,第5、6施工段已完成3道鋼支撐施工、

41、正開挖至基底第5層土方同時,第1施工段木工、鋼筋工正在作業;第3施工段雜工進行基坑基底清理,技術人員安裝接地銅條;第4施工段正在安裝支撐、施加預應力,第5、6施工段坑內2臺挖機正在進行第5層土方開挖。77/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首先西側中部地下連續墻橫向斷裂并坍毀,坍毀長度約75m,墻體橫向斷裂處最大位移約7.5m,東側地下連續墻也產生嚴重位移,最大位移約3.5m。因為大量淤泥涌入坑內,風情大道隨即出現塌陷,最大深度約6.5m。地面塌陷造成地下污水等管道破裂、河水倒灌造成基坑和地面塌陷處進水,基坑內最大水深約9m。78/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79/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依據勘查結果

42、對基坑土體破壞滑動面及地下連續墻破壞模式進行了分析:(1)西側地下連續墻靜力觸探試驗表明,在絕對標高-8m-10m處(近基坑底部),qc值為0.20MPa(qc僅為原狀土30左右),土體受到嚴重擾動,靠近于重塑土強度,證實土體產生側向流變,存在顯著滑動面。(2)西側地下連續墻墻底(對應標高-27.0左右),C1孔靜探qc值約為0.6MPa(qc為原狀土70左右),土體有較大擾動,但沒有產生顯著側向流變,主要是地下連續墻底部產生過大位移而所致。80/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勘察方主要問題:不符合規范要求(1)基坑采取原狀土樣及對應主要力學試驗指標較少,不能完全反應基坑土性真實情況。(2)勘察單

43、位未考慮薄壁取土器對基坑設計參數影響,以及未依據當地軟土特點綜合判斷選取推薦土體力學參數。(3)勘察匯報推薦直剪固結快剪指標c、值采取。平均值,未按規范要求采取標準值,指標偏高。(4)勘察匯報提供2層百分比系數m值(m=2500kN/m4)與類似工程經驗值差異顯著。提供土體力學參數相互矛盾,不符合土力學基本理論(1)推薦用于設計主要地層土三軸CU、UU試驗指標、無側限抗壓強度指標與驗證值、類似工程經驗值差異顯著。(2)試驗原始統計已遺失,無法判斷其數據真實性。81/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設計方出現問題:設計單位未能依據當地軟土特點綜合判斷、合理選取基坑圍護設計參數,力學參數選取偏高降低了基

44、坑圍護結構體系安全貯備。設計中考慮地面超載20kPa較小。基坑西側為一大道,對汽車動荷載考慮不足。依據實際情況,重載土方車及混凝土泵車對地面超載宜取30kPa,與設計方案20kPa相比,挖土至坑底時第三道支撐軸力、地下連續墻最大彎矩及剪力均增加約4%5%,也降低了一定安全貯備。82/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施工方面主要問題:土方超挖土方開挖未按照設計工況進行,存在嚴重超挖現象。尤其是最終兩層土方(第四層、第五層)同時開挖,垂直方向超挖約3m,開挖到基底后水平方向多達26m范圍未架設第四道鋼支撐,第三和第四施工段開挖土方到基底后約有43m未澆筑混凝土墊層。土方超挖造成地下連續墻側向變形、墻身彎矩和支撐軸力增大。83/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施工方面主要問題:支撐設計不合理與設計工況相比,如第三道支撐施加完成后,在沒有設置第四道支撐情況下,直接挖土至坑底,第三道支撐軸力增加約43%,作用在圍護體上最大彎矩增加約48%,最大剪力增加約38%;超出截面抗彎承載力設計值1463kNm/m。84/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85/922、杭州地鐵深基坑事故鋼支撐與地下連續墻預埋件未進行有效連接鋼管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