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4分)(共22題;共44分)1.浸沒在水里的種子不容易發芽的原因是(?)A.?缺少陽光?B.?缺少空氣?C.?水溫太低2.推測需要一定的依據,我們推測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主要依據是(?)。A.?路邊草叢中容易找到它B.?它體色接近黑色C.?在給潮濕土壤翻土時容易找到它3.下列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是(?)。A.?草原上的一群羊?B.?草原上的一
2、片草?C.?一片草地內所有生物和非生物4.我們做的生態瓶由兩大不可缺少的部分組成,分別是(?)。A.?生物和非生物?B.?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C.?動物和植物5.在自制生態瓶時,放入下列哪種水最合適(?)。A.?河水?B.?涼開水?C.?加入消毒液的河水6.根據我們的經驗,下列環境中生物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應該是(?)A.?黑乎乎的洞穴?B.?溫暖、濕潤的地方?C.?干燥、裸露的地方7.下面的情況中,不能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是(?)。A.?黑夜打開手電筒,看到光柱B.?看到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直射進樹林C.?在陽光下利用放大鏡點燃白紙8.小明自制的“太陽能熱水器”(如圖),在實際測驗時,他們發現飲料瓶
3、中的水升溫很慢。請你分析造成升溫慢的原因是(?)A.?把整個飲料瓶用鋁箔紙包住B.?用黑色紙盒增加吸熱能力C.?支架調節到合適的角度9.上題中小明想讓“太陽能熱水器”更好地保溫,以下措施中不利于保溫的是(?)。A.?不蓋盒蓋?B.?蓋上透明盒蓋?C.?在盒子里填充塑料泡沫10.如圖,星形物體的影子被投影在屏幕上,要使物體的影子變大,可將星形物體(?)A.?靠近屏?B.?靠近光源?C.?原地不動11.下雨時最容易被水沖走的是土壤中的(?)。A.?小石子?B.?植物種子?C.?黏土和細沙12.小明通過實驗發現流水能改變巖石的模樣,下列三個證據最能支持他的結論的是(?)A.?巖石加熱后放入水中會裂開
4、B.?經常有水的巖石上面會長出青苔C.?巖石放進裝有水的瓶中搖晃,會有細碎的顆粒出現13.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A.?土壤中有水分?B.?土壤中有生物?C.?土壤中有空氣14.如圖,反映我國的地形特征是(?)。A.?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B.?主要地形類型以平原為主C.?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15.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時,導游告訴他:當地山體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貝殼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遠古人類曾把貝殼帶上高原B.?這里曾發生了海陸變遷的地形變化C.?貝殼原來生活在高山上,后來環境巨變,才退到水中
5、生活16.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A.?開山修路?B.?植樹造林?C.?開河造橋17.夏天,同班同學李剛和王明去抓泥鰍。李剛戴了手套,王明嫌麻煩沒戴,結果李剛抓了好多條泥鰍,而王明一條也沒有抓到。王明沒有抓到的原因主要是(?)。A.?泥鰍太輕太小?B.?王明手小、力氣小?C.?王明的手太光滑18.小明用5牛的力拉動一輛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輛小車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是(?)。A.?等于5牛頓?B.?大于5牛頓?C.?小于5牛頓19.研究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與小車運動距離時,你覺得橡皮筋圈數怎樣改變更合理?(?)A.?1、2、3?B.?6、12、24?C.?1、6、1120.航天飛機在飛回
6、地球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大的熱量而發光,這是因為(?)的作用。A.?重力?B.?摩擦力?C.?反沖力21.投出去的籃球,最終落回地面,主要是因為籃球(?)。A.?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B.?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C.?沒有受到力的作用22.一輛賽車5秒行駛30米,如果想讓賽車5秒行駛60米,同時還很平穩、安全,下列不合適的方法是(?)。A.?換一個較大的發動機?B.?把車身變成流線型?C.?抬高車身與地面的距離二、連線題(共8分)(共1題;共8分)23.請將下列物體與相應的光學儀器及光學原理連線:三、科學探究題(共48分)(共4題;共50分)24.結合我們做過的發芽實驗,思考并回答花生發芽實驗中的下列
7、問題。(1)請把以下四個實驗步驟按正確的順序排列起來:_。(填數字序號)在A、B兩個盒內墊紙巾并各戳三個洞在A盒不滴水,B盒的紙巾上滴水準備A、B兩個不漏水的盒子在紙巾上各放三粒顆粒飽滿的花生種子(2)該實驗探究過程中所采用的實驗方法叫_實驗。(3)以上實驗研究的問題是_。(4)若其他條件都適宜,根據你學過的知識推斷,過幾天可能會出現怎樣的結果?(5)若我們想要研究花生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光照,我們可以怎樣控制有光和無光條件?(請簡要說一說)_。(6)花生地里最主要的害蟲是蠐螬(qco,它是金龜子的幼蟲),除了使用殺蟲劑外,還可以利用它的天敵土蜂進行生物防治。在生態系統中像花生這樣能自己制造營養的
8、生物叫_;請你根據以上內容寫出這條食物鏈_。25.某實驗小組在研究“雨水侵蝕土地”實驗。在實驗中,他們先找來了噴水壺,在塑料盆底左側挖了一個洞再裝入土壤,做成了4種土壤樣本(如下圖)。?(1)如果要研究土地上有無植物覆蓋對侵蝕程度的影響,應該選擇_兩組進行實驗。(2)選擇甲和乙裝置進行實驗研究,研究的是_對侵蝕程度的影響。(3)模擬實驗時用噴水壺往土上灑水,“噴水壺灑水”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的_現象。(4)用噴水壺灑水時,我們應保持_等條件相同(寫一個條件就可以)。(5)在做該實驗時,土壤上的草最好是(?)。A.原來種好的B.臨時放上去的C.兩者沒區別26.某實驗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
9、律,在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陽光下的竹竿在地面投射出一道影子。他們及時記錄下來影子的長度(125厘米),然后他們小組每隔30分鐘去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下表是他們在4小時內測量到的竹竿影長數據。請仔細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測量時間(次)123456789影長(厘米)12510077574025402577(1)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是隨著太陽的_和_發生變化的。(2)上表中有一個數據是錯誤的,你覺得是第_次,正確的數據可能是_厘米。(3)從上表的數據我們可以推測出該實驗小組是在一天中的上午開始測量的,_(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結束測量的。(4)從數據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影子的長
10、度變化規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_。27.某實驗小組正在進行小車精準停車的調試,如圖小車在物塊的拉動下能向右運動直到從桌面落下,現要求小車的車頭能精準地停在站點線上。同學們通過在軌道上加砂皮紙和在小車上加鉤碼的方式最后實現了精準停車。請根據記錄單回答下列問題:精準停車調試記錄單次數砂皮紙數量/張鉤碼數/個小車停止時車頭的位置110站點線右側28厘米處220站點線右側24厘米處330站點線右側20厘米處401站點線右側20厘米處502站點線右側8厘米處603站點線左側4厘米處7(?)(?)站點線上注:同學們在實驗中發現,起點線與站點線之間的距離最多只能放下4張砂皮紙。(1)該實驗
11、中使小車運動的動力是_力。(2)該實驗中小車是靠_力停下來的。(3)在軌道上加砂皮紙其實是通過_的方式增大摩擦力;而在小車上加鉤碼其實是通過_的方式增大摩擦力。(4)經過前面6次實驗,請推測第7次實驗時砂皮紙數量和鉤碼數量分別為多少時,最有可能達到精準停車,請將數據填入表格中。(5)分析記錄單中數據我們發現該實驗中(?)對于摩擦力影響更大。A.一張砂皮紙B.一個鉤碼四、附加題(共1題;共5分)28.為了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體藏在數厘米深的沙里的原因,小明做了一個實驗:用兩個相同的花盆分別裝相同體積的干細沙和濕泥土,同時放在浴霸燈下照射,用溫度計測量不同深度的溫度。結果如下表:表面2
12、厘米深處4厘米深處6厘米深處干細沙溫度26242220濕泥土溫度24232221(1)該實驗中,可用電燈光模擬沙漠中的_。(2)根據所測數據,你能對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數厘米深的沙子里的現象作出合理解釋嗎?(3)對比干細沙和濕泥土的溫度,你還發現了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4分)1.【答案】B【考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種子完全浸沒在水中,無法接觸到空氣,種子無法萌發。【分析】種子的萌發需要氧氣。2.【答案】C【考點】觀察蚯蚓的活動【解析】【解答】我們推測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主要依據是在給潮濕土壤翻土時容易找到它,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
13、】本題考的是蚯蚓的生活環境,他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3.【答案】C【考點】維護生態平衡【解析】【解答】生態系統是一定范圍內,生物與非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整體。【分析】生態系統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在一定時期內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4.【答案】A【考點】制作生態瓶【解析】【解答】我們做的生態瓶由兩大不可缺少的部分組成,分別是生物和非生物,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生態瓶相當于小型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又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5.【答案】A【考點】制作生態瓶【解析】【解答】生態瓶中
14、的條件應該盡量仿照自然界中的環境,放入河水最為合適。【分析】生態系統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在一定時期內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6.【答案】B【考點】生物多樣性【解析】【解答】大部分生物生存都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空氣,植物還需要一定的陽光,因此在溫暖、濕潤的地方,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最多。【分析】大多數生物喜歡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存。7.【答案】C【考點】光的傳播【解析】【解答】放大鏡點燃白紙說明放大鏡可以會聚光線,不能說明光的直線傳播。【分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且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改變。8.【答案】A
15、【考點】光的反射【解析】【解答】鋁箔具有較強的反光能力,吸熱能力弱,不應該包裹在塑料瓶上。【分析】物體的吸熱能力與其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顏色深淺有關。9.【答案】A【考點】太陽能【解析】【解答】A、不蓋盒蓋,會加快熱量的散失,不利于保溫,符合題意。B、蓋上透明盒蓋,不利于熱量散失,不符合題意。C、塑料泡沫是熱的不良導體,不利于散熱,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10.【答案】B【考點】光的傳播,影子【解析】【解答】A、靠近屏,影子會變小,不符合題意。B、靠近光源,影子會變長,符合題意。C、原地不動,影子也不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影子是由
16、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11.【答案】C【解析】【解答】下雨時,土壤中的黏土和細沙由于質量輕且較松軟,所以容易被沖走,C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氣,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12.【答案】C【考點】水對地貌的影響【解析】【解答】巖石加熱后放入水中會裂開,這是冷熱交替作用改變巖石的模樣;經常有水的巖石上面長出青苔說明生物可以改變巖石的模樣。【分析】巖石在冷熱交替的環境中會受到較大的腐蝕作用。13.【答案】A【
17、考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解答】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土壤中有水分,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著幾十億個生物體。土壤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殘體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質更豐富。動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動土壤,為空氣和水營造空間。14.【答案】C【考點】地形、地貌【解析】【解答】A、由扇形統計圖可以看出我國的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我國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高原面積
18、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平原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15.【答案】B【考點】地形、地貌,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解析】【解答】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時,導游告訴他:當地山體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貝殼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這里曾發生了海陸變遷的地形變化。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表現出來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時是極其緩慢的變化。很多的高山是因為板塊的擠壓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馬拉雅山,很多的峽谷是板塊拉伸后形成的斷裂谷
19、,如東非大裂谷。?16.【答案】B【考點】根,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解答】樹木的根可以固定土壤,樹木的葉可以減弱雨水的沖擊,植樹造林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分析】植物的根不僅可以吸收營養和水分,還可以固定住土壤。17.【答案】C【考點】摩擦力【解析】【解答】夏天,同班同學李剛和王明去抓泥鰍。李剛戴了手套,王明嫌麻煩沒戴,結果李剛抓了好多條泥鰍,而王明一條也沒有抓到。王明沒有抓到的原因主要是王明的手太滑。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物體的重量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粗面越粗糙,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18.【答案】A【考點】摩擦力【解析】【解答】小明用5牛的力拉動一輛小
20、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輛小車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是5N。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又只受到兩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19.【答案】C【考點】橡皮筋動力小車【解析】【解答】A、1、2、3線圈數變化較小,小車運動距離差異不明顯,不符合題意。B、6、12、24線圈變化差異不相等,且增加了實驗的復雜性,不符合題意。C、1、6、11便于實驗觀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該實驗利用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成小車的動能。橡皮筋越多,彈性勢能越大,小車運動的就越遠。20.【答案】B【考點】摩擦力的應用【解析】【解答】航天飛機在返回地球時,會和空氣
21、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量而發光。【分析】能量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21.【答案】A【考點】重力【解析】【解答】地球上一切物體最終都落到地面上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地球表面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2.【答案】C【考點】設計小車,小車的制作與評估【解析】【解答】抬高車身不能加快賽車的速度,并且還會使行駛變得不穩定。【分析】物體的重心太高,會使物體變得不穩定。二、連線題(共8分)23.【答案】【考點】放大鏡,棱鏡,光的反射【解析】【解答】公路彎道鏡是利用的凸面鏡發散光線,擴大視野的原理。醫生額鏡是利用凹面鏡反射并聚集光線的原理。放大鏡鏡片是利用凸透鏡放大物體的原理。
22、潛望鏡是利用平面鏡反射成像的原理。【分析】凸面鏡發散光線,凹面鏡反射光線且對光具有匯聚作用,凸透鏡對光具有匯聚作用。平面鏡對光具有反射作用。三、科學探究題(共48分)24.【答案】(1)(2)對比(3)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A中種子不萌發,B中種子萌發(5)取兩個盒子,一個用不透明罩子蓋住,一個不蓋(其他措施合理即可)(6)生產者;花生蠐螬土蜂【考點】種子萌發的條件,食物鏈、食物網【解析】【解答】探究發芽試驗的步驟:準備A、B兩個不漏水的盒子,在A、B兩個盒內墊紙巾并各戳三個洞,在紙巾上各放三粒顆粒飽滿的花生種子,在A盒不滴水,B盒的紙巾上滴水。實驗過程中一個加水,一個不加水,其余條件均相
23、同,這種方法叫對比實驗法。此實驗主要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若我們想要研究花生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光照,我們可以取兩個盒子,一個用不透明罩子蓋住,一個不蓋。在生態系統中像花生這樣能自己制造營養的生物叫生產者,題目中的食物鏈為:花生蠐螬土蜂。【分析】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為: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不需要陽光,但種子生長需要陽光。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食物鏈。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25.【答案】(1)乙、丁(2)坡度大小(3)降水(4)高度(或灑水速度)(5)A【考點】降雨對土地帶來
24、的變化,水對地貌的影響,植被對侵蝕的影響【解析】【解答】如果要研究土地上有無植物覆蓋對侵蝕程度的影響,應該選擇乙、丁兩組實驗。選擇甲和乙裝置進行實驗研究,研究的是坡度大小對侵蝕程度的影響,模擬實驗時用噴水壺往土上灑水,“噴水壺灑水”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的降水現象。用噴水壺灑水時,我們應保持灑水速度等條件相同。做該實驗時,土壤上的草最好是,我們應保持原來種好的。【分析】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由侵蝕和沉積的現象發生。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蝕和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流水、風、冰川、海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26.【答案】(1)方向;高度(2)8;57
25、(3)下午(4)一天之中,先變短后變長【考點】影子,日影與方向【解析】【解答】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是隨著太陽的方向和高度發生變化的。且一天中影子先由長變短,中午時達到最小值,然后再由短變長。所以表格數據第八次錯誤,有可能是57厘米。從上表的數據我們可以推測出該實驗小組是在一天中的上午開始測量的,下午結束測量。從數據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影子的長度變化規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一天之中,先變短后變長【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是隨著太陽的方向和高度發生變化的。且一天中影子先由長變短,中午時達到最小值,然后再由短變長。27.【答案
26、】(1)重(2)摩擦(3)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壓力(4)1|3(5)B【考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解析】【解答】該實驗中使小車運動的動力是重力,該實驗中小車是靠摩擦力停下來的。在軌道上加砂皮紙其實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而在小車上加鉤碼其實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經過前面6次實驗,第7次實驗時砂皮紙數量為1、鉤碼數量為3時,最有可能達到精準停車。分析記錄單中數據我們發現該實驗中一個鉤碼對實驗影響更大。【分析】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
27、摩擦力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摩擦力小。四、附加題28.【答案】(1)陽光(2)沙子越深,溫度越低(3)干細沙表面與深處的溫度差更大【考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解答】該實驗中,可用電燈光模擬沙漠中的太陽。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數厘米深的沙子里是因為沙子越深,溫度越低。對比干細沙和濕泥土的溫度,會發現干細沙表面與深處的溫度差更大。【分析】沙漠里沙子越深,溫度越低。干細沙表面與深處的溫度差更大,因為沙子的散熱能力差。1/1(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4
28、分)(共22題;共44分)1.浸沒在水里的種子不容易發芽的原因是(?)A.?缺少陽光?B.?缺少空氣?C.?水溫太低【答案】B【考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種子完全浸沒在水中,無法接觸到空氣,種子無法萌發。【分析】種子的萌發需要氧氣。2.推測需要一定的依據,我們推測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主要依據是(?)。A.?路邊草叢中容易找到它B.?它體色接近黑色C.?在給潮濕土壤翻土時容易找到它【答案】C【考點】觀察蚯蚓的活動【解析】【解答】我們推測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主要依據是在給潮濕土壤翻土時容易找到它,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本題考的是蚯蚓的生活環境,他喜歡陰
29、暗潮濕的地方。3.下列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是(?)。A.?草原上的一群羊?B.?草原上的一片草?C.?一片草地內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答案】C【考點】維護生態平衡【解析】【解答】生態系統是一定范圍內,生物與非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整體。【分析】生態系統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在一定時期內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4.我們做的生態瓶由兩大不可缺少的部分組成,分別是(?)。A.?生物和非生物?B.?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C.?動物和植物【答案】A【考點】制作生態瓶【解析】【解答】我們做的生態瓶由兩大不可缺少的部分組
30、成,分別是生物和非生物,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生態瓶相當于小型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又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5.在自制生態瓶時,放入下列哪種水最合適(?)。A.?河水?B.?涼開水?C.?加入消毒液的河水【答案】A【考點】制作生態瓶【解析】【解答】生態瓶中的條件應該盡量仿照自然界中的環境,放入河水最為合適。【分析】生態系統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在一定時期內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6.根據我們的經驗,下列環境中生物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應該是(?)A.?黑乎乎的洞穴?B.?溫暖、濕潤的
31、地方?C.?干燥、裸露的地方【答案】B【考點】生物多樣性【解析】【解答】大部分生物生存都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空氣,植物還需要一定的陽光,因此在溫暖、濕潤的地方,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最多。【分析】大多數生物喜歡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存。7.下面的情況中,不能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是(?)。A.?黑夜打開手電筒,看到光柱B.?看到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直射進樹林C.?在陽光下利用放大鏡點燃白紙【答案】C【考點】光的傳播【解析】【解答】放大鏡點燃白紙說明放大鏡可以會聚光線,不能說明光的直線傳播。【分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且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改變。8.小明自制的“太陽能熱水器”(如圖),在實際測驗時,他們
32、發現飲料瓶中的水升溫很慢。請你分析造成升溫慢的原因是(?)A.?把整個飲料瓶用鋁箔紙包住B.?用黑色紙盒增加吸熱能力C.?支架調節到合適的角度【答案】A【考點】光的反射【解析】【解答】鋁箔具有較強的反光能力,吸熱能力弱,不應該包裹在塑料瓶上。【分析】物體的吸熱能力與其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顏色深淺有關。9.上題中小明想讓“太陽能熱水器”更好地保溫,以下措施中不利于保溫的是(?)。A.?不蓋盒蓋?B.?蓋上透明盒蓋?C.?在盒子里填充塑料泡沫【答案】A【考點】太陽能【解析】【解答】A、不蓋盒蓋,會加快熱量的散失,不利于保溫,符合題意。B、蓋上透明盒蓋,不利于熱量散失,不符合題意。C、塑料泡沫是熱的不
33、良導體,不利于散熱,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10.如圖,星形物體的影子被投影在屏幕上,要使物體的影子變大,可將星形物體(?)A.?靠近屏?B.?靠近光源?C.?原地不動【答案】B【考點】光的傳播,影子【解析】【解答】A、靠近屏,影子會變小,不符合題意。B、靠近光源,影子會變長,符合題意。C、原地不動,影子也不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11.下雨時最容易被水沖走的是土壤中的(?)。A.?小石子?B.?植物種子?C.?黏土和細沙【答案】C【解析】【解答】下雨時,土壤中的黏土和細沙由于質量輕且較松軟,所以容易
34、被沖走,C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氣,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12.小明通過實驗發現流水能改變巖石的模樣,下列三個證據最能支持他的結論的是(?)A.?巖石加熱后放入水中會裂開B.?經常有水的巖石上面會長出青苔C.?巖石放進裝有水的瓶中搖晃,會有細碎的顆粒出現【答案】C【考點】水對地貌的影響【解析】【解答】巖石加熱后放入水中會裂開,這是冷熱交替作用改變巖石的模樣;經常有水的巖石上面長出青苔說明生物可以改變
35、巖石的模樣。【分析】巖石在冷熱交替的環境中會受到較大的腐蝕作用。13.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A.?土壤中有水分?B.?土壤中有生物?C.?土壤中有空氣【答案】A【考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解答】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土壤中有水分,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著幾十億個生物體。土壤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殘體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
36、的腐殖質更豐富。動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動土壤,為空氣和水營造空間。14.如圖,反映我國的地形特征是(?)。A.?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B.?主要地形類型以平原為主C.?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答案】C【考點】地形、地貌【解析】【解答】A、由扇形統計圖可以看出我國的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我國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高原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平原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15.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時,導游告訴他:當地山體中有很多不同種
37、類的貝殼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遠古人類曾把貝殼帶上高原B.?這里曾發生了海陸變遷的地形變化C.?貝殼原來生活在高山上,后來環境巨變,才退到水中生活【答案】B【考點】地形、地貌,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解析】【解答】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時,導游告訴他:當地山體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貝殼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這里曾發生了海陸變遷的地形變化。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表現出來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時是極其緩慢的變化。很多的高山是因為板塊的擠壓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馬拉雅山,很多的峽谷是板塊拉伸后形成的斷裂谷,如東非大裂谷。
38、?16.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A.?開山修路?B.?植樹造林?C.?開河造橋【答案】B【考點】根,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解答】樹木的根可以固定土壤,樹木的葉可以減弱雨水的沖擊,植樹造林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分析】植物的根不僅可以吸收營養和水分,還可以固定住土壤。17.夏天,同班同學李剛和王明去抓泥鰍。李剛戴了手套,王明嫌麻煩沒戴,結果李剛抓了好多條泥鰍,而王明一條也沒有抓到。王明沒有抓到的原因主要是(?)。A.?泥鰍太輕太小?B.?王明手小、力氣小?C.?王明的手太光滑【答案】C【考點】摩擦力【解析】【解答】夏天,同班同學李剛和王明去抓泥鰍。李剛戴了手套,王明嫌麻煩沒戴,結
39、果李剛抓了好多條泥鰍,而王明一條也沒有抓到。王明沒有抓到的原因主要是王明的手太滑。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物體的重量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粗面越粗糙,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18.小明用5牛的力拉動一輛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輛小車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是(?)。A.?等于5牛頓?B.?大于5牛頓?C.?小于5牛頓【答案】A【考點】摩擦力【解析】【解答】小明用5牛的力拉動一輛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輛小車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是5N。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又只受到兩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19.研究橡皮筋纏繞的
40、圈數與小車運動距離時,你覺得橡皮筋圈數怎樣改變更合理?(?)A.?1、2、3?B.?6、12、24?C.?1、6、11【答案】C【考點】橡皮筋動力小車【解析】【解答】A、1、2、3線圈數變化較小,小車運動距離差異不明顯,不符合題意。B、6、12、24線圈變化差異不相等,且增加了實驗的復雜性,不符合題意。C、1、6、11便于實驗觀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該實驗利用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成小車的動能。橡皮筋越多,彈性勢能越大,小車運動的就越遠。20.航天飛機在飛回地球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大的熱量而發光,這是因為(?)的作用。A.?重力?B.?摩擦力?C.?反沖力【答案】B【考點】摩擦力的應用
41、【解析】【解答】航天飛機在返回地球時,會和空氣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量而發光。【分析】能量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21.投出去的籃球,最終落回地面,主要是因為籃球(?)。A.?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B.?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C.?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答案】A【考點】重力【解析】【解答】地球上一切物體最終都落到地面上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地球表面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2.一輛賽車5秒行駛30米,如果想讓賽車5秒行駛60米,同時還很平穩、安全,下列不合適的方法是(?)。A.?換一個較大的發動機?B.?把車身變成流線型?C.?抬高車身與地面的距離【答案】C【考點】設計小
42、車,小車的制作與評估【解析】【解答】抬高車身不能加快賽車的速度,并且還會使行駛變得不穩定。【分析】物體的重心太高,會使物體變得不穩定。二、連線題(共8分)(共1題;共8分)23.請將下列物體與相應的光學儀器及光學原理連線:【答案】【考點】放大鏡,棱鏡,光的反射【解析】【解答】公路彎道鏡是利用的凸面鏡發散光線,擴大視野的原理。醫生額鏡是利用凹面鏡反射并聚集光線的原理。放大鏡鏡片是利用凸透鏡放大物體的原理。潛望鏡是利用平面鏡反射成像的原理。【分析】凸面鏡發散光線,凹面鏡反射光線且對光具有匯聚作用,凸透鏡對光具有匯聚作用。平面鏡對光具有反射作用。三、科學探究題(共48分)(共4題;共50分)24.結
43、合我們做過的發芽實驗,思考并回答花生發芽實驗中的下列問題。(1)請把以下四個實驗步驟按正確的順序排列起來:_。(填數字序號)在A、B兩個盒內墊紙巾并各戳三個洞在A盒不滴水,B盒的紙巾上滴水準備A、B兩個不漏水的盒子在紙巾上各放三粒顆粒飽滿的花生種子(2)該實驗探究過程中所采用的實驗方法叫_實驗。(3)以上實驗研究的問題是_。(4)若其他條件都適宜,根據你學過的知識推斷,過幾天可能會出現怎樣的結果?(5)若我們想要研究花生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光照,我們可以怎樣控制有光和無光條件?(請簡要說一說)_。(6)花生地里最主要的害蟲是蠐螬(qco,它是金龜子的幼蟲),除了使用殺蟲劑外,還可以利用它的天敵土蜂
44、進行生物防治。在生態系統中像花生這樣能自己制造營養的生物叫_;請你根據以上內容寫出這條食物鏈_。【答案】(1)(2)對比(3)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A中種子不萌發,B中種子萌發(5)取兩個盒子,一個用不透明罩子蓋住,一個不蓋(其他措施合理即可)(6)生產者;花生蠐螬土蜂【考點】種子萌發的條件,食物鏈、食物網【解析】【解答】探究發芽試驗的步驟:準備A、B兩個不漏水的盒子,在A、B兩個盒內墊紙巾并各戳三個洞,在紙巾上各放三粒顆粒飽滿的花生種子,在A盒不滴水,B盒的紙巾上滴水。實驗過程中一個加水,一個不加水,其余條件均相同,這種方法叫對比實驗法。此實驗主要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若我們想要研究
45、花生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光照,我們可以取兩個盒子,一個用不透明罩子蓋住,一個不蓋。在生態系統中像花生這樣能自己制造營養的生物叫生產者,題目中的食物鏈為:花生蠐螬土蜂。【分析】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為: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不需要陽光,但種子生長需要陽光。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食物鏈。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25.某實驗小組在研究“雨水侵蝕土地”實驗。在實驗中,他們先找來了噴水壺,在塑料盆底左側挖了一個洞再裝入土壤,做成了4種土壤樣本(如下圖)。?(1)如果要研究土地上有無植物覆蓋對侵
46、蝕程度的影響,應該選擇_兩組進行實驗。(2)選擇甲和乙裝置進行實驗研究,研究的是_對侵蝕程度的影響。(3)模擬實驗時用噴水壺往土上灑水,“噴水壺灑水”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的_現象。(4)用噴水壺灑水時,我們應保持_等條件相同(寫一個條件就可以)。(5)在做該實驗時,土壤上的草最好是(?)。A.原來種好的B.臨時放上去的C.兩者沒區別【答案】(1)乙、丁(2)坡度大小(3)降水(4)高度(或灑水速度)(5)A【考點】降雨對土地帶來的變化,水對地貌的影響,植被對侵蝕的影響【解析】【解答】如果要研究土地上有無植物覆蓋對侵蝕程度的影響,應該選擇乙、丁兩組實驗。選擇甲和乙裝置進行實驗研究,研究的是坡度大小對
47、侵蝕程度的影響,模擬實驗時用噴水壺往土上灑水,“噴水壺灑水”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的降水現象。用噴水壺灑水時,我們應保持灑水速度等條件相同。做該實驗時,土壤上的草最好是,我們應保持原來種好的。【分析】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由侵蝕和沉積的現象發生。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蝕和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流水、風、冰川、海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26.某實驗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在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陽光下的竹竿在地面投射出一道影子。他們及時記錄下來影子的長度(125厘米),然后他們小組每隔30分鐘去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下表是他們在4小時內測量到的竹竿影長數據。請仔細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測量時間(次)123456789影長(厘米)12510077574025402577(1)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是隨著太陽的_和_發生變化的。(2)上表中有一個數據是錯誤的,你覺得是第_次,正確的數據可能是_厘米。(3)從上表的數據我們可以推測出該實驗小組是在一天中的上午開始測量的,_(填“上午”“中午”或“下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險退保委托書3篇
- 工程款支付全權代理
- 大客戶采購合同條款2篇
- 彩禮退還法律流程
- 江蘇省丹陽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終教學質量監控試卷
- 城市配送司機雇傭協議2篇
- 勞動合同換崗如何處理員工異議3篇
- 重慶市江津區永興初級中學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物理試卷含解析
- 安徽省安慶二、七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1月月考試題物理試題試卷
- 河南省鄧州市花洲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二次段考試物理試題(理)試題
- 煤礦節電降耗管理措施
- 《英語委婉語與忌語》PPT課件.ppt
- 地域文化教學大綱(修訂本)
- 通用航空產業園項目商業計劃書范文參考
- 中國書法演變史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范文
- 調查問卷設計-課件PPT
- 井下電纜著火應急演練預案
- APP開發合作協議通用版
- 小學數學 五進制
- 勞動合同續簽評估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