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 交變電流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物理-1 交變電流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物理-1 交變電流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物理-1 交變電流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物理-1 交變電流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課型:新授課 探究式學習【課程標準分析】1. 會觀察電流、電壓的波形圖,理解交變電流直流的概念,會區別交變電流和直流.2. 理解交變電流的產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3. 掌握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會寫交變電流的瞬時值表達式,知道交變電流的峰值、瞬時 值的物理含義.本節講述的交變電流的知識,是第四章“電磁感應”知識的具體應用。在生活中,我們 使用的交變電流主要是應用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本節也是物理選修3-1第二章“恒定 電流,還有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發生變化的交變電流,交變電流與恒定電流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自己特殊的規律。【教材分析】交變電流是生產和生活中最常見到和用到的電流,而正弦式電流又是最

2、簡單和最基本的。 正弦式交變電流產生的原理是基于電磁感應的基本規律,所以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續和發展, 是電磁感應理論的具體應用。 感 樣產生的:讓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并強調讓學生觀察教材當線圈通過甲、乙、 就會對電動勢和電流的變化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接下來讓學生用右手定則獨立分析線圈中 歐姆定律推出電流與電壓瞬時值與最大值的表達式。 2【學情分析】 了教學的坡度,使學生能真正的自主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角?!緦W生課前準備】 觀察生活中的用電器,它們分別使用什么樣的電流。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示波器,理解交變電流的定義,會區別交變電流和直流.2.通過演示實驗觀察手搖發電機產生的電流, 理解交變

3、電流的產生過程,知道什么是中性面.交變電流的瞬時值表達式,知道交變電流的峰值、瞬時值的物理含義.【學習重難點】1.運用電磁感應的基本知識,分析交變電流的產生過程。2 認識交變電流的特點和規律【儀器與輔助設備】示波器、學生電源、交流發電機、發光二極管(2 只)、導線若干?!窘虒W思路】演示實驗現象解釋概念闡述 問題思考與討論結論匯報與小組交流 教學過程【導入】在第四章我們學習了電磁感應,回顧以下三個問題:3.引起磁通量變化的條件有哪些?3以引起磁通量變化的條件之一:閉合線圈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引入新課。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交變電流。【進行新課】知識點一、交變電流 流和交變電流的概念。一、

4、交變電流 由學生總結回答通過觀察到的示波器顯示的恒定電流和交變電流的波形,分析恒定電流和交變電流的圖 (1)恒定電流的圖象是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 。(2)交變電流的圖象有時會在時間軸的上方,有時會在時間軸的下方,即隨 時間做周期性性變化?!狙菔緦嶒灐空故静⒔榻B手搖發電機的構造,說明實驗電路的鏈接特點。用手搖發電機給發光二極管(兩個二極管并聯,反響接入)供電,搖動手搖發電機,觀 察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情況。 交變電流是如何產生的。知識點二:交變電流的產生二、交變電流的產生4 注意觀察線圈在什么位置時電流最大什么位置電流最小,線圈在什么位置時電流的方向發生 變化。給出中性面的概念和磁感線垂直的面。

5、觀看完動畫,完成學案上的四個問題:(1)課本 32 頁圖 5.1-3 中,矩形線圈轉動過程中,那些邊會產生電動勢?(2)請由立體圖畫出四個位置的平面圖,說明線圈由甲轉到乙,由乙轉到丙,由丙轉 到丁,由丁到甲過程中AB 邊的電流方向各向哪?(3)哪個位置是中性面?矩形線圈在哪個圖中位于中性面?(4)中性面和中性面的垂面的特點各是什么(從磁通量和磁通量的變化率以及電流角 度回答)?以上四個問題由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四人一組)合作,完成問題,小組展示本 組的結論,再有小組間相互補充點評,最后由老師總結點評。(1)只要線圈在磁場中轉動,就可以產生交變電流。(2)當線圈中的磁通量最大時,產生的電流

6、也最大。(3)當線圈平面與磁場垂直時,線圈中沒有電流。 問題三、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 以上問題有學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組合作完成。由學生板書展示問題的結論,小組間相互點評,最后由老師點評總結,必要的問題進行講解。5電流的表達式,補充說明線圈是 N 匝的時候,電動勢的表達式是:e=NBSsint當 sint=1 時,電動勢有最大值,此時電流、電壓也具有最大值,我們把這個最大值叫做電動勢、電壓、電流的峰值。分別用 Em 、Um 、Im 表示。e=E sintmu=U sintmi = I sintm正弦式電流的電動勢、電壓、電流的圖像電流的波形:實際應用中,交變電流有不同的變化規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7、,如圖所示?!纠}】61.交變電流的產生例 1、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在線圈平面經過中性面瞬間:( )A.線圈平面與磁感線平行;C.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最大;D.線圈中感應電動勢的方向突變。變式 1、如圖所示,一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經過圖所示位置時,( )AA.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變化率最小B.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變化率最大C.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小,磁通量的變化率最大D.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小,磁通量的變化率最小2.正弦式交流電的變化規律o 動,角速度為,磁場方向與轉軸垂直,當線圈轉到中性面位置開始計時,求:(1)線圈中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寫出線圈中感應電動勢隨時

8、間變化的表達式?(2)若線圈中的電阻為 R,則線圈中的電流的最大值為多少?寫出線圈中的電流瞬時 3.交變電流的圖像問題例 3、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產生的電動勢 e-t 圖像如圖,則在時刻( )A.t1 ,t3 線圈通過中性面tC.t1 ,t3 線圈中磁通量變化率最大Dt2 ,t4 線圈平面與中性面垂直以上例題由學生完成,小組合作討論,得出本小組的結論,然后小組展示,相互補充?!菊n堂小結】小結?!井斕脵z測】71、2013 大慶高二檢測下圖中不屬于交變電流的是( )中可知:( )A.在 A 和C 時刻線圈平面與磁場垂直C.在 A 和C 時刻,感應電流改變方向3、交流發電機在工作時的電動勢為

9、 eEmsint,若將其線框的轉速提高到原來的兩 倍,其他條件不變,則其電動勢變為( )A.Emsint/2B.2Emsint/2繞軸 OO從圖示位置開始勻速轉動,角速度=100rad/s,試求:(1)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值m=? 線圈轉到什么位置時取得此值?(2)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最大值 Em=? 線圈轉到什么位置時取得此值?(3)寫出感應電動勢 e 隨時間變化的表達式,并作出圖象。8 【教后記】 了教學的坡度,使學生能真正的自主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角。 者從中性面的垂面開始計時的表達式的區別不理解,在以后的教學中在加以滲透。交變電流是生產和生活中最常見到和用到的電流,而正弦式電流又是最簡單

10、和最基本的。 正弦式交變電流產生的原理是基于電磁感應的基本規律,所以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續和發展, 是電磁感應理論的具體應用。 感 樣產生的:讓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并強調讓學生觀察教材當線圈通過甲、乙、 就會對電動勢和電流的變化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接下來讓學生用右手定則獨立分析線圈中9 歐姆定律推出電流與電壓瞬時值與最大值的表達式。 認識交變電流的特點及規律。教學難點是交變電流對交變電流表達式的推導。本節課共一課時,屬于新授課。采用合作探究式學習。2、線圈在磁場中轉動時產生的交變電流如圖所示,從圖中可知:( )3 、交流發電機在工作時的電動勢為eEmsin t,若將其線框的轉速提高到原來

11、的兩 倍,其他條件不變,則其電動勢變為( )AEmsintBEmsin t/2 C.Emsin2 t 軸 OO從圖示位置開始勻速轉動,角速度=100rad/s,試求:(1)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值m=? 線圈轉到什么位置時取得此值?(2)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最大值 Em=? 線圈轉到什么位置時取得此值?(3)寫出感應電動勢 e 隨時間變化的表達式,并作出圖象。 者從中性面的垂面開始計時的表達式的區別不理解,在以后的教學中在加以滲透。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本節課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獨立思考,生生合作,生生互助,師生交流,提高了學 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合理,能讓所有學生都活動起來。再者,可以加強小組間的合作,本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制定合理的評價機制,完善小組合組模式。通過觀察示波器,認識交變電流,會區別交變電流和直流.通過演示實驗理解交變電流的產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流的峰值、瞬時值的物理含義.本節講述的交變電流的知識,是第四章“電磁感應”知識的具體應用。在生活中,我們 使用的交變電流主要是應用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本節也是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