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_第1頁
論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_第2頁
論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_第3頁
論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_第4頁
論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論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古代文學是小學教育專業文科方向的專業根底課,也是必修課。這門課程對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將來小學語文老師的古詩文閱讀才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該課程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順應小教專業的特點和小學教育變革的需要,有待深化探究改革。一.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的現狀及分析一教學內容不符合小教專業特點,與小學語文缺乏聯絡就本學科來看,古代文學課程教材幾乎都是中文系的專業教材,知識體系系統完備,但不適用于小教專業,實效性、專業性表達不明顯。人教版的小教教材也有不完善之處,因篇幅限制,有些經典作品不入眩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科專業知識不需要專業化,要

2、相對寬厚一些。教材選材不廣泛,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量勢必受影響。新課標指出,語文的性質在于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人文性是指認識中外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文學作品讀得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素養難以養成,這對于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是相當不利的。另外,教材與小學語文古詩文缺乏必要的鏈接,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加強本學科與小學古詩文的聯絡。筆者對近三年小教畢業生古代文學學習作了調查,300份有效問卷顯示,經常誦讀小學古詩詞與課外必背詩詞的不到50%,全會背誦優秀詩文80篇的缺乏五分之一。這樣是很難勝任小學語文的古詩文教學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了明確的目的: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

3、解、鑒賞文學作品并將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興趣的熏陶,開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為核心培養目的。小教專業要培養的是小學老師,他們首先得具備深沉的文學功底,具備良好的文學鑒賞才能。小教專業古代文學老師往往花相當一局部時間講文學史,因受課時限制小教專業古代文學一般只有短短一學期,講析作品、品讀作品的時間就相對縮短。課程教學不重視作品的理解、鑒賞,這是跟不上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走向的。二教學方法不利于作品賞析,不利于培養綜合才能受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和課時的限制,古代文學課老師的教學根本上還是老套路,以講授法居多,進展系統的知識灌輸。學生對文學知識只能死記硬背,難以消化。即使講析作品還是

4、以老師主講。這樣授課信息量有限,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他們就不會很好地賞析作品。參加畢業實習上語文課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不知道如何解讀文本。實習上課,只能照搬教參的觀點,缺乏創新思維,缺乏富有個性的理解。同樣由于只接觸老師選講的有限作品,畢業后學生也就沒有多少文學底蘊,對很多作品的理解難以有深切的體驗,難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感受。在問卷調查中,62.41%的畢業生感到最困難的問題是不知如何賞析作品。究其原因,與古代文學的教學方法有直接的關系。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得疲,學生聽得累,興趣索然。據調查學生最不喜歡老師一講到底。缺乏討論、討論、交論文聯盟 :/流的時機,學生就不能積

5、極參與,不能主動學習。講授法顯然不利于聽說讀寫綜合才能的進步,同時也不利于培養自主學習才能和創新才能。三課程評價機制缺乏多元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目前課程考核雖然增加了平時成績的考核,但主要還是一張卷紙形式,試卷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古代文學教學中現行的考核方式,還往往局限于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才能和初步的理解才能,并沒有注意到從學生綜合素質才能的角度進展考核。確實,期末考試要求學生記憶的內容較多,試卷往往局限于考核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純熟程度,一些學生平時不努力,很少看文學作品,但臨考前,臨時抱佛腳也能獲得好成績。因此一張試卷并不能科學地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的真實程度。對學生評價方法的一元化,注重

6、結果,輕視過程,只看試卷,無視情感、態度的開展,考試內容缺乏綜合性和知識的整合,都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學生的調查問卷恰恰反映了這一點。只有5.67%的學生認為期末卷面考試能促進古代文學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和進步,而贊成課外文學閱讀報告、課堂討論發言對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和進步的占了更高的比例,分別是60.99%、61.70%。顯然學生更喜歡多樣的評價方式,更喜歡反映綜合素養、知識整合方面的考核。綜上分析,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學生學習興趣受到制約,閱讀作品才能以及綜合才能難以得到進步,使課程教學不能突出小教專業特點,不能面向小學語文教學實際。

7、因此,探究教學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二.小教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措施一標準作品閱讀,加強教學內容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聯絡教材是教學內容的系統化和標準化。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材料和根據。針對小教古代文學教材不夠完善的現狀,老師要對現有的教材作必要的增、刪、移、換。選娶增加、重組的教學內容必需要以突出作品閱讀,與小學教學實際的聯絡為出發點。1、制訂作品導讀綱要導讀綱要是整體謀劃、總體要求,對學習古代文學作品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導讀綱要中不僅要規定精讀、略讀、誦讀、背誦等篇目,還要寫出閱讀作品的最正確切入點以及與小學語文相關的鏈接。如在唐五代詞這一章中,講授以反映江南為題材的詞可確定:精讀篇目為張志和的?漁歌

8、子?,白居易的?憶江南?,韋莊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略讀篇目為溫庭筠的?望江南?,馮延巳的?菩薩蠻?沉沉朱戶橫金鎖?。其中,張志和的?漁歌子?,白居易的?憶江南?作為背誦篇目,其他那么為誦讀篇目。精讀作品的最正確切入點為描寫江南青山秀水,抒發詞人的情感。作品與小學語文相關的鏈接確定為:品讀小學語文新教材四下第一單元寫祖國山水的作品;賞讀?江南逢李龜年?杜甫、?江南春?杜牧、?泊船瓜洲?王安石等與江南有關的詩歌。有了導讀綱要,對于作品閱讀的要求以及作品與小學教材的關聯,學生心中就有數了。2、提供課外閱讀書目及經典作品針對學生閱讀量缺乏,閱讀才能堪憂的現狀,老師必須引導學生閱讀古典文學名著

9、。但名著浩如煙海,老師要對作品進展梳理,開出必讀書目,這要以少而精為原那么,要求學生細細品讀。另外,列出選讀書目,供學生泛泛而讀以改變閱讀量缺乏。當然,老師還可推薦知名網站讓學生課外閱讀,如國學網中經史子集方面的經典之作能大大開拓學生視野。針對有些經典作品不入選教材的現狀,特別是與小學古詩文聯絡較親密的,任課老師可以選編一些作品印發給學生。如戰國策中的寓言畫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補牢,王維的山水詩?鹿柴?竹里館?辛夷塢?,李白具有童真般情趣的詩?山中與幽人對酌?月下獨酌?。老師精心挑選書目、作品,可使學生防止閱讀的盲目性。3、補充講授與小學語文相關的內容小學語文內容豐富多彩,小學語文老師必須具

10、備相關的文學知識和素養,古代文學老師有必要補充講授相關的內容。老師可以聯絡小學必背古詩詞來介紹有關作家,分析解讀作品,可以嘗試著把中華蒙學中的精華收入教學中來。另外,老師可聯絡小學課本出現較多的作家作品,講一些整合性較強的文學專題課,如送別詩中的意象,辛棄疾、陸游詩詞的愛國情懷,并適當引進前沿性爭鳴成果。但原那么是要考慮教學內容的意義與實用性,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將來所從事的專業的需要。二注重作品教學,采用學習型課堂教學方式針對學生不能準確解讀文本,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古代文學教學的重點重新定位,注重作品賞析。新課標提到小學生應具有閱讀才能、寫作才能、口語交際

11、才能,又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使古代文學教學有效地與小學語文課程新標準銜接,該課程教學可采用學習型課堂教學方式。所謂學習型課堂教學,就是以團隊學習、互動對話、共同探究為特征的開放式教學方式。詳細的操作分以下四步:1通過問題預設,激發閱讀興趣通過問題預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針對學生學習古代文學興趣不高,閱讀量有限的現狀,老師可將討論的作品按小組分配下去,并提供考慮的問題以及參考書目。如在作品垓下之圍這一節中,要求考慮討論:聯絡有關情節分析項羽鮮明的個性特征。談談你對項羽不肯過江東,自刎身亡的看法。垓下之圍是?項羽本紀?中的節選,老師可布置學生閱讀

12、?項羽本紀?全文,同時提供?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史記?等參考書。開課前,老師要求每小組對閱讀作品做充分的準備,以團隊合作的形式,閱讀文本,查閱資料,圍繞考慮的問題展開討論,完成作品的分析和討論。2闡述質疑,彼此激發,加強聽說訓練在課堂上,各組代表要對討論的切入點、討論的要點進展闡述說明。其他組學生可向匯報小組質疑和發問并作評價。這時老師需要做的只是聆聽學生的發言,加以點撥或者提醒學生未能發現的問題,進步全班同學的問題參與意識。如在學生闡述完項羽不肯過江東,自刎身亡這一議題后,老師可出示杜牧詩歌?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和王安石詩歌?疊題烏江亭

13、?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誰為君王卷土來,讓學生評價兩位詩人對項羽身亡的不同看法并說說哪種看法更符合項羽的性格。本質上文學也是一種交流形式,是作家和讀者心靈對話的媒介,文學作品一旦分開了學生的承受,文學作品的實在意義就難以在課堂上存在,一個有效的、成功的文學課堂就難以生成。因此,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與文本對話;只有在問題互動過程中,彼此激發,才能促使問題討論的深度和層面不斷晉級。3分析典范作品,傳遞思路和方法。文學史教材已經比擬完備,觀點闡述也是明晰的,學生完全可以自己看明白,無須老師再來復述一遍。需要老師講授的是對典范作品的分析。通過分析

14、文本,傳遞分析思路和方法。分析應有不同的側重點。對于傳記、小說,老師可突出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對于詩詞曲賦,老師可著重講析藝術手法和獨特韻味。在學生探究的根底上,分析相關作品,學生更能承受思路和方法,對作品的鑒賞分析才能能更有效地進步。4把學習延伸到課外,進步寫作才能在討論、考慮的根底上,課后老師要求學生以書面作業方式實際操作,運用自學和課堂討論探究獲得的知識,或把點滴的感想和考慮記錄下來;或選取相關作品,學會舉一反三,解決類似問題;或布置寫作小論文,獨抒己見。為進一步增加閱讀量,進步閱讀才能,老師還可布置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寫讀書報告,讓學生自評、互評,并定期舉行讀書報告會。這個

15、過程既是學生穩固和擴大知識的過程,也是吸收、內化知識為才能的過程。學習型課堂教學,注重以學生為學習的中心,強調學生主動探究,改變了傳統教學形式中以老師為中心,無視學生才能培養的弊玻這能有效地培養他們聽、說、讀、寫的綜合才能,同時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才能,分析才能和創新才能。當然,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喬依斯說:由于沒有一個形式是為了完成所有類型的學習,或者是適用于所有的學習風格而設計的,因此我們不應該把我們的種種方法局限于任何單一的形式上。古代文學老師不能按單一的形式來授課,必需要根據教學的詳細情況,大膽探究,不斷地豐富和完善古代文學課的教學形式。三改革評價方式,加大作品閱讀考核目前的評價主

16、要是一張卷紙形式,評價缺乏對綜合才能、知識整合方面的考核。因此,對小教專業學生學習的評價在內容上要加大對作品的分析和理解的考核,鼓勵創新與個性的見解,加強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的考察。在方法上可試行期末和平時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結合、閉卷與開卷結合。改革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進展。一是增加平時成績考核,突出口語表達才能的考核。一張卷紙難以反映學生的綜合才能。評價應增加平時成績的考核,平時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40%,包括課堂討論、平時作業、科研活動等。在綜合才能中,口語表達尤其重要。小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到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才能,考慮小教專業的特點,在書面考試、考察之外可增設一定次數的口頭測試內容。包括學生參與置疑、辯論、誦讀古詩文、讀書報告會、課程小論文匯報等教學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才能。二是在期末考試中加大作品閱讀的考評,突出分析綜合才能的考核。老師要加大期末考試試卷自由命題的份量,單純的文學史的記憶題量要縮減,必須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