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濂與玉簪記課件_第1頁
高濂與玉簪記課件_第2頁
高濂與玉簪記課件_第3頁
高濂與玉簪記課件_第4頁
高濂與玉簪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情欲與宗教、禮教較量的浪漫傳奇 高濂與玉簪記 高濂,字深甫,號瑞南,別署瑞南居士,瑞南道人,桃花漁長,湖上桃花漁,錢塘今杭州人,是活躍在明中后期的戲曲家。可惜他的事跡明史不傳,生平資料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傳奇作品玉簪記至今唱演不絕,他很可能已經埋沒了。“賈而好儒”,在父親的影響下,高濂具有濃厚的文人化傾向,一生從事文化活動,去除商賈氣息。除了玉簪記之外,高濂還有很多作品。以陶潛歸去來辭為題材的賦歸記和以李密陳情表為題材的陳情記,兩者合編為節孝記散見于南宮詞紀、吳騷合編、太霞新奏等書中的二十多首散曲、套曲詩集雅尚齋詩草二集初集已佚,詞集芳芷棲詞二卷此外,養生著作遵生八箋十九卷,“以閑適消遣

2、之事分為八類”,內容涉及養生保健,山川逸游,花鳥魚蟲,琴棋書畫,金石碑帖,記載偏重實用,對后世影響很大。不難發現,他嘗試了幾乎所有文人所推崇的文化活動。 高濂活躍在明代隆慶和萬歷年間,青木正兒認為,這一階段正是“昆曲勃興期”和“昆曲極盛期前期”。 萬歷十九年,高濂的友人馮夢禎在蘇州洞庭東山己經看到了玉簪記的演出。快雪堂集卷五十一今年二月十八日日記中寫到“許氏設酒相款,作戲。玉簪陳妙常甚佳。”可見,玉簪記已經迅速流傳到了當時昆曲的中心地帶。陳繼儒在秋江送別一出評道“關目好,調好,不減元人妙手”。呂天成曲品將玉簪記列為中下品,說它“詞多清俊”,但“第以女貞觀而扮尼講經,紕漏甚矣”。青木正兒中國近世

3、戲曲史“此記情節單純,似未必為杰構,以其事可愛,關目亦幽雅。頗為人喜。”高濂喜歡在自己創作中透露一點自己的消息。第十二出“下第”【菊花新】云“兩度長安空灑淚,無棲燕傍誰家。夢魂化蝶入桐花,飄蓬人在天涯。” 玉簪記出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潮流涌動的時代。各種主張觀點或明或暗匯聚于此,在紛紛擾擾的背后,卻蘊藏著突破創新的歷史機遇。這個偉大的時代注定要賦予玉簪記不凡的品格。“分明是西廂行徑”西廂記用驚艷、寺警、賴婚、琴心、賴簡、酬簡、拷紅、哭宴、捷報、團圓,表現鶯鶯和張生愛情的悲歡離合,玉替記則有幽情、琴挑、耽思、詞靖、姑阻、促試、追別、擺第、合慶,同樣寫出陳妙常與潘必正從相識、相愛、分離到團圓的

4、過程。【前腔】老旦上繡窗風雨促殘年。鶯花又遍春園。靑衿朝暮喜承歡。志在虀鹽。樂在斑斕。 三月鶯花囀綺林。隔墻紅杏得先春。玉鉤未許驚飛燕。靜院人閑白晝深。相見科外夫人。孩兒功名之事。每掛于懷。家室之宜。常存念想。我自開封府與同僚陳老先生十分契合。指腹結姻。他女我男。曾以玉簪鴛墜為聘。今經一十六載。別來歲久。未得諧姻。一向杳無音問。不知親家晚景如何。兒媳閨訓如何。使我時常憂念。外(張于湖)背云王安。這觀主半老佳人。瓊姿玉立。好一似雨過櫻桃。來年老酒。意味自佳。快到寓取香絹來送觀主。外寫科碧玉簪冠金縷衣。玉如肌。從今休去說西施。怎如伊。香膩桃腮不傅粉。最偏宜。好對眉兒共眼兒。覷人癡。旦接看科詞章雖妙

5、。只是言語太狂。我這淸凈堂中不卷簾。景幽然。閑花野草漫連天。莫狂言。外獨坐洞房誰是伴。旦一爐煙。閑來窗下理琴弦。末應科王安。我在此不便。可作速打牌到建康。報說二十三日到任。快去。末知道了。外下末云我老爹在此數日。想是與那道姑無緣。只得去了。正是巫山隔渺茫。空作襄王夢。【雁兒落帶得勝令】凈(王公子)我為他動春心難擺劃。我為他賒下了相思債。你看他笑盈盈花外來。哄得我鬧嚷嚷魂不在。赤緊的害張生消瘦些。這一會病相如渴不解。恨只恨隔幾重離恨天。苦只苦扯不攏的合歡帶。疑猜。莫不是凌波襪在巫山外。若得個和也么諧。小使。我把他做活觀音常跪拜。 第十九出詞媾【宜春令】生上云房靜。竹徑斜。小生病起無聊。好生煩悶。

6、不免往白云樓下。閑步一回。多少是好。欲求仙恨著天臺路迷。問津何處。傍靑松掩著花千樹。悄地行來。乃是陳姑臥房。正値他獨睡在此。作番書介這是他看誦的經典。面為何有字一幅。卻是陳姑詩稿。詞云。松舍淸燈閃閃。云堂鐘鼓沉沉。黃昏獨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穩。一念靜中思動。遍身欲火難禁。強將津唾咽凡心。爭奈凡心轉盛。細觀此詞。陳姑芳心盡露。敢是天就我的姻緣。把此詞做個公案。伴殘經香渺金猊題紅句情含綠綺。心知。此詞入手呵。天付姻緣。送來佳會。 待我揭帳戲他。看他如何回我。陳姑。陳姑。旦作驚起介【降黃龍】驚疑。閃得我魄散魂飛。倦體輕盈。倩誰扶起。生小生在此相扶。作抱旦旦怒介你是書生班輩。好個書生班輩。錯認仙姑。比

7、做神女。生差不多兒。文君幸見相如。兩下情同魚水。旦休題。文君佳趣。這其間相如料難是你。生多分是小生無疑。旦潘郞好生無禮。我對你姑娘說來。生說我何事。旦秀才們偷香竊玉。意亂心迷。 丑不好了。不好了。觀主知道。去叫地方拿你們兩個送官。怎么是好。旦如何是好。丑不妨。我哄你兩個。適纔我替你遮瞞過了。我只要捉個頭兒。生我在此。你休得這等胡說。丑旣然相公在此。你只叫我一聲。旦教我叫你什么。丑隨你。旦進安哥。丑不好。除下哥字。添上相公二字。旦難道是進安相公。丑正是。正是。旦作難介丑我就叫將起來。旦也罷。我便叫他一聲。進安相公。丑笑介出庵奶奶。生怎么叫做出庵奶奶。丑沒有我進安相公安能奶奶出庵。一、對宗教戒律的

8、嘲諷和批判“十部傳奇九相思。”明傳奇大多取材于才子佳人故事,劇中的男女主人公多為書生與官宦小姐。 玉簪記一劇中的男主角也是書生,但與之相戀的女主角的身份卻是道姑,這段仙凡之戀與其所處環境和人物身份之間的矛盾特殊性,使得該劇具有了很強的宗教批判精神。1、第八出 談經里眾道姑紛紛表露自己的凡心塵念時,妙常一本正經地勸說眾人要苦守清規,還請觀主出來談經說法,聲稱自己 “芳心冰潔”、 “蜂喧蝶攘春愁不上眉窩”,背地里卻 “暗想分中恩愛,月下姻緣”。2、“我把芳年虛度,老大蹉跎,衣食渾無措,空門來托缽。做尼姑,也只是當年沒奈何。”3、妙常不是真的如她自己描述的那樣,過著 “清靜堂前不卷簾”,甘愿整日與青

9、燈古佛相伴的日子,她所等待的,尋找的,是一種超越權、錢、理、教的真正的愛情。二、張揚人欲、追求個性解放 明中葉以后,最高統治者日益奢侈腐化,內亂外患接連不斷,封建統治危機四伏。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專制統治,不得不采取一些改革弊政的措施,力圖革新自救。與此同時,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盡管此時的商品資本仍帶有很強的封建性,但它的發展卻動搖了幾千年來人們對于男耕女織、貴賤有序的封建社會秩序的信念。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心學肯定下層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否定“存天理、滅人欲”的封建禮教,追求人性自由與解放,集中代表了正在崛起的市民階層的愿望和

10、要求。1、玉簪記中兩個正當青春妙齡的年輕人彼此一見傾心,一個忘卻了書生禮儀,琴詞并挑;一個拋卻了清規戒律,詞媾交心。2、妙常從宗教戒律和 “理”的精神枷鎖中掙脫出來,熱烈執著地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最終大膽地沖出尼庵,戰勝了命運,實現了婚姻的自主,這種以 “情”勝 “理”的結局在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中不過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但它所表現出來的對人性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追求正是時代思潮在戲劇領域里的反映。三、匠心獨運的喜劇藝術 愛情主題便是文學領域中長盛不衰的主題,亦是古典戲曲創作中最常見的題材。喜劇則是一種以夸張的手法對社會弊端或落后事物加以諷刺、嘲弄、揭露,或對美好事物加以贊揚,從而引起人們發笑的戲劇樣式。當愛情主題與喜劇形式結合時,才子佳人們的悲歡離合就變得輕松活潑,富有詩情畫意的浪漫主義色彩。1、波折的運用。“古人呼劇本為 傳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經人見而傳之,是以得名,可見非奇不傳”。2、潘陳二人的愛情故事發生在宗教的禁欲之地,環境的典型性和人物身份的特殊造成人物的心理矛盾,推動故事情節曲折而有致地向前發展。但:曲品: “幽歡在女貞觀中,境無足取”, “第以女貞觀而扮尼講佛,紕謬甚矣”4、清麗典雅的曲詞和聲口畢肖的賓白 夜深人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