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正文目錄 HYPERLINK l _TOC_250047 5G 開啟創新周期,全面擁抱科技硬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5 HYPERLINK l _TOC_250046 在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必經之路5 HYPERLINK l _TOC_250045 “貿易立國”向“技術立國”的轉變是日、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礎7 HYPERLINK l _TOC_250044 日本:用 12 年時間完成了上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7 HYPERLINK l _TOC_250043 韓國:用 8 年時間完成了上中等
2、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8 HYPERLINK l _TOC_250042 中國具備依靠科技創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潛力9 HYPERLINK l _TOC_250041 長期重視研發投入,中國的研發費用占 GDP 比重領先多數中、低收入國家9 HYPERLINK l _TOC_250040 長期重視教育投入,中國正在將人口紅利轉變為工程師紅利10 HYPERLINK l _TOC_250039 移動通信技術經濟效益顯著,中國的 5G 通信技術走在世界前列11 HYPERLINK l _TOC_250038 本土終端品牌強勢崛起,看好華為產業鏈及折疊屏創新13 HYPERLINK l _TOC_250
3、037 回顧 4G 手機的發展歷程,我們對于 5G 手機的滲透速度展望積極13 HYPERLINK l _TOC_250036 國產手機品牌全球市占率提升,看好華為終端產業鏈14 HYPERLINK l _TOC_250035 折疊屏突破手機顯示尺寸上漲瓶頸,柔性 OLED 及金屬鉸鏈廠商直接受益15 HYPERLINK l _TOC_250034 看好 5G 普及過程中,天線有源化及射頻前端集成化技術趨勢17 HYPERLINK l _TOC_250033 天線有源化將在基站側、終端側同時發生17 HYPERLINK l _TOC_250032 AiP 是 5G 毫米波頻段的重要增量市場,
4、RF-SOI 助力射頻前端集成17 HYPERLINK l _TOC_250031 5G 室內網搶先上馬,數字化室分系統正在悄然興起19 HYPERLINK l _TOC_250030 5G 終端頻段數量的增加對射頻前端小型化提出更高要求21 HYPERLINK l _TOC_250029 片式阻容感等被動元件在 5G 終端將迎來量價齊升22 HYPERLINK l _TOC_250028 LTCC 工藝有望在 5G 終端射頻前端集成趨勢中得到應用22 HYPERLINK l _TOC_250027 蘋果率先采用 SLP 縮小主板體積,有望引領高端機升級方向23 HYPERLINK l _TO
5、C_250026 5G 為 AIoT、V2X、智慧燈桿、高清視頻創造發展契機25 HYPERLINK l _TOC_250025 5G 為車聯網奠定網絡基礎,看好汽車電子化、道路智能化25 HYPERLINK l _TOC_250024 鯊魚鰭設計方案引領 V2X 車載天線風潮,繼續推薦碩貝德25 HYPERLINK l _TOC_250023 超聲波泊車雷達單車用量提升,推薦順絡電子26 HYPERLINK l _TOC_250022 V2X 對車路協同提出高要求,推薦智慧燈桿領域優質企業洲明科技27 HYPERLINK l _TOC_250021 5G+AI 助力安防監控龍頭進軍物聯網,推
6、薦海康威視、大華股份28 HYPERLINK l _TOC_250020 2015 年以來安防下游客戶用于視頻監控采購的支出占比穩定28 HYPERLINK l _TOC_250019 算法成熟背景下,ASIC 芯片將為智能攝像頭普及創造性價比基礎30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5G+GPU+ASIC 芯片的逐步發展帶來視頻監控應用領域的多元化30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海康威視基于 AI Cloud 為物聯網提供完整的云計算與邊緣計算融合架構31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大華股份從“全感知、全智能、全計算、全生態”落實
7、AI 對行業賦能32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大尺寸顯示仍是物聯網的重要入口32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LCD、OLED 面板打造室內物聯網入口,推薦視源股份、京東方 A33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文創燈光打造戶外物聯網入口,推薦洲明科技、利亞德33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5G 為基于軟件的高清視頻會議創造網絡基礎,推薦視源股份34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2019 年視頻會議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596 億美元34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軟件視頻
8、會議對網絡的傳輸速度和穩定性要求更高34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5G 提升遠程會議系統性能表現,有利于開拓市場35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全球半導體周期下行,發掘結構性投資機會36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科創板的設立加速半導體產業發展36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2019 年 Q1 全球芯片銷售額下降 17.6%,下半年有望恢復增長37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費城半導體指數屢創歷史新高39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半導體設備、原材料、核心芯片國
9、產替換加速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5G 通信、人工智能等應用對射頻、AI、FPGA 等芯片的新增市場需求43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化合物半導體等新型半導體材料在射頻、功率半導體等領域的應用44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投資建議及重點標的47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風險提示49圖表目錄圖表 1: 截至 5 月 3 日電子行業的 TTM PE 為 44.93,較 17 年 26.47 的低點提升 69.73%.5圖表 2: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國家(截至 09 年人均 GNI 始終低于 1
10、0000 美金)/單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位:美金6圖表 3: 巴西、馬來西亞、南非、泰國均未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6圖表 4: 1990 年全球 12 大集成電路生產公司(單位:百萬美元)7圖表 5: 日本經濟轉型階段受高等教育人口增長迅速8圖表 6: 韓國主要出口產品及占總出口比例8圖表 7: 1985 年韓國 15 歲以上、25 歲以上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上升到 13.5%、11.7%.9圖表 8: 2016 年中國的研發費用占 GDP 比例已經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9圖表 9: 18 年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達到 1118 億元,同比增長 14
11、.61%10圖表 10: 17 年政府、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占比分別為 20.57%、79.43%10圖表 11: 2017 年全國公共財政教育經費共計 2.99 萬億元,同比增長 8.01%11圖表 12: 2013 年我國 R&D 人員總量便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11圖表 13: 我國 R&D 基礎研究保持穩定增長11圖表 14: 2017 年全球移動通信行業生產總值12圖表 15: 2017 年全球移動通信行業 GDP 貢獻率12圖表 16: 截至 19 年 3 月中國以 34%位居全球 5G 專利申請榜榜首12圖表 17: 截至 2019 年 3 月華為共擁有 1554 項 5G 標準必要
12、專利12圖表 18: 17 年 1 月至 19 年 3 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表現低迷13圖表 19: 2018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 13.94 億部,同比下滑 4.81%13圖表 20: 中國移動在 2018 年 6 月 8 日世界移動大會全球終端峰會上發布5G 終端產品指引13圖表 21: 2014 年末 4G 手機出貨滲透率已接近 70%14圖表 22: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品牌集中度正在提升14圖表 23: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品牌集中度正在提升14圖表 24: 華為手機全球市占率逐漸提高15圖表 25: 華為手機中國市場市占率逐漸提高15圖表 26: 搭載 OLED 全面屏的 iPhone X
13、 示意圖15圖表 27: 18H1 國內 TOP50 機型中采用全面屏方案的占比達到 74%15圖表 28: 具備柔性特點的 OLED 面板是實現真正意義上折疊屏手機的硬件前提16圖表 29: 華為折疊屏手機專利示意圖16圖表 30: 三星折疊屏手機鉸鏈專利示意圖16圖表 31: 5G 網絡的架構示意圖17圖表 32: 高通 5G AiP 天線產品示意圖17圖表 33: 高通 AiP 在手機終端的設計方案17圖表 34: 基于 SOI 工藝的 PA 同樣可滿足 5G 毫米波的頻率要求18圖表 35: 基于 SOI 工藝的射頻前端在集成度和成本上優勢突出18圖表 36: Global Found
14、ries 的 45RFSOI 工藝的應用場景(X 表示可以實現的應用).18 圖表 37: 毫米波頻段的 5G 信號穿墻能力差19圖表 38: 傳統的無源天線室分小基站示意圖19圖表 39: 搭載有源天線的數字化室分系統示意圖19圖表 40: 數字化室分系統在 5G 時代將成為大勢所趨20圖表 41: 華為 5G LampSite 實現“線不動”“點不增”地向 5G 演進 20圖表 42: 華為預計 2020 年全球室內小基站的出貨量將達到 3053 萬站,同比增長 41.7%.21圖表 43: 4G 終端的射頻前端結構圖22圖表 44: 電子元器件分類圖22圖表 45: LTCC 產品結構圖
15、23圖表 46: 京瓷對安裝于基板上的帶通濾波器、平衡/不平衡轉換器等元件進行嵌入化設計的方案示意圖23圖表 47: PCB 技術發展23圖表 48: X 光下的 iPhone X 類載板結構圖24圖表 49: iPhone X 的類載板拆解示意圖24圖表 50: 歷代 iPhone 使用 PCB 間距朝向細微化24圖表 51: V2X 主要包含 V2V、V2I、V2N 以及 V2P 四方面內容25圖表 52: 18 年全球、中國 V2X 市場規模分別為為 728 億、166 億美金25圖表 53: 鯊魚鰭天線內部結構圖25圖表 54: 第二代鯊魚鰭天線將互聯駕駛遠程模塊與天線底座連接25圖表
16、 55: 碩貝德的鯊魚鰭 5G 多天線系統專利26圖表 56: 碩貝德的車載天線與 T-Box 連接系統專利26圖表 57: 超聲波泊車雷達工作原理27圖表 58: 自動泊車系統則需要搭載 12 個超聲波雷達27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圖表 59: 華為在 2018 年世界移動大會上便發布了其首款商用 C-V2X 解決方案 RSU 27圖表 60: 城市中“多桿林立”的問題嚴重28圖表 61: 華為智慧燈桿規劃功能示意圖28圖表 62: 2019、2020 年室外桿站的數量將超過 300 萬、400 萬站28圖表 63: 公安部決算支出中的公共
17、安全支出占比(2015 年原始數據缺失)29圖表 64: 交通部決算支出中的公共安全支出占比29圖表 65: 司法部決算支出中的公共安全支出占比29圖表 66: 上海地方財政支出中公安安全支出占地方財政收入比例29圖表 67: 湖北地方財政支出中公安安全支出占地方財政收入比例29圖表 68: 結霜智能識別,為農作提供預知和預測,提前做好預防措施30圖表 69: 視頻監控介入零售運營30圖表 70: 海康威視 AI Cloud 產品平臺開放31圖表 71: 大華 HOC 新型智慧城市架構32圖表 72: 2017 年全球智能家居銷售額 2932 億美金,同比增長 30.14%32圖表 73: 2
18、017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銷售額 183 億美金,同比增長 22.8%32圖表 74: 京東方冰箱透明屏產品示意圖33圖表 75: 視源股份智能書桌產品示意圖33圖表 76: 寶安光明柱場景33圖表 77: 深圳寶安海濱廣場燈光秀33圖表 78: 全球遠程會議市場規模以每年約 8%的速度增長34圖表 79: 遠程會議的硬件實現方式35圖表 80: 遠程會議的軟件實現方式35圖表 81: 超高清視頻網絡需求35圖表 82: 科創板受理半導體相關企業名單36圖表 83: 2019Q1 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降幅為歷史單季降幅第四位37圖表 84: 2019Q1 硅晶圓出貨面積下降38圖表 85: 北美半導
19、體設備 BB 值38圖表 86: 全球半導體月銷售額及增速(單位:十億美金)38圖表 87: 亞太地區半導體月銷售額及增速(單位:十億美金)39圖表 88: 北美地區半導體月銷售額及增速(單位:十億美金)39圖表 89: 費城半導體指數又創歷史新高39圖表 90: 全球半導體材料銷售額及增速40圖表 91: 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及增速40圖表 92: 2018 年全球半導體生產設備廠商銷售額排名前 15(單位:億美元)41圖表 93: 2018 年國產半導體生產設備龍頭廠商銷售額及市值比較(單位:億人民幣).41圖表 94: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投資半導體原材料公司42圖表 95: 半導體硅片
20、尺寸與工藝節點發展歷程42圖表 96: 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 2019 年漲幅前 17 名43圖表 97: 特斯拉 Model 3 半導體元件成本結構45圖表 98: GaN PA 國內外市場競爭格局45圖表 99: 2021 年射頻功率半導體市場占比46圖表 100: 重點公司最新觀點47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5G 開啟創新周期,全面擁抱科技硬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8 年電子行業在智能手機滲透率趨于飽和、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經歷了戴維斯雙殺的下跌行情,而在 19 年 2 月農歷春節過后,一方面基于國內宏觀經濟從
21、“緊信用”的環境中走出,另一方面由于折疊屏、5G、潛望式攝像頭等創新方向再度引發市場對于 3C 創新前景的樂觀預期,行業迎來較為快速的估值修復行情,截至19 年5 月3 日,電子行業整體的TTM PE 為44.93,較2017 年26.47 的低點提升69.73%。圖表1: 截至 5 月 3 日電子行業的 TTM PE 為 44.93,較 17 年 26.47 的低點提升 69.73%SW電子(TTM PE) 9080706050403020102015/12/312016/2/52016/3/182016/4/222016/5/272016/7/12016/8/52016/9/92016/1
22、0/212016/11/252016/12/302017/2/32017/3/102017/4/142017/5/192017/6/232017/7/282017/9/12017/10/132017/11/172017/12/222018/1/262018/3/22018/4/42018/5/112018/6/152018/7/202018/8/242018/9/282018/11/92018/12/142019/1/182019/3/12019/4/40資料來源:Wind、 站在中美貿易摩擦局面不斷反復、國內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步弱化的當前時點,我們認為, 迫切需要實現“貿易立國”向“技術立國”
23、轉變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國,已不再是可以僅僅依靠“learning by doing”實現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在 5G、半導體、AI、高端制造等核心技術方向上已經不得不部分依賴于自身的研發、創新以直面與發達國家的市場競爭。基于我國長期以來的研發資源投入、人力資源積累以及部分專業領域、細分市場所展現出來的競爭力,我們堅定看好作為科技產業發展基石的電子行業的重要戰略意義與長期發展潛力。基于下半年 5G 商用牌照發放、5G 宏站大規模建設啟動及 5G 終端陸續上市的預期,建議關注天線有源化、IOT、V2X、高清視頻等圍繞 5G 的技術型創新趨勢。細分方向上,我們看好以海康威視、視源股份、立訊精密、
24、京東方 A 為代表的,經歷了殘酷的競爭洗牌、具備較強技術外溢特征的細分產業龍頭;看好 5G 普及過程中,天線有源化以及射頻前端小型化的創新趨勢,推薦立訊精密、碩貝德、順絡電子、環旭電子、鵬鼎控股,建議關注深南電路、滬電股份、飛榮達、信維通信;看好 5G 建設所帶動的物聯網、車聯網、智慧燈桿、ARVR 相關產業機遇,推薦順絡電子、視源股份、碩貝德、洲明科技、利亞德,關注歌爾股份;看好在 2019 年蘋果創新小年中實現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的華為手機產業鏈,推薦光弘科技、碩貝德、順絡電子;看好具備“自主可控”戰略意義與國產替代潛力的半導體、激光設備、被動元件板塊的技術領軍企業,推薦北方華創、韋爾股份、大
25、族激光、銳科激光、順絡電子,關注圣邦股份、匯頂科技;看好基于柔性 OLED 與金屬鉸鏈的折疊屏手機創新方向,推薦京東方 A,關注維信諾、科森科技、長盈精密。在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必經之路根據 2006 年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中的定義,“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中等收入國家由于勞動力成本不能與低收入國家競爭,技術水平不能與高收入國家競爭,因而落入經濟停滯甚至后退的發展階段。盡管世界銀行對于高、中、低等收入國家的劃分標準基于世界經濟的發展階段而有調整,但中等收入陷阱卻在多個國家的發展歷程中重演,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在 1960 年的 101 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到 200
26、9 年僅有 13 個得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經濟體。圖表2: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國家(截至 09 年人均 GNI 始終低于 10000 美金)/單位:美金國家初次邁入中等收入國家的時間1990 年人均 GNI2000 年人均 GNI2009 年人均 GNI墨西哥1974 年(人均 GNI 1235)267051108920巴西1975 年(人均 GNI 1144)254038708040哥倫比亞1979 年(人均 GNI 1063)119022804930阿根廷1962 年(人均 GNI 1145)302074607570馬來西亞1980 年(人均 GNI 1800)23903450
27、7230印度尼西亞1995 年(人均 GNI 980)6305802230泰國1988 年(人均 GNI 1190)149019603760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2017 年我國人均 GNI(基于匯率法核算的國民總收入)為 8690 美金,屬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根據世界銀行 18 年 7 月 1 日公布的最新標準:人均 GNI 低于 995 美金的為低收入國家,人均 GNI 在 996-3985 美金的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人均 GNI 在 3986-12055 美金的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人均 GNI 在 12056 美金之上的為高收入國家。自 2001 年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業之后,我們認為,中
28、國現已處于通過經濟結構升級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李克強總理在 2016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作為“十三五”時期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的人均 GNI 增長自改革開放以來長期保持快速上揚態勢, 2017 年我國人均 GNI 已超越巴西(人均GNI 8610)、接近馬來西亞(人均 GNI 9650),而這兩國均是曾一度跨入高收入標準但隨后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的經濟體。圖表3: 巴西、馬來西亞、南非、泰國均未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巴西(美金)70,000中國大陸 美國日本 中國香港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
29、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0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對比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日本、韓國以及至今仍處于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的泰國、菲律賓、南非等國的發展歷程,我們認為,依靠出口自然資源或主要依靠低成本勞動力發展制造業的增長模式在中等收入階段面臨瓶頸,而真正實現“貿易立國”到“技術立國”的轉變才是突破中等
30、收入陷阱的關鍵所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4 年 5 月上海考察時所言, “我們在國際上腰桿能不能更硬起來,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決于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貿易立國”向“技術立國”的轉變是日、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礎日本:用 12 年時間完成了上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日本自主研發技術占總工業技術比例提升到 70%日本 1962 年進入下中等收入階段,1972 年進入上中等收入階段,1984 年晉升為高收入國家,用了 12 年時間完成了上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日本作為島國,自然
31、資源相對匱乏,在二戰后便走向了一條技術引進、聚焦制造業的道路。當日本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后,則更多依賴自主研發,通過以微電子為中心的尖端技術革新走向了高收入國家。1968 年以后,由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遭遇了發達國家的技術禁運,又加之石油危機帶來的能源問題,日本政府提出以技術替代資源,由資源消耗型重化工業向知識密集型工業轉移。產業調整的推動力量主要是省資源、省能源的技術革命及繼之而起的以微電子為中心的尖端技術革新,根據世行數據,到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日本自主研發技術占總工業技術比例從 59%提升到 70%。20 世紀 80 年代,日本當局重申了在以技術替代資源、通過提高國民的創
32、造力立足于世界經濟領域的思想,頒發了科學技術大綱等文件,使得日本經濟結構中以電子為代表的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成為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1990 年全球 IC 生產公司前12 家大公司中有 6 家都是日本企業。圖表4: 1990 年全球 12 大集成電路生產公司(單位:百萬美元)序號公司銷售額序號公司銷售額1日本電器(日)41457摩托羅拉(美)27502IBM(美)41008德州儀器(美)27153東芝(日)35709三菱(日)20354日立(日)320510National(美)16115英特爾(美)291511三星(韓)13356富士通(日)276512松下(日)1285資料來源
33、:ICE、 1980 年日本 15 歲、25 歲以上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達到國際平均水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政府提出了“科學技術立國”的理念,制定了“科學技術政策大綱”,要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自主技術開發能力。在人才計劃上,日本積極普及初級教育,投入大量教育經費以培養高素質科研人才,推動形成了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共同參與的技術合作聯盟。1970 年日本 15 歲以上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為 7.9%,25 歲以上人口中這一比例為5.5%,不足同期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到 1980 年這兩個比例指標分別上升到 15.6%、14.4%,基本達到國際平均水平。從下圖中可見,日本受高等
34、教育人口比例在 1970-1980 年之間有超越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長, 而人均 GDP 曲線在 1980-1990 年之間體現出了較高的增長率。根據日本的發展經驗,我們認為,增加教育事業投入,提高受高等教育人口數量是實現國家經濟技術創新、產業結 構升級的基礎。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圖表5: 日本經濟轉型階段受高等教育人口增長迅速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韓國:用 8 年時間完成了上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韓國的科技立國戰略可以概括為“引進模仿改進創新”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韓國于 1977 年人均 GNI 達到 930 美元,成為中等收入國家;19
35、87 年人均 GNI 突破 3000 美元,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1995 年突破 1 萬美元,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并于 1996 年加入 OECD,創造了“漢江奇跡”。韓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道路同樣是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推進經濟結構轉型,韓國的科技立國戰略可以概括為“引進模仿改進創新”。20 世紀 80 年代,隨著國內外經濟技術環境的變化,韓國當局將“貿易立國、重化工業立國”戰略向“科技立國”戰略轉變。80 年代初期,韓國政府首先對紡織、水泥、石化、鋼鐵、家電、汽車等傳統產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其后,對于機械、電子、精細化工、 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韓國政府通過宏觀規劃、出臺政策
36、和資金支持,培育其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科技產業的發展改變了韓國的出口商品結構。20 世紀 80 年代,韓國的半導體、電子和汽車產業快速成長,出口商品從農、礦產品轉變為服裝等初級制造品,到 2000 年,韓國主要出口商品變為半導體、手機等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品。據韓國產業開發院的研究, 技術進步對韓國經濟增長的貢獻:1970 至1979 年為12.84%,1979 至1990 年為18.70%, 1990 至 2000 年為 39.54%,證明韓國科技產業對于 GDP 的推動作用正在不斷增強。圖表6: 韓國主要出口產品及占總出口比例1961 年1980 年2000 年鐵礦石13.0%服裝16.
37、0%半導體12.4%鎢2.6%鋼鐵5.4%計算機8.5%生絲6.7%鞋5.2%手機8.5%無煙煤5.8%船舶3.6%顯示屏7.0%魷魚5.6%音響3.4%汽車7.0%資料來源:韓國對外貿易協會、 1985 年韓國 15 歲以上、25 歲以上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上升到 13.5%、11.7%1970 年韓國 15 歲以上、25 歲以上受高等教育人口所占比例為 4.6%、5.6%,到 1985 年上升到 13.5%、11.7%。由下圖可見,與日本類似,1970-1985 年間不斷上升的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同樣與 10 年后韓國人均 GDP 提速增長相對應,而 1985-1995 年正是韓國步入中等收入國
38、家,并進一步轉型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1995 年韓國15 歲以上、25 歲以上受教育人口進一步增長到 22.2%、21.1%,實際上韓國人均 GDP 在新千年后迎來了更顯著的增長,進一步證明了人力資本投資的價值。 HYPERLINK /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圖表7: 1985 年韓國 15 歲以上、25 歲以上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上升到 13.5%、11.7%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具備依靠科技創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潛力由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學原理是伴隨制造業的發展推高勞動力的成本,因此對于參與
39、國際分工的中等收入國家而言,面臨著勞動力成本、科技創新水平兩方面比較優勢均不突出的發展瓶頸期,由如上對于日、韓兩國的發展歷程的回顧可見,基于高研發投入、高技術人才占比以及鼓勵科技創新的金融、政策環境,實現“貿易立國”向“技術立國”的產業結構轉變是其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條件。而由拉美國家、部分東南亞國家的發展歷程, 我們認為過分依賴自然資源出口和勞動力成本優勢,未能及時完成產業結構轉變是限制其長期發展的核心因素。相較之下,考慮到中國長期以來的研發資源投入,人力資源積累,在 5G、IC 設計、AI、高端制造等部分專業領域所展現出來的國際競爭力,以及政策對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持續扶持,我們認為,中
40、國具備依靠科技創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潛力,堅定看好作為科技產業發展基石的電子行業的重要戰略意義與長期發展潛力。長期重視研發投入,中國的研發費用占 GDP 比重領先多數中、低收入國家為充分激發科技創新潛力,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長期重視研發資源投入,注重通過科技創新 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較充分吸取了部分東南亞、拉美國家的經驗教訓。根據世界銀行級 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 年中國的研發費用達到 1.56 萬億,占 GDP 比重為 2.11%,接近 作為高收入國家的新加坡在2014 年的水平與韓國在1999 年的水平,明顯高于巴西(1.27%, 2016 年)、泰國(0.78%,2016 年)、南非(0.
41、8%,2015 年)、馬來西亞(1.3%,2015 年)等中、低收入國家。圖表8: 2016 年中國的研發費用占 GDP 比例已經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 美國日本韓國 泰國南非馬來西亞新加坡巴西中國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0.5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0.00 從國內研發費用的結構來看,基礎研究占比穩中有升,企業資金占比快速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的質量和效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2018 年全社會基礎研究
42、投入達到 1118 億元, 同比增長 14.61%,占總研發費用的比例達到 5.68%。2017 年政府、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分別為 3487.45 億元、13464.94 億元,占比分別為 20.57%、79.43%,其中企業投入占比較 2012 年提升 15.38pct。圖表9: 18 年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達到 1118 億元,同比增長 14.61%圖表10: 17 年政府、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占比分別為 20.57%、79.43%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億元) 20,00015,000(億元) 20,000政府資金企業資金15,00010,00010,0005,000199505,0002
43、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0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 2020 年,研發費用占 GDP 比重將從 2015 年的 2.1%提高至 2.5%(屆時將接近美國當前水平),全國研發經費支出從 1.42 萬億元增加至 2.32 萬億元,5 年累計投資 11.
44、22 萬億元,相當于“十二五”時期的 1.93 倍。此外,“十三五”時期將啟動科技創新 2030 年重大項目 6 項,重大工程 9 項,為 2030 年中國科技發展超前謀劃、重點部署。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其中北京、上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中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 2015 年的 6.3件提高至 2020 年的 12 件,全國發明專利擁有量從 119 萬件提高至 168 萬件。長期重視教育投入,中國正在將人口紅利轉變為工程師紅利在勞動力成本提升,人口紅利逐漸弱化的經濟環境中,部分人力資本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企業正將生產基地遷往東南亞等地區,中國電子產業的核心驅動力迫
45、切需要實現由人口紅利向工程師紅利的切換,從而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 年我國總人口數約為 13.9 億,其中 15-64 歲人口占比 71.8%,同比下滑 0.8pct,較 2010 年下滑2.7pct,而 65 歲以上人口占比為 11.4%,同比上升 0.6pct,較 2010 年上升 2.5pct。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 年以來全國每年新增教育經費投入逾 2000 億元,2017 年全國公共財政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共計 2.99 萬億元,同比增長 8.01%,占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 14.71%,占 GDP 比重為 3.61%。其中
46、中央財政教育經費 4663.16 億元,比上年增長 5.03%。圖表11: 2017 年全國公共財政教育經費共計 2.99 萬億元,同比增長 8.01%全國公共財政教育經費開支YoY(億元) 35,00030,00035%30%25,00025%20,00020%15,00015%10,00010%5,000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00%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根據 18 年 3 月政府工作報告數據,在勞動力市場上 2017 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
47、受教育年限為 10.5 年,其中 2016 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 13.3 年。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目標到 2020 年我國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 12.4 年提高到 13.5 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 9.5 年提高到11.2 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 20以上,屆時將接近如前所述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夕的日本、韓國的比例。我國 R&D 人員總量已處全球領先地位,有望借助工程師紅利復制日本、韓國的跨越式發展軌跡。根據國家統計年鑒的全時當量(全時人員數加非全時人員數按工作量折算為全時人員數的總和)數據,2013 年我國 R
48、&D 人員總量達 353.3 萬人年,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2017 年我國 R&D 人員全時當量進一步增長到 403.4 萬人年,其中企業 R&D 人員總量達到 312.0 萬人年,占全國的 77.3%。圖表12: 2013 年我國 R&D 人員總量便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圖表13: 我國 R&D 基礎研究保持穩定增長人年)R&D全時當量合計(萬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萬人年)35R&D基礎研究全時當量30252015105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0520062007200820
49、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0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資料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 資料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 移動通信技術經濟效益顯著,中國的 5G 通信技術走在世界前列移動通信技術作為網絡的基礎和數字技術的支柱,其升級進程一定程度上引導了互聯網和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向。根據 GSMA 數據,2017 年全球移動通信行業實現的生產總值為 3.6 萬億美金,對 GDP 貢獻率達到 4.5%,其中運營商和直接相關行業的總產值為 1.1 萬億美金,對 GDP 貢獻率達到 1.4%,非直接相關行業(如 SDN、云
50、計算、大數據等)總產值4900 億美金,對 GDP 貢獻率達到 0.6%,行業垂直應用(如 M2M、IoT 等)總產值 2.01 萬億美金,對 GDP 貢獻率達到 2.5%。圖表14: 2017 年全球移動通信行業生產總值圖表15: 2017 年全球移動通信行業 GDP 貢獻率產值(十億美金) 2,5002,0001,5001,0005000運營商直接相關行業 非直接相關行業 行業垂直應用3.0%2.5%2.0%1.5%1.0%0.5%0.0%GDP貢獻率運營商直接相關行業 非直接相關行業 行業垂直應用資料來源:GSMA、 資料來源:GSMA、 從 2G 時代到 5G 時代,中國正成為主流標準
51、的制定者之一。1993 年我國首個 GSM 建成開通,正式進入 2G 時代,2000 年我國主導推出的 TD-SCDMA 標準被 ITU 確立為 3G 主流制式,2009 年初工信部正式頒發 3G 牌照;2013 年底工信部正式頒發 4G 牌照,我國進入 4G 階段,根據四大設備商運營業務收入數據,在這一個階段內,中國的設備制造商市場份額升值全球第一。面對 5G 時代,一方面我國主導推出的 TDD 通信制式有望成為5G 主流標準,另一方面我國運營商和設備商較早開展了 5G 核心技術研發和試點布局。我國在 5G 的專利布局和商業化進程上均處于全球領先地位。2018 年 7 月,CITA(美國無線
52、通信和互聯網協會)結合頻譜可用性、發牌和部署計劃等方面對各國在 5G 整體發展進度進行了打分排名,2017 年排名前四的國家分別為中國、韓國、美國、日本。根據 IPlytics 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3 月全球 5G 專利申請數量排行中,中國以 34%位居榜首,緊接著是韓國占 25,美國和芬蘭各占 14。瑞典接近 8,日本接近 5,而中國臺灣、加拿大、英國和意大利各占不到 1。從企業層面來看,華為共擁有 1554 項專利,領先于諾基亞(1427 項)、三星(1316 項)等,是擁有 5G 標準必要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圖表16: 截至 19 年 3 月中國以 34%位居全球 5G 專利申
53、請榜榜首圖表17: 截至 2019 年 3 月華為共擁有 1554 項 5G 標準必要專利日本5%其他25%典%芬蘭14%美國14%瑞8中國34%(項) 2,0005G標準必要專利1,5001,0005000華為 諾基亞 三星LG中興高通 愛立信 Intel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資料來源:IPlytics、 資料來源:IPlytics、 本土終端品牌強勢崛起,看好華為產業鏈及折疊屏創新回顧 4G 手機的發展歷程,我們對于 5G 手機的滲透速度展望積極盡管智能手機在近兩年仍然經歷了雙玻璃機殼、全面屏、人臉識別等帶來較大直觀感受變革的技術創新,但
54、是其對于消費者使用體驗的改善依然有限,根據工信部數據,2017 年 1月至 2019 年 3 月間,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僅 3 個月呈現正增長,2018 年全年出貨量為4.14 億部,同比下滑 15.65%。根據 IDC 數據,2018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 13.94 億部, 同比下滑 4.81%。我們認為,5G 所能帶來的更大的入網設備數量、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當前高端智能手機所強調的 AI 芯片所能實現的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有望通過豐富使用場景、優化使用體驗從需求端激發消費者的換機動力。圖表18: 17 年 1 月至 19 年 3 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表現低迷圖表19: 2018 年全球智
55、能手機銷量 13.94 億部,同比下滑 4.81%國內手機出貨量YoY(萬部) 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2011-012011-072012-012012-072013-012013-072014-012014-072015-012015-072016-012016-072017-012017-072018-012018-072019-010(%)100806040200(20)(40)(60)(百萬1,600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YoY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150%100%50%0%200320042005
56、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50% HYPERLINK / 謹請參閱尾頁重要聲明及華泰證券股票和行業評級標準資料來源:工信部、 資料來源:GSMA、 從供給端而言,目前國內運營商、終端廠商普遍已規劃在 2019 年推出 5G 相關產品及服務,中國移動在 2018 年 11 月 9 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其 5G 計劃 2019 年底將實現預商用,2020 年實現商用,2019 年上半年將聯合終端廠商推出 5G 智能手機。根據通信世界訊,在 MWC 大會上華為預計將于 2019 年 6 月推出 5G 智能手機,opp
57、o、vivo 則計劃在 2019 年推出 5G 預商用終端,2020 年實現 5G 手機大規模商用。圖表20: 中國移動在 2018 年 6 月 8 日世界移動大會全球終端峰會上發布5G 終端產品指引資料來源:中國移動5G 終端產品指引、 回顧 4G 手機的發展歷程,自 2013 年底我國工信部正式頒發 4G 牌照,2013 年 12 月國內 4G 手機出貨滲透率僅 0.58%,而到了 2014 年 9 月國內 4G 手機出貨滲透率已經超過54%,到 2014 年 12 月更是接近 70%水平,僅一年內時間滲透率便提升了 69pct。由此可見,通信制式的升級有望通過供、需雙向共同作用在智能手機
58、市場快速推廣,因此對 5G 手機相關供應鏈企業預計有較大業績提振作用。圖表21: 2014 年末 4G 手機出貨滲透率已接近 70%2G手機3G手機4G手機100%90%80%70%60%50%40%30%20%10%2011-012011-042011-072011-102012-012012-042012-072012-102013-012013-042013-072013-102014-012014-042014-072014-102015-012015-042015-072015-1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
59、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0%資料來源:工信部、 國產手機品牌全球市占率提升,看好華為終端產業鏈我們認為,基于多年的快速滲透,智能手機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的嘗鮮意愿在下降,智能手機市場正向頭部品牌集中,根據工信部數據,智能手機單月上市新機型數量已由 2011 年 9 月的 751 款降至 2018 年 10 月的 48 款,行業的新進入者明顯減少,與此同時,根據 IDC 數據,16Q1、17Q1、18Q1 國內市場前 5 大智能手機品牌的合計市占率分別為 67%、71.7%、82.1%。在國際市場,國產手機品牌基于強大的本土供應鏈優勢正搶占更大
60、的市場份額,其中華為表現尤為亮眼。根據 IDC 數據,19Q1 國產品牌華為、小米、vivo 、oppo 的合計全球市占率達到 41.9%,較 18 年提升 9.7pct,全球競爭力日益增強,其中華為的市占率較 18Q1大增 7.2pct。圖表22: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品牌集中度正在提升圖表23: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品牌集中度正在提升100%80%60%50%華為小米vivoOPPO7.40%7.40%5.60%8.40%7.50%8%19%11.80%40%30%華為oppovivo蘋果小米40%20%20%10%0%16Q117Q118Q10%18Q119Q1 HYPERLINK / 到了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6516-2025電解鎳
- GB/T 45498.3-2025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范第3部分:安全規范
- 合作項目股份合同分配協議
- 強化項目管理考試分析能力的方案試題及答案
- 【核心素養】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16《 散文二篇》 教案+導學案(師生版)+同步測試(含答案)
- 委托代理記賬合同協議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解答技巧分享試題及答案
- 項目評審指標的選定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錦囊妙計應對證券從業資格證的試題及答案
- GB/T 44744-2024糧食儲藏低溫儲糧技術規程
- 加工制作合同(儲存罐)
- DB11T 594.2-2014 地下管線非開挖鋪設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程第2部分 頂管施工
- DB11∕T 1832.17-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藝規程 第17部分:電氣動力安裝工程
- 出租屋轉租補充協議書范文范本
- 2024年2個居間人內部合作協議書模板
- 【企業盈利能力探析的國內外文獻綜述2400字】
-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 1000題
- 《2008遼寧省建設工程計價依據執行標準》大建委發200875號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設和配置標準
- 2023年宿遷市洋河新區“返鄉興村”新村干招聘考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