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書寫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9.23課件_第1頁
處方書寫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9.23課件_第2頁
處方書寫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9.23課件_第3頁
處方書寫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9.23課件_第4頁
處方書寫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9.23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處方書寫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達州市中心醫院 劉叢海身份介紹:劉叢海,內分泌專業臨床藥師、執業藥師、主管藥師參編醫院藥師日記一書。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文章期刊:中國藥房、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中醫藥導報中國藥業、西南國防醫藥、實用醫院臨床雜志、中國執業藥師、山西醫藥、安徽醫藥、臨床合理用藥雜志、川北醫學院學報、臨床醫藥實踐、中國現代醫藥雜志、中國醫藥指南、中外健康文摘及醫藥信息等雜志處方書寫規范處方書寫格式處方書寫要點藥品劑量書寫處方開具處方調劑處方舉例一、處方書寫格式處方格式由三部分組成:前記正文后記前記:包括本院名稱、處方編號、費別、患者姓名、年齡、門診或住院號、科別和床位號、臨床診斷、開具日期。麻

2、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還應當包括患者身份證明編號,代辦人姓名、身份證明編號。正文:以Rp(拉丁文Recipe“請取”的縮寫)標示藥品名稱、規格、數 量、用法用量。費別 自費 公費 保險 其他 急 診 處方/ ID號:XXXXXX 機構名稱急診處方箋 姓名 性別 年齡 科別 病房 床號 診斷 門診號/住院號: R 醫 師 (簽章) 年 月 日 審核 調配 核對 發藥 藥費: 元 角 分 急診處方式樣10費別 自費 公費 保險 其他 精 二 處方/ ID號:XXXXXX 機構名稱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箋 姓名 性別 年齡 科別 病房 床號 診斷 門診號/住院號: R 醫 師 年 月 日 審核 調配

3、 核對 發藥 藥費: 元 角 分 處方式樣12費別 自費 公費 保險 其他 普 通 處方/ ID號:XXXXXX 機構名稱處 方 箋 姓名 性別 年齡 科別 病房 床號 診斷 門診號/住院號: R 醫 師 (簽章) 年 月 日 審核 調配 核對 發藥 藥費: 元 角 分 14二、處方書寫要點15處方書寫要點(1) 患者一般情況、臨床診斷填寫清晰、完整,并與病歷記載相一致。每張處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藥。處方應以藍色或黑色筆書寫,字跡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應當在修改處簽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處方書寫要點(2)藥品名稱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名稱書寫,沒有中文名稱的可以使用規范的英文名稱書寫;書寫藥品名稱、

4、劑型、規格、用法、用量要準確規范,藥品用法可用規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縮寫體書寫;不得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處方書寫要點(3)患者年齡應當填寫實足年齡。西藥和中成藥可以分別開具處方,也可以開具一張處方,中藥飲片應當單獨開具處方。開具西藥、中成藥處方,每一種藥品應當另起一行,每張處方不得超過5種藥品。處方書寫要點(5)除特殊情況外,應當注明臨床診斷。開具處方后的空白處劃一斜線以示處方完畢。處方醫師的簽名式樣和專用簽章應當與院內藥學部門留樣備查的式樣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動,否則應當重新登記留樣備案。三、藥品劑量書寫五、處方的開具處方的開具(1)醫師開具處方應當使用經藥品監督管理

5、部門批準并公布的藥品通用名稱、新活性化合物的專利藥品名稱和復方制劑藥品名稱。 判斷標準-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規定,凡是列入國家藥品標準的名稱就為藥品的通用名稱。醫師可以使用由衛生部公布的藥品習慣名稱開具處方 。 處方的開具(3) 門(急)診癌癥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長期使用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首診醫師應當親自診查患者,建立相應的病歷,要求其簽署知情同意書。病歷中應當留存下列材料復印件:(一)二級以上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二)患者戶籍簿、身份證或者其他相關有效身份證明文件;(三)為患者代辦人員身份證明文件。除需長期使用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門(急)診癌癥疼痛患者

6、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藥品注射劑僅限于醫療機構內使用。處方的開具 (4)為門(急)診患者開具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注射劑,每張處方為一次常用量;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控緩釋制劑,每張處方不得超過7日常用量;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其他劑型,每張處方不得超過3日常用量。 第一類精神藥品中哌醋甲酯用于治療兒童多動癥時,每張處方不得超過15日常用量。第二類精神藥品一般每張處方不得超過7日常用量;對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況的患者,處方用量可以適當延長,醫師應當注明理由。處方的開具(5)為門(急)診癌癥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開具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注射劑,每張處方不得超過3日常用

7、量;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控緩釋制劑,每張處方不得超過15日常用量;其他劑型,每張處方不得超過7日常用量。要求長期使用患者,每3個月復診或者隨診一次。五、處方調劑藥師對處方用藥適宜性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藥品,處方醫師是否注明過敏試驗及結果的判定;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的相符性;劑量、用法的正確性;選用劑型與給藥途徑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復給藥現象;是否有潛在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它用藥不適宜情況。處方調劑(1)處方的調劑(2)藥師經處方審核后,認為存在用藥不適宜時,應當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藥師發現嚴重不合理用藥或者用藥錯誤,應當拒絕調劑,及時告知

8、處方醫師,并應當記錄,按照有關規定報告。藥師對于不規范處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不得調劑。處方監督管理 處方點評制度:對處方實施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登記并通報不合理處方,對不合理用藥及時予以干預。 處方權干預制度:對出現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后,仍連續2次以上出現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處方權。六、處方實例1.用量書寫有誤。 2.1次用多少毫升要書寫準確。3839無診斷。 用法用量不準確。401.處方管理辦法規定每張處方不超過5種藥品。而此處放開具7種藥品。41診斷不適宜。Rp:(外用藥)10% Ung IchthyoL 10gSig:us

9、 ext b.i.d10%魚石脂軟膏 10克1用法:適量涂紅腫處 2次/日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原則43第一部分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第二部分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第三部分 各類抗菌藥物簡介第四部分 各類主要感染性疾病的經驗性抗 菌治療原則一、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 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細菌性感染取標本培養無法取標本經驗治療陽性結果治療反應陰性結果+調整方案感染部位基礎疾病發病情況發病場所既往抗菌藥用藥史及其治療反應當地細菌耐藥 性監測數據48品種選擇有病原學檢查結果:盡可能選擇針對性強、窄譜、安全、價格適當的抗菌藥物。經驗治療者:根據可能的病原菌及當地耐藥狀況選用抗菌藥物。 49給藥途

10、徑對于輕、中度感染的大多數患者,應予口服治療。僅在下列情況下可先予以注射給藥 :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病情影響口服吸收抗菌譜合適但無口服劑型需迅速達到高藥物濃度感染嚴重、病情進展迅速,需緊急治療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差 50二、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51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原則 52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原則 用于尚無細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適應證和藥物選擇應基于循證醫學證據;預防針對一種或二種最可能細菌,不宜盲目選用廣譜或多藥聯合預防多種細菌多部位感染; 限于針對某一段特定時間內可能發生的感染;原發疾病不能治愈或糾正者,藥物預防效果有限,應權衡利弊決定是

11、否預防用藥;53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原則 以下情況原則上不應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腫瘤、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患者;留置導尿管、留置深靜脈導管以及建立人工氣道(包括氣管插管或氣管切口)患者。 54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 附錄1 抗菌藥物在預防非手術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應用 55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56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57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 嚴重中性粒細胞缺乏(0.1109/L)持續時間超過7天的高危患者和實體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況下也有預防用抗菌藥的指征。 58、圍

12、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59、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預防用藥目的-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包括淺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術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不包括與手術無直接關系的、術后可能發生的其他部位感染60、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圍手術期預防用藥原則感染發生機會、后果嚴重程度預防效果循證醫學證據對細菌耐藥性的影響經濟學評估手術切口類別手術創傷程度手術部位污染機會和程度可能的污染細菌種類手術持續時間不用用抗菌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無菌操作!抗菌藥物預防不能代替術中保溫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預防措施!61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手術切口類別62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預防用藥適應證 清潔手術(類切

13、口):手術部位無污染,通常不需預防用抗菌藥物。但在下列情況時可考慮預防用藥: 手術范圍大、手術時間長、污染機會增加; 手術涉及重要臟器,一旦發生感染將造成嚴重后果者,如頭顱手術、心臟手術等; 異物植入手術,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臟起博器放置、人工關節置換等; 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齡、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營養不良等患者。63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預防用藥適應證清潔-污染手術(類切口):手術部位存在大量人體寄殖菌群,手術時可能污染手術部位引致感染,需預防用抗菌藥物 。污染手術(類切口) :已造成手術部位嚴重污染,需預防用抗菌藥物。治療性用藥污穢-感染手術(類切口)

14、:在手術前即已開始治療性應用抗菌藥物,術中、術后繼續,不屬預防應用范疇 。64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品種選擇原則根據手術具體情況綜合考慮選用有效、針對性強、安全、使用方便、價格適當的品種盡量選擇單一抗菌藥物預防用藥,避免不必要的聯合使用 頭孢過敏者:G+菌可用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或克林霉素; G-桿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類針對MARS選用萬古霉素預防感染時,應嚴格控制用藥持續時間 不應隨意選用廣譜抗菌藥物作為圍手術期預防用藥 嚴格控制氟喹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65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給藥方案 給藥途徑:大部分為靜脈輸注,僅有少數為口服給藥。 給藥時機

15、:靜脈輸注應在皮膚、黏膜切開前0.51小時內或麻醉開始時給藥萬古霉素/氟喹諾酮類需輸注較長時間,在手術前12小時開始給藥 66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給藥方案 維持時間:覆蓋時間包括手術全過程手術時間較短(2小時)的清潔手術術前給藥一次 。手術時間3小時或超過所用藥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過1500ml,術中應追加一次。清潔手術預防用藥不超過24小時,心臟手術可視情況延長至48小時。清潔-污染手術和污染手術的預防用藥時間亦為24小時,污染手術必要時延長至48小時。 延長用藥時間并不能進一步提高預防效果,且預防用藥時間超過48小時,耐藥菌感染機會增加。 67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

16、用常見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的品種選擇 神經外科68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胸外科69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普外科70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骨科71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眼、耳鼻喉、口腔科72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泌尿外科73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婦產科74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圖標注解:1所有清潔手術通常不需要預防用藥,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時使用。2胃十二指腸手術、肝膽系統手術、結腸和直腸手術、闌尾手術、或類切口的婦產科手術,如果患者對-內酰胺類抗菌藥物過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類,或氨基糖苷類+甲硝唑。 。3有循證醫學證據的第一代頭孢菌素主要為頭孢唑啉,第二代頭孢菌素主要為頭孢呋辛。 4我國大腸埃希菌對氟喹諾酮類耐藥率高,預防應用需嚴加限制。 5表中“”是指兩種及兩種以上藥物可聯合應用,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