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教材《風華國學》_第1頁
小學校本教材《風華國學》_第2頁
小學校本教材《風華國學》_第3頁
小學校本教材《風華國學》_第4頁
小學校本教材《風華國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索引主題一:三字經主題二:詩 經主題三:詩 詞主題四:論 語三字經三字經概述現在流行的三字經相傳是宋朝學者王應麟先生編著的。王應麟,字伯厚,南宋人,曾做過禮部尚書,著有玉堂類稿、困學記聞、玉海等書二十多部,是一位有道德學問又有憂國愛民思想的學者官員。三字經問世后,受到人們歡迎,因為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包含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和知識,內容又符合中國社會傳統教育思想,所以成為宋代以后啟蒙教育的最佳教材,很快就在城鄉流傳,家喻戶曉。三字經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包含的人生哲理、歷史和文化知識、為人處世的方法等卻非常豐富。從一般的常識、禮儀、典籍、歷史到勤學、教子的例子等等,都一一列出,易誦易記,對兒童學

2、習做人的道理、了解文化歷史知識和啟發他們勤奮學習有很好的作用。前人稱為“千古一奇書”。書中有些句子是從古代儒家經典中演化而來的,能較好地表達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但是由于它是兒童啟蒙讀本,所以介紹的內容只能點到為止。全書的主旨在于傳授兒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和一些歷史文化常識,同時啟發學生要勤奮學習,指出學習對于人的一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關于做人的道理,書中強調“首孝弟,次見聞”;“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這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倫理道德觀念。關于學習的重要性,書中反復出現過類似的句子,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

3、,不知義”;“茍不學,曷為人。”“人不學,不如物。”等等。這些勸勉兒童重視道德倫理,重視學習的句子,是編著者對后代子孫和社會大眾的金玉良言,今天讀來仍然具有教育意義。因為三字經編于南宋,所以在介紹歷史知識時,只編到宋代為止。后來明清時期有人續編歷史,有的版本編到清代,現在一般通行本就是到明代“迨崇禎,煤山逝”這句為止。為了讓讀者能掌握全書的整體結構,便于學習,教材編者把全文分成若干章節,并加上標題,除原文外,另外附有譯文和故事或解說這兩個部分,謹供參考。 目 錄第一章 人之初 性本善第二章 為人子,方少時第三章 知某數,識某文第四章 凡訓蒙,須講究第五章 經子通,讀諸史第六章 口而誦,心而維1

4、我會讀原文, 。,。,。, 。【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啟示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松。知識寬帶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下一代是國家、社會乃至世界的未來。孔夫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讓我們的下一代及

5、早地接受圣賢的教誨,保持本善的天性,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是一個人一生幸福快樂的根本保證,也是每一個家庭幸福快樂的根本保證。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回家給你的爸爸、媽媽背2我會讀原文, 。,。,。,。【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啟示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做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嚴格而有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

6、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學業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知識寬帶孟母三遷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學為喪葬,足辟bi,兩字合一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于學宮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

7、學,猶吾之斷斯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圣。 五子登科 宋史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竇禹鈞的人,記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圣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后登科及第: 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也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回

8、家把這幾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背一背,比一比。 凱 風 碩 鼠 雄 雉 北 風 無 衣 鶴 鳴詩經概述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 , 分為風 、 雅、頌三類。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多為民間的歌謠。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雅 。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 ,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 即所謂正聲雅樂 。雅詩是宮廷

9、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 ,商頌5篇 ,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后期至東遷時 ; 國風 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生于春秋時期。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詩經的影響還越出中國的國

10、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很早就傳入漢文版詩經。從18世紀開始,又出現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譯本。1我會讀原文,。,。,。,。,。,。,。,莫慰母心。【譯文】01、凱:和風 02、棘心:未長成的酸棗樹 03、棘薪:已長大可以做柴燒的酸棗樹 04、劬(Qu):辛苦 05、我無令人:我們沒有出息。令,善 06、爰(Yuan):哪里,何處 07、寒泉:因泉水全年常冷而得名 08、浚(Xun):衛國地名,今河南浚縣 09、睍睆(XianHuan):鳥叫聲,一說美麗和風吹自南方來,吹拂酸棗小樹苗。樹苗長得茁又壯,母親養子多辛勞。和風吹自南方來,吹拂棗樹長成柴。母親賢惠又慈祥,我輩有愧不成材

11、。泉水寒冷透骨涼,就在浚城墻外邊。養育兒女七個人,母親養育多辛勞。美麗可愛的黃鳥叫,清脆婉轉似歌唱。養育兒女七個人,無誰能安母親心。啟示本詩感念母親辛勞和養育之恩,自歉未能盡其孝道。詩以凱風比母親的仁厚養育之恩,以“棘”比喻兒子。南風的溫暖象征母親,以“多刺、難長”的酸棗喻子的難養,貼切的比喻,表現了詩人真切的體驗和由衷的感情。知識寬帶古樂府長歌行為游子頌母之作,詩云:“遠游使心思,游子戀所生。凱風吹長棘,夭夭枝葉傾。黃鳥鳴相追,咬咬弄好音。佇立望西河,泣下沾羅纓。”命意遣辭全出于凱風。唐孟郊的五言古詩游子吟的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實際上也是脫胎于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兩句。蔣立

12、甫指出:“六朝以前的人替婦女作的挽詞、誄文,甚至皇帝下的詔書,都常用凱風寒泉這個典故來代表母愛,直到宋代蘇軾在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詞中,還有凱風吹盡棘有薪的句子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背一背,比一比。你在家會幫父母做什么家務?小伙伴之間說一說。2我會讀原文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譯文】碩鼠:鼫鼠,又名田鼠,這里用來比剝削無厭的統治者。貫:侍奉也。 “三歲貫女”就是說侍奉你多年。三歲

13、言其久,女,通汝,你,這里指統治者。“逝”讀為 誓。“去女”言離去。“爰”猶乃。“所”指可以安居之處。德:惠也。“直”就是值。“得我直”就是說使我的勞動得到相當的代價。勞:慰問。 “之”猶其。“永號”猶長歡。末二句言既到樂郊,就再不 會有悲憤,誰還長吁短歡呢?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土。新樂土呀新樂土,才是安居好去處!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麥粒!多年辛苦養活你,拚死拚活誰感激。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邑。新樂邑呀新樂邑,勞動價值歸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苗!多年辛苦養活你,流血流汗誰慰勞。發誓從此離開你,到

14、那理想新樂郊。新樂郊呀新樂郊,有誰去過徒長嘆!啟示這是一首農民反抗統治者殘酷剝削的詩。農民負擔重,無法忍受,因而發出對統治階級殘酷剝削的憤怒和控拆,并以大家所憎惡的“大老鼠”比喻他們,十分形象而貼切地揭露了他們貪得無厭的丑惡本質。同時發誓要離開這些剝削成性的寄生蟲,去尋找沒有剝削的理想“樂土”。知識寬帶這首詩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認為“刺重斂”,毛詩序曰:“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于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詩序辨說曰:“此亦托于碩鼠以刺其有司之詞,未必直以碩鼠比其君也。”今人多認為是反對剝削,向往樂土的。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后,被剝削階級反剝削斗爭就沒有停止過。奴隸社會,逃

15、亡是奴隸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辭中就有“喪眾”、“喪其眾”的記載;經西周到東周春秋時代,隨著奴隸制衰落,奴隸更由逃亡發展到聚眾斗爭,如左傳所載就有鄭國“萑苻之盜”和陳國筑城者的反抗。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1.給你的爸爸媽媽背一背。2.把這首詩的含義給你的家長講一下。詩詞主題一:古 詩主題二: 詞 主題三:成語故事歷史名人我會讀原文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身長七尺有余(約1.83米)。生于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 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又一說為李白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

16、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于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于這方面的記載。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他的一生,

17、絕大部分在漫游中度過。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言,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

18、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于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當涂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

19、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我明白了: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回家給你的爸爸、媽媽講一講李白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李白的故事?1我會讀原文將(qing)進酒(李白)唐樂府詩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cn)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zhun)玉何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yu),斗酒十千恣

20、(z)歡謔(xu)。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ng)須沽(g)取對君酌(zhu)。五花馬,千金裘(qi),呼兒將(jing)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注釋】青絲:喻指黑發。 雪:指白發。 會須:正應當。 岑夫子:指岑勛,李白之友。 夫子是尊稱。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生,是對平輩朋友的稱呼。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鐘鼓饌玉:泛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鐘鼓,指富貴人家宴會時用的樂器。饌(zhun)玉:精美的飯食。 高堂:有時可指父母,在此指高高的廳堂。知識寬帶 將進酒作者:李賀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珍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緯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

21、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回家給你的爸爸、媽媽背一背這首詩。歷史名人我會讀原文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10371101)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蘇洵的第二個兒子,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嘉祐二年(1057)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

22、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后,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作為杰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同杰出詞人

23、辛棄疾并稱為“蘇辛”。“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蘇軾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我明白了: 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1.回家給你的爸爸、媽媽講一講蘇軾的故事。2.你還知道哪些蘇軾的故事?2我會讀原文念奴嬌赤壁懷古北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g

24、un)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li)江月。【注釋】1.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2.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灑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遙想:遠想。 4.小喬:喬玄的小女兒,嫁給了周瑜為妻。 5.羽扇綸巾:手搖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周瑜從容嫻雅。 6.檣櫓:船上的桅桿和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強大的敵人,又作“強虜”“狂虜”。 7.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指古戰場。 8.華(hua)發:花白的頭發。 9.尊:通“樽” ,酒杯。 10.大江:長江。 11

25、.淘:沖洗。 12.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推測可能是古戰場的陳跡。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13.周郎:周瑜,字公瑾,為吳建威中郎將,時年24歲,吳中皆呼為“周郎”。 14.雪:比喻浪花 。 1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16.英發:英俊勃發。 17.酹: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知識寬帶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 代表。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此詞對于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

26、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于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回家給你的爸爸、媽媽背一背這首詞3我會讀原文一鳴驚人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于接受。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卻沈迷于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

27、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諫。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于髡知道這點后,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只什么鳥呢?”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只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后

28、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于髡說:“嗯,這一只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于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所以后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

29、,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我明白了: 問題小口袋你可以嗎?回家給你的爸爸、媽媽講一講“一鳴驚人”的故事。目錄第一則 為人處事第二則 怎樣做人第三則 為人處事第四則 學習方法第五則 學習方法第六則 學習方法第七則 學習態度第八則 學習態度第九則 怎樣做人第十則 怎樣做人歷史名人我會讀原文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漢族,英文:Confucius。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滅商后,周

30、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后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于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見孔子無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