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意義及如何開展國學教育_第1頁
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意義及如何開展國學教育_第2頁
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意義及如何開展國學教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意義及如何開展國學教育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意義及如何開展國學教育【摘要】自新課改以來,國學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大力加強國學內容也是中小學語文改革的一個傾向。下面就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的意義和如何開展國學教育在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談談我的體會。【關鍵詞】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一、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的實際意義(一)道德價值的層面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著孩子們的素養。如孝親敬長,老實守信,謙恭有禮等。同時,燦爛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對祖國更有感情,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識、經世致用的下一代。比方中國傳統文化講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

2、活中要尊師重教,尊老愛幼,要知道怎樣做人做事,等等,這些好的傳統假如失去了,那我們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亂。國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論語?、?孟子?,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局部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中小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只有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識生隔膜。一個人區分是非的才能應該從小就開場,過了青春期,道德觀、世界觀就已經根本形成了,這時候才開場進展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學尤其是小學可操作空間比擬大,年齡段適宜,考試的壓力也相對小一些,因此是國學教育的最正確時間。我們是正處

3、于文化變遷之中,如今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會,更多的是在流行網絡語言,確實存在如何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國學的精粹成為學生們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財富,真正學會如何做人。(二)人生意義的層面有人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個層次,即個人道德素質的全面養成、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諧。這既是一種哲學原那么,也是一種社會秩序和理想,是和當代社會追求個人身心安康、全面開展、家庭幸福、國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國學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這與西方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是截然相反的。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傳承而來,這些需要從對孩子的

4、教育開場,他們是我們的將來,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將來。國學對克制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脹所導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縮或失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三)國學光滑師生和諧關系國學可以啟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國學,教給了老師和孩子們更多的寬容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是由儒、釋、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學合構而成。在這種傳統文化根底上孕育出來的傳統人文精神,主要表達在三個方面: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順自然而以人為本;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循人倫而以和為本;在人與自我的關系上,重體驗而以樂為本。處于這種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逐漸形成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意識,居廟

5、堂之高那么憂其民,處江湖之遠那么憂其君的憂患意識,窮那么獨善其身,達那么兼濟天下的濟世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終極理想。同時,古代知識分子非常注重以內省來進步道德修養,并且主張通過自身的體驗而體驗到快樂。也正是因為此,順自然而以人為本,循人倫而以和為本,重體驗而以樂為本成為傳統人文精神的表達,對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有指導作用。二、如何在中小學推廣國學教育(一)國學課程進課堂目前,國學的內容其實在正規教育中存在得很少,語文課有一些,歷史課有一些,更多地是側重于現代科技內容。把傳統文化經典教育正式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尚須時日,因此推廣國學教育,首先要解決

6、課程的設置的問題。在課程設置上,應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他們的經典書篇來誦讀,在1-6年級作為單獨的課程列出來,而7-9年級那么浸透在語文的教學中。另外通過開設國學興趣課,包括書法、武術、民族舞蹈、象棋、古箏、國畫、剪紙等,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門課程進展學習。同時,在校園文化建立、學生活動、老師活動、學校開展等都應圍繞國學展開。有必要建立學生成長的評價體系,要求孩子們做仁義禮智信,勇節儉廉潔的君子,讓每個孩子都能積跬步,致千里。(二)重視校本教研,加大老師培訓力度眾所周知,老師的專業開展離不開校本教研,國學教育成功與否和老師有很大關系。學校開展以國學教育為主題的校本研究,老師須

7、先行一步。只有老師比學生先學一步,多讀一點、多背一點,懂鑒賞方法,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學校應該用科研促教研的方式不斷的探究出科學化、專業化的國學研究道路,進步老師的研究才能和國學教育的程度。全體而言,可從老師進展培訓骨干老師上引路課全員老師推進課老師的集體研討等環節入手,反復實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授課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為學校的國學教育不斷地注入底蘊,爭取使國學教育在可持續性開展的軌道上不斷前行,真正的到達枝繁葉茂。(三)國學教育必須注入現代元素(四)采取較靈敏的體制,多方協作國學本身也存在著揚棄和繼承再創新,賦予時代新內容的問題。對孩子們學習國學的要求應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國學教育的時間可采取彈性制。如老師每天早自習前20分鐘領著誦讀,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和古代圣賢對話,在經典里遨游,學生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觸摸著文言的精彩。開展國學教育,還需要制定施行的方案和步驟,包括老師的進修、學校的教育教學決策、校園環境建立、德育的大力倡導和配合、社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