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用能力與英語的學習-模板_第1頁
語用能力與英語的學習-模板_第2頁
語用能力與英語的學習-模板_第3頁
語用能力與英語的學習-模板_第4頁
語用能力與英語的學習-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用能力與英語的學習摘 要:英語學習者語用能力的缺失是造成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交際失 誤的主要障礙之一。通過探究語用能力的理論淵源,闡述一個成功的英語學習者 應該習得哪些語用能力,并通過實例分析,說明語用能力的習得在跨文化交際過 程中避免語用失誤的重要意義。關鍵詞:交際能力;語用能力;英語學習長久以來,英語學習者的語用能力的培養一直未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傳統的教學法主要把教學重心置于培養學生的語法能力上。許多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花費大量的精力背誦單詞,識記語法規則,或為了應付考試做各種各樣的書面練 習。結果是,盡管他們擁有了相當規模的英語詞匯量,也掌握了大量的英語語法規 則,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卻相當有

2、限。一旦應用于交際實踐,常常會出現語用失誤。以下場景在他們與以英語為本土語的國家的人們的交際中時常會出現:場景一:在公共汽車上,一個中國學生在給一個英國婦女讓座。學生:Please take my seat,granny.英國婦女:Thank you.學生:Not at re old.英國婦女(顯然很生氣):Really?場景二:在一個寒冷的下午,一個外教走進教室。外教(看著開著的窗戶):It s cold here,isn t it?學生們:Yes,it is.(卻沒有人起來關窗子)場景三:在美國,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打的。學生對司機說:Excuse me,would you mind taki

3、ng me to the airport?在這些場景中,盡管這些英語學習者的英語說得非常清楚流利,而且語法 上也沒有錯誤可挑剔,但他們卻會被人認為言語行為不當或不得體,有時還會引起誤解。究其原因,就是語用能力的缺失(the lack of pragmatic petence) 。由 于語用能力的缺失,一個英語學習者說出的英語可能發音準確,符合語法規則,在 實際生活中有時卻可能會無法與英語國家的人們進行有效的交流或被認為言語 行為不禮貌,不得體。從這一點來看,語用能力的習得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比之語 音、語法、詞匯的學習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一語用能力的理論淵源語用能力這一術語源語言學家們對交

4、際能力的研究。”語言是人類用來 交際的任意聲音符號系統”(胡壯麟,1988:3),從這一定義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 與人交際是語言的最終目的,而我們學習英語也就是為了能與說英語的人進行成 功的交流。也就是說,任何英語學習者,如果說已經掌握了英語這門語言,也就意 味著/她已經具備了能夠運用英語進行成功交際的能力,或者說已經習得了英語的交際能力(municative petence)“人們在特定的語境中相互傳遞和解釋信息以及進行交往的能力(Brown,20XX:227)。Chomsky (1977)把人的交際能力分為語法能力 (grammatical petence) 和語用能力(pragmatic

5、petence)。并把語用能力定義為“在特定的語境中適恰 地應用語言形式的能力”。(Chomsky ,1977:40 )Dell Hymes(1972)認為一個人的交際能力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胡壯麟,1988:318):1)形式上的可能性(Possibility):生成符合語法規則的句子的能力;2)實施手段上的可行性(Feasibility):生成人腦能解碼的句子的能力;3)語境中的適恰性(Appropriation):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中使用正確的語言形式的能力;4)現實中的實施行為(Performance):完成話語的能力。Bachman(1990:87) 把人的交際能力稱作語言能力(L

6、anguage Competence),并將其分作兩大方面:1、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 petence),2 、 語用能力(pragmatic petence)。組織能力包括我們用來處理語言形式的語法層 面和話語(語篇)層面的規則系統。而語用能力則處理語言的功能成分(言外能力, 或有關發送和接收預期信息的能力)和社會語言能力(禮貌,禮節,隱喻,語域以及 與文化相關的語言成分)(見圖1)。二 英語學習者應該習得的哪些語用能力對于哪些語言能力為一個成功的英語學習者應該習得的語用能力,語言學家們的表述不盡相同,一般而言,歸結起來語用能力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 容:1)區別語言形式與語

7、法功能的關系的能力;2)理解語法正確性與語用適恰性之間關系的能力;3) 了解中英文化差異以避免文化語用失誤的能力。1區別語言形式與語法功能的能力對語言形式與語法功能的關系 Brown (20XX:231)作了如下表述“(語言) 形式是語言的外在表現,語言功能是這些形式的實現”。一定的語言形式可以實現特定的功能。“ How much does that cost? ” 通常是一種用來問問題的形式,而“He lost his purse. ”則用作陳述功能。“交際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帶有一定的目的與意圖的各種行為和成分的結合體。”(布朗,20XX:232)。根據 Austin 和 Searle 的行為

8、理論(Speech Act Theory),語言不僅是用來傳遞信息和描述事物的,還用來“做事”,用來執行動 作。Austin認為,一個人在話說一句話的時候事實上是在實施三種基本的行為功 能,而且這三種行為同時實施(胡壯麟等,1988:272)。1)言內行為:說話本身所構成的行為;2)言外行為:通過說這句話所構成的行為;3)言后行為:話語行為對聽話這帶來的結果。比如說話人說“ It s hot in here ”.他的言內行為是指這句話的字面 意思”這里的氣溫高”。他的言外行為可以是請求聽話人去打開窗子。他的言后 行為可以是聽話人打開窗子的行為或聽話人拒絕說話人的請求。Michael Halli

9、day (1973) 用“功能”(function)這一術語來表述語言的交際目的,并列出了語言的七種功能(Brown,:232):1)器械功能:用作操縱環境,引起某些事件的發生;2)調控功能:用作控制事件;3)代表功能:用語言來代表所看到的事實;4)人際功能:用語言 維持社會關系;5)情感功能:用作表達個人感受、情感、心理反映等;6)啟發功能:用作學習環境,獲取知識;7)意象功能:用作產生意象系統或意念。在我們研究分析語言的形式與功能的關系問題時還應該注意一種獨特的 現象,那就是語言的形式與功能并不總是一一相對應的。例如:語言的“道歉”功能可以以下多種語言形式來表達(何自然,1997:204/

10、5):1)直接使用表達歉意的形式I m terribly sorry.2)通過解釋或描寫事件發生的情景和過程來表達歉意I had to take my child to the hospital,she was ill.3)承認自己負有責任或犯錯 I am to blame.4)許諾或保證不再讓類似事情發生I won t be late again.5)主動提出補償I m extremely sorry,but I ll make up for your loss.同樣相同的表達形式可以實施不同的言語行為,執行不同的交際功能。例 如It s hot in here這句話,它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表

11、達不同的言語行為:1)陳述一個事實(客觀說明這里白氣溫的情況);2)表達一個請求(天氣冷,而門窗卻敞開著);3)提出一個請求(這里冷,不妨換一個地方);4)發出一個警告(這里冷,當心小孩著涼);5)表示埋怨(這里氣溫不宜人),等等。Brown (20XX)認為由于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這種不對應性特點,語言的語 用能力有時很難習得。因此,學習語言,人們不僅要懂得語言的字面意義,還須了 解語言的交際功能,要知曉交際的目的以及如何通過語言形式來達到目的。人們 不僅要注意語言形式的正確性(語法能力),還要習得如何適恰地運用這些語言形 式來實現語言的各種交際功能(語用能力)。2理解語法正確性與語用適恰性之間

12、關系的能力(語言)語法的正確性指的是說話人如何正確地運用語音、詞匯、語法知 識來遣詞造句。語用的適恰性指的是說話人如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中使用正 確的語言形式。語言主要是用來進行交際的,“是用來在特定的語境中傳遞和解 釋信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交流的(Brown,20XX:227)。英語國家的本族人在同其他國家的英語學習這交流的時候,對他們的語法錯誤一般都持容忍態度,而對語言的語用錯誤卻很難接受。因此,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語用適恰性比語法 的正確性更先顯重要。由于某些歷史原因,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注重學生的語法能力而忽視他們 的語用能力的培養。結果往往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能夠流利地說出語法確切

13、無 誤的英語句子,卻無法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Hymes(1972)認為,如果說話人不懂 得如何在實際的語境中適恰地語用語言,有時他所習的語法規則將毫無用處。在 現實的交際過程中,語法正確的句子不一定就是語用上適恰的。夏季梅(1995:1)講了這么一個例子:(在歡迎一位美籍教師的會議上,學校負責人如此介紹道)Ladies and gentlemen. I 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中方負責人的話語法上無可挑剔,可Miss Brown聽到這

14、番話后卻感到很 是尷尬和不悅。因為在西方文化中,一個成熟女性被人稱作 girl是意味著她還 很幼稚。另外,用pretty和good來介紹初次相識者也顯得過于主觀。與此例相反,有時一些句子盡管不合語法,但在特定的場合卻能起到交際 的作用,例如:He don t speak English very good.這句話盡管不符合語法,但英美人聽了,仍能明白無誤地理解這句話所表 達的意思。有時,在某一個語境中適恰的表達形式在另一個語境會顯得很不適恰。 例 如:“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open the door for me? ” 常被用來求陌生 人幫忙,但如果在兩個親

15、密的朋友或家人之間則會顯得很不適恰。因此,英語學習者在運用語言來進行交際的時候,不但應考慮語法的正確 性,更應該注意語用的適恰性。語用適恰與否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諸如說話場合、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關系、共享的知識經驗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其 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差異是影響語用適恰性的主要障礙。下面我們將討論以下英 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該如何避免語用失誤的能力的問題。3 了解中英文化差異以避免文化語用失誤的能力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們在行為表現上會存在很大的差異。一個英語 學習者如果缺乏對中英文化背景差異的理解,即使習得了正確的英語語音、語法 知識,在與英語本族人交際時語用失誤仍會頻繁發生

16、。兩個中國人在街上見面,“你吃了嗎?” “你上哪兒?”這樣的招呼語十 分常見。而英美人見面卻從不這樣打招呼,而是說“Hello! ” “How are you?” 等。鄧炎昌、劉潤清(1991)就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天,一個在中國留學的外國學生向他的朋友抱怨道:“為什么你們總是 問我吃了沒有?我不窮,有錢付飯費。”他是不了解“你吃了嗎?”這句話在中國 文化語境中的打招呼功能。我校有個美籍留學生有次也向他的中國老師反映:“太奇怪了,每次人們 遇見我,都要問我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我去銀行取錢,能告訴他們嗎?”現在讓我們來比較下中西禮貌方面的不同。英美人聽到別人對他們的道 賀或感謝時通常采取的是欣

17、然接受的態度。而中國人在這種情況下,對英美人的贊譽感激之詞往往會感到很窘迫,常趨向于說“ no,no”來表示自己不值得贊譽 和感激。外國客人:It s really kind of you to showmearound the campus. 中國學生:No,not at all.外國客人:?外國客人:The dishes you cooked for me are delicious.中國主人:Not delicious at all.外國客人:You mean I m not telling the truth?在這種語境下,英語本族人會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在英美人看來,直接拒 絕他人的贊

18、譽和感激是很不禮貌和不誠實的表現。不同文化背景中隱私項的不同也常常是引起跨文化語用失誤的主要原 因。在中國的文化中,人們趨向于打聽聽話人的家庭狀況,以顯示對他們的關 心。因此,兩個中國人見面的時候,常常會很直接相互詢問對方的年齡,焙姻狀況, 工作情況以至于收入多少等等。而所有這些,在英美人看來,純屬私事,向人打聽 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英語學習者如不了解這些差異,在交際過程中就很容易發生語用失誤。下面這則摘自人教版中學英語第一冊的例子就給我們如何學習避免 這方面的語用失誤提供了很不錯的素材。Liu Mei:What s your name,please?:Sue Read.Liu Mei:Can

19、 you spell it,please?:,Read.Liu Mei:How old are you?:Ah! It s a secret.三結語語用能力的習得在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本族人進行交際的過程中起著十分 重要的作用。許多專家指出,在很多水平相當不錯的英語學習者當中,語用能力缺 失仍然是造成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語用失誤的主要障礙之一。語用能力的習得已經越來越引起廣大英語教育與學習者的重視。參考文獻:Austin,.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Bachman,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New York:Oxf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