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學習目標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2.能說出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3.會用分子原子觀點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返回新課導入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這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嗎?一、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新課講解(一)【實驗3-1】向盛有水的小燒杯中加入少量品紅,靜置,觀察發生的現象。新課講解想一想1.糖放入水中為什么不見了?2.衣柜中樟腦片為什么不見了?3.同學們為什么會聞到花的香味?實驗:在靜止的水中品紅為什么能擴散呢?【小結】物質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構成的。新課講解 現代科學技術已能
2、將構成物質的粒子放大后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的苯分子的圖像通過移走硅原子構成的文字新課講解(二)分子的性質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一滴水的質量很小,但一滴水里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這些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三萬多年才能數完。新課講解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探究實驗】向盛有約20mL蒸餾水的小燒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的顏色。現 象結 論溶液為無色酚酞遇空氣和水不變色新課講解從燒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濃氨水,觀察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現 象結 論溶液為無色氨水能使酚酞變紅新課講解另取一個小燒杯
3、B,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或小水槽罩住A、B兩個小燒杯(如圖)。觀察幾分鐘,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燒 杯 A燒 杯 B現象解釋溶液逐漸變紅溶液不變色氨分子運動,進入 A 燒杯中,使酚酞溶液變紅新課講解3.分子之間有間隔【探究實驗】分別取 50 mL 水與 50 mL 的酒精,把它們相互混合后,觀察所得溶液體積是否等于 100 mL。現 象結 論總體積小于100mL 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點擊畫面播放動畫新課講解歸 納分子的性質(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升高,分子的運動加快。(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來說,氣體液體固體。新課講解思 考1.試管
4、口要略向下傾斜。 2.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約1/3處。 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要在試管口塞上一團棉花。 防止水蒸氣在管口冷凝成的水滴倒流,使試管炸裂。重心平衡,便于加熱,防止加熱時把鐵夾的棉墊燒壞。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使集氣瓶里的水變成紫紅色。 事物的宏觀表象是由其微觀性質決定的。下列事實及對這些事實的解釋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成熟的菠蘿會散發出濃濃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水沸騰時能掀開壺蓋,說明分子的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說明分子間有間隔D.濕衣服晾在太陽曬著的地方干得快,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B 新課講解典例
5、分析例過氧化氫分子氧氣分子水分子過氧化氫氧氣水催化劑氫原子氧原子新課講解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1.分子 觀察上面的分解示意圖,你能得出哪些信息。新課講解【結論】1.每個過氧化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 構成的,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2.對比它們的化學性質,過氧化氫具有不穩定性,氧氣能支持燃燒,水與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可見當分子不同時其化學性質也不同。所以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新課講解 【特別提醒】1.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2.“最小”不是指體積和質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6、。新課講解2.原子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 可見,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可以發生改變,而原子的種類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這也是原子的概念。新課講解歸 納1.原子的性質(1)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原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著;(3)原子間有間隔;(4)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金屬、稀有氣體、金剛石和石墨);(5)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新課講解歸 納2.分子與原子的比較分子原子相同點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質量體積小、彼此有間隔、不斷運動中不同點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相互關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組合
7、形成分子 原子與分子的本質區別是( )A.質量和體積的大小B.間隔的遠近C.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只能構成分子D.在化學反應中是否可以再分 D 新課講解典例分析例解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返回課堂小結返回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分子的概念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概念化學變化的實質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有關概念1.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 A.冰融化為水分子沒有改變,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員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氫分子是由氫原子構成的分子比原子大 D.酒精溫度計測較高溫度時溫度升高,分子間隔增大D當堂小練C2.下列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分子
8、沒有變化的是( )A.隔夜的米飯變餿 B.酒精燈忘記蓋帽,長時間酒精變少C.氫氣燃燒生成水 D.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D當堂小練B3.下到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B.相同的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的分子C.氣體可以壓縮是由于分子之間存在間隙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當堂小練D當堂小練4.下圖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氣(NH3)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AD當堂小練5.有關分子與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可分,而原子在任何情況下不可再分B.分子可直接構成物質,而原子要先構成分子才能構成物質C.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
9、性質D.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解成原子,這些原子又可重新組合構成新的分子返回D1.填空題(1)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有 ,氣體容易壓縮是因為它們分子間的 ,液體、固體不易壓縮是因為它們分子間的 。(2)在化學反應中,發生改變的粒子是 ,沒有改變的粒子是 。教材習題答案:(1)間隔 間隔較大 間隔較小 (2)分子 原子 (3)在下列括號內填入適當的變化類型。教材習題答案: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2.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問題。(1)水蒸發為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2)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3)香水、汽油要密閉保存。(4)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5)6 000 L氧氣在加壓的情況下
10、可裝入容積為40 L的鋼瓶中。(6)混合物與純凈物有什么不同?教材習題答案:(1)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所以所占體積變大。(2)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3)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且香水和汽油都屬于揮發性物質,分子更容易“跑到”空氣中。(4)因為分子運動速率受溫度的影響,陽光下溫度較高,在受熱的情況下,分子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所以濕衣服干得較快。(5)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氣體分子間間隔較大,液體分子間間隔較小,所以可以把氣體壓縮到很小的空間中。(6)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的分子,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的分子。 教材習題教材習題答案:C 3.選擇題(1)下圖表示兩種氣體發生的化學反應,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D.該反應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2)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空氣是由空氣分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媒介合作及勞務合同
- 苗木短期交易協議設計
- 塑料件的種類與識別陳勇課件
- 新都管道封堵施工方案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93課件
- 鐵路旅客服務心理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課件
- 中國書法課件
- 中華八大文化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東坡文化課件圖片
- 上海初三生命科學知識點總復習
- 八年級期末質量分析-課件
- 10000中國普通人名大全
- 酒店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精選5篇)
- 集成電路芯片封裝技術第2章ppt課件
- 技能操作鑒定要素細目表(電工技師)
- 武廣客運專線隧道防排水技術的突破QC成果
- 電子產品設計生產工藝流程
- 初級培訓機器人的機械系統
- 制造工廠品質宣傳海報標語
- 吸入裝置正確使用方法調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