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課件_第1頁
建筑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課件_第2頁
建筑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課件_第3頁
建筑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課件_第4頁
建筑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布達拉宮 古建筑,一個區域滄桑的見證,文化的薈萃,它將歷史、科學和藝術完美的融匯在一起。建筑 VS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建筑是文化領域中最具有時代性、社會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有效解讀這些蘊涵著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物質遺存,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究歷史,了解中華民族,認識世界文明。四合院探究一:從四合院的結構設計看宗法制的影響 四合院是我國古代北方出現的一種獨特的民居形式,它的結構設計與傳統文化中的政治制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四合院)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 嚴格的,所謂“北屋為尊,兩廂次之”,內宅 中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家長和老一 代的老爺、太太居住。東

2、西兩側的臥室也有 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東側為尊, 有正室居住,西側為卑,有偏房居住,而西 廂房的高度及寬度,都比東廂房略矮小。 宗法制 。 宗法制度注重體現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維護專制統治。外觀規矩,中線對稱 回答: 試概括四合院的建筑特征材料中,四合院“居住的分配” 體現了中國古代哪一制度?簡要闡述這種政治制度在古代產生的作用材料二 對大門的規定,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以至于外人只要看一眼大門、門釘等,就可以知道這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

3、柱楹聯,更是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詠鴻鵠之志。 -摘自中國古代民居文化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古代民居文化中有哪些值得傳承的思想觀念?尊敬長者,注重家庭建設和家庭關系;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崇尚文化建設。典型習題:1、(09年山東.9)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賈母說:“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后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這反映出賈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傳統的家庭等級觀念C具有濃厚的宗法觀念 D遵循長幼有序的婚姻禮俗C探究一:從四合院的結構設計看宗法制的影響思維點撥:“宗法制”是商周時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思想貫穿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直至影響到現在。 例如,重男輕女;修族譜

4、;祭祖、認祖歸宗;把男、女的結婚,叫做 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繼承父親的“姓氏”;把父親的父母稱呼為“家公”、“家 婆”,卻把母親的父母稱呼為“外公”、“外婆”等等。四合院與北京故宮的建筑風格有沒有相通之處?中國古代都城平面布局大體上具有以下四個特點:第一, 整齊劃一,尢以長安、北京最為明顯。 第二, 中軸線縱貫全城,建筑對稱分布。 第三, 以宮殿為主體,皇宮占據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 居中,就是占據高地,有宮城相護衛,與居民區分離,而且宮城的布局也以正殿為主體南北伸延或向四面展開,井井有條。 第四, 宮殿都建筑在高臺上。這除了具有防潮的功能外,主要是占據制高點,維護皇宮的安全和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

5、。知識鏈接探究二:從古都城布局分布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2、材料一 閱讀下列三幅圖:圖一 :西漢長安城 圖二:北宋東京城 圖三:明朝北京城注:未央宮:是漢朝君臣朝會的地方。 探究二:從古都城布局分布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材料二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軸線上最高大的建筑,民間俗稱“金鑾殿”, 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殿高35. 05米,面積2377平方米,共55間,72根大柱,皇帝即位、婚禮、生日、命將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等重大活動都在此舉行。其殿頂為傳統的最尊貴、等級最高的五條脊、四大坡的重檐廡殿式,均以光彩奪目的黃色琉璃瓦

6、鋪就。 回答: 從材料一圖中西漢、北宋和明朝三個朝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分布圖以及材料二的敘述看,中國古代王朝政治中心位置的變遷有何趨勢,導致這種趨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別敘述三朝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趨勢:政治中心趨向都城中心位置。根本原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西漢:中央:建立內、外朝; 地方:設置刺史,實行推恩令。北宋:中央:相權一分為三,行政權、軍權、財權分別歸參知政事、 樞密院和三司史掌管; 地方: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明朝:中央: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由皇帝親自掌管六部。探究二:從古都城布局分布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07臨沂二模)明朝的內閣距離皇帝寢宮1000米,清朝的軍

7、機處距離皇帝寢宮只有50米。政務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寢宮的這一過程, 從本質上體現了 A、皇宮建筑布局愈以合理 、政府行政效能不斷提高、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D、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1、基本特征:2、兩對矛盾及發展趨勢:3、重要影響:權力的高度集中。中樞權力體系:君權和相權的博弈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遭到壓制。地方行政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較量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斷強化。積極影響:有利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多民族國家的 統一與發展。消極影響:政治、文化專制,明朝中后期阻礙了資本主 義萌芽的發展。雅典衛城乾清宮探究三:從中西方建筑看古代政治制度的差異乾清宮和雅典廣場不僅代表了中西方古代建

8、筑藝術的高超精妙,也折射出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微妙差異。材料一:乾清宮正殿寶座上方懸著由清代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這個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儲的“建儲匣”。為了緩和皇子之間奪取皇位的矛盾,自雍正朝開始采取秘密建儲的辦法,這一變化對清中后期的政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材料二:雅典廣場西邊豎立著雅典歷史上10位英雄的雕像。雕像基座相當于今天的公告牌,政府的各種政令以及準備提交公民大會審議的法令都要預先在這里公示。- -古代希臘文明的瑰寶-雅典衛城與市場-岳麓版選修六回答:從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的“建儲匣”到雅典廣場雕像基座的“告示牌”,其中的政治決策方式有何不同?從中折射出兩國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9、? 清王朝:專制、獨斷; 體現了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古希臘:民主、開放; 體現了古希臘民主政治制度。思維擴展:2、(9.江蘇.1)“九鼎既成,遷于三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說的“九鼎”之所以被廣泛重視并在夏商周流傳,主要因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憑據 B.國王祭祀的重要禮器C.青銅工藝水平高的標志 D.王朝統治權力的象征D3、(山東.9)服飾是個時代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具體體現。右圖是明太祖命制并頒行全國的三種男子帽式,你從中得到的確切信息是A朱元璋關心民眾生栝B朱元璋鼓勵發展紡織業C明朝極力加強專制皇權D明朝百姓服飾都有統一規范C故宮太和殿英國議會大

10、廈下議院內景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奏響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華麗樂章。 材料一 北京故宮,總面積72萬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 北京故宮太和殿,是皇帝上朝召見文武百官和舉行大典的地方,俗稱金鑾殿,整座大殿的裝飾金碧輝煌,是宮城中最為富麗堂皇的建筑。皇帝的寶座安放在太和殿顯著位置,顯得威嚴、雍容華貴。清朝,京官五品以上大朝時可上殿,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需上早朝,四品以下官員除非皇帝召見,否則是無法面見皇帝的。因為圍墻都是紫紅色的,一般老百姓根本走不進去,所以叫紫禁城。 材料二 (英國)議會大廈共有14個大廳,600多個房間。中央大廳將議會上下兩院分開,南面一半是上議院,北面的一

11、半是下議院。上議院正面壇臺上有女王寶座,每年議會開會時,女王身著御袍,頭戴王冠,坐在寶座上發表施政演說下議院議會大廳略小,共有650個座位,大廳正中通道北端是議長座位,通道兩旁各有數排長條硬凳,議長右邊是執政黨議員座席,左邊是各在野黨座席1840年決定對華戰爭的決議就是在這兒獲得通過。觀看議員開會非常有趣,他們在會議中可以隨意叫喊,喝彩或起哄,是一種非常自由的議會形式。開會時可以讓人們入內參觀旁聽。 探究:回答: 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1840年對華戰爭的決議”是如何通過的? 同為一國之尊,兩國元首的職權有何不同?試結合材料及兩國政治體制分析之。(材料:建筑的規模、“朝儀”的要求等等)中國:封建君主專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