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露天開采》課程設計教學大綱_第1頁
《礦床露天開采》課程設計教學大綱_第2頁
《礦床露天開采》課程設計教學大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床露天開采課程設計教學大綱課程英文名稱:Curriculum design of Open pit mining課程編號: 133991510課程類別:專業(yè)課課程性質:必修課學 分: 1學時/周數(shù):16學時/1周適用專業(yè): 采礦工程開課部門: 環(huán)資學院一、課程設計的目的與要求1.教學目的礦床露天開采課程設計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加強和鞏固礦床露天開采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使用采礦設計手冊和其它參考資料進行露天開采初步設計的基本技能。2.教學要求根據(jù)任務書中給定的地形地質圖件及礦山開采技術條件,確定露天礦開采的運輸方式、設備型號和數(shù)量、臺階組成要素、最終邊坡角大小,露天礦開采境界,并繪制露天開采終

2、了平面圖。基本要求如下:1)在原始地質勘探剖面圖上確定開采深度,并將圖紙附在設計說明書中;2)參數(shù)設計及其取值依據(jù)或簡述其理由;3)繪制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要求用1#圖紙,比例為1:2000;4)簡要敘述作圖步驟和方法;5)設計說明書力求通順、簡潔,參數(shù)選取合理、計算正確,篇幅10頁左右,打印文稿。二、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與安排1.課程設計題目的選擇課程設計題目一人一題。2.課程設計內(nèi)容第一章 露天礦合理開采深度設計在所給的地質橫斷面上,按的原則確定合理開采深度,其步驟是:1)計算經(jīng)濟合理剝采比,并作圖。2)按任務書中所指定的勘探線(8個左右),用面積法計算出每個地質橫斷面在相應開采深度下的境界剝采

3、比曲線。3)求合理開采深度H: 與兩曲線交點的橫坐標即為該斷面上的合理開采深度。第二章 調(diào)整開采深度將所確定的各勘探線上的合理開采深度投影到地質縱斷面圖上,按調(diào)整深度的原則進行調(diào)整,并將此深度再投影到各相應的斷面上,確定各勘探線橫斷面上的最終開采境界。第三章 初步圈定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1)圈定露天礦底部周界將調(diào)整后各地質斷面圖上露天礦底部寬度投影到平面圖上,連接所有點成閉合曲線,并按滿足采掘運輸條件進行修整,即為露天礦底部周界。2)繪制具有各水平臺階坡底線的開采終了平面圖。從底部周界開始,按設計的邊幫組成要素,在1#圖低上繪制具有各水平臺階坡底線的開采終了平面圖。第四章 開拓坑道定線根據(jù)設計任

4、務書所給的出入溝方位、參數(shù)(包括聯(lián)絡平臺參數(shù))、運輸設備規(guī)格,進行開拓坑道定線。第五章 繪制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該圖為本課程設計的最終成果。在具有各水平臺階坡底線的開采終了平面圖上,從定線后溝道的終點開始,按溝道參數(shù)自上而下逐層繪制而成,要求曲線光滑,圖紙用鉛筆或上墨均可。第六章露天采礦工藝設計根據(jù)設計任務書,完成露天礦床開采的工藝設計,包括采(穿孔、爆破)、裝、運、排工藝過程所需設備的選及參數(shù)的設計。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關系礦床露天開采課程設計要求學生應先修完礦床露天開采、礦山地質學、巖石力學、工程制圖等課程。四、學時安排設計階段設計任務學時/天周一露天礦合理開采深度設計和合理性調(diào)整;參數(shù)設

5、計2/1周二初步繪制坡頂線和坡底線;開拓坑道定線2/1周三周四繪制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6/2周五-周六露天采礦工藝設計及編寫設計說明書6/2合計16學時四、成績考核與評定方式設計過程評分占40,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和設計說明書占60。五、使用教材及參考書目1.現(xiàn)代采礦手冊,王運敏編著,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2年1月。2.采礦設計手冊編委會,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7。3.采礦學,王青,史維祥編,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1。4.礦物資源開發(fā)工程,張世雄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5.現(xiàn)代礦山采礦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與強制性標準規(guī)范全書,于金吾、李安編著,當代中國音像出版社,2003年。6.采礦概論,張欽禮編著,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