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五校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聯考試題_第1頁
江西省五校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聯考試題_第2頁
江西省五校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聯考試題_第3頁
江西省五校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聯考試題_第4頁
江西省五校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聯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西省五校2019-2020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聯考試題PAGE PAGE - 34 -江西省五校2019-2020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聯考試題第卷選擇題(共 6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 30 小題,每題 2 分,共 60 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晚期頌鼎銘文記載:“王曰:頌(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洛陽)賈廿家,監司新造賈,用宮御。”由材料推斷()A. 從商之族具有專業化的特點B此時實行“工商食官”制度C工商業呈現出多元化新格局D國家推行“重農抑商”政策2孔子主張社會和諧,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孟子主張“政在得民”。這些主張產生的共同社會背景

2、是()A社會長期動蕩不安B封建制度逐步確立C百家爭鳴趨于合流D奴隸制度全面崩潰3古代治國講“帝道”(堯舜禹湯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當朝統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二程朱熹的理學D董仲舒的新儒學4.宋代理學的形成是由于()A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學闡釋儒學B儒家的倫理觀出現本質變化C道教思想融入儒學D佛教思想融入儒學5.下表為不同史籍中與崔彧有關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記述出 處(崔彧)拜御史中丞建言,選用臺察官,若由中書必有偏徇之弊,御史官從新元史 崔彧本臺選擇(帝)從之。傳(崔彧)負才氣,剛直敢言。由刑部尚

3、書拜御史中丞,彧言:臺臣于國家政蒙兀兒史記崔事得失,民生休戚,百官邪正,雖三公將相,亦宜糾察”(世祖)從之。彧傳(盧)世榮居中書未十日,御史中丞崔彧言其不可為相,忤旨,下彧吏按問,免新元史盧世榮官。傳彧居御史臺久,以故人疾之。彧遂以病降,成宗諭之曰:“卿之辭退,元史崔彧傳誠是已,然勉為朕少留之。”A. 崔彧為元朝初期的中樞重臣B. 盧世榮遭致崔彧妒忌與攻擊C. 崔彧因秩卑權重而積極監察D. 御史臺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6王夫之在分析歷史進程時說:“天下之勢,一離一合,一治一亂而已。”對他的觀點評價不準確的是( )A他犯了歷史發展循環論的錯誤B他沒有從本質上認識中國古代史C他的觀點是對中國古代歷史發

4、展所做的客觀總結D他只看到了歷史運動的迂回性,沒看到歷史發展的進步性7朱熹認為,君主“雖以制命為職,然必謀之大臣(宰相),參之給(給事中)舍(中書舍人),使之熟議,以求公議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這體現了朱熹( )A反對君主制度 B提倡格物致知 C提倡尊君卑臣 D反對君主獨裁8北宋程頤說道“唐有天下,如貞觀、開元間,雖號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風。三綱不正,無父子、君臣、夫婦,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肅宗,便篡。肅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鎮不賓,權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亂。”作者意在說明( ) A藩鎮割據嚴重削弱中央集權 B倫理綱常有利于政權的穩定

5、C傳統宗法制度受到極大破壞 D佛道興盛對儒家思想的沖擊919 世紀的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說:“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比美國更多地運用 18 世紀哲學家在政治問題上的種種最大膽的學說。”托克維爾此處所說的“最大膽學說”的提出者是( )A洛克 B孟德斯鳩 C狄德羅 D伏爾泰10.某同學在讀了一篇文章后做了下圖所示的讀書筆記,對此理解最為全面的是( )A希臘哲學傳統和近代工藝傳統的結合催生了近代科學B亞里士多德是邏輯理性的奠基人C伽利略實現了對數學和實驗理性的綜合運用D古希臘哲學為西方近代科技的興起奠定了基礎11古希臘先哲柏拉圖認為藝術的源泉來自神賜的靈感,主張拋棄藝術以培育理性;亞里士多德則認為藝術源

6、自心之理性,借助藝術可以培養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點是( )A通過復興文化,開始沖破教會束縛 B提倡理性,認為藝術影響人的理性C指出教育能夠使人認識自己的美德 D促進了古代雅典藝術的發展與繁榮12布羅代爾在文明史綱中寫道:18001850 年半個世紀中,(英國)棉織品的價格下降了 81%,小麥和其他食物的價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資基本保持穩定。它們對物價的影響大大降低了。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擴張擴大了海外市場B勞動人民購買力顯著提高C圈地運動增加了勞動力資源D機械化生產普及和交通革命1319 世紀 6070 年代,王韜、薛福成和鄭觀應等都看到“議院立而下情可達”“君惠亦得以下逮”的

7、優越性。但王韜、薛福成等人只是進行啟蒙式的宣傳,而鄭觀應則是以一項政治改革主張來提出,主張中國“下仿泰西之良法”設立議院。鄭觀應的這一主張()A表明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時機已成熟B推動了否定封建專制制度思想的發展C體現了獨尊外邦而輕視傳統的觀念D說明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14右圖是一幅民國四年的諷刺漫畫:帶著清朝烏紗帽,象征著帝王的龍,用其爪子鉗住了象征著新生民國的年青人。這幅漫畫反映了()A.思想革新的重要性B.清朝加強文化專制C君主專制得到復活D出現新舊思想并存15.李大釗在中國率先舉起社會主義旗幟,他比較全面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是()A庶民的勝利B我的馬克思主義觀C文學改良芻議D文

8、學革命論16“雖然(雅典)公民大會的權力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但由于它又是立法機構,所以它可以變更法律,讓法律為其現政服務。”這說明古代雅典()A確立了以法治國理念B實際上是“人治”政治C公民大會缺乏行政權D法律具有高度的靈活性17.美國聯邦政府沒有設立國立大學,美國的大學分為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公立大學主要為州立),在最高水平的大學中,私立大學占主要位置。這一局面反映了( )A聯邦制的原則 B人民主權原則 C三權分立原則 D自由平等原則18.如圖是 1945 年 8 月1947 年底國民政府發行法幣數額圖(據楊蔭溥民國財政史)。圖中數據的變化主要是因為( )A.日本對淪陷區的瘋狂掠奪B日益龐大

9、的軍費開支C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開展D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19下表反映了建國后某時期連續 4 年的經濟建設情況,為此我國政府()年份糧食產量(萬國家職工人數(萬人)國家財政收支(億元)噸)第 1 年195052451+60第 2 年200004532-218第 3 年170004561-658第 4 年143505044-818A調整城鎮人口總量B開展農業集體化運動C調整農村土地所有制D優先發展農村經濟20.宋會要輯稿記載:“上封者言:嶺南村墟聚落,間日會集裨販,謂之虛市,請降條約,令于城邑交易,冀增市算,。帝曰:徒擾民爾,可仍其舊。”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 A宋代重農抑商政策并未完全放棄B經

10、濟重心南移使嶺南地區的經濟已超越中原C閉關鎖國政策在宋代已有萌芽D宋代相對落后地區的農村商品經濟亦有發展21從甲圖到乙圖的歷史變遷,反映了()甲圖清末婚嫁乙圖民國婚照A.婚姻自主觀念的普遍流行B.男女日常服飾的逐漸變化C.先進習俗已取代落后習俗D.近代婚姻禮俗的刪繁就簡22.梁家麟在基督教會史略中寫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傳統認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復它原來的單純與直接的狀態,將人與上帝之間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閡除去”。以下主張最有助于“將人與上帝之間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閡除去”的是 ( )A圣經至上 B先定論 C王權高于教權 D因信稱義23.蔣百里在歐洲文藝復興史中說,宗教改革與文

11、藝復興“同流而異趨”、“二者在智識范圍內為兄弟,在道德范圍內為仇讎”。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同流指二者都帶有復古運動的色彩B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張借古變今C異趨指二者對古代文化的態度不同D在評價體系上二者對教廷褒貶不同24.下圖反映了 19552007 年 1 美元兌換日元的數量變化,對此圖解讀正確的是()A. 美元優勢地位逐漸發生變化B. 世界經濟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C. 二戰后初期日美經濟發展同步D. 日元貶值助推日本經濟崛起25歷史上曹操的形象多變。西晉陳壽著三國志,稱贊曹操“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對曹操父子則多有貶損,曹操假譎、毒殺曹彰等

12、皆源于此。這說明()A正史比文學作品更接近歷史真相B人物形象隨著時間推移而模糊C記述者的立場影響了歷史評價D儒學地位的變化混淆了評價標準26.南宋畫家馬遠、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畫面一側,被后世稱為“馬一角”“夏半邊”,有人聯系他們生活的時代稱這類畫作的意境為“殘山剩水”。以下詩句中與這類畫作創作背景相同的是( )A.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B.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C.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D.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27.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其內容極為廣泛。從該書中可以查閱到( )A.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的栽培技術B.壟

13、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術在北方的應用C.水排、翻車、筒車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藝D.耬車、曲轅犁等農具的制作和使用技術28.下圖是 1970 年和 2015 年分洲 GDP 總量。這一變化反映了()A經濟全球化下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B國際經濟格局趨于體系化和制度化C世界貿易范圍的明顯擴大D經濟區域化趨勢日益加強29.“強調情感與理性的合理調節,以取得社會存在和個體身心的均衡穩定:不需要外在神靈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熱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達到濟世救民和自我實現。”這體現的是( )A.文藝復興的人文追求B.啟蒙運動的政治理想C.道家的自然達觀理念 D.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則30.法國作家雨果:“像印

14、刷術、大炮、氣球和麻醉藥這些發明,中國人都比我們早。可是有一個區別,在歐洲,有一種發明,馬上就生氣勃勃地發展成為一種奇妙有用的東西,而在中國卻依然停滯在胚胎狀態,無聲無息。中國真是一個保存胎兒的酒精瓶。”雨果在這里( )A.否認當時中國人的發明能力和創造能力B.說明中國傳統科技缺乏成為生產力的土壤C.認為當時中國政治制度保護了科技發明D.指出西方自然科學完全源于中國古代科技第卷非選擇題(共 40 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其中第 31 題 12 分,第 32 題 16 分,第 33 題 12 分,共 40 分) 31.(12 分)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題目。材料一下表是部分學者對

15、明朝中后期白銀流入中國的估算數值。大約有一半的白銀來自日本,其余的源自秘魯和墨西哥。歐洲和日本商人從白銀貿易中賺取的可觀利潤,推動了對中國絲綢和瓷器的購買,中國的工業產值也因此被進一步推升。萬志英 劍橋中國經濟史材料二 1694 年英格蘭銀行初創時只是一個具有為政府融資功能的私人銀行。英格蘭銀行發行加蓋圖章的紙幣用于其對財政部的支付,后來,逐漸地發行了普通的銀行券,即附有持票人條款的、為數量不一的存款發行的本票,以及為了給私人和政府貼現和貸款提供經費而發行的、相似的、其金額為按四舍五入去尾的紙幣。在英格蘭銀行的特許狀重續時,其發行權被更明確地界定為發行銀行券的權利,英格蘭銀行被宣布為唯一的具有

16、發行權的股份制銀行。紙幣發行權的壟斷是銀行競爭力的一張王牌。因為英格蘭銀行紙幣總是在完全可兌換性的基礎上發行,這也就導致公眾對新體系抱有了極大信心。英格蘭銀行通過其在倫敦獨一無二的地位、增長的聲望及其與財政的特殊關系,確保了其紙幣支配了倫敦市場。摘編自馬建華中西方早期金融發展路徑之比較材料三 大量白銀涌入中國國內市場,白銀的實際購買力是下降的,因此與 15 世紀相比,白銀收入的實際價值也是下降的(見表 8.2)國經濟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白銀大量流入對明朝的歷史影響。(4 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早期英國貨幣流通相較于明代不同的主要原因。(4 分)(3)

17、根據材料一、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商業經濟的發展為什么沒有挽救明朝的統治。(4 分)32. 20 世紀 20 年代,英國出現霍爾丹與羅素之爭,中國則出現了“科玄論戰”。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材料一 1923 年 2 月 4 日,英國生物學家霍爾丹在劍橋大學發表了演講,暢想科學應用的未來,提出科學將對傳統道德提出挑戰并造福人類。隨后,哲學家羅素予以批評性回應,警告人類對科學的濫用將導致毀滅性的災難,指出“科學并沒有給人類帶來更多的自我控制,更多的愛心,或在決定行動之前克制自己激情的更大力量”,“科學可能導致我們文明毀滅”。羅素表現出來的對科學的質疑,不僅呼應了 20 世紀初科學發生的

18、質的飛躍,也可以說是 20 世紀初濫觴于西方知識分子中間的一種流行思潮,它與不久前發生的那場人類浩劫有關,也是對啟蒙時代以來有關“科學導致進步”這一觀念的深刻反思。摘編自劉鈍“兩種文化”視野下的霍爾丹與羅素之爭材料二 1923 年 2 月 14 日,北大教授張君勱在清華大學演講,強調宗教、道德、文化藝術等精神文化在人類現實生活中的重大價值,呼吁人們應該恢復孔孟儒學和宋明理學,以此批判因科學進步帶來的西方工業文明所導致的殖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后果。玄學派對唯科學主義的批判引起了科學派的強烈不滿。4 月 23 日,地質學家丁文江針鋒相對,指出科學處于主導地位,甚至可以支配人生觀。以怎樣解決中國文

19、化與西方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關系的“科玄論戰”由此開啟。后期,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也參與進來。瞿秋白指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都是受因果律支配的。人的意志受社會發展規律支配,經濟規律決定人生觀的形成與變化。這場論戰實質上是中國思想界對于“西學東漸”的再思考,也是對五四時期傳播的科學文化精神的進一步發展。摘編自張謹從“科玄論戰”看“兩種文化”分裂的根源源及其融合路徑(l)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東西方兩場論戰背景的異同。(8 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科玄論戰”的意義。(8 分)33.(12 分)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題目材料一:中國的中央政府再一次陷入分裂,進入軍

20、閥混戰時期。一個從降生之日起即深陷分裂的共和國出現在一個危險的國際環境中,它甚至沒有機會將民主價值觀付諸實現。美亨利基辛格論中國材料二:(本報記者,北京,2 月 25 日)中華民國總統于今天接見了受邀造訪的外國記者,并就中國的事件進行了坦率的談話。總統說,他會格外關注中國工業發展。在中國工業發展上,他歡迎外國的參與。總統最后又補充說,他對中國代表們在巴黎和會上作為感到很滿意。摘編自方激龍蛇北洋 “ 泰晤士報民初政局觀察記”材料三:如何評估 1928 年之前的中華民國史如果從大歷史視角觀察,1912 年至 1928 年的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的正統,若妖魔化這段歷史,是對中國歷史的不尊重。摘編自馬勇

21、重尋近代中國概括以上材料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從現代化角度對這一觀點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歷史試卷答案BADAA CDBBA BDBAB BABAD DDAAC ABADB31.(12分)(1)歷史影響:沖擊了明王朝的君主壟斷貨幣的歷史局面,引發明后期政治危機;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新航路開辟,為中國商品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白銀貨幣化,引發了政府賦役制度的改革。(任答2點4分)原因: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英國民主政治的建立及完善;英格蘭銀行自身的優勢。(任答2點4分)(3)原因:商業和城市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繁榮;也帶來了更加強烈的經濟波動、貧困的集中化以及社會裂痕的深化;動蕩的社會疊加黑暗的政治加速了明朝滅亡。(任答2點4分)32.(16分)(l)相同點:一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