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檢測方案_第1頁
樁基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檢測方案_第2頁
樁基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檢測方案_第3頁
樁基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檢測方案_第4頁
樁基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檢測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樁基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檢測方案1目確實保基樁檢測工作的質量,為設計和施工驗收提供可靠依據。一2適用范適用于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3依據1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2樁基設計文件3巖土勘察報告4工作流程1接受委托正式接手檢測工作時,應獲得委托方書面形式的委托函,以了解 工程概況,明確委托方意圖即檢測目的,同時也使即將開展的檢測工 作進入合法軌道。4.2調查、資料收集為進一步明確委托方的具體要求和現場實施的可行性,了解施工 工藝和施工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將盡可能收集相關的技術資料,必要 時安排檢測技術人員到現場踏勘,使基樁檢測工作做到有的放失,以 提高檢測質量。主要收集內容有:巖土

2、工程勘察資料、受檢樁設計施 工資料、樁位平面圖、現場輔助條件情況(如道路情況、水、電等) 及施工工藝等。其中受檢樁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樁號、樁橫截面尺寸、 設計樁頂標高、檢測時樁頂標高、施工樁底標高、施工樁長、成樁日數據;10承載力判定依據;11與檢測內容相應的檢測結論;12當進行分層摩阻力測試時,還應有傳感器類型、安裝位置, 軸力計算方法,各級荷載下樁身軸力變化曲線,各土層的樁側極限摩 阻力和樁端阻力。7考前須知7. 1偏心問題為防止加載偏心,千斤頂的合力中心應與反力裝置的重心、樁軸 線重合,并保證合力方向垂直。7. 2平安問題采用堆載法時,混凝土塊高度不宜超過8mo采用錨樁時,除對樁的 抗拔承

3、載力嚴格驗算外,還應對錨樁進行力學試驗,使用時留有足夠 的平安儲藏。應確立試驗區范圍,懸掛警告標志。不定期的對起重吊裝的易損件進 行檢查,盡可能消除外界物的不平安因素。7.3加強現場平安教育,在主觀思想上消除人的不平安因素。進 入施工現場的檢測必須佩帶平安帽,攀高人員必須系平安帶或者采取 必要的保護措施。期、設計樁端持力層及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等。3制定檢測方案在明確了檢測目的并獲得相關的技術資料后,相關技術人員著手 制定檢測方案,以向委托方書面陳述檢測工作的形式、方法、依據標 準和技術保證。檢測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概況、抽樣方案、檢 測方法、所需的機械或人工配合、樁頭的加固處理、試驗周期等等

4、。 檢測方案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4前期準備. 4.1檢測的儀器設備1根據不同的檢測要求組織配套、合理的檢測設備,如根據預 估最大試驗荷載合理選擇千斤頂(其承載能力不得小于預估最大試驗 荷載的1.2倍)和壓力表或壓力(荷載)傳感器(試驗壓力應在其量 程的30%80%范圍內)。檢測前應對儀器進行系統調試,所有計量儀 器必須在計量檢定的有效期內。2現場檢測環境有可能受到溫濕度、電壓波動、電磁干擾和振 動沖擊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不能滿足儀器的使用要求,此時應采取有 效防護措施(1.采取有效遮擋措施,以減少溫度變化和刮風下雨的影 響,尤其在晝夜溫差較大且白天有陽光照射時更應注意;2.使用時 應遠離

5、強磁場,傳感器通信電纜采用屏蔽電纜線等),以確保儀器處 于正常狀態。本單位所用的靜力荷載測試儀均屬于智能化儀器,荷載測量均由 壓力傳感器間接測定,所有傳感器的測量誤差均W1%,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最大加載時的壓力不應超過規定工作壓力的80%o3沉降測量均采用位移傳感器測讀,采用磁性表座固定在基準 梁上,測量要求符合以下規定:測量誤差WO. 1%FS、分辨力優于或等于0. 01mm。直徑或邊寬大于500 mm的樁,應在其兩個方向對稱安置4 個位移測試儀表,直徑或邊寬小于等于500mm的樁可對稱安置2個 位移測試儀表。沉降測定平面宜在樁頂以下200mm位置,測點應牢固地固定 于樁身。基準梁應具有一定的

6、剛度,梁的一端應固定在基準樁上,另 一端應簡支于基準樁上。固定和支撐位移傳感器的夾具及基準梁應防止氣溫、振動及 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4試樁、錨樁(壓重平臺支墩邊)和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離應 符合下表1規定。表1試樁、錨樁(或壓重平臺支墩邊)和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離 注:1 D為試樁、錨樁或地錨的設計直徑或邊寬、取其較大者。距離 反力;試樁中心與錨樁中心 (或壓重平臺支墩邊)試樁中心與 基準樁中心基準樁中心與錨樁中心 (或壓重平臺支墩邊)錨樁橫梁,4(3)D 且2. 0m24D且2.0m24D且2.0m壓重平臺,4(3)D 且2. 0m24D且2.0m24(3)D 且2. 0m地錨裝置24D 且2.

7、 0m24D且2.0m24D 且2.0m2如試樁或錨樁為擴底樁或多支盤樁時 試樁與錨樁的中心距上尚不應小于2倍擴大端直徑。3括號內數值可用于工程樁驗收檢測時多排樁設計樁中心距離 小于4D的情況。4軟土場地堆載重量較大時,宜增加支墩邊與基準樁中心和試樁 中心之間的距離,并在試驗過程中觀測基準樁的豎向位移。5當需要測試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時,樁身內埋設傳感器應按 規范JGJ 106-2014附錄A執行。4. 2現場檢測人員不少于2人,且均持證上崗,進場前對全體測 試人員進行技術交底。4. 3樁頭加固處理1預制方樁和預應力管樁,如未進行截樁處理、樁頭質量完好, 單樁設計承載力合理,可不進行處理。截樁處

8、理后的預應力管樁,可 采用填芯處理,填芯高度h 一般為12m,可放置鋼筋也可不放鋼筋, 填芯用的混凝土宜按C25C30配制,也可用特制夾具箍住樁頭。為 了便于兩個千斤頂的安裝方便,同時進一步保證樁頭不受破損,可針 對不同的樁徑制作特定的樁帽,套在試驗樁樁頭上。2混凝土樁樁頭處理應先鑿掉樁頂部的松散破碎層和低強度 混凝土,露出主筋,沖洗干凈樁頭后再澆注樁帽,并應符合以下規定:1)樁頂面應水平、平整,樁帽樁軸線與原樁身上部的中軸線 應重合。2)樁頭主筋應全部直通至樁頭混凝土保護層之下,如原樁身露出主筋長度不夠時,應通過焊接加長主筋,各主筋應在同一高度上。 3)距樁頂1倍樁徑范圍內,宜用35mm厚的

9、鋼板圍裹,或距樁頂 1.5倍樁徑范圍內設置箍筋,間距不宜大于lOOmm。樁帽應設置鋼筋 網片35層,間距60100mm。4. 4檢測開始時間確實定一般來說,灌注樁應在樁身混凝土抗壓強度到達設計強度等級后 才能進行。另外,承載力檢測應考慮土的時間效應問題。樁基檢測對 地基土的休止時間有明確的規定,對因工期緊而無法滿足休止時間的 檢測工程,應在檢測報告中注明,即承載力檢測值只代表檢測時的承 載力。承載力檢測前的地基土休止時間見下表2。表2休止時間土的類別休止時間(d)砂土7粉土10黏性土非飽和15飽和25注:對于泥漿護壁灌注樁,宜適當延長休止時間。4. 5抽樣規那么與抽檢數量1抽樣規那么首先受檢樁

10、應具有代表性,才能對工程樁實際質量問題有所反映。抽樣原那么如下:1)施工質量有疑問的樁。2)局部地質條件出現異常的樁。3)承載力驗收檢測時適量選擇完整性檢測中判定的m類樁4)設計方認為重要的樁。5)施工工藝不同的樁6)除本條3款指定的受檢樁外,其余受檢樁的檢測數量應 符合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第3. 3. 33. 3. 8條的相關規定,且宜 均勻或隨機選擇。2抽樣數量單位工程內同一條件下的工程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抽檢數量不得少 于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當總樁數在50根以內時,不應少于2 根。假設規定的檢測數量缺乏以為設計提提供可靠依據或設計另有要求 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試樁數量。5現場檢測試

11、樁的成樁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應與工程樁一致。2樁頂部宜高出試坑底面,試坑底面宜與樁承臺底標高一致。驗收檢測時,宜先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后進行承載力檢測。 樁身完整性檢測應在基坑開挖至基底標高后進行。承載力檢測時,宜在檢 測前、后,分別對受檢樁、錨樁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試驗加卸載方式應符合以下規定:1加載應分級進行,采用逐級等量加載;分級荷載宜為最大加載 量或預估極限承載力的1/10,其中第一級可取分級荷載的2倍。2卸載應分級進行,每級卸載量取加載時分級荷載的2倍,逐級等量卸載。3力口、卸載時應使荷載傳遞均勻、連續、無沖擊,每級荷載在維 持過程中的變化幅度不得超過分級荷載的10%。5為設計提供依據

12、的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應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慢速維持荷載法試驗步驟應符合以下規定:1每級荷載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測讀樁頂沉降量, 以后每隔30min測讀一次。2試樁沉降相對穩定標準:每一小時內的樁頂沉降量不超過 0. 1mm,并連續出現兩次(從分級荷載施加后第30min開始,按1. 5h 連續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觀測值計算)。3當樁頂沉降速率到達相對穩定標準時,再施加下一級荷載。4卸載時,每級荷載維持lh,按第15、30、60min測讀樁頂沉 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級荷載。卸載至零后,應測讀樁頂剩余沉降量, 維持時間為3h,測讀時間為第15, 30min,以后每隔30min測讀

13、一 次。施工后的工程樁驗收檢測宜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當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可終止加載:1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 5倍,且樁頂總沉降量超過40mm。2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 2倍,且經24h尚未到達相對穩定標準。3已到達設計要求的最大加載量。4當工程樁作錨樁時,錨樁上拔量已到達允許值。5當荷載沉降曲線呈緩變型時,可加載至樁頂總沉降量60 80mm;當樁端阻力尚未充分發揮時,可加載至樁頂累計沉降量超過 80mmo測試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時,測試數據的測讀時間宜符合5. 6 條的規定。6檢測數據的分析與判定測數據的整理應符合以下規定:確定

14、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時,應繪制豎向荷載-沉降(Q-s)、沉 降-時間對數(s-Igt)曲線,需要時也可繪制其他輔助分析所需曲線。2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確實定可按以下方法綜合分析:1根據沉降隨荷載變化的特征:對于陡降型Q-s曲線,取其發生 明顯陡降的起始點對應的荷載值。2根據沉降隨時間變化的特征:取曲線尾部出現明顯向下彎曲的 前一級荷載值。3出現第4. 3. 7條第2款情況,取前一級荷載值。4對于緩變型Q-s曲線可根據沉降量確定,宜取s = 40mm對應 的荷載值;對D (D為樁端直徑)直徑大于或等于800mm的樁,可取 s=0.05D對應的荷載值。當樁長大于40m時,宜考慮樁身彈性壓縮。5不滿足上述14款情況時,樁的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宜取最大 加載值。3為設計提供依據的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的統計取值應符合以下規定:1對參加算術平均的試驗樁檢測結果,當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 30%時,可取其算術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當極差超過 平均值的30%時,應分析原因,結合樁型、施工工藝、地基條件、基 礎形式等工程具體情況綜合確定極限承載力;不能明確極差過大的原 因時,宜增加試樁數量。2試驗樁數量小于3根或樁基承臺下的樁數不大于3根時,應取 低值。4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應按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的 50%取值。5檢測報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