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政治全程考評特訓卷單元檢測十一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高考政治全程考評特訓卷單元檢測十一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高考政治全程考評特訓卷單元檢測十一含解析_第3頁
2023年高考政治全程考評特訓卷單元檢測十一含解析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8單元檢測(十一)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A卷真題高考體驗一、選擇題12021浙江卷世界上年代最早、樹株最老的青銅神樹,世界上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青銅縱目面具三星堆出土的這些古蜀國杰出“作品”,造型奇特、氣勢恢宏、內涵豐富。這表明,中華文化()A歷久彌新,永不泯滅B各具特色,相互交融C獨樹一幟,獨領風騷D歷史悠久,一脈相承2021全國甲卷“素質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業之本”,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據此完成23題。22020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辦,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全、選手最多、

2、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全國性技能競賽盛會。2 557名選手在86個比賽項目中切磋技藝、展示風采,97名技能“高手”脫穎而出,榮獲金牌。舉辦職業技能大賽的文化意義在于()彰顯社會價值觀念的多樣性促進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增強技能人才職業榮譽感、自豪感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A B C D3“90后”鉗工小曾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二等獎。走出校門后,他扎車間,刻苦鉆研,以精湛的技術為企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做閃光的金子、品奮斗的甘甜”,小曾的奮斗青春給我們的啟示是()獲得的榮譽越多,人生的價值就越大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有意

3、義的人生總是與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相關聯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收獲成功的幸福A B C D42021山東卷考古研究,從史前文明開始,中國文化發展的區域分布逐漸呈現一種分層次的向心結構,就像一個“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區是花心,其周圍的甘青、山東、燕遼、長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區是第一層花瓣,再外圍的文化區是第二層花瓣。花心輻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離。由此可見()創新是中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中華文化的統一性是地域文化多樣性的基礎和而不同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A B C D52020全國卷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指

4、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其中蘊含的文化道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發揮積極作用中傳承發展中華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通過交流傳播才具有價值A B C D62020海南卷歌為心聲。從“一條大河波浪寬”,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從“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到“我愛你,中國”,這些歌曲在人民群眾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們()以現代的藝術形式表達了積淀于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情懷以生動的藝術形象抒發了人

5、們對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以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表現了深沉飽滿的愛國主義情懷以特殊的音樂形式展現了為世人普遍認同的愛國主義內涵A B C D72020山東卷透過下圖可以看出()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文物是中華文化文脈賡續、博大精深的重要物證作為“活”著的歷史,文物對研究文明演進具有重要意義文物在博物館的展出豐富和拓展了中華文化的內涵A B C D82020天津卷武術在中國歷史悠久,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青少年喜愛。2020年1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會議將武術列入第四屆青奧會正式比賽項目,這是武術首次成為奧林匹克系列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這有利于()A提升中國體育影響力,引領世界體

6、育發展B講好中國故事,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吸引力C堅守中華文化的基本立場,保持中華文化的特性D拓寬中華文化傳播渠道,推動東西方文明交流交融92019江蘇卷“犁”的古文字如圖,反映了農民驅使耕牛耕種的畫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對豐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過這個小小的漢字,我們仿佛可以看見先民們在田地里艱辛勞作的身影。由此可見()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中華民族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中華文化兼收并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A B C D102019天津卷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自2008年起開設中文課程,目前選修人數已拓展至1

7、1個班。2019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該校學生,勉勵他們為增進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此前,該校學生用中文寫信給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他們喜愛中國的語言文字、音樂和美食,希望有機會來中國參觀訪問。這說明()A中華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B中華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領力C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1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獨特之處,在于把哲學觀念與歷史文脈融入磚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為文化傳承的視覺象征。例如為世人稱道的蘇州園林,“雖為人作,宛自天成”,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這印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園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傳承依賴于傳統建筑的保護文化

8、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A B C D12北京卷“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打開塵封的英雄家書,依然能讀到民族的硝煙和苦難,讀到英雄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讀到英雄慷慨殉國的悲壯和毅然。英雄家書()激發了人們的愛國情感,是一種巨大的物質力量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能滋養人們的精神世界凝聚著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價值追求根源于多元的大眾文化,反映了人們的文化需求A B C D二、非選擇題132019全國卷,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上,風沙、鹽堿、內澇肆虐,蘭考民生艱難、百姓貧苦。上世紀六十年代,“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

9、依靠群眾,開啟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蘭考自然環境,形成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2014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選擇蘭考作為聯系點,叮囑當地干部要切實關心貧困群眾,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早日脫貧致富。“改變蘭考貧困的面貌,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蘭考縣委牢記總書記囑托,把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奮斗目標。蘭考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深入調查研究,找到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脫貧措施。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蘭考人民團結奮斗,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建立“公司貧困戶”“經營大戶貧困戶”等模式,發展溫室

10、大棚種植、畜牧業、民族樂器制作等產業,打贏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2017年,蘭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2018年,蘭考入選中國“幸福百縣榜”。(1)弘揚焦裕祿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并結合材料加以分析。(2)班級學習園地“如何學習焦裕祿艱苦奮斗精神”欄目征稿,請列舉兩個寫作要點。142021河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1935年9月,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和積貧積弱的國家,校長張伯苓提出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點燃了師生們的愛國斗志,在無數熱血青年心中種下了自強圖存的新希望。2019年

1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開大學考察時講到,“愛國三問”既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當代中國青年要與新時代同向同行,愛國愛民,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愛國三問”既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B卷新題能力提升一、選擇題1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李斯奉詔“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創制小篆。統一的文字將不同的族群熔鑄成一個統一的民族。隨著歲月的變遷,天下分分合合,但“書同文”成為華夏兒女割不斷的紐帶。這段歷史告訴我們()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也是無法抹去的傳統文化對社會政治具有

12、重要的促進作用漢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紐帶統一的漢字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重要標志A B C D2書法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作為一門寫字的藝術,它的發展同字體的演進、書寫工具變化的關系十分密切。就拿字體說,漢文字從甲骨文算起,以后大篆、小篆、隸書等字體相繼出現,又逐漸演變成為現在通用的楷體。這印證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凝聚力的保證文化創造源于文化傳播載體的變革A B C D3目前,我國重點保護和發展人口較少民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代表性項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彈唱、蜂桶鼓舞,怒族的達比亞舞、仙女節,毛南族的打猴

13、鼓舞、花竹帽編織技藝、肥套材料從一個側面表明()我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中華文化呈現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華文化具有區域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A B C D4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因其松柔圓活與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中傳遞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為國人世代傳承,并在海外廣泛傳播。2020年12月,“太極拳”入選“非遺”名錄,這()有助于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借鑒,促進了人類文明繁榮與進步推動了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彰顯了中華民族創造活力,開創了文化發展嶄新局面增強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引

14、領了世界文化發展方向A B C D5漢語是方言種類繁多、文化內涵豐富的語言,除普通話外,還有官話、吳語、閩語、粵語等十大方言。大量“方言梗”走紅網絡,讓方言更具存在感。特別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了解并熱愛方言,這對方言重新煥發生命力具有積極意義。材料說明()文化的區域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特征文化的多樣性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大眾傳媒的發展促進了方言的傳承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是方言文化發展的要求A B C D6自從今年春節唐宮夜宴出圈以來,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屢屢登上熱搜,這不,2021年9月19日晚播出的中秋奇妙游又一次“出圈”,它展現的中國傳統文化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它所蘊含

15、的團圓和溫暖引起了眾多觀眾的共鳴。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A具有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獨特包容性B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C蘊藏著跨越時代的文化親和力和感染力D一經現代化呈現就能煥發出生機和活力7耄耋之年,面對危險你依然毫不退縮;皓首蒼蒼,你的愛國之心依然熱烈赤誠!84歲的鐘南山院士說:“我最大的愿望,是能為祖國多作一點貢獻。”下列詩句、名言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與鐘南山院士的言行一致的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A B C D82021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在多地設置了“云課堂”,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

16、節目組邀請到了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傳遞著“愛國主義這一永恒主題”,這堂意義非凡的國民教育課取得積極反響。開學第一課的成功()取決于形式的新穎、手段的高超增強了愛國的情感、擔當的意識顯示著傳統繼承的必要、傳播的價值展現了教育的意義、文化的力量A B C D9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千里共嬋娟”的詞句,“月亮”寄托著中國人濃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結,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號。

17、我國探月活動的成功,可以說是以科學技術的成就續寫傳統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話。這種滲透在科技探索活動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結()凝聚著自信自尊,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體現著與時俱進,是進行科學技術探索的主要精神動力蘊涵著美好憧憬,激勵人們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充溢著浩然正氣,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著積極推動作用A B C D10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是黨團結人民、凝聚人心的最直觀、最感人最具魅力的力量是黨面對新時代嚴峻挑戰和各種風險

18、的力量是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永遠站在歷史制高點的決定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偉大實踐中所體現和反映出來的真理力量的源泉A B C D11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的精神譜系,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先進性。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要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推動偉大民族精神發展的動力傳承建黨精神能弘揚光榮傳統,使黨員干部不忘初心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建黨精神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國家競爭的根本A B C D12“隨著火車門被拉開,我們仿佛與志愿軍們重逢,一起回到了極寒之地,一同奔赴戰場,滿腔熱血,保家衛國”,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作品,長津湖以

19、32億票房成為2021年國慶檔票房冠軍。影片講述了71年前志愿軍戰士們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奮勇殺敵,打出了軍威國威的故事。這一現象反映了()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根植于中華民族心中中華民族永恒不變的精神風貌和精神特質愛國情懷的激發能在實踐中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產業蓬勃發展A B C D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

20、路”自2013年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合作倡議以來,中國已與16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資企業大批走出去,對外投資金額不斷攀升;中醫藥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孔子學院全覆蓋“一帶一路”國家,博大精深的中華漢語學習人數過億,人民幣逐步走向國際化。結合材料,運用中華文化的知識,談談“一帶一路”的中國元素。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10月,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1840年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英雄的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屈服,在救亡圖存的道路

21、上一次次抗爭、一次次求索。孫中山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率先發出“振興中華”的吶喊。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中國共產黨人同一切忠于孫中山先生事業的人們繼續奮斗,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打敗國內外一切反動勢力,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結合材料,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有關知識,分析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道路上的求索

22、歷程。單元檢測(十一)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A卷真題高考體驗1答案:C解析:A、D強調的是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材料未體現,故A、D不選。材料強調的是文化的多樣性而不是相互交融,故B不選。材料中指出中華文化造型獨特、內涵豐富,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性,故C正確。2答案:D解析: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有鮮明的主題,試題材料不涉及社會價值觀念多樣性的問題,排除。材料不涉及中華文化的區域性,也就不存在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是否能促進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排除。3答案:C解析: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并不是“獲得的榮譽越多,人生的價值就越大”,錯誤。扎車間,刻苦鉆研,以精湛的技術為企業發展作出

23、了重大貢獻,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這說明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也說明有意義的人生總是與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相關聯,正確切題。“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收獲成功的幸福”說法過于絕對化,況且“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正確發揮有錯誤發揮,排除。4答案:C解析:材料不涉及創新,沒體現創新是中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排除。據考古研究,從史前文明開始,中國文化發展的區域分布逐漸呈現一種分層次的向心結構,就像一個“重瓣花朵”,花心輻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離,這說明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正確。文化的統一性是各民族、各地區文化普遍具有的

24、屬性;文化的多樣性體現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的獨特性,二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因此,中華文化的統一性不是地域文化多樣性的基礎,排除。材料中:中原文化區是花心,其周圍的甘青、山東、燕遼、長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區是第一層花瓣,外圍的文化區是第二層花瓣,這說明和而不同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正確。5答案:A解析: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這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符合題意。材料表明中醫藥學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無論對中華民族,還是對世界文明都作出并仍將持續作出重大的積極

25、影響,也在發揮積極作用中傳承、創新與發展,符合題意。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因而,中華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中華文化的創新,而不是在于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說法錯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通過文化交流傳播才具有價值”說法過于絕對化,說法錯誤。6答案:B解析:不合題意,材料不體現現代的藝術形式的表達;符合題意,材料中的歌曲都是愛國主義歌曲,這些歌曲在人民群眾中久唱不衰的重要原因在于以生動的藝術形象抒發了人們對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以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表現了深沉飽滿的愛國主義情懷;不合題意,材料未涉及特殊的音樂形式,其愛國主義內涵不一定能為世人普遍認同。7答案:C解析:題中呈現了從新石器時期到

26、元代的四件文物,體現了中華文化文脈賡續,這些文物表達的內容十分豐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符合題意;題中呈現的文物制造工藝越來越精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對于研究文明演進具有重要意義,符合題意;題中只是展示了文物,并沒有涉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符合題意;文物在博物館展出,其文化內涵不會發生變化,不會豐富和拓展中華文化的內涵,觀點錯誤。8答案:D解析:武術首次成為奧林匹克系列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這有利于中華文化在國外傳播,推動東西方文明交流交融,故D符合題意。武術成為奧林匹克系列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有利于提升中國體育影響力,但A中“引領世界體育發展”說法錯誤。武術

27、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無關,B排除。武術成為奧林匹克系列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與堅守中華文化的基本立場無關,C排除。9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漢字、中華民族精神等知識。“犁”的古文字內涵豐富,體現了漢字的特點,正確;古“犁”字反映了中國農民的辛苦耕耘,體現了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沒有涉及中華文化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排除。10答案:D解析:美國某高中開設中文課程,該校學生用中文給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習近平復信勉勵他們為增進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這說明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D

28、正確切題。B中“引領力”說法錯誤,排除。A、C與題意無關。11答案:A解析: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獨特之處,在于把哲學觀念與歷史文脈融入磚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為文化傳承的視覺象征,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符合題意。蘇州園林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這表明園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質載體,符合題意。傳統建筑的保護只是文化傳承的手段之一,夸大了傳統建筑的保護對文化傳承的作用。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說法錯誤。1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精神對人的影響。英雄家書激發了人們的愛國情感,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質力量,排除;英雄家書,根源于抗日戰爭的革命實踐,而非根源于大眾文化,排除

29、;英雄家書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能滋養人們的精神世界,凝聚著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價值追求,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13答案:(1)民族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焦裕祿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弘揚焦裕祿精神,能夠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聚民心,激勵斗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因地制宜,精準扶貧脫貧。(2)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困難,頑強拼搏;勇于探索,創新創造。解析:(1)解答本題,首先要審設問,本題知識限定明確,中華民族精神,題目類型意義類,問題指向分析弘揚焦裕祿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解讀設問

30、和材料,焦裕祿精神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民族精神,分析其重要意義,首先要表述清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即中華民族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然后實現焦裕祿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簡單對接后,結合材料具體分析焦裕祿精神的現實意義。具體包括脫貧攻堅的強大精神動力、樹牢人民思想、激勵斗志、因地制宜等方面。(2)本題屬于開放型題目,但此類型題目并不是無止境開放,需要圍繞主題進行分析,本題必須圍繞學習焦裕祿艱苦奮斗精神,數量要求兩個。14答案: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不同時代的中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新時代,作為青年學生,要弘

31、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增強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文化自信和愛國之志,自覺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解析:本題要求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愛國三問”既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注重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難度較難。本題的知識限定是文化生活知識,屬于說明類試題,需要結合材料進行說明。首先,要說明“愛國三問”是什么?結合材料:1935年9月,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面對內憂外患和積貧積弱的國家,校長張伯苓提出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點燃了師生們的愛國斗志,在無數的熱血青年中種下自強圖

32、存的新希望。可回答: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不同時代的中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其次,要說明為什么“愛國三問”既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可結合基礎知識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來回答。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最后,要說明怎樣實現“愛國三問”。結合材料: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當代青年要與新時代同向同行,愛國愛民,不斷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可知:新時代,作為青年學生,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增強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文化自信和愛國之志,自覺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

33、的時代新人。B卷新題能力提升1答案:D解析: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但并不是無法抹去的,錯誤。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政治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錯誤。統一的文字將不同的族群熔鑄成一個統一的民族,“書同文”成為華夏兒女割不斷的紐帶,說明了漢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紐帶,也表明統一的漢字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重要標志,正確。2答案:A解析:漢文字從甲骨文算起,以后大篆、小篆、隸書等字體相繼出現,又逐漸演變成為現在通用的楷體,這印證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說明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凝聚力的保證,正確。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錯誤。文化創造源于社會實踐,錯誤。3答案:C解析:題干信息強調對

34、人口較少民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代表性項目的保護,之所以保護是因為中華文化呈現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正確切題。題干不涉及我國各民族文化之間相互交融、相互促進,不合題意,題干體現中華文化具有民族性,而非區域性,不合題意。4答案:A解析: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為國人世代傳承,并在海外廣泛傳播。2020年12月,“太極拳”入選“非遺”名錄,這有助于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借鑒,促進了人類文明繁榮與進步,推動了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正確。“開創了文化發展嶄新局面”“引領了世界文化發展方向”夸大了“太極拳”入選“非遺”名錄的作用,錯誤。5答案

35、:B解析:從材料信息可知,方言體現了文化的區域性特征,故入選。“方言梗”走紅網絡,說明大眾傳媒的發展促進了方言的傳播和傳承,故入選。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故不選。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故不選。6答案:C解析:自從今年春節唐宮夜宴出圈以來,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屢屢登上熱搜,它展現的中國傳統文化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它所蘊含的團圓和溫暖引起了眾多觀眾的共鳴,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蘊藏著跨越時代的文化親和力和感染力,C正確。材料強調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不能體現傳統文化有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獨特包容性,A與題意不符。材料沒有體現中國

36、傳統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B與題意不符。“一經現代化呈現就能煥發出生機和活力”這一說法過于絕對,D排除。7答案:A解析:“我最大的愿望,是能為祖國多作一點貢獻”強調的是愛國主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意思是把希望寄托于民眾,但民眾還沒有覺醒,他們對我的希望還不能理解,我把我的鮮血敬獻給祖國,誓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犧牲,強調的是愛國,符合題意。“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強調的是團結統一,排除。“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意思是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

37、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強調的是愛國,符合題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強調的是自強不息,未強調愛國,排除。8答案:D解析:傳遞著“愛國主義這一永恒主題”,這堂意義非凡的國民教育課取得積極反響,增強了愛國的情感、擔當的意識,展現了教育的意義、文化的力量,符合題意。開學第一課的成功不是取決于形式的新穎、手段的高超,該選項夸大了形式、手段的作用,說法錯誤。傳統文化有先進和落后之分,我們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說法錯誤。9答案:B解析:滲透在科技探索活動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結蘊含

38、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根基,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正確。材料并未體現與時俱進,排除。滲透在科技探索活動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結蘊涵著美好憧憬,激勵人們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符合題意。材料并未體現“充溢著浩然正氣,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著積極推動作用”,排除。10答案:A解析:偉大建黨精神是黨團結人民、凝聚人心的最直觀、最感人、最具魅力的力量,是黨面對新時代嚴峻挑戰和各種風險的力量,符合題意。“決定力量”夸大了建黨精神的作用,排除。真理力量的源泉在于實踐,排除。11答案:C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建黨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強調中國共產黨的作用,排除。要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這是因為建黨精神具有重大作用,傳承建黨精神能弘揚光榮傳統,使黨員干部不忘初心,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