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歷史人物課件陳獨秀與李大釗動態(tài)_第1頁
2020歷史人物課件陳獨秀與李大釗動態(tài)_第2頁
2020歷史人物課件陳獨秀與李大釗動態(tài)_第3頁
2020歷史人物課件陳獨秀與李大釗動態(tài)_第4頁
2020歷史人物課件陳獨秀與李大釗動態(tà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史說新語陳獨秀與李大釗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revolution figures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revolution figures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宣講人:某某某 時間:20XX.XX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頁,共21頁。陳獨秀陳獨秀(1879-1942),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qū),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行者,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中共早期最高領(lǐng)導人。簡介項目存在,大

2、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2頁,共21頁。事記1942 籌建共產(chǎn)黨 1920187917歲 中秀才 1896 1898 戊戌變法創(chuàng)“岳王會” 1905 1911辛亥革命 創(chuàng)新青年 1915 1917任北大文科學長 1919五四運動 1921當選中央局書記大革命失敗1927創(chuàng)每周評論 1918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3頁,共21頁。相交胡適:兩個反對的朋友魯迅:最具價值的作者 毛澤東:崇拜者變至陌路人李大釗:不打不相識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4頁,共21頁。 高曉嵐 (1876-1930)包辦婚姻高曉嵐身世:安徽六安霍邱臨淮鄉(xiāng)人年齡

3、:比陳獨秀大2歲作派:典型的封建女子婚后:育有三子一女陳延年、陳喬年、陳松年(子)陳玉瑩(女)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5頁,共21頁。陳獨秀大女兒陳玉瑩兩情相悅高君曼身世:高曉嵐同父異母的妹妹年齡:比陳獨秀小8歲作派:畢業(yè)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摩登女子,支持陳獨秀的事業(yè)婚后:育有一子一女陳鶴年(子),陳子瑩(女)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6頁,共21頁。一拍即合施芝英身世:畢業(yè)于上海醫(yī)科大學,年輕貌美的女醫(yī)生一枚年齡:比陳獨秀小22歲性格:溫柔體貼,善解人意隱婚同居:14個月陳獨秀和潘蘭珍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7頁,共

4、21頁。相濡以沫潘蘭珍結(jié)識陳獨秀:下班途中偶遇陳獨秀因胃病昏倒于路邊年齡:比陳獨秀小29歲性格:心地善良,與陳獨秀互為知音陳入獄亦不離不棄婚姻:由鄰居做媒與陳獨秀結(jié)婚,共同生活十余年,無子嗣潘蘭珍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8頁,共21頁。報人陳獨秀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中共上海發(fā)起組成立前國民日日報安徽俗話報甲寅雜志新青年每周評論第二階段為中共上海發(fā)起組成立到大革命失敗期間共產(chǎn)黨、勞動界、向?qū)А⑿虑嗄昙究颓颁h第三階段為大革命失敗后無產(chǎn)者、火花和熱潮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9頁,共21頁。新青年類型:綜合性的文化月刊創(chuàng)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

5、創(chuàng)刊。1917年初遷往北京,1920年2月又遷回上海1921年2月受法租界迫害遷往廣州。更名: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號改名為新青年。意義:新青年的出現(xiàn)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是五四時期最著名的“輿論陣地”。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0頁,共21頁。新青年陳獨秀發(fā)表創(chuàng)刊詞敬告青年,對青年提出六點要求:自由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1頁,共21頁。新青年歷史背景和指導思想陳獨秀從四個方面領(lǐng)導新青年發(fā)展:(一)制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階段的辦刊方針(二)

6、提出開展思想文化斗爭的原則(三)組織和編者、作者和讀者隊伍(四)決定新青年的出版發(fā)行主持7年 100多篇 一次入獄 兩次被抄家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2頁,共21頁。李大釗(李大釗 字守常,河北樂亭人) 1889年1927年,父母早亡,祖父撫養(yǎng)親上加親,“姐姐”變妻子恩愛夫妻,相互扶持患難見真情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新聞事業(yè)是一種活的社會事業(yè)”簡介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3頁,共21頁。 1907 考入北洋法政辛亥革命 1911籌建共產(chǎn)黨 1920犧牲1927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19181889回國 新文化運動191

7、6 1913言治甲寅 留日 1917北大任教 加入新青年十月革命勝利 1919五四運動 1926“三一八”慘案9歲 結(jié)婚 1898事記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4頁,共21頁。李大釗和章士釗和甲寅李大釗對章士釗仰慕已久由于章士釗的推薦,李大釗才得以擔任北大圖書館館長政治思想上,李大釗受章士釗影響很大李大釗被捕后,章士釗竭力營救章士釗,字行嚴,1881年生。22歲時,擔任進步刊物蘇報主筆,24歲時流亡日本,成為孫中山、黃興的策士。1914年,章士釗在東京創(chuàng)刊甲寅雜志。甲寅雜志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極大的政論刊物,是新民叢報之后、新青年之前影響最大的雜志。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

8、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5頁,共21頁。李大釗和陳獨秀“不打不相識”兩人曾因國情一文有過爭論。陳獨秀在甲寅發(fā)表愛國心與自覺心 “海外之師至,吾民必且有垂涕而迎之者矣。”以為不知愛國,寧復為人,何物狂徒,放為是論,李大釗在甲寅發(fā)表厭世心與自覺心 “厭世之辭,嫌其太多;自覺之義,嫌其太少”“有國若此,深思摯愛之士,茍一自反,要無不情智俱窮,不為屈子之懷沙自沉,則為老子之騎牛而逝,所由起也。” “不打不相識”因共同參與甲寅編輯而認識攜手創(chuàng)辦新青年每周評論“南陳北李”籌建中國共產(chǎn)黨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6頁,共21頁。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 17歲永平府中學讀書:在這個

9、新式學堂里,他開始接觸新學,開闊了眼界。 辛亥革命,受革命英雄的氣概影響 1912年6月寫下了隱憂篇、大哀篇等文章,揭露了在所謂共和體制下民權(quán)的喪失,人民的苦難。 1914年11月,李大釗發(fā)表國情一文,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思想。 1914年,李大釗在東京發(fā)起組織了“神州學社”,進行反袁活動。 1916 年,李大釗主編民彝雜志,并發(fā)表了民彝與政治一文,猛烈地抨擊了封建專制制度 7月,李大釗應湯化龍之約,到北京辦報。在晨鐘報上,李大釗發(fā)表很多文章,揭露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抨擊封建文化及道德倫理。 1916年6月,竊國大盜袁世凱在全國一片反對聲中死去。但是,封建專制主義思想并未從人們頭腦中消除。當時,

10、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一批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發(fā)起了新文化運動。李大釗也是這一運動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對于我國思想界的消沉,“非大聲疾呼以揚布自我解放 之說,不足以挽積重難返之勢。”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7頁,共21頁。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 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建立了第一個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1918年7月,李大釗寫下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一文,比較了俄國革命和法國18世紀大革命的不同,指出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之上革命,是社會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 1918年11月,李大釗在北京群眾慶祝歐戰(zhàn)勝利大會上發(fā)表題為庶民的勝利的

11、演說,接著又寫下了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一文,發(fā)表在新青年上。 1918年12月,李大釗同陳獨秀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每周評論。它是新青年的姊妹刊。不僅繼承了反封建的傳統(tǒng),還一改新青年不談政治的態(tài)度,把新文化運動同政治運動結(jié)合起來。在每周評論上,李大釗發(fā)表不少文章,進一步宣傳和介紹了馬克思主義。1918年7月,李大釗寫下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一文,他認識到,只有俄國革命才代表了世界革命的方向。這是中國知識界肯定十月革命最早的文章,它體現(xiàn)了李大釗開始由一個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轉(zhuǎn)變。“吾人對于俄羅斯今日之事變,惟有翹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羅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適應此世界的新

12、潮流。”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8頁,共21頁。“三一八”慘案和李大釗之死 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fā)生后,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緝,遂避入蘇聯(lián)駐北京大使館兵營,繼續(xù)堅持斗爭。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派軍警搜查蘇聯(lián)大使館,李大釗等60余人被捕。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等20名國民黨人員被以“和蘇俄里通外國”為罪名絞刑處決,時年38歲。馬克思主義宣傳陣地新青年“五四”時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晨報副刊新聞事業(yè)的起點言治民國初期政論性期刊甲寅在名著欄刊登共產(chǎn)黨宣言節(jié)譯每周評論引導進步青年團體及其刊物團結(jié)戰(zhàn)斗少年中國留日學生總會的機關(guān)刊物民彝北平民眾輿論的一塊重要陣地晨鐘報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項目存在,大哭丟哦離開時第19頁,共21頁。辦報業(yè)績與新聞傳播思想倡行“知識、誠篤、勇氣”兼?zhèn)涞恼摷宜刭|(zhì)倡行“察其變,搜其實,會其通”的辦報三個要義宣傳馬克思主義“新聞事業(yè)是一種活的社會事業(yè),而社會是復雜的,要想把這不斷的、發(fā)生的、多方面的社會現(xiàn)象描寫出來,加以批評或指導,非有相當?shù)膶W問和知識不可”項目存在,大哭丟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